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兔2008
2018 北京大学 博士
2014 北京大学 学士
201912- 北京大学, 助理教授,研究员
201712-201911 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 博士后
"与其他参加奥数学习的学生相比,他对数学的喜爱到了痴迷的程度。"张永华老师说,这也恰恰能够回答,为何在10年学生生涯中,他能持之以恒钻研数学,最终收获金牌。
韦东奕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均任教于山东建筑大学,父亲是数学教授。韦东奕对数学的痴迷显然受到家庭的影响,他说,家里有很多关于数学的书,浅显的或难懂的,上国小时,他就时常随手拿来读,读关于数学的书是他消遣的一种方式。
国小一年级时,韦东奕读到一本名为《华罗庚数学学校》的书,从此真正喜欢上数学。韦东奕说,其实,这本书并没有特别之处,书中都是难度很大的数学题,他却从解出第一道数学题开始,体会到一种与众不同的乐趣。
韦东奕描述了"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场景:来自世界各国的500多名选手坐在一个大的考场里,竞赛进行两天,每天从上午9点到下午1点半,选手要在4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完成3道大题。韦东奕因6道大题全部做对而获得满分。
韦东奕的教练、山师大附中张永华老师说,竞赛时有一道难题,国家队的教练花了3个小时才做出来,而韦东奕只花了两个小时。韦东奕14岁读初二时,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数学天分,通过介绍被张永华老师发现,提前加入山师附中的奥数训练队训练,一年后他从国中免试直接升入山师附中。
张永华老师说,他固然是一个有着敏锐数学思维、极具天分的学生,同时也付出了持之以恒的努力。入选国际奥数国家队时,他经历了层层残酷的淘汰。2012年10月中旬,全国联赛选出40人;2013年1月中旬,奥数冬令营在哈尔滨举行,两天的考试选出30人入选集训队;从3月15日至4月2日,经过前后8次大小考试后,只剩下6人入选国家队,韦东奕以第三名的成绩拿到国际奥数竞赛(IMO)的入场券。
被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提前录取后,搞数学研究仍然是他未来的目标和乐趣。他说,虽然已经没有了高考的压力,但自己的语文等科目还很弱,还要继续学习,补上落下的课。
现在虽然老师已不要求他完成数学作业,但他会把每道题的步骤写得清清楚楚。饭桌上,韦东奕还时常捧着数学书研读,在集训队时,如果被一道难题难住,他逢人就问,不论认识与否,直到弄明白为止。
"人际交往和生活自理能力是韦东奕需要弥补的,老师也打算通过让他当班干部,让他多与同学交往,培养其他爱好。"张永华老师认为,数学大师和数学家是不同的,前者除了科研能力,还需要优秀的人品、健全的性格和有质量的生活,他希望韦东奕成为前者。
2013年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华罗庚奖金奖获奖者
2013年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陈省身奖金奖获奖者
2013年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周炜良奖银奖获奖者
2013年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林家翘奖金奖获奖者
2013年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许宝騄奖金奖获奖者
2013年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个人全能奖,即丘成桐奖金奖获奖者
1. Wei Dongyi. Regularity criterion to the axially symmetric Navier-Stokes equations. J. Math. Anal. Appl. 435 (2016), no. 1, 402-413.
2. Wendong Wang, Dongyi Wei, Zhifei Zhang. Energy identity for approximate harmonic maps from surfaces to general targets, J. Funct. Anal. 272 (2017), 776-803.
3. Wei Dongyi, Zhang Zhifei. Global well-posedness of the MHD equations in a homogeneous magic field. Anal. PDE 10(2017), no. 6, 1361-1406.
4. Wei Dongyi, Zhang Zhifei, Zhao Weiren. Linear inviscid damping for a class of monotone shear flow in Sobolev spaces. Comm. Pure Appl. Math. 71 (2018), no. 4, 617-687.
5. Wei Dongyi, Zhang Zhifei, Zhao Weiren. Linear inviscid damping and vorticity depletion for shear flows. Ann. PDE 5 (2019), no. 1, Art. 3, 101 pp.
2018.5-2021.8,《不可压缩流体的稳定性问题》,博士后基金,主持人。
冯仁杰-田刚-韦东奕的合作论文获GAFA接受并线上发表 。冯仁杰博士、博士后韦东奕与田刚院士合作的论文"Small gaps of GOE"获世界顶级数学期刊Geometric and Functional Analysis(GAFA)接受并线上发表。
在这篇论文中,他们解决了随机矩阵中经典高斯正交系综(GOE)的小间距问题,证明了GOE的小间距在极限意义下渐进于泊松分布并得到了小间距的渐进分布函式。间距分布问题是随机矩阵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之前的结果主要集中在高斯酉系综(GUE),而GOE鲜有结果。这是因为GUE本身具有行列式点过程这样的特殊结构,但是GOE不是,因而产生新的本质性困难,需要引进新技术。在本篇论文中,他们利用冯仁杰和韦东奕之前的一个工作,克服了这个本质性困难,并发展出一套研究点过程小间距问题的一般性方法。论文成果已被证明具有普适性,是随机矩阵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冯仁杰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随机矩阵和随机几何,曾多次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韦东奕为数学中心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是偏微分方程、几何分析等,拥有非常强的数学分析和计算能力,已在国际著名数学期刊发表论文十多篇,是富有潜力的青年学者。田刚院士是世界领军数学家,北京大学讲席教授。
jennifer1959
李嘉禹数学水平主要体现是在何分析领域,何分析领域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
中科大官网公开信息显示,李嘉禹是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现任中科大数学科学学院执行院长。入围数学物理学部初步候选人,专业是基础数学。
李嘉禹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几何分析、复几何和整体微分几何,在几何分析领域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任研究员,负责几何与分析国际合作方面的工作。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获陈省身数学奖。
研究领域涉及到偏微分方程、微分几何、复几何等专业方向,在调和映射及其热流、抛物丛上的Hermitian-Einstein度量、四元数映射、高余维平均曲率流等方面的研究中做出了杰出贡献。
在Invent Math和Comm Pure and Appl Math还有J Diff Geometry等国际重要杂志发表论文近50篇,他人引用近百次。
先后访问过美国Princeton大学、Stanford大学、MIT、德国鲁尔大学、莱比锡数学所、瑞士ETH、加拿大UBC、法国巴黎高师、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香港中文大学、台湾理论研究中心。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李嘉禹
荆州民俗民间歌唱艺术的形成与发展民歌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古老的艺术花朵和最为悠久的文学样式之一,也是反映民俗的一面镜子。荆州是楚国郢都的所在地,是楚文化的中心。“郢
论文结果分析怎么写 结果是你实验过程中记录的各项变化和数据。列出图、表更直观一些。并且要做一下适当的说明。 分析是将这些结果说明了什么写出,即结论,同时是
1 、什么是核心期刊?简单地说,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
据学术堂介绍论文发表只需要六步。第一步:投稿。这是论文发表人员选择好投稿期刊之后,将自己的论文稿件通过邮箱、在线投稿窗口、QQ或者微信即时通讯软件这三大方式发送
发表一篇论文并非易事,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和撰写。以下是一些可能有助于你发表论文的建议:1.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选择一个研究新颖、具有现实意义或对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