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52

独角兽z
首页 > 论文发表 > 司马南学术论文发表时间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阿拉丁摸神灯

已采纳

司马南(1956年6月22日-),本名于力,祖籍山东,独立学者,社会评论家,教授,主持人、演员,中国反伪科学代表人物。他在20世纪末因揭露伪气功、假神医而闻名;21世纪活跃于政治评论领域,因捍卫中国政治制度而再掀风潮。司马南的三十年,是中国社会衍变的缩影,更是中国知识分子社会化的标志。这次《纽约时报》挖坑式采访,他碾压式回答,让更多的人看到了他的风骨。过去十年,我录过十多期和司马南有关的节目。开始是骂他,因为他和方舟子沆瀣一气,支持转基因。鏖战崔永元,我支持小崔,就信息战中崔永元的没经验和司马南的有技巧,做了详细的推演。而后是“三天教授”,伪公知集中火力挖苦攻击,司马南不温不火从容应对。他自己戏谑自嘲,治了一方“三天教授”的印。最近,他又戏称要再弄一方“司马移”的印,和“三天教授”相得益彰。这是一种胸襟,从容坦然。综合这么多年的信息路径,至少有一点司马南做到了,所有反对他的人包括我没做到:从不骂人。多么猛烈的攻击,多少人的围攻,他都没有在信息上表现得气急败坏!这不容易。司马南身上的信息污点,一是与方舟子联手,事实证明方舟子狗都不如,遁走美国也只能摇尾乞怜,以出卖自己的祖国换取卑微的生活,可耻可鄙。司马南一直没有因为任何原因,和方舟子进行切割,这很蹊跷。

164 评论

束缚的漂流瓶

司马南是一个非常正直的知识分子,他疾恶如仇,主持正义,道德高尚,全国有正义感的人都支持他,并不是别有用心的人说是"争议很大的人",对他的人格魅力,高尚品质,我们非常崇尚。对于司马南先我并不熟稔,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从别人口中略知一二而已。零五年,因为工作关系,我曾在四十五号院待了一段时间,而我的办公场所恰恰是司马南先生曾经的办公室。那是个里外套间,靠东面的墙壁是一排硕大的橱柜,因为要重新装修之故,从那些橱柜里翻出了不少昔日记者们所用的长枪短炮,什么调焦的相机镜头之类,一大堆。知情人士告诉我,这里曾经是司马南先生办公的地方。八十年代后期,他曾在此培训广告从业人员。据说当时盛况空前,前来报名排队的,约有一里路之长。当时的中央台、北京台的广告频道,都是他一手策划。因此,他亟需培训一支专业的广告队伍。据友人介绍,目前活跃于广告界的大鳄们大多出自司马南的门下。我这才知道,他不仅仅能说善道,敢于触及一些敏感话题,原来在经营方面也是个奇才。更为有意思的是,在那个“摸着石头过河”的年代,司马南先生忽发奇想,要把天安门前的华表,出售给企业,做广告。他向当时的商业部打了报告,部里居然同意了,并行文上报国务院。这在当时可谓是脑洞大开,胆识非凡。忽而一日,国务院办公厅召集商业部有关人士到第三公议室开会。部长之外,司马南肯定要出席的。正当大家兴高采烈之际,不料,当时的秘书长一拍桌子,大喝一声“胡闹!天安门前的华表如此庄严的地方,你们也敢动商业方面的脑筋!”后来的结果是,司马南先生辞去了商业服务中心的职务,到各电视做嘉宾去了。后来的情形大家都知道了,他扛上了“气功”,又扛上了“中医”,名噪一时。但不管如何,我是很钦佩司马南先生的,他有一颗多么天才而又睿智的头脑啊,绝非是泛泛之辈所能比拟。爱他也好,恨他也罢,不能不承认,他是一个风云人物。要不,疫情期间,美国的一个电台就不会专门采访他了。出人意料的是,他拍案而起,痛斥对方的包藏祸心,很是为国人出了一口恶气。司马南先生又不失为一个有血性的中国汉子。

128 评论

芥末花vera

据我所知,目前中国最年轻的鉴赏家,在文物古董方面,有一个名字叫郝笛的。事迹如下:成长与收藏折叠编辑本段少年鉴定专家 折叠2001年11月30日,天津红桥区复兴路工地文物发掘现场,十几位考古专家仔细端详着一块刚出土的铁疙瘩,没有人能说明白它的来龙去脉。“这是清咸丰年间福建宝福局铸造的铁钱,因为工艺粗糙没有流通,就运到天津当炮砂。”一个15岁孩子的话让大家嗤之以鼻:“那时都是铜钱,哪来的铁钱!”“再往下挖应该还会有炮弹。”10分钟后果然挖出一颗直径4厘米的铁炮弹。这个孩子就是当年已名震大半个中国的天才考古少年郝笛,后来天津的许多大型考古挖掘现场都邀请他到场。8岁时,他花5元钱买下了直径15厘米的太平天国时期孤币“洪武通宝”;10岁起,他收藏考证古代盔甲,现在是国内外此项研究的顶级专家;12岁,他破解了困扰中国考古界2000年的谜题“白金三品”和“鱼肠剑”,初步确立了在中国考古界的地位;13岁,他成为中国文博学会专业委员会年龄最小的会员;他的藏品价值过亿,是中国古钱币、古铜镜、古兵器戈最大的收藏鉴赏家;他的鉴定结果往往决定着几百甚至上千万元额度的大宗文物交易。考古界名人 折叠八九岁时赚了17万元在考古鉴宝界,郝笛颇像一座无人能够探知的古墓,充满悬疑与传奇。10岁以前,郝笛一直住在沈阳道附近的爷爷奶奶家。在父亲郝文敏的记忆里,5岁时郝笛就开始迷恋文物了。郝笛自小有着同龄孩子身上少见的安静,而且智商奇高,父亲需用计算器计算的百位数加减法,他张口就能说出结果,给他买的玩具他看都不看一眼。上学以后,郝笛常常深夜才回家,问他,就说去看朋友了。什么朋友能玩到这么晚?家人把电话打过去,朋友竟是位70多岁的老人,那时他的身边都是这样的朋友。沈阳道上的老人们后来说,6岁起,郝笛就已是文物市场上频繁的买家了。7岁时,他就花7000元钱买回一把青铜剑。10岁那年爷爷去世了。晚上,郝笛静静走进来,跪在灵堂前,4个多小时后,郝文敏一觉醒来发现儿子还跪在那儿,一推,孩子已僵住了。当医生的妈妈赶过来,看到儿子的腿都紫了,揉了3个多小时,孩子的腿才会动。丧事办完后,郝文敏觉得应该跟儿子好好谈谈,郝笛哇的一声哭出来:“是我害死了爷爷,他不该死那么早,他把你给他的医药费全拿给我买文物了……”郝文敏大吃一惊,那时他的生意很顺,每个月都给患糖尿病的父亲三五千甚至上万元钱。到那时,郝笛购买文物已花去40多万元,其中还有他自己赚到的第一笔钱。郝笛对父亲讲起八九岁时,一处工地挖出一批碎瓷片,他一包包背回家,攒了4麻袋。之后一片片拿到市场上去卖,他懂行,谁也不了他,一共卖了17万元。7800多枚古铜镜,几乎是现有存世总量的1/3,大多是那时他从文物市场淘来的。10年来,每到爷爷忌日那天,郝笛都水米不进,以此作为对给他帮助最多的爷爷的纪念。司马南:你让我重新认识了世界天津老作家、收藏家王鹏就住在郝笛家楼上。他清楚记得,郝笛7岁那年,自己的老师——一位钱币收藏大家闻讯找到郝笛,随身带来几本收藏册,3000多枚古币,3分多钟,郝笛合上钱册,“有7枚不对,仿的。”老先生惊得目瞪口呆,那7枚一般学者拿放大镜都鉴定不准的仿品是他故意夹进去试探郝笛的。那时,郝笛已是名震京津的古钱币研究“神童”了。(三分多钟,3000+钱币,1秒看十几个,光翻页子时间都不够,写文的记者你数学老师死的早啊?)郝文敏最初见识到儿子的厉害时儿子还不到9岁。那年在洛阳博物馆,他不经意跟身边一个馆员说起自己是郝笛的父亲,呼啦围过来几位研究员,一个副馆长还不住叮嘱他:“好好培养,你儿子可了不得。”有一年,郝文敏带着儿子去参观故宫博物院,小郝笛边看边说:“这个年代不对,那个工艺写错了。”郝文敏直拦孩子别乱讲,旁边一位老者说:“他说得对,我能和他聊聊吗?”边聊,老人还不住地记录,后来,有人告诉郝文敏,那位老人就是文物名家、末代皇叔溥佐先生。11岁时,曾有人问郝笛“凭什么给人家鉴定文物的真伪?”郝笛说:“很简单,老的东西都有神韵,像围棋的黑白子一样分明。”“什么是韵?”“一种感觉,很微观,说不出来,肯定不是唯物的东西,上千年了能没有神韵吗?”满座失声。逃课的“坏”学生 折叠上初中时,郝笛常常逃课,躲在家中或图书馆研究考古和历史书籍,《二十五史》、《铜元详考》、《中国古币》……一学期下来,郝笛在学校的考勤只有几个星期。12岁,发现了“白金三品”和“鱼肠剑”后,他撰写出《发现鱼肠剑后的探索》、《棘币初探》等多篇论文。是真的吗?最先赶来求证的安徽电视台记者足足数了一天一夜,郝笛家几乎包含了中国历朝历代的钱币共有167800枚,古兵器戈、青铜剑3000多把,盔甲10多副……小山似的古钱币堆在屋中,天津一位记者随意从中抽出一枚,坐在沙发里的郝笛只一瞥:“东西汉之间流通的新疆龟兹无纹钱,是目前发现最小的币。”再抽一枚,“西汉早期的榆荚半两钱,厚0.2毫米,是中国最薄的古钱币。”山东电视台导演许凡和他打赌,把他带进山东博物馆库房,随便指出一件,他能滔滔不绝讲上几十分钟。反伪斗士司马南带着专家找到16岁的郝笛,从高古玉到瓷器到盔甲到陶器,郝笛讲得专家时而连连点头时而轻轻摇头:“这个,我们还没有涉足过……”临了,司马南拉着郝笛的手说:“你让我重新认识了世界,理解了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句老话。”西北列车上的刀光剑影权威客座专家 折叠专家说:“能与郝笛对话的古钱币专家,全国不到10人。”很早,郝笛就已是全球数十家博物馆最资深和权威的客座专家了,从北京、台北故宫博物院到海外收藏界,从京津到西北到江南,郝笛被当做大师一样尊崇和膜拜,一件文物只要郝笛看过了,没有人再怀疑它的真伪和价值。在武昌一个农家的炕头,郝笛匍匐在一件件古器具旁,嘴里不住叨念着:“对,对,都对。”然后用手一指墙角、地当中几个盆碗:“这个,这个,不对,仿的,还有那个,修补过……”卖家直喊冤:“你得给我证明,这可不是我仿的,否则,我在圈里还怎么吃饭啊。”“都是早仿的,你也没这个本事。”临了,郝笛看一眼两家:“结了,你们谁给钱?”郝笛是卖家托了几层关系请来的,但他绝不会因为谁的面子偏袒谁。“我付钱,但我绝不可能给你3%。”买家开口了:“我会付给你5%。”那笔交易的最终额度是700多万,那一年,郝笛14岁。如今,从港台到内地一大批企业家、演艺界大腕等文物买家,都以能请到郝笛做鉴定作为是否收购的标准,他的结论往往决定着6位甚至7位数的大宗交易。“郝笛一到,我马上打款,价钱不是问题。”买卖两家都清楚,郝笛现在的酬金是成交价的10%。青海、甘肃、宁夏、陕西……每年寒暑假,郝文敏都得带着儿子去淘宝、鉴宝。一是一二是二,文物不说假话,郝笛也从不说假话,郝笛是鉴宝界有名的“铁包公”,这使他在圈子里既让人爱又遭人恨。去年初,应一位大人物的邀请,郝文敏陪同儿子乘上了开往西北的列车。凌晨2点多,一个光头大汉轻轻拍醒了郝文敏,郝文敏心头一紧。“光头”带着他走进卧铺席,里面坐着4个面露凶光的黑大汉。一个年龄稍长些的家伙开口了:“我们哥几个已经被郝笛逼得快吃不上饭了,前面几次就算了,这次务必请他抬抬手,不然,你们的雇主也可能把我们‘做了’,这个是我们的一点意思。”黑大个指指地上一个鼓囊囊的塑料袋。“我试试吧,你也知道郝笛的脾气。”郝文敏回去推醒了儿子,不一会他又返回了卧铺,来去四个回合,郝笛说了,坚决不行。“如果郝笛答应,这次交易的7位数利润可以全部给他,留我们哥几个的性命,也留你们一家5口的性命,让郝笛掂量着办吧。”4个黑大汉怒目相对,硬座车厢里,几个打手也站起身,腰间露出明晃晃的刀子。“我不去了,这批货我不去看了。”到下一站,郝笛和父亲下车返回了天津,宁可不看也不说假话,这是郝笛最大的一次让步。针鼻大的电锯痕五大道一对下岗夫妻背着一包祖上传下来的东西展转找到郝笛,孩子要上大学了,学费得10万元,接连找了几个买家,最高的给5万,少的5000元。郝笛很快把东西分成三堆:“这件值35万元,那两堆不值钱,加一块一万左右。”郝笛又给了他们3个联系方式:“告诉他们,说我看过了。”夫妻俩千恩万谢,郝笛一分钱不收:“你们不是收藏家,也不是文物贩。”事后,郝文敏埋怨儿子:“你怎么不花10万自己买下来,没看出来吗,他们其实就想要10万元钱。”郝笛说:“这种钱我永远不会挣。”21岁的郝笛有着“中国考古第一大家”的美誉,他也是第一个敢用照片鉴宝的人,而且从未失过手。不久前,苏北山区一位农民给他寄来几张照片,他在自家院里打井时挖出了一个小铜盒。郝笛看了兴奋不已,接连说了几个“珍贵,太珍贵了。”原来那是只有记载没见实物的秦朝衡器。他拨通那位农民的电话:“你的东西太珍贵了,实在难以做价,再别给别人看了,那会很危险的。你去找某博物馆的吴馆长,说我看过了,他能给你300万。”台湾故宫博物院一位专家也因此和他成了朋友,常常电邮些照片给他,让他帮助做鉴定。去年夏,这位专家领着大陆几位考古专家来找郝笛,这次他带来了一件高古玉方樽,他们都已看过了,只想让郝笛点下头。郝笛端详了一会,用他惯常的老练语气说:“没错,玉是高古玉,仿的,也不是现在仿的,是在民国时期,你拿去拍卖,别人也能当真的买。百密一疏,形制和纹饰我先不说,最明显的内壁上有一处电锯痕。”几人拿放大镜一瞧,果然有一处针鼻大小的电锯痕。有关郝笛鉴宝的传奇在文物界传得神乎其神,有人说,他亲眼见过,一个被罩住的青铜鼎只露出针鼻大的小眼,郝笛竟能鉴出它的真伪。秦皇祖父下人墓出土的殉葬炉灶,汉代的陶罐……两室一厅的郝笛家每面墙壁都摆着满满当当的博古架,地上堆满了铜镜、高古玉,墙上钉满青铜戈、剑……郝文敏说,郝笛的收藏共有一万多个品种,总数量超过15万件,这里仅是他收藏的1/10。太丰富了,一位日本汉学家看过郝笛的收藏,开出1亿多元人民币的天价要买:“这些收藏足可以建4个中型规模的博物馆。”郝笛说他的东西中很多并没有太高的经济价值,但如果现在不收藏保存起来,后人再想研究它时恐怕就找不到实物了桌上的铁盆里留着一个吃剩的包子,这天爸爸花2元钱给他买了顿午饭,郝笛刚吃过,现在刚睡了会,22日晚他在那台旧电脑前忙着写他的《中国古币大全》,又只睡了6个小时;卧室兼书房里只有一张长沙发,谁也说不清,他有多少年没睡过床了;多年来,郝笛简朴得近乎悭吝,父亲给他20元钱让他买双鞋,他花3元钱在地摊上买回两只形号不同的旅游鞋,左脚44码,右脚43码,那双鞋他一穿就是好几年;校服穿到拉不上拉链,对于生活,郝笛只有一个要求——越简单越好……指着桌上的6枚古钱,郝笛说那是他刚从一个日本汉学家手中收购来了,花了360万元人民币。坐在那堆古文物中,郝笛常常把弄着其中的一件,甚至一整天坐着不动,不说一句话。有些日韩的汉学家来拜访,每次和他们谈完话,郝笛都会沉闷好几天:“他们对中国古币的研究很多地方超过了我们……”谁也说不清,在这个外人看来还是个大孩子的心里,有着怎样丰富的世界。有人说,对文物他生来就有种使命感;有人说,他生下来就已是个5000岁的老人。争议:折叠编辑本段8岁给故宫文物挑错、12岁撰写出《发现鱼肠剑后的探索》等论文“奇迹”被揭穿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克伦上午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认为,“这是一次胡闹,不值得过多关注”,这是有人炒作的反常举动。什么是“考古学”?陈克伦解释,考古学研究的基础在于田野调查发掘工作,基本训练就是在田野进行考古。郝迪收藏一些钱币,怎么称得上“考古学家”?从网络的文章看,他只是对钱币有兴趣。普通的古钱币并不昂贵,价值连城完全谈不上,文物也不是年代越久远,价值越高的。他声称拥有多少万件宝贝,有没有想到过,中国连很多大型博物馆要收藏上万件有价值的文物,都不是件容易事。他的周围人可能想要炒作,说他的眼光独道,可以买他的东西。曾经也有人想要这样成名,事实证明,没有门路。这样炒作是不会成功的。最近在微信朋友圈疯传的一篇“神文”,标题为《震惊:他生下来就已经5000岁神童郝笛,21岁身家过亿》,文章描述了天津有一名叫郝笛的年轻人被冠以“天才考古少年”的称号。不过,不少网友一边转发,一边发出质疑声,有的干脆在标题后面写上“求戳穿”。媒体报道推手炒作 折叠“5岁开始迷恋文物,八九岁就赚了17万元,12岁发现‘白金三品’和‘鱼肠剑’、撰写出《发现鱼肠剑后的探索》《棘币初探》等多篇论文,21岁身家过亿……”“敢用照片鉴宝且从未失手”“郝笛七八岁时就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给文物挑错,得末代皇叔约谈”……有违常识的故事一个接着一个,里面还穿插着实名实姓的“社会名人”,充满闻所未闻的悬疑气息和反智的情节桥段。这篇让圈里圈外看得津津有味的“神文”,将一个考古爱好者炮制成为了一名匪夷所思的考古神童,无署名的文章也在网络上走红。郝迪不是凭空捏造的人物,自2002年起就有媒体报道。最早报道来自天津《每日新报》,采写郝笛的记者叫魏孝民。报道郝笛的稿子刊发后,经常光顾天津沈阳道古玩市场的郝笛,从普通“喜欢研究古币的孩子”变成了收藏新星。据魏孝民介绍,出名后的郝笛热衷一些经营活动,口碑大不如前了,就是一个商人。离题万里言过其实 折叠6月30日,在“神文”中对郝笛“佩服到五体投地”的司马南发表了微博《被逼出来的我的一点说明》。他在微博里提到,十几年前在南方某卫视的谈话栏目中, 采访过一个据称认识古钱币等文物的孩子。现场几样东西是孩子自己拿来的,或是家里人拿来的,还是记者从哪里拿来的,他现在记不太清了。但主持人所提的问题是记者预先设计好,并且事前沟通过的。司马南在微博里写到:“假如大家现在在网上所传的这个考古天才少年,就是当年我采访过的那个小孩儿,未免离题万里言过其实了。”与会长何志华、记者魏孝民相比,古钱币专家、天津市钱币学会理事王宗发认识郝笛时间要更早些。“神文”中还提到,2001年11月30日天津某文物发掘现场,十几位考古专家没能说明白一块刚出土的铁疙瘩的来龙去脉。一筹莫展之际,16岁的郝笛出现并指出,这是清咸丰年间福建宝福局铸造的铁钱,因工艺粗糙没有流通,就运到天津当炮砂。再往下挖果然挖出一颗直径4厘米的铁炮弹。王宗发揭穿,那些都是他的研究,郝迪关于古钱币的一些言论,都是他发表在文章里的东西。文物鉴定哪来神童 折叠事实上,这名被光环笼罩的年轻人不足30岁,其“神奇”似乎只在“线上”,只存在于互联网中,不少考古、收藏界的“圈内人”称,“压根不知道这个人”。针对“神文”提及的学术成就,古兵器收藏者@汗青微博指出:“《发现鱼肠剑后的探索》、《棘币初探》,没有任何刊载信息,核心期刊里没有,普通搜索引擎里也没有任何刊载信息,基本可以肯定是杜撰的。“神文”中提到,郝笛为北大历史系客座教授,但北大资源学院文物学院院长刘雄明确否定此说法。刘雄也是在微信上才看到郝笛,“文物鉴定学是博物学的范畴,没有神童也没有神话。”

269 评论

cupid8698小博士

凡是关注司马南的朋友,都会看见司马南这些年几乎每天都会发一则视频节目,内容谈天说地,什么都有。但有一个细节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就是每次司马南在节目中的第一句话,就是自报家门,而且每次都是一模一样的话:我是中国公民、北京市民、东城区居民司马南。无论每次他打算谈什么内容,只要一开讲,永远是这么一句话启端。没有一次例外。为什么司马南每次都重点做这样的身份强调呢?还不是因为谣言呐。在过去的一些年里,总有人造谣司马南拿了美国绿卡,说他的家人都移民到了海外,也都拿了绿卡云云。虽然司马南经常现身说法,包括拿身份证做证,请移民局的证人做证,一再强调:他司马南和家人从来没有拿绿卡,是标准的中国公民,也从未在海外定居过,更别提有移民的打算了。司马南但是,有些一心黑到底的人,他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他们对司马南的一再公开辟谣有意视而不见,企图用“谎话说了一千遍就是真理”这种手段来彻底抹黑对方。所谓“XX是工作,XX是生活”,就是这些人捏造的低劣谎话。对此,司马南也是心力憔悴,故在每次视频节目的开头,都是做这样的自我介绍:我是中国公民、北京市民、东城区居民司马南。这也实在是无可奈何之举。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如果司马南真的向往美国的生活,早在二三十年前就可以出去了。上世纪80年代末,司马南在尚没有公开站出来反伪气功的时候,就已经弄透了所谓的“神功内幕”。司马南在那十年中做了无数次报告,极有力地揭露了种种,而且是无偿的,不收一分钱。广大群众这才知晓,原来那些所谓的“气功”“人体科学”,不过是一些很普通的力学原理,或者是魔术小把戏而已。司马南对魔术这门道是无师自通,通过自学琢磨,就让无数“大师”闻风丧胆、颜面扫地。在那些辉煌的日子,司马南就如同一位精通“独孤九剑”的盖世大侠,破解天下一切伪气功、伪大师、伪专家。

342 评论

悠悠岁月里

司马南本名于力,中国共产党党员,高级经济师。祖籍中国 山东,1956年出生于中国黑龙江。早年经历丰富,从事过许多种工作。1977年-1988年就读于黑龙江商学院(现哈尔滨商业大学)。大学毕业后做过国家公务员、报社记者、电视节目主持人。司马南因反伪科学和揭露伪气功、假神医而闻名,被誉为“反伪科学斗士”。 工作类型:主持人 栏目所属:湖北电视台 主持栏目:《往事》司马南经历主要反伪科学经历1990年8月10日,在中国科普研究所召开的“弘扬科学气功、反对愚昧迷信报告会上,扮演气功大师,假戏真唱、现身说法,首次在海内外产生震动;1995年,中央电视台《飞向21世纪》科学晚会上,当着众多的科学院院士和广大电视观众,与国家科委副主任邓楠联袂表演特异功能再予以戳穿;1995年,主持中央电视台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再现种种神功,而后一一说破,生动活泼进行科普宣传;我是一个乡村的普通女人.在一个聊天室和别人说起疫病来,他说你要寻找奇人, 我家这就有一位 不烧香不叩头,靠灵符救人的奇人.我今年正月14得了怪病,全身都瘫痪了嘴也不能说话.送进医院又是输液,又是CT的 也看不出什么毛病,就按脑更塞治疗.后来我哥找了那个奇人,就用了三道符 我就能下地了你说奇怪不?人家说你要重金寻访,是真是假你回个话,我叫他去找你,说不定都有好的收货哦!我的UC号310354971997年,作为《工人日报》诉讼代理人,与神功大师沈昌打官司,艰难诉讼两年,终获全胜;1998年,揭露神医胡万林,在陕西终南山,深入胡万林老巢,被胡打手及不明真相的病人围攻,遭非法拘禁。99年初在河南商丘再次遭胡万林手下围攻,经过坚持不懈努力,终于把胡万林押上了审判台;1998年,在中国科技会堂宣布,奖励特异功能人,悬赏一百万元人民币,一石激起千层浪;1998年,广东破无身人头案,广西再抓胡万林式神医李之涣,山东搜神捉鬼,灭“神算曹大师”、“神眼女人” 、救“小刺猬精”;1999年,与美国人詹姆斯·兰迪联手悬赏壹千万人民币,奖励特异功能人;与中国鬼神迷信代表性文化人柯云路唇枪舌剑对峙十年,终于让公众认清了柯云路宣传愚昧神化自我、造假谋财的真面目;2004年05月20日老中医直面反伪斗士司马南激辩绝食49天真伪最终失败。以司马南不敢去检验真伪,说要老中医举证自己不是假的告终。(老中医两审胜诉)2006年3月17日,《燕赵都市报》发出一则“灵寿农民培训孩子绝活 声称敢于叫板司马南”的报道,文中称:河北省灵寿县31岁的农民马承杰自述经他培训,自己的儿子和两个侄女都掌握了蒙眼辨物、识字和过目不忘、倒背如流的特殊本领。最终予以戳穿2006年04月20日,方舟子:耳朵认字又来声称叫板司马南,司马南重出江湖公开应战河北蒙眼辨物奇人。被外套蒙住头后,“蒙眼读报”功能失灵

350 评论

hylandstar

一个知名的拿钱办事的吹鼓手。司马南其实是美资背景的网络公关公司的人,公司名叫成为资本。而且司马南也只是公司主要骨干吹鼓手的二三线选手,去年开始被推到台前。司马南最近两年火于去年的联想事件,司马南造谣联想侵吞国有资产,在舆论上引发了不小的风波,之后以反美斗士的形象出现。但是联想事件有这么一段关于司马南和李肃的录像,两人同属一个网络公司的关于联想的对话,李肃说联想的危机公关太差劲了,只要肯聘用他轻松化解。今年因为在美国买房,妻儿移民美国事件,被揭穿。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这就是司马南的互联网生涯的主要部分。司马南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两面人!不过很会伪装,说的话要么模棱两可,要么半真半假,要么煽风点火,要么张嘴就来。一切只为流量,和流量变现。即是演员,也是商人。

316 评论

相关问答

  • 司马南论文发表时间是多少

    知网整改的“硝烟”还没有完全散去,现在万方也开始整改了,2020年果真是学术界的大震动年!目前我们尚未接到任何一个万方刊物关于整改的消息,不过既然官方文件已经下

    subluevoyage 9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司马南第六篇论文发表时间

    司马南的理论基础——诡辩术 任何科学论证都应该是严肃的、严格的、严密的,但首先应该是科学的。否则,何以名之为“科学论证”?如果论证方法本身不科学,得出的结论便不

    wangbaoxin888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司马南第七篇论文发表时间

    因为在提问环节,一名学生不满言论权利不平等,随后向司马南扔鞋。 司马南来海大演讲,在互动环节一位学生获得发言机会,在长篇大论了2分钟之后,提个问题是“我可以扔鞋

    败家小歪歪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司马南论文发表时间是几点

    什么时候发表论文比较合适?论文在写作完成,检查没有问题之后,就要选择期刊进行投稿了。论文在投稿之后通常会有三个审稿环节,分别是初审、复审、终审。这一过程需要很长

    走遍大中华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司马南论文发表时间和地点

    出版时间跟你发表时间是不一样的,所以要区分开来,我的经验告诉我,早点发表会好些

    米拉妹妹12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