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stachio陆
地铁运营公司安全文化成熟度研究论文
1安全文化
英国健康安全执行委员会(HSE)在其报告中将安全文化定义为:一个组织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态度、观察、能力和行为方式的产物,它取决于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在国内,徐德蜀认为安全文化是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历程中,为保护自身身心安全与健康而创造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莫小容认为企业安全文化就是企业员工在安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不断完善并被企业员工普遍认同的思维观念、行为方式、道德理念、价值取向的总和。本文认为,针对于地铁运营公司的安全文化,其内涵是:为了降低地铁运营风险,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组织和个人所形成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氛围。
2成熟度模型
成熟度模型最早是由卡耐基梅隆大学提出,他们在软件开发中将软件流程赋予成熟度的概念,并将其分为了5个层级:原始阶段、可重复阶段、被定义阶段、被管理阶段和优化阶段。从低级往高级的进阶过程中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从这之后,许多学者将这个成熟度模型运用到其他领域,Fleming第一次提出了安全文化成熟度模型,将成熟度也分为5个层级,分别是:新兴阶段、管理阶段、参与阶段、合作阶段和持续发展阶段。Filho等人将成熟度模型运用到巴西的23个石化公司上,用来评价这些公司的安全文化水平。Foster和Hoult利用安全文化成熟度模型为英国煤矿开采业进行安全规划和安全保险。在国内,郑霞忠将安全文化成熟度模型应用在施工企业中,量化安全文化水平。本能反应阶段是最原始的阶段,在该阶段中,整个公司对安全是漠视的,反应是最基本的'。由于有了外界因素的压力(法律、法规等),整个公司开始制定相应的安全守则,从而安全文化进入被动管理阶段。主动管理阶段是公司员工认识到了安全的重要性,开始主动从事安全活动。员工参与阶段是主动管理阶段的进一步提升,公司主动培训员工,增强员工的积极性。整个公司都将安全视为运营的重要因素,公司内部形成了良好的安全氛围,从而使安全文化提升到了团队互助阶段。持续改进阶段是最理想的阶段,公司和员工都能视安全为己任,并能够不断学习与创新。
3评价指标
对安全文化评价指标的研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选择。Fleming提出了10大要素:管理承诺和可见度、沟通、安全生产力、学习型组织、安全资源、参与度、安全认知、信任、劳资关系和工作满意度、培训。Fang选出了安全氛围的6个主要因素:管理承诺、安全管理系统、沟通、安全参与、安全培训、监督与支持环境。Kyriakidis和Hir-sch等人提出安全定义、安全责任、设计与设备、风险管理、可变性与可靠性、人员因素管理、灾害态度、角色和员工参与、安全绩效评价等9个安全成熟度要素。漆旺生确定企业安全文化评价因素由领导承诺、管理参与、激励约束、报告通告、学习改进和作业氛围等6个维度组成。地铁网络运营方式是采取集中分级式的管理架构,分为管理决策层、技术管理层和决策执行层,他们的任务分别是战略决策、策略制定和运营实施。所以本文将地铁运营公司安全文化成熟度的一级评价指标设定为管理决策层、技术管理层和决策执行层,而每个一级指标下面,还有所属的二级指标。
4评估方法
对于安全文化成熟度的评估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最小面积法等。无论选用哪种方法,首先得通过问卷调查或者当面采访的方式获得每个评价指标在地铁运营公司的得分。可以针对每个指标,设置若干个问题,每个问题根据其在6个成熟度等级内的内涵,再设置6个答案,分数分别为1、2、3、4、5、6,分数越高,代表安全文化成熟度越高。限于篇幅,详细问卷的设计过程就不赘述了。最后能够得到每个指标的平均得分。而层次分析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主观影响,使评估更趋向科学化,所以本文介绍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
5结论
地铁网络的建设正在蒸蒸日上地发展,人们在要求地铁运营更加舒适和方便的同时,对其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发展地铁的时间相较与一些西方国家是比较晚的,在安全文化的建设和管理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本文将安全文化成熟度的概念引入地铁运营公司,并将安全文化成熟度分为6个阶段,并赋予特征。针对地铁运营公司的集中分级式的管理模式,将评价指标分为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并指出这些二级指标所在不同安全文化成熟度阶段的内涵。通过问卷调查或采访的方式来确定二级指标的得分,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个层级内的指标权重,最后以得到的总分来判断该企业处于安全文化成熟度的哪个阶段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改进。通过地铁运营公司的安全文化成熟度的研究,有助于地铁运营公司的自我检查与评价和与其他公司的对比学习,以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和行业的和谐进步。
无敌小肉
当代的大学生如何维护国家安全,嗯,我觉得妾身的自我要求就是不在网络上面,嗯,就是去做一些安全方面的一些泄密啊,不接触一些国外的相关的这个呃人员,以防止自己在无意之间啊泄露了这个机密国家机密,其次的话就是尽可能的到更多的这个活动岗位中去贡献自己的这个力量
jarvinia奈奈
论文关键词:文化安全;教育;途径
论文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对文化霸权主义严峻挑战的发展中的当代中国,文化安全问题日渐凸显,维护和保障文化安全,增强文化安全意识,进而形成理性的文化自觉,文化安全教育不可或缺。开展文化安全教育,不仅须将其纳入整体国家安全和国民教育体系,而且还应当广泛利用各种现代传媒和载体。
在全球化背景下,主权国家的文化安全问题日渐凸显,特别是面对文化霸权主义严峻挑战的发展中的当代中国来说就更是如此,因而新千年以来,有关文化安全及相关问题的讨论渐成热点。但如何维护和保障文化安全,尤其是如何不断增强文化安全意识,进而形成理性的文化自觉,尚有必要做以深层思考。本文试就如何开展文化安全教育问题略谈浅见,诚望识者指正。
开展文化安全教育,一是须将其纳入整体国家安全教育体系。首先,文化安全教育是国家安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的国家安全教育一直是以传统国家安全教育为主,并辅之以非传统安全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国家机构工作人员和大中小学生,从文化安全教育方面来看,其教育范围应扩大到全体国民,应该使文化安全观念深入人心,不过教育的重点对象应集中在国家机构工作人员、青少年学生以及文化工作者这三类主体身上。国家机构工作人员因其工作的特殊性,他们的价值观念直接作用于国家的文化政策,这不仅关系到国家文化的现实安危,进而影响到国家的长久生存与发展的话语空间,所以应优先开展对国家机构工作人员的文化安全教育;青少年学生是祖国文化的传承者,他们对祖国文化及外来文化的态度,关系到祖国文化的前途和命运,对青少年的文化安全教育是一项意义深远的长期工作;从事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工作的人员如新闻工作者、学者、教师、作家、演员或是文化企业老板等,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念会直接作用于文化信息与文化产品,而这些文化信息与文化产品具有很强的思想导向性,会影响大部分人的价值观念,所以,有必要对文化工作者进行文化安全教育,使其在文化创作与传播过程中,关注西方文化的入侵和渗透,提高抵御能力。其次,文化安全教育需要借助国家安全教育的方式和途径。我国开展多样的国家安全教育活动,如建立国家安全教育馆以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现在的北京国家安全教育馆、西柏坡国家安全教育馆以及去年建立的上海国家安全教育馆等都是国家安全教育工作有效途径,国家安全教育的途径还有讲座、论坛等,此外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普及《国家安全法》及国家安全知识活动。文化安全教育作为国家安全教育的一部分可借助这些途径展开,如通过图片展示传统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其中严重破损的文物古迹和流失的文物,来提高人们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意识;通过一些文化产业、文化贸易数据来说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特别是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巨大贸易逆差,严重影响中国文化的发展,应该让人们全面了解;还有通过网络论坛的讨论一些重大的现实问题,并给予正确地导向;多开展一些书评、影评来评价外国文化产品,正视其对我国的各种影响;还可以通过专家讲座形式让国人深入理解西方思潮,避免盲目追随。
开展文化安全教育,还须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文化安全教育应成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国民教育体系是由国家通过制度或法律的形式来制定的,它体现的是国家的行为;同时其并不仅仅以单一的学校教育或学历教育为唯一的教育形态,它既包括学校教育,同时也包括学校外的社会教育等其他教育形态;国民教育体系顾名思义就是面向全体公民的教育,而不仅限于某一年龄段的儿童或青少年。当然,把文化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我们不仅看重国民教育对象的广泛,我们更看重的是教育对象对祖国文化发展的意义,青少年学生无疑是祖国文化的继承者,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就落在他们身上。所以学校应该成为文化安全教育主阵地,对象就是青少年学生,他们接受教育的时间长,教育产生的效果会相对较好。文化安全教育在学校开展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了解文化生存境遇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认识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树立文化安全意识,并自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同一切危害民族文化的行为作斗争,为祖国文化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应当指出,在目前的国民教育体系中,关于文化安全教育的制度建设、课程体系的建构还有许多不能令人满意之处。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对外来文化,特别是强势文化的'冲击,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真正使文化安全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框架内,还可以通过讲座、论坛等形式开展文化安全教育。讲座是大学里常见的教学形式,而且都是专题研究性质,针对性较强。讲座可以风格多样,充分展示讲者的学术功底、语言魅力、思维的敏锐以及深刻洞察力,比较受学生欢迎。学生对这种形式比较认同,那么通过这种讲座形式来进行文化安全教育,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学术研究的领域来说明我国文化安全现状,更有说服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学生社团开展演讲、辩论赛等活动进行主体自主的文化安全教育。任何外在的灌输都比不上自我教育的效果。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这种由在校学生自发组织成立的群众性团体在学生中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社团开展的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是学生比较关注并积极参加的活动。多开展些有关文化安全的演讲比赛、辩论赛,会使学生从内心认同文化安全教育,更好地实现文化安全教育目标:学生积极关注国家文化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得到提高,并自觉主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开展文化安全教育,还应当广泛利用各种现代传媒和载体。一是充分利用广播、报纸、影视、书刊,特别是网络等媒体进行文化安全教育。现代网络传媒已使信息传播速度在瞬间传遍全球,同时也是当今民意表达最快最多的场所,这一点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各种焦点事件在网上都会有非常广泛的激烈的讨论,网络舆论都显示出了不可忽视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被正义利用也可以被邪恶利用,网络高速发展使各种资讯快速传播,文化安全问题就更加棘手,不良文化在因特网上流行的现象日趋严重,色情、暴力、迷信和邪教信息在网上泛滥成灾,网上民意放大和失真现象严重,网上道德逐渐沦丧。这些现象已经成为威胁我国文化安全的一大公害,这已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构建网络文化的钢铁长城势在必行。目前的“红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缺乏社会影响力,还需要加强文化安全教育网站及论坛建设,对于危害国家文化安全的现象及时曝光,吸引广大网民能够通过新闻跟贴、论坛上贴等方式在网上迅速形成舆论讨论,扩大其社会影响力,提高人们的文化安全意识及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能力。好的书刊、影视作品总是能在无形之中教育人感染人。我们要把文化安全问题渗透到文化产品之中,寓文化安全教育于无形之中,这一点美国的好莱坞应该是学习的“榜样”,美国一直通过影视、书刊等媒介及其他文化产品向外输出其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的好莱坞在文化战略方面做得非常成功,使欧盟的一些国家不得不采取“文化例外”的政策来抵御美国的文化入侵。相比而言,中国就不那么乐观,虽然我们进口电影,也有一定的配额限制,但是现在通过盗版、网络下载等途径,国外的电影大量进入我国文化市场,对我国的文化产业冲击很大,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冲击就更大了。我们必须学会应对的方法,那就是通过我们国产电影的发展来抗衡国外电影,同时要把文化安全教育渗透到影视作品中,渗透到整个文化产业之中。二是充分利用民族传统节日进行文化安全教育。民族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现,更是民族文化的传承。“端午节”被韩国申办成世界保护遗产,对国人的触动很大,感受到了一丝文化危机。这恰恰说明我国某些传统节日的文化传统在不断消解,至少是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不过国人对某些传统节日还是有很强的认同,如春节时无论在哪里都不会忘记要回家过年,中秋佳节也会有一家团圆的强烈渴望。这就是我们进行文化安全教育最好的时间,可以通过媒体进行渲染节日气氛,增强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我们首先必须要重视传统节日,西洋节日已经对我国传统节日构成严重的挑战,特别是青年人更热衷西方的情人节、愚人节、甚至是圣诞节、平安夜,当然这里有商家的炒作,青年人也并不会深入了解西方节日的内涵,只是更喜欢西方节日的浪漫形式,但我们必须引起重视,当青年人过西方的节日多于自己民族的节日的时候,民族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由谁来传承呢?国家已经对民族传统节日是否应该放假问题,作出了非常正确的决定,清明、端午、中秋、除夕已定为了国家法定假日,这在民众心中民族节日的地位就会得到提升,也会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我们也看到民族节日也出现“物质化”倾向,而忽视了文化精神内涵,如月饼因包装而身价倍增,“天价年夜饭”,节日竟然只是商家炒作赚钱的借口,而节日所传承的民族精神却并未得到重视。我们要利用节日这样一个契机,积极开展一些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增强民族文化自尊心和自豪感。
[参考文献]
〔1〕余秋雨.当前中国社会的六大文化误区〔J〕.新华文摘,2006,(19).
〔2〕胡惠林.在积极的发展中保障中国的国家文化安全〔N〕.文艺报,2002-10-10.
〔3〕李金齐.文化安全:一个关乎国家存亡的现实问题〔J〕.思想战线,2006,(1).
〔4〕石中英.论国家文化安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5〕胡惠林.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文化安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思考〔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2).
〔6〕塞缪尔·亨廷顿.再论文明的冲突〔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1).
〔7〕李晓娟,董娅.城市青少年消费西方文化产品状况的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05,(9).
〔8〕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9〕尹鸿.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与中国电影的发展〔J〕.当代电影,2001,(4).
cherrychoi25
1、要始终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国家安全涉及的国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首要保障。科学技术是没有国界的,但知识分子不能没有自己的祖国。所以,把国家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是国家利益的需要,又是个人安全的需要,也是世界各国的一致要求。2、要努力熟悉有关国家安全的活动、法规。应该有所了解,弄清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其中,特别应当熟悉以下一些法律、法规:宪法、国家安全法、保密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科学技术保密规定、出国留学人员守则等等,对遇到的法律界线不清的问题.要肯学、勤问、慎行。3、要善于识别各种伪装。在对外交往中,既要热情友好,又要内外有别、不卑不亢;既要珍惜个人友谊,又要牢记国家利益;既可争取各种帮助、资助,又不失国格、人格。识别伪装既难又易,关键就在淡泊名利,对发现的别有用心者.依法及时举报,进行斗争,决不准其恣意妄行。4、要克服妄自菲薄等不正确思想。作为中国人要挺直腰板,决不妄自菲薄、悲观失望。要看到我们也有许多世界第一和“中国特色”,有一系列国家秘密和单位秘密。对这一切,如果没有正确的认识,就可能在许多问题上产生错误的看法.乃至做出亲痛仇快的事情来。个别误入歧途的青年学生的教训,已成前车之鉴,千万别再重蹈覆辙。
维护国家安全教育人人有责维护国家安共筑维护国家安全教育人人有责维护国家安全共筑和谐校园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高于一切关心国家安全制校国家安全相关的权利和义我掌握应
2010我国经济形势分析及展望2010年我国经济在当前逐步企稳回升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平稳增长,预计GDP增长约为9.5%,工业增加值增长约为13.5%,城镇固定
是的。---------------【本刊讯】根据wh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和zgkjpj网2013年4月联合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信息,《中国公
这样的论文你也许可以去参考下(职业教育)这样的论文吧~
“安全文化”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全世界兴起并广为流行的新概念。它最早提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国际核工业领域。后来的1993年,当时的劳动部部长李伯勇指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