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mjackjason
“论文情况”指在校期间的论文发表、期刊发表情况,考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填写,也可以填回毕业论文情况答,如尚未开题、已经答辩等。
1、2020年毕业的考生,如还没开始写论文,可以写:2020年7月毕业,暂未发表论文。
2、已完成论文的考生,论文情况填写论文题目及完成情况。
例如:论文题目《公考培训微信公众平台营销体系构建》,论文完成情况:已完成。
扩展资料:
考试科目
1、公共科目笔试
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考查范围具体如下:
①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
②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
前者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后者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报考中联部、外交部、教育部、商务部、文化部、对外友协、中国贸促会等部门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语(韩语)等7个非通用语职位的报考人员,还将参加外语水平测试,考试大纲请在各部门网站查询。
2、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
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由招录机关确定。
吃货跟谁吃
咱们从作者的角度看进行分类。一:核心1,国内核心国内一共我记得是7大检索,但是实际上评职称常用的,以地位排序:南大(CSSCI)、北大、人大复印资料、科技核心、CSCD……后面的就不怎么用了。这个排序也不是特别准,比如CSCD放在哪里就不太确定。其中南大只收社科(有空的查一下全称就知道)。CSCD只收自然科学或者叫工科。科技核心工科多,社科也有,很少。以及,CSCD和北大核心大面积重叠。顺便,人大复印资料是文摘转载。2.国外核心从地位高的开始:SSCI、A&HCI,SCI、EI、Scopus……以及其他更小的检索。当然也有侧重,头两个是社科类,第三第四是工科类,为主哈。国外对于稿子的要求其实没有国内严格。国内还需要约束作者身份,国外一贯不过问。二:非核心就是普刊,一般分省级和国家级。但是实际上我国出版总署曾经明确禁止区分省级国家级,因为都是正规批准的出版物。但是实际上评职称的时候,有时候还是区分的。一般认为主管单位是省级的刊物就是省级……比如河北省教育厅主管,ok那就是省级,要是教育部主管就是国家级。理论是这样,不过也不是特别准,比如有些是湖北省出版公司主管主办,这种就很难区分。我就打个比方,主管单位有时候可以是一个企业。普刊里面有一类是电子期刊,这种期刊在出版署分类查询的时候,进入的类别是:连续性电子出版物。电子期刊原则上是不出纸本的,但是为了现在评职称方便也做纸本(实际上是违规了,但是很多单位认可)。非核心的分类其实更多时候并不看省级国家级,看的是上网,就是全文收录/检索。可以选择的网站包括:知网、万方、维普、以及龙源、等其他网站。前三个比较贵,价格到了……反正没有低于三千的,其他的比较便宜,原则不会高于一千。目前情况,上网成为期刊档次的主要识别因素。
大大大吉CQ
博士论文答辩流程:
一、前期工作。
1、录入论文发表情况。
博士学位申请人要求在学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或者导师第一作者,本人第二作者)在公开出版的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两篇(我院认可的学术期刊目录请见附件),各种论文的接收、刊登证明都不符合要求。
论文发表在我院目录以外的书刊上的学术论文,需导师对该论文的学术水平予以评价,并向学位分会提出认可申请。若申请获通过,可抵一篇核心期刊论文要求。
作者单位必须是报考的学校。发文不符合学校要求,也可申请论文答辩,答辩通过可获得毕业证书,两年内论文刊出,可重新申请学位。
二、论文答辩审批。
1、论文指导教师登录校内门户,录入、打印指导教师评语。
2、学生在校内门户录入、打印答辩申请书、科研统计表(含发文复印件)等材料。
3、答辩委员组成由导师或教研室主任提出初步名单。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五人或以上组成,指导教师如果参加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至少应由六人组成。答辩委员会应以校内专家为主,并包含至少两位校外专家。
答辩委员会主席应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导师不能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答辩委员会名单在答辩前不予公开。
4、答辩秘书在学生网中录入答辩委员会名单、答辩时间与地点。如需添加校外专家名单,请将专家信息(姓名、职称、工作单位、性别)邮件发给教务老师。该名单答辩审批时需由教务老师在系统中审查,由分会主席确认、审定(评阅专家与答辩委员重复率不多于1/3)。
注意:答辩委员会名单在答辩前不可公开,答辩审批工作必须由秘书完成。
5、学生根据评阅意见修改论文后,在校内门户-研究生院-学位办-提交论文电子版文件(整合成单一pdf文件)上传论文,提交不成功者建议生成pdf小文件进行压缩。
6、答辩秘书按照学位审批材料封面顺序打印、整理相关材料,与学位论文一本,在答辩前至少3个工作日,交至教务办公室形式审查,再报送院系研究生负责人和交分会负责人进行答辩审批。
7、答辩秘书在校内门户或邮件查询审批结果,审批未通过需根据审批意见进行补充、整改,如同意组织答辩,在学院教务处领取审批材料及表决票。
8、答辩秘书/导师使用学院OA系统预借答辩教室。
三、论文答辩。
1、组织答辩。
答辩秘书按照答辩流程组织学位论文答辩,作好详细记录,向答辩委员会成员分发表决票(发放表决票前填写研究生姓名),并负责监票和统计表决结果。将答辩委员会对学位论文和论文答辩情况的评语及表决结果写入答辩委员会决议书(录入系统再打印)。
请答辩委员会全体委员在答辩决议书上签字,并将答辩表决票粘贴在系统打印的粘贴页上以备存档。
2、答辩委员会决议。
答辩委员会审查研究生的学位(毕业)论文,就是否同意毕业、是否同意授予学位做出的决议采取不记名投票的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含2/3)同意,方得通过(如果答辩委员会由5人组成,同意比例为3/5,低于2/3,则不能通过)。
并对学位论文和论文答辩情况给出评语,评语不可太简单。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答辩委员会再次表决,全体委员三分之二或以上同意,可在半年后两年以内修改论文,重新申请答辩一次。
踏雪1230
公开发表的论文分为六个级别(类):
1、T类:特种刊物论文,指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2、A类:权威核心刊物论文,指被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以及A&HCI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学科在国内具有权威影响的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论文不含报道性综述、摘要、消息等。
3、B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见《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或在国内同一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4、C类:一般核心刊物论文,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图书馆2010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5、D类:一般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有期刊号“CN”“ISSN”,有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6、E类:受限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但受发行限制的刊物上(仅有期刊号、无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发表论文作用:
论文它既是对研究的学术问题进行探讨的一种手段,又是对学术研究成果进行交流的一种工具。不同的人发表论文的作用也不同:
1、评职称(晋升职称):研究生毕业需要;教师、医护人员、科研院所的人员、企业员工等晋升高一级的职称时,发表期刊论文是作为一项必须的参考指标。
2、申报基金、课题:教育、科技、卫生系统 每年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它各种基金项目、各种研究课题时,发表论文是作为基金或课题完成的一种研究成果的结论性展示。
3、世界性基础领域的研究,比如在医学、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开展的基础性研究,公开发表论文是对最新科技科学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的一种展示和报道。以推动整个社会的科技进步等。
整成黑白的JPG格式就行了,彩色排版时还要转换成灰度。麻烦
论文如实填写论文题目,及完成情况发表时间,发表地点,已经获奖情况等信息写上就好
2008年全院共发表论文753篇,包括SCI检索期刊论文166篇(2007年133篇),EI检索期刊论文6篇,ISTP论文5篇,国外一般期刊论文61篇,国内核心
2008年全院共发表论文753篇,包括SCI检索期刊论文166篇(2007年133篇),EI检索期刊论文6篇,ISTP论文5篇,国外一般期刊论文61篇,国内核心
11.67万篇 9.8%详细知识: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11月27日在京公布的2008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2008年主要反映基础研究状况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