京城第一伪娘
欠债2万亿丑闻后,许家印再次遭受重击,昔日首富为何会跌落神坛?
恒大突然宣布有2.6亿的海外债务无法偿还,而在此前恒大就被爆欠债1.9万亿。接连的消息让看客们一时也没有反应过来,曾经辉煌的恒大,何时欠下这么多债款,又是怎么走到这个地步的?
恒大集团
其实,这与他疯狂的扩张逃不了干系,09年恒大上市后,就开始进军其他行业,先是建立影城,但票房却不及同行的一半。
而在13年推出的恒大冰泉,也是雷声大雨点小,三年就亏损40亿,最后无奈以18亿卖出,15年又成立恒腾网络,结果依旧不尽如人意,原本是做社区平台的公司,如今也成了影视公司。
而当初豪情壮志的新能源汽车,虽累计投入472万元,却如同小石子掉入大海,不见一点风浪。
恒大新能源汽车发布会
而更致命的是,许家印以新债补旧债的套路玩不下去了。恒大一直都是通过贷款来盖房,而他盖的房越多,欠的债也就越多,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如果是以前他可以通过融资来扫扫雪,但去年的新政策直接限制了房企的贷款规模,这个雪球就只能无限变大,直到兜不住被爆出来。
恒大地产业绩发布会
对此许家印并不是没有做过努力。过去几个月,他不停地变卖豪宅、私人飞机等套现,但无论他再怎么填补,1.9万亿的窟窿就像个无底洞,根本听不见响。
虽然有关部门已经介入,但恒大的未来让人根本看不到希望。
有关部门回应恒大问题
但你要问许家印会为这1.9万亿而因此担责吗?我想说,大概率是不会的。因为今年8月份,许家印就已经卸任恒大董事长,现在追责怎么样也不会轮到许家印的。
但在道德层面上,许家印作为恒大的掌舵人,恒大落得现在这步田地,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该站出来给投资人、股民一个交代。
许家印
不可否认,许家印是位有商业头脑的商人,但他的从商之路就像一个赌徒,赌对了就是皆大欢喜,继续赌;赌输了,先挣扎挣扎,不管用就听之任之。而他的慈善虽说有声有色,但功过不能相抵。做再多的慈善也无法弥补现在的窟窿,总的来说许家印是个功过参半的人。至于恒大的未来,我们只能静静等待最后的结果。
yuanning2008
人本来是平等的,都是一双眼睛,一对耳朵,一张嘴,两只手,两只脚,可为何如此一样的人,却有不同的层次呢?
大体上,可以将人分为两种层次:一种是高层次的人,一种是低层次的人。
可我们常常会产生这样的误解,认为生活水平低下,经济收入低下,社会地位不高的那一群人称之为低层次的人。
其实这样的看法是片面的,是不正确的,一个人层次的高低不应该从物质条件这些表面现象去评判,而是要看去内在素养。
那么,对于一个层次高的人来说,通常情况下,一般不会做这些事情。相反,所以一个人时常都这样做,那么他的层次必然很低下。
第一、随便揭人家的底。
有的人,只要闲着没事,就喜欢四处串,一屁股坐下来后噼里啪啦的说个不停,不是说这个,就是聊那个,似乎别人的事情他们都很想知道,而别人的事情他们也乐意分享其他人。
有些事是别人的私事,人家根本就不愿意这些事被四处宣传。
可是就偏偏有这些低层次的人,拿着这些事四处传播,把人家的底当作茶余饭后的话资,还总是沾沾自喜。
但层次高的人就不会这样了,不管他知道多少事情,他们总是装作不知晓一样,也从来不会揭人家的底,他们认为这样做很不对,是对别人的不尊敬;况且,揭了人家的底,也许痛快一时,但却深深的伤了别人,甚至还给自己无形中树立了敌人。
第二、自私自利。
层次高的人,即使做不到大公无私,但他们也绝对不是自私自利的人。
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不管是做什么事情,总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旦侵犯了自己的利益,那么他们就会急。
而一个层次高的人,你会发现在他眼里,一切的物质追求都没那么重要,你想要什么,只要他们能够办到的,都会倾情奉出,他们很豪爽,很大气,很舍得,很顾大局。
第三、喜欢落井下石。
不知道你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当你已经落难了,他们不但不伸手拉你一把,反而还喜欢落井下石,巴不得置你于死地。
这些人心中所想,无非是你的存在也许会影响到他们的利益,何不如杀之而后快?
而一个层次高的人,就不是这样的想法,不管是敌人也好还是同行也罢,只要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不会轻易的落井下石,只会伸出援助之手,即使是竞争对手,他们也会选择正当光明的去竞争,用实力说话,而不是耍手段。
第四、不乱发表观点。
一个层次高的人,是不轻易发表自己观点的,即使自己的观点很正确,他们也会等待时机,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才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
但是一个层次低的人则不一样,他们喜欢邀功,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管自己的观点有没有漏洞,只要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他们都是不会错过的。
层次高的人看大局,若是自己的观点真正有用,那么只要是金子都会发光的;若是自己的观点错误,不乱发表观点,不至于出现笑话,更重要的是不会因为自己错误的观点,造成更大的损失。
我想说:一个层次较高的人,给人的感觉是很优雅,也很深邃,给人一种猜不透的感觉。
而且,层次高的人心胸一般很广,在他的眼里似乎一切的事情都已料定,所有的难题都不是难题,再大的困难面前也从容面对,他们总是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生活。
所以并不是有钱人层次就高,而没钱的人层次就低,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变成高层次的人,就看自己怎么去选择了。
—END—
L张小猛
当恒大第一次被爆出负债1.97万亿的时候,从小数学不好,也没见过什么市面的我,默默拿着计算器算了一下,这到底是多少钱。如果我买彩票,每天都能中500万的话,要攒够这些钱,需要连着中1079年,中间一天都不能落下。如果再加上每天3个亿的利息的话……对不起,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作为广州名片的恒大,这么多的钱,许家印到底是怎么欠下的呢?或许这一切能从2016年看到一些端倪。
2016年,国家为了缓解群众住房压力,明确提出了“不炒住房”的政策,三令五申要抑制房产泡沫。当时许多人都和许家印一样,以为这条政策是奔着老王去的。
没过多久,好像是为了印证大家的猜想,老王又同时遭遇股市和债市的熊市,堪称“双杀”,外界疯传万达负债高达6000亿,老王也一夜之间从首富变“首负”。面对全世界的讥笑和缩水的资产,老王果断出击,选择了资产清理。他出售了万达旗下的许多资产,短短几年时间,就解决了6000亿的债务问题。
当时,所有人都认为老王是断臂求生,现在看来,却是急流勇退。人生就像一场狂奔,需要在每一个路口,不停地作出选择。在这个关键的十字路口,老王选择向左,而跟老王有着相似问题的许家印则选择向右。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许家印疯狂地为自己加杠杆,不但在地产主业疯狂扩张,还在多元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利用高额回报承诺,继续发行股票,增加股东权益,把机构投资者,供应商乃至高管和员工,全部都绑在一起。
许家印始终坚信大而不倒,用曾经做房地产的思路,继续跨界经营,试图为恒大找到新的增长极,结果恒大汽车,房车宝,恒腾网络,恒大高科技等业务,非但没有帮助恒大成为新的增长极,反而让它在债务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自己惹了一身骚不说,企业员工、民间资本都被牵扯进来,银行放出去的钱成了坏绩,天天催着要还贷款,老百姓交了钱却没拿到房子。
所谓负债率,就是负债总额和资产总额的对比,说白了,就是看看你的家底有多少是通过借钱得来的。
打个比方:你要做水果生意,自己拿了500块,又跟朋友借了500块,去购买了价值1000块的水果,那么负债率就是50%.
一个月后,水果卖出去了一部分,还了朋友200,这时候,负债率就是30%(这里忽略水果的消耗和价格浮动)。如果运气不好,进货的时候打眼了,水果都坏了,一个也卖不出去,这就是资不抵债,下一步就是破产。
地产公司也是这样,在开发项目之前,地皮的购置、施工队、建筑材料、人工成本等等,都需要钱,且往往是需要提前预支的,这就需要提前筹款(最常见的就是贷款),这是负债。
而它的资产只有那块地皮,只有把房产开发出来,拿到住户的购房款,才算真正有钱(卖不出去,就是烂尾楼)。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它的负债率通常是比较高的(常规企业的负债率维持在40%-60%之间,超过70%就有风险了,但是银行的负债率在92%-96%之间),有的甚至能达到100%多。
作为房地产老板的许家印也是这样,他的资产越多,负债就越多,有报告数据显示(以下数据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总资产=资产+负债):
2015年,恒大总资产7570亿,负债6,148亿;
2016年,恒大总资产1.35万亿,负债1.16万亿;
一年的时间,恒大新增土地1.02亿平米,要知道,自2012-2015年这4年时间内,恒大一共才新增1926万平米,可2017年,恒大新增土地达到创纪录的1.26亿平米。
坚信多个方向多条路的许家印,在这个时候,其实已经“病入膏肓”了,2020年,恒大总资产2.3万亿,负债1.95万亿。那可是1.95万亿啊!
曾经取代王健林成为第一首富的许家印,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在未来的每天早上,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想着怎么去还银行那3个亿的利息。许家印曾宣布进军新能源汽车,结果市场评估有误,前后投入超过3000亿,却一辆车也没造出来。
网上还传出许家印准备卖掉恒大在香港总部大楼的消息,看来这次的许家印真的是穷途末路了。过去许家印每次陷入危机,不管是郑裕彤也好,刘銮雄也罢,总有人出手相助,不知道是不是在牌桌上认识的原因,这次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面临选择时,只有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人生的画卷才会更加美丽。不知道这一次的许家印,在午夜梦回时,可曾后悔过2016年的那个选择?
雪诉离歌
跟人攀比,因为攀比真的是浪费时间跟精力,还没什么好结果。另外一个就是浪费时间去嫉妒,而不是去努力,要是嫉妒别人能产生效能也好,问题是嫉妒别人产生不了任何效能,反而会影响到大家的发展,所以层次高了成熟了就不会考虑这些了。
linximeng520
恒大出现了问题,许家印并不好过,被曝光欠债2万亿,他跌落神坛的原因有三:一个是对环境的误判;第二个是对自己过分自信;第三个是不懂得放手。也是因此将自己拖入深渊!
一、误判了当下的局势
很多人觉得,房地产的春天,说不定会来了。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放松了首套房的限制,还有一些地方放松了限售令。但这只是暂时的,国家虽然没有要求这些城市对条文进行修改,但国家一直强调的“房住不炒”基调,没有变化。
许家印觉得,恒大地产是没有问题的,虽然负债率很高。但没有想到,很多老百姓将自己的钱袋子捂紧了,恒大的房子,也不好卖了。许家印觉得,只要稍微挺一下,房地产的寒冬,就可以过去了。
没有想到的是,遇到了疫情。疫情防控是大事,因为新冠病毒,很多地方开始了防控,不要聚集,更不能随便到其他城市去。面对这种情况,恒大地产的负债率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等靠是不行的。
恒大这样的上市企业,面对着这种形势,只能自己想办法了,要是许家印当时没有误判这个房地产形势,恒大也不会到了这种地步的。虽然他卸任了恒大地产集团董事长,但是,他的决定力,还是会引领这个企业发展的。
许家印要是能认清形势,不再那么高的负债率,说不定,当下的恒大会是另外一种景象。毕竟,恒大的资金周转率还是不错的。当下的恒大,估计许家印还是比较头疼的,不知道之后的恒大,将会何去何从。
二、许家印过分自信了
许家印能够成为恒大集团的董事长,并将这个企业发展成为房地产行业的翘楚,可见他的实力是雄厚的,他对于企业的发展,有自己独到的研究。面对企业的发展,许家印能够想到不同的发展之道,让恒大一点点发展起来了。
也是这个过程,给了许家印足够的自信,他能够成为行业的标识,也是他自信的来源。也是这种自信,让他没有看清楚形势,让他的企业陷入了困境。有这种自信的,还有张朝阳。
当年的搜狐,是多么的霸气,有点傲视群雄的感觉。他自己也觉得,已经成功了,没有了发展方向。谁知道,一时之间,门户网站过时了,张朝阳错过了好几个风口,当下的搜狐,不是之前了。张朝阳曾说,自信是打拼出来了,也是自信,让他失去了很多。
许家印的自信,就是那个萧何。成也是因为他,败也是因为他。他是企业发展的决策者,要是决策出现了问题,之后的发展之路,就会不顺畅。有时候,方向错了,越努力,错得越离谱。
许家印在这个方面,可能没有关注到,最终让自信毁了。许家印要是没有过多关注其他方面,例如汽车,那么,他的企业,也不会出现这么多问题的。作为一个上市企业,最重要的是现金流,而恒大的现金流,一直存在问题。
三、不放手,会失去更多
很多人觉得,下一个风口是新能源。许家印之前就对新能源感兴趣,电动车是他的考量之一,曾与贾跃亭合作过,但不愉快。之后依然关注电动车行业,也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在寒冬的时候,需要储备更多食物,才能过冬。
许家印只是想到了风口,但忘记了储备食物,而电动车等新能源车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是可以的话,汽车大厂也会转型的,虽然一些传统车企有了新能源车型,但依然有传统的车型——燃油车。这是一个预示:新能源车,除非在新能源上有突破,否则将是漫漫长路。
虽然特斯拉的新能源之路很好,但人家有很多储备,无论是技术还是电池,有了这些储备之后,人家才进行了商业化之路。许家印在这个方面,好像没有太多认知,投入了那么多资金,导致资金流紧张。遇到寒冬,就出现了问题。
他还不愿意放弃新能源这个风口,对于他而言,只要抓住风口,坚持就是胜利。但是,当下的问题是,能坚持多久。虽然恒驰5已经下线了,但销量怎样,还是一个未知数。因为新能源车的市场,也是一片红海。要是定位出现了问题,那么,这个车的未来,应该是充满荆棘的。大家觉得许家印的新能源车会取得不错的销量吗?
东北小茬子521
不责人小过
前段时间,广州一外卖小哥因急着送外卖,违规掉头不小心撞上了一辆劳斯莱斯幻影。因为维修费高昂,外卖小哥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于是就停下车来坐在地上大哭。
而女车主却笑了,赶紧下车劝慰外卖小哥说:“咱们各修各的,以后骑车要慢点,多注意自己的安全”。
为了打消小伙子的顾虑,女车主甚至还坐在路边和小伙子畅谈了起来。
网友们纷纷为女车主的大度点赞:这才是真正的富豪。
有人说:“得理容易,饶人难;理直气壮容易,理直气和难。”
层次高的人有容人之量,对他人的无心之过懂得换位思考,能够得理饶人,给别人留一份面子。
而层次低的人,面对他人的过失往往压不住火,总觉得自己“得理”,于是揪住对方的过错穷追猛打,说话咄咄逼人。
虽然发泄了情绪,赢得了道理,却输掉了感情,输掉了和谐。
前几天,朋友公司销售部的王经理在办公室里接待一位客户。
客户来了之后,新来的秘书李娟赶紧去倒水。
可是,李娟倒水的时候水杯没拿稳,一下子把水洒了出来,客户的衣服也弄湿了一小片。
李娟忙向客户道歉,客户说:“没什么,等下自己就会干的,不用管这个。”
可王经理还是劈头盖脸地说了李娟一顿。等客户走后,王经理又召开了部门会议,点名批评李娟:
“真不知道你这个秘书是怎么当的,倒水这种小事也干不了。虽然客户没有追究,但这多不好啊。万一影响了工作,你负担得起吗?你们以后都要记住,做事不能像李娟这样粗心大意……”
李娟被骂急了,愤怒地质问王经理:“你还有完没完了?我是弄洒了水,可我也是无心的,也道歉了,你至于要这样一直反复批评我吗?你要是觉得我,大不了我不干就是了。”
王经理本想摆摆威风,没想到让自己陷入了尴尬,待人刻薄的形象从此在下属心中扎心了根。
莎士比亚说:“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
面对他人小过话说得太硬,丝毫不考虑对方的感受,不仅显得你格局小,没有风度,还会让对方失了面子,尽管你有理,对方也会口服心不服,甚至会在心里记恨你。
而做人大度,照顾对方的感受,不仅显得你有风度,有涵养,对方也更容易吸取教训,检讨自我。
不发人隐私
媒体曾报道过这样一件事:
宋丹丹在24岁时,曾有过一段闪婚,仅维持一年,鲜为人知。
有人问起,她说:对任何人我都不曾透露过那段往事的印迹,因为我答应过他绝口不提。
当初办完离婚手续后,他们一起看了场电影,吃了顿饭,在饭桌上他认真地对她说:“丹丹,我跟你结过婚,娶过你做我的老婆,已经很幸福了,但是有件事你一定要答应我。”
“什么事?”她看着他。
“将来你如果有名了,在任何场合、任何情况下,都永远别提我的名字。”
二十多年过去了,宋丹丹履行着承诺,一直守口如瓶。她说:“我不说,是因为尊重。”
《增广贤文》里写道:“守口如瓶,防意如诚,宁可负我,切莫负人。”
开口出自本能,守口体现品性。
层次高的人,懂得尊重他人,他们不会辜负他人的信任,对于他人的隐私总能压在心底、到自己为止。
而层次的低人,心里藏不住事,他们以打听别人的秘密为专长,以宣扬别人的私密为乐事,让别人受伤害的同时也自毁形象。
周国平说:“你的朋友向你吐露了隐私,你要保守秘密,不可向人传说。也许你的朋友还向别人吐露了这隐私,你仍要当作只有你一人知道一样,不可让秘密由你传播出去。”
独处守心,群处守嘴,人前学会闭口是一种修养。
守住了他人隐私,也就守住了自己的品性。
不念人旧恶
作家危笑天说:“记住别人的坏容易,记住别人的好太难。”
这句话揭示了人性的弱点:一些人总习惯凭心情生活,对他人昔日的过错耿耿于怀,而别人对自己的好则随着时过境迁,慢慢淡化。
而这也恰恰决定了人与人之间在层次上的高下之别。
层次高的人有感恩之心,对他人对自己的好时刻不忘,对他人过去对自己的冒犯淡然处之,不愿意寻机报仇泄恨。
对昔日的仇怨说声“算了吧”,并不是真的忘掉了,只是能够放下执念,不愿纠缠。
1992年,许家印从河南舞阳钢铁厂辞职,怀揣着2万元,带着家人南下深圳,经过四处求职,最终在中达公司上班。
短短5年的时间里,许家印就帮中达老板净赚2亿多元。
然而,中达老板出于嫉贤妒能,处处遏制许家印,每月只给他3000元薪水,连养家糊口都很难。
许家印找他理论,却遭到了拒绝和嘲弄。愤怒的许家印不得不离开公司,创立了恒大集团。
10年后,中达公司遭遇资金周转困难,中达老板无奈之下,跑来向许家印求助。
许家印的助手说:“别说我们正处于上市的关键期,如果帮他将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发展计划,就说他当年对你那么抠门,现在竟然敢来求助,实在是太可笑了。”
许家印却说:“他对我也有知遇之恩,做人不能不知恩图报啊。至于我的个人怨愤先不理会,有恩需先报。”
于是,许家印不顾别人反对,慷慨解囊,解了中达的燃眉之急。
此举不但让中达老板又愧疚又感激,更赢得了无数人的赞誉,恒大的事业也更加蒸蒸日上。
俗话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是整天抱着仇怨不放,还是怀着感恩之心处世,两种心态自然带来两种结果。
放下别人的错、记着别人的好,其实也是放过自己,让自己有更多的精力用到有意义的事情上。
而不忘仇恨和怨怼,是在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换来的只有无尽的折磨。
层次高的人不办傻事,自然能在二者之间做出取舍。
与大气之人在一起
很赞同这样一句话:“人,赢在和气,败在脾气,成在大气。”
层次高的人,往往都很大气。
大气之人,不喜欢斤斤计较,不为他人小过发脾气,待人和气,懂得让人。
大气之人,遇事沉着,能藏着住事,不会随随便便宣扬他人隐私,让别人难堪。
大气之人,知恩图报,不因过去的仇怨而否定他人的好,拿得起、放得下。
大气之人,层次高、格局大、品行好,他们活得坦荡,活得从容,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与大气之人在一起,自然心情舒畅,这才是最好的养生。
发表论文到期刊有以下几点:第一部分:写作论文之前的必要基础知识以及准备工作。第二部分:快速写作论文的方法。第三部分:论文发表的两种渠道(自投和代投)。 论文的含
是的,确实是这个原因,毕竟是一位顶级病毒研究学家,但是却没有控制住疫情,所以会比较愧疚。
致谢是学位论文写作中最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为作者提供了一个感谢他人帮助的平台,也是一个展现学术能力与社会身份的机会,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毕业论文de最后致
最美90后博导5年发60多篇SCI论文惹争议,大家争议的焦点是就是在5年内发60篇SCI论文,这件事情合不合理,背后有没有其他猫腻。5年60多篇SCI,这是很多
非常牛,这个人在数学方面非常的有天赋,这个人的成就都是他通过自学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