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56

伊萨贝辣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发表祝贺信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一谷鱼vegfish

已采纳

吴健雄(1912.5.31-1997.2.16),生于江苏省苏州太仓浏河镇,美籍华人,著名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东方居里夫人”,世界物理女王、原子弹之母、原子核物理的女王、中国居里夫人、物理科学的第一夫人、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在β衰变研究领域具有世界性的贡献。1934年(中华民国二十三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现为南京大学物理学院),获得学士学位,1940年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52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1958年升为教授,1958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1975年获美国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勋章,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国际编号为2752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吴健雄主要学术工作是用β衰变实验证明了在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用实验证明了核β衰变在矢量流守恒定律,μ子、介子和反质子物理方面的实验研究,验证“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称不守恒”,奠定了吴健雄作为世界一流实验物理学家的地位,许多著名科学家都为她没有因该项成就同杨振宁与李政道同获诺贝尔物理奖而疑惑不平,但已被公认为世界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吴健雄的丈夫袁家骝,是袁世凯“二皇子”袁克文的公子,1942年5月30日,吴健雄三十岁生日的前一天与袁家骝结婚了。婚礼是在诺贝尔奖得主密立肯家中进行的。”两人在美国的许多同学好友都前来庆贺,如钱学森。婚后他们到洛杉矶的一个海滩上度“蜜周”(只一个礼拜),婚后袁家骝克尽丈夫的职守,还延揽太太的活儿,练就十八般武艺:洗衣、吸尘、带孩子以至下厨。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5月31日,吴健雄生于江苏省苏州太仓浏河镇书香门第的,父亲吴仲裔提倡男女平等,创办明德女子职业补习学校,对吴健雄的成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吴健雄属“健”字辈,族人依次以“英雄豪杰”取名。乳名“薇薇”的吴健雄虽是女孩,但因排行第二,得了“健雄”这个颇为阳刚的名字。父亲吴仲裔希望她不让须眉,积健为雄。得益于父亲的开明思想,吴健雄自小就能与其他兄弟一样读书识字。1923年(民国十二年),吴健雄小学毕业后考入苏州市第二女子师范学校,1927年以优秀成绩从师范学校毕业,任小学教师。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小学教师”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归宿,但是在父亲的鼓励下,她决定继续到大学深造,日后回忆起来,吴健雄曾这样描述父亲对她产生的重要影响:“如果没有父亲的鼓励,现在我可能在中国某地的小学教书。父亲教我做人要做‘大我’,而非‘小我’。”1929年(民国十八年),吴健雄考入南京大学数学系,一年后转入物理系读书。在居里夫人的学生、物理学家施士元教授的精心指导下,吴健雄1934年撰写了一篇题为《证明布喇格定律》的优秀毕业论文,获得学士学位。毕业之后她受聘到浙江大学任物理系助教,不久进入中央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1930年(民国十九年),吴健雄进入中央大学,攻读数学专业。吴健雄资质俊秀,学习游刃有余,在求知欲的驱动下,她翻阅了一些有关X光、电子、放射性、相对论等方面的书籍,没想到一下子便被伦琴、贝克勒尔、居里夫妇、爱因斯坦等科学巨匠给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她第二学年便申请转到了物理学系。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在施士元的精心指导下,吴健雄撰写了一篇题为《证明布喇格定律》的优秀毕业论文。带着师友的殷切厚望,她于1934年离开了母校,不久即赴美继续深造。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师从物理学界巨擘欧内斯特·劳伦斯、塞格瑞、奥本海默等物理学“巨头”。1938年,当吴健雄正式开始做原子核物理实验时,这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1939年由塞格瑞指导吴健雄进行的实验,正是研究铀原子核分裂的产物,它的一项结果为美国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做出了重要贡献。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她的学位论文发表在物理学界最权威的《物理评论》上。吴健雄起初是在史密斯学院担任讲师,1944年到普林斯顿大学担任讲师,并定居于普林斯顿。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5月30日,在美国与袁家骝博士结婚。1944年3月(民国三十三年,她前往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作为资深科学家暂时研究,参与浓缩铀制程,发展y射线探测器;当时吴健雄尚未加入美国国籍,以未入籍的身份参加美国机密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获聘美国物理学会会士;1958年晋升哥伦比亚大学正教授,同时获选为普林斯顿大学创校百年来第一位女荣誉博士,同一年她还当选为第一位华裔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被列入《美国科学名人录》。1952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 1958年升为教授,同年,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她名誉科学博士称号,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56年之前,吴健雄已因在β衰变方面所作过的细致精密又多种多样的实验工作而为核物理学界所熟知。1956年李政道、杨振宁提出在β衰变过程中宇称可能不守恒之后,吴健雄立即领导她的小组进行了一个实验,在极低温条件下用强磁场把钴-60原子核自旋方向极化,而观察钴-60原子核β衰变放出的电子的出射方向。他们发现绝大多数电子的出射方向都和钴-60原子核的自旋方向相反。这个实验结果证实了弱相互作用中的对称不守恒,在整个物理学界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1957年1月15日,吴健雄的实验多次证实了杨振宁、李政道的设想,她将实验报告整理成论文,寄到了《物理评论》。同日,哥伦比亚大学为这项新的发现史无前例地举行了一场记者会。第二天,《纽约时报》以头版报道了吴健雄实验的结果。消息传出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奔往吴健雄所在的实验室。吴健雄也接到无数大学和实验机构的邀请,要她去讲述她的实验结果。但由于某些原因,吴健雄未能与杨李二人共同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奖。很多人为她感到不公,但她本人从未作出任何回应。只是在给1988年诺贝尔奖得主史坦伯格的祝贺信上写道:“尽管我从来没有为了得奖而去做研究工作,但是,当我的工作因为某种原因而被人忽视,依然是深深地伤害了我。”1972年,起提任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教授直到1980年退休。1975年,曾任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女性会长,同年获得美国总统福特在白宫授予她的国家科学勋章,这是美国最高科学荣誉,1978年在以色列获得沃尔夫奖。1975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长,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1982年,受聘为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誉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1982年,在南京大学开办系统讲座,论述了β衰变、宇称不守恒、穆斯堡尔效应等方面的课题。1984年10月,吴健雄第一次回到阔别40多年的故乡,参加母校明德学校恢复校名暨明德楼落成典礼,独资捐建明德学校紫薇楼。1986年获得南京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吴健雄生前多次探访南京大学及南京大学物理系,并与导师南京大学教授施士元交流。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国际编号为2752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1994年,吴健雄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97年2月16日,吴健雄在纽约病逝,终年85岁。遵照本人遗愿,,袁家骝亲自护送吴健雄的骨灰回大陆,安葬于苏州太仓浏河。吴健雄的墓地在明德学校紫薇阁旁,墓体设计由贝聿铭任设计顾问。明德学校的科技楼被命名为“吴健雄楼”,袁家骝捐赠25万美元作为基建费。他表示,他是浏河的女婿。浏河是他的第二故乡。作为一个科学家,他拿不出更多的钱来,但他可请海内外优秀的科学家来做学校的顾问,推动明德学校的发展。

282 评论

mrs探险家

几年的大学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弹指一挥间,我们已从渴求知识的新生,成长为略有所成的 毕业 生。相信大学生活里的酸、甜、苦、辣,给每个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回忆;相信大学几年的学习会成为每个人未来发展的不竭动力。接下来我为大家整理了5篇毕业致辞,欢迎大家阅读!

毕业致辞1

尊敬的教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六(6)中队的__,十分高兴能够代表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同学在那里发言,但心中也有一些悲伤,因为明天,我们将向完美的小学时光道别。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不经意之间,一段完美的时光离我们远去了,这六年的路,我们走得坚定而欢乐,这六年的生活,我们过得充实而幸福。六年的岁月,听起来似乎是那么漫长,一心盼望着毕业,而当我们今日真正应对离别,又觉得它是那么的短暂。刹那间,记忆的闸门轻轻打开,无数动人的瞬间涌上心头……

回眸昨日,我们一齐笑过,一齐哭过,一齐淘气过,一齐努力过,无数个纵情欢乐的白天,无数个绚烂的时刻……无一不证明着我们的成长。六年的小学路上,处处皆是我们成长的足迹。茂密的大树下,有我们的欢声笑语;宽阔的操场上,有我们矫健的身姿;安静的图书馆里,有我们学习的身影;明亮的教室中,有我们求知的目光……早读时我们专心致志读书的场景;运动场上夺冠时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考场上我们皱眉凝思的表情……历历在目,难舍难分!

六年前的我们懵懂无知,怀着完美的憧憬走进学校,而六年后,我们蜕变成一个个充满自信意气风发的少年。我们学会了成长,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合作,学会了信任,也学会了超越自我,我们一齐创造,一齐经历,一齐看着我们走过的一切在熟悉的学校里,慢慢变成永远的回忆。这些日子,有教师的殷切教导和期望一路陪伴。朋友欢乐的笑容,班级温暖的气氛,是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的!

今日的我们是一只只欢乐的小鸟,要在那里起飞;今日的我们是一只只扬帆的小船,要在那里远航;今日的我们是一匹匹奔腾的骏马,要在那里奋蹄。今日,既代表着我们六年小学生活的结束,又标志着每位同学的一段新的人生经历的开始。可是,当我们勇敢地走向明天时,同学们请不要忘记这座美丽的学校,请不要忘记传授我们知识的每一位教师,请不要忘记伴随我们成长的同学们,他们永远是我们内心深处最美丽的回忆。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明天在朝我们招手,前方有无限的辉煌,前方有奋斗的阔野,前方有梦想的圣殿。让我们抓住眼前的机会,使自我的笑容充满着青春的骄傲,期待着明天会更好!

最终,我祝愿所有与我一样即将走出这个学校的同学们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各位教师桃李芬芳,工作顺利,同时,也将完美的祝福送给我们的母校,愿母校的明天更加辉煌夺目,光彩耀人!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多谢大家!

毕业致辞2

亲爱的毕业生同学们、教师们、来宾们:

大家上午好!

又到了一个华园万紫千红、芒果飘香的丰收季节。今日是2012届毕业生人生中一个新的里程碑,首先,我要代表学校,代表王迎军书记和学校党政领导,向学有所成、并即将奏响新的人生乐章的同学们,送上最衷心的祝贺和最完美的祝福!

同学们,光阴似箭,在华南理工大学度过的匆匆数载中,你们经历了,成长了,收获了。你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职责心变得更加强烈,思想政治上逐步走向成熟,学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还有,这些年从听周杰伦的《简单爱》,到欣赏陈奕迅的《浮夸》,你们变得了深沉;从“信春哥不挂科”,到“拜凤姐得自信”,你们学会了自嘲;应对“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苹什么”、“盐王爷”,你们见识了社会的暗流;从姚明的暴扣、刘翔的 跨栏 ,到小辉的推杆、李娜的奋勇,你们学会了执着;从四六级的纠结、挂科的苦闷,到获得奖励的喜悦、高质量论文的发表,你们学会了耕耘;从温室的花朵、受人质疑的80、90后,到成为亚运志愿者、服务西部志愿者、国防保卫者、国家建设者,你们学会了担当。

作为校长,我对你们今日的成长成才感到欣慰,为你们明日的大展宏图充满期许;作为一名教师,我对你们今日的离开而感到依依不舍,为你们即将踏上新的漫漫长路而满怀牵挂。在今日这个时候,作为一位看着同学们即将远行的师长,我想与你们分享一些源于大学工作和生活的关于幸福的心得,唠叨几句嘱咐的话儿。

“人人创造幸福,人人享受幸福”是当前社会热议和同学们关注的焦点话题,是中国人对科学发展的完美期盼,也是人们探路“幸福中国”的愿景归宿。就像人生来就需要水和空气一样,人类有一种本能的对“幸福”的不倦追求。但“幸福”究竟是什么同学们,我想你们必须有过对这个问题的追问和思考。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说过,人之幸福,丰衣足食也,无灾无害也,不外乎现世之幸福。人不能有生而无死,现世之幸福,临死而消灭。 教育 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教育关注人的现世之幸福,更重要的是精神的陶冶。在我看来,对于我们华工人,幸福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幸福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胸怀,幸福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幸福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豁达。聆听一场大型交响乐,幸福就是指挥棒下绕梁不绝、引发心灵共鸣和震撼的和谐旋律。如果说,这几年华工的高水平大学建设好比是一场气势磅礴的大型交响乐,那么,同学们作为台上各司其职的管弦、琴键,已协力奏出了最和谐优美的华章。我感受到,我们华工人的“幸福华章”有着美妙的三重奏。

其中,第一声部是:幸福是憧憬未来。几年前,你们来到这个繁花似锦的学校,我们看到的是一张张洋溢着自信和憧憬的幸福笑脸。一个拥有进取愿景的人,也会拥有向幸福前行的不竭动力;一群拥有进取愿景的人,必将汇聚成无限的幸福动能。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在开学典礼上,我说,你们报读华工,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因为你们踏入的是一片生生不息、蓬勃向上的热土,一方致力于科技创新、勇于探索的科学高地!今日,你们就要毕业了,你们是否能够毫不犹豫地告诉我:“校长,您说得对!在那里我与华工并肩同行,留下了一串为梦想而奋斗的足迹,留下了一段人生中最完美的记忆。”曾记否这几年,正是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以优秀的成绩经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创立了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7个新的国家级科技基地;获得了数十项国家和省部级的科技奖励;新增了4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我们还见证了何镜堂院士领衔设计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在黄浦江畔大放光彩,老中青华工人在广州亚运会全部场馆的设计中独占鳌头……珍贵而匆匆的大学时光,恰逢华工奏响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时代强音,伴随着华工跨越式发展的有力脚步,我们怎能不为华工人的奋发图强活力四溢而心潮澎湃,我们怎能不为母校加快向国内一流世

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进军而豪情万丈!

毕业致辞3

毕业生同学们:

今日能参加你们庄重的毕业典礼,感到十分高兴。首先,请允许我以一名教师的名义,对你们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即将奔赴祖国各条战线,表示衷心祝贺。

大学毕业时人生历程的重要里程碑。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国家,社会,家庭对你们都有很高的期待。作为一名老教师,我也想对你们说几句心里话。此刻有一种说法,大学毕业是继高考之后又一次大规模的人才分流。这种分流有的指职业的分流,有的指地理的分流,指大家分赴天南地北,山东河西。我不说这些,我想说大学毕业同样是青年人在思想上和学业上一次大分流。原本在大学学习,大家一齐爬坡,大学毕业到达一个顶峰。毕业后下一步怎样办不知你们研究过没有。按照以往的 经验 ,毕业后根据个人工作,家庭,生活等不一样很快地就分成三种情形。一种人是继续攀登,继续向上走;一种人开始放松甚至慢慢放纵,迅速走下坡;还有一种人不快不慢不紧不松走平路。三种不一样的思想状态和生活理念很快将大学毕业生分成三股,并且这种分流会在很长一段时间起作用,影响你的工作成绩,生活质量和个人思想状态。所以我想请大家在大学毕业这样重要的时刻认真想一想,我下一步该怎样走,我想加入到那个潮流之中

作为你们的师长,我当然期望我们的毕业生都能在毕业之后继续攀登,大展宏图,在不一样岗位做出辉煌成绩。千万不要走下坡路,怎样才能坚持上升的势态呢你们都会有自我的答案。我的答案是十个字"心中存大志,努力在当下"。首先要有志向,志向高远,目标清晰,道路明确,才会有干劲。我们经常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你们明白袁隆平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奖,但他心中仍有一个目标,就是水稻平均亩产再提高100斤。有了目标工作才有方向。一个人心无大志,目光短浅,不可能有大出息。仅有大志还不够,重要的还是个人努力,并且从当下开始,从零开始,一点一滴积累自我的知识,经验和成果,不断武装自我,丰富自我,积累自我,相信那句老话"一份汗水一份收获"。人的一生肯定会遇到一些机会,但机会只会光顾那些有准备的青年。千千万万的人生经历都印证了这个事实,即一个人人生成功与否不取决于他的聪敏程度,而取决于他的努力程度。一个人心有大志,又肯吃苦,这样的人生肯定会成功。毕业礼上教师的 演讲稿

当然一个人要有大志,要肯努力,还取决于你心中的勇气和智慧。动画片《机器猫历险记》中有一句话说:"每个人都能够活出闪亮点来,不论你是普通的铜,铁材质,还是高品质的钛合金身躯,而能让你闪亮的永远是你的勇气和智慧。"我衷心祝愿你们早一天迎来自我闪光的时刻。

临别赠言很多,但我想,必须要心存大志,二从当下开始努力,能做到这两点,相信你们必须会在祖国和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事业中创造出辉煌的业绩。青岛科技大学的毕业生有光荣的传统,我们的毕业生有国家领导人,有大型企业,公司负责人,有各级工矿企业的技术老总。我们有一个庞大的校友网络。我真切地期望能在学校60或70周年校庆时,听到你们成功创业的好消息。期望你们不忘母校,常回家看看。最终祝同学们前程远大,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多谢大家!

毕业致辞4

一场小雨过后,学校格外朗润。8日,清华大学3000多名本科生迎来毕业前的最终相聚,在毕业典礼上,清华校长邱勇鼓励他们用一生去追寻“意义”。

毕业典礼上,校长临别赠言。邱勇开篇即提到,在这届毕业生入学的第二年即2015年,学校建成全球最大的学校创客空间iCenter,如今,在清华各类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上,活跃着500多个创新创业团队。这其中包括清华超算团队,他们在2015年首次包揽三大国际超算竞赛冠军,在今年已经结束的两项国际超算赛事中,都成功卫冕。他还异常提到,“在座的李北辰、冯冠宇、谢磊、刘家昌四位同学都是今年的团队成员。在此,让我们把掌声送给所有进取参与学校创新创业活动的同学们!”

此时,作为“优秀毕业生”的李北辰正坐在清华综合体育馆一层正中,认真聆听校长致辞,看到同级的3000多名同窗一齐为自我和团队鼓掌,他很开心,“很自豪,说明我们还是做出了一点成绩!”就在十多天前,在德国的2018国际大学生超算竞赛上,李北辰带领清华超算团队成功卫冕总冠军,这已是这个清华超算团队在国际三大大学生超算赛事中第十次夺冠。

毕业,是人生中一个异常有意义的日子。可是,很多时候“意义”并不是自然呈现的,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说:“意义发生于自觉及了解。”意义,成为这“最终一课”的高频词,邱勇说,“我想告诉大家,在这个世界上,意义总是存在的。可是,意义需要我们持续去追寻和挖掘。”

意义,值得人用一生去追寻。具体如何实现邱勇为毕业生道出三条黄金法则:要从对自我的深入了解中去追寻意义,做内心想做的事情;要以长远的眼光去追寻意义,选择有价值的事业;要用“大我”的情怀去追寻意义,引领人生不断迈上新的高度。

台下的李北辰,聆听之余,也在思考,“人生的意义,不是单单几个奖,也不仅仅是一时的成绩。”大学期间,清华的“思源计划”引导他树立社会职责感,超算团队的比赛历练在提升专业知识和 领导力 ,几年下来,回报社会的信念变得越来越清晰。他说,“清华教会我,人生道路上仅有将个人选择与国家、社会紧密联系,才能收获更大的意义。”即将去麻省理工学院读博的他明白,未来的发展道路多种多样,但有一点能够肯定,学成之后,终将会回到祖国。

今年,清华共有3000多名本科生和7000多名研究生毕业。截至7月7日,清华大学2018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5.1%;签订三方就业协议的毕业生中,59.6%赴京外地区就业,全校已连续6年超过半数毕业生前往京外地区就业。

毕业致辞5

亲爱的同学们,各位教师,各位家长,各位来宾:

今日注定是一个难忘的日子。3400多名同学顺利完成本科学业,即将踏上新的人生之路。作为校长,我和大家一样无比激动,在此,向你们和你们的家人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悉心指导你们的教师表示最衷心的感激!

过去四年,清华见证了你们的风采。在刚刚结束不久的全国大学生 篮球 联赛中,清华男篮首次打入决赛并夺得冠军,队长就是你们当中的康鸿超同学。今年6月,清华法学院代表队作为东亚地区冠军,参加了“wto模拟法庭”全球总决赛,其中就有刚刚发言的蔡泽洲同学。去年,以计算机系级同学为主力的清华超算团队,包揽了三大国际大学生超算竞赛冠军。有40多位在座同学参演了话剧《马兰花开》,其中有一位更是全部47场演出一场不落,他就是热能系的陈志昊同学。,你们当中的不少人加入了apec志愿者行列,用优异的表现把清华人的风貌展示在世界面前。你们激扬的青春已经永远印刻在清华园的记忆中。

过去四年,你们也见证了清华新百年的发展。亚洲青年交流中心、李兆基科技大楼、图书馆北馆、艺术博物馆等相继落成,师生的学习、生活和科研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人文清华”讲坛的启动、水木书榜的发布、深度阅读计划的实施,营造了更加浓厚的学校人文氛围。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和全球创新学院的创立,以及苏世民学者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清华国际合作办学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新百年迈出的崭新步伐,昭示着清华更加广阔的前景、更加完美的未来。

同学们,也许你们还没有注意到,学校里最近增加了一批长椅。这些长椅是由校友们捐赠的,校友们期望为学弟学妹们创造一个更好的读书环境。老图书馆前还有一把异常的长椅,是由获得“好读书”奖的94位同学捐赠的。杨绛先生用她和钱钟书先生的稿酬设立了“好读书”奖。她曾说,“我在许多学校上过学,但最爱的是清华大学,在清华大学里,最爱清华图书馆。”与清华同龄的她,在1的人生旅程中,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始终不改初心,始终坚持内心的平静,超然物外,一生都在做自我喜爱的事,从容地追求自我读书与写作的梦想。她的生活简朴至极,但她的精神无比充实。杨先生的豁达睿智与纯真优雅,心灵的丰富与生命力的强大,还有她不老的美丽容颜,让无数人羡慕和佩服。如果你们问我清华校友谁最美在我心目中,杨绛先生就是“最美清华校友”!

确实,杨绛先生的完美人生源于她内心笃定的追求。在你们当中,也有一位内心坚定的同学,他就是来自云南玉溪的矣晓沅。晓沅6岁时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10岁后就再也无法站立,但他从未放弃求知好学、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的初心。四年来,晓沅一次次带给我们惊喜,他不仅仅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更在获得了特等奖学金,这是清华学生的最高荣誉。他还组队赴云南边境考察中国远征军遗址,参加“清锋明辩” 辩论 赛并获得最佳辩手称号。晓沅如愿度过了四年精彩的大学生活,他始终洋溢的笑容感染了许多人。轮椅上的晓沅,就是清华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今日晓沅也来到了毕业典礼现场,让我们用掌声祝福他拥有更加精彩的未来!

我相信,完美的人生是我们每一个人追求的目标。究竟什么样的人生是完美的不一样的人有不一样的思考。同学们,完美的人生由你们自我定义,要靠你们自我去努力创造。

期望你们坚守初心。初心就是本心,在漫长的人生之路上,不忘初心、抵制诱惑,你们将收获一生的平安和精神的富足。今日,你们即将踏上新的人生道路,每一个人都要认真地问一问自我,什么是自我真正的梦想什么才真正值得去追求未来的路很长,仅有听从内心的召唤,才能真正创造属于你自我的完美人生。

期望你们自强不息。追求梦想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唯有自强才能前行。“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要做到自强,最重要的是始终有一种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不息,就是永不放弃、永不停息。无论应对工作还是生活,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坚持进取的心态,用刚毅坚卓的品格不断成就人生新的辉煌。自强不息不仅仅写在校训里,也应当是你们一生的座右铭。

期望你们懂得感恩。越有成就的人越要懂得感恩。感恩是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给予的感激与回馈,是一个人的道德涵养,也是一种人生哲学。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感恩会赋予你们健康的心态,发现自我得到的总比失去的多,始终充满对未来的期望。感恩也会让你们对他人多一分宽容与理解,对社会多一分职责与担当,对自然多一分尊重与敬畏。带着感恩的心去生活,你们即使在困境中也能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真正感受到生活的完美。

从今日起,你们就成为了最年轻的清华校友。1934年,钱钟书先生在给杨绛先生的临别赠诗中写道:明朝即长路,惜取此时心。今日我也把这两句诗送给你们,期望各位同学在未来的日子里不忘荷塘月色,不忘学堂书声,更不忘对自我和母校的承诺,坚守初心,创造完美人生!

同学们,今日是一个让人眷念的日子。我期望你们记住,清华永远是你们温暖的家。欢迎你们随时回家!

毕业致辞精选合集5篇相关 文章 :

★ 同学聚会发言稿精选合集2020

★ 领导致辞精选集总

★ 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精选5篇

★ 教师节讲话精选范文汇总

191 评论

闪耀的尾戒

研究生儿子发表了论文父母写祝福语写1、你理想中的那所研究生给你发了录取通知书,真诚地祝贺你!最终实现了你的奋斗目标。在接下来这段日子里,儿子继续加油。2、祝贺儿子考取了自己理想的研究生,那段艰苦奋斗,刻苦学习的日子可以暂画一个句号了。

184 评论

相关问答

  • 论文发表祝贺信模板范文

    贺信有哪些内容? 一封贺信一般由如下几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标题。 贺信的标题多用“贺信”或“祝贺信” 标出。 标题多用花边装饰,以示祝贺。 标题的字

    亲爱的玉玉 1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论文发表祝贺信模板

    贺信一般由标题、称谓、正文、结尾和落款五部分构成。 (一)标题 贺信的标题通常由文种名构成。 如在第一行正中书写“贺信”二字。 (二)称谓 顶格写明被祝贺单位或

    陶小唬同学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论文发表祝贺信的格式

    贺信范文: 市民朋友们: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们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各界人士,向驻攀部队、公安干警致以新年的祝福!向节日

    胖哥high吃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论文发表祝贺信

    吴健雄(1912.5.31-1997.2.16),生于江苏省苏州太仓浏河镇,美籍华人,著名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东方居里夫人”,世界物理女王、原子弹之母、原子核物

    伊萨贝辣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论文发表祝贺信格式要求

    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目录、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

    永远的终结者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