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hy傻丫头
中国大中型油气田主力烃源岩的分布在时代、盆地类型、岩性和沉积环境方面都具有多样性.在地质时代上,从中元古代到新生代(泥盆系除外)均有烃源岩分布,最重要的是在中、新生代.在盆地类型上,有中、新生代的裂谷盆地、古生代早期的克拉通盆地和晚期的前陆盆地、以及中生代的前陆盆地.不同类型盆地的烃源岩的分布、地质地化特征和生烃潜力差别较大.源岩类型有海相碳酸盐岩、泥岩以及海陆过渡相和陆相泥岩、煤系及碳酸盐岩,其中以湖相碎屑岩为主. 根据多方资料查证,得到了中国油气田特征及其分布规律。指出,中国大中型油田主要分布在裂谷型盆地中,大中型油田主要分布在克拉通盆地和山前盆地中;陆相生烃岩是中国大中型油气田的主要生烃岩,生烃岩从早古生代到新生代都有,南中国海和东中国海的古近系和新近系,中国北方的侏罗系和石炭系--二叠系是中国的主要生气层,古近系,新近系,白垩系,侏罗系,三叠系,二叠系是中国的主要生油层;大中型气田的储集层主要为陆源层(中砂岩,细砂岩和砂砾岩),其成因类型为扇三角洲和三角洲体系,碳酸盐储集层主要为裂缝型、风化壳型;油气藏盖层主要为均质泥岩,油气成藏期较晚,绝大多数大中型油气田形成于新生代,在早生代地层中仍有相当储量的油气田未被发现。中国油气资源潜力丰富,大多数盆地的油气田处于开发的早中期,发现大中型油气田的可能性是很大地。 中国的油气储量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主要分布在大中型油气田中。自上世纪5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先后在82个主要的大中型沉积盆地开展了油气勘探,发现油田500多个。以下是我国主要的陆上石油产地。大庆油田: 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地处哈尔滨、齐齐哈尔市这间。油田南北长140公里,东西最宽处70公里,总面积5470平方公里。1960年3月党中央批准开展石油会战,1963年形成了600万吨的生产能力,当年生产原油439万吨,对实现中国石油自给自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1976年原油产量突破5000万吨成为我国第一大油田。目前,大庆油田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使原油产量仍然保持在5000万吨以上。 胜利油田: 地处山东北部渤海之滨的黄河三角洲地带,主要分布在东营、滨洲、德洲、济南、潍坊、淄博、聊城、烟台等8个城市的28个县(区)境内,主要开采范围约4.4平方公里,是我要第二大油田。 辽河油田: 主要分布在辽河中上游平原以及内蒙古东部和辽东湾滩海地区。已开发建设26个油田,建成兴隆台、曙光、欢喜岭、锦州、高升、沈阳、茨榆坨、冷家、科尔沁等9个主要生产基地,地跨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13市(地)32县(旗),总面积10万平方公里,产量居全国第三位。 克拉玛依油田: 地处新疆克拉玛依市。40年来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找到了19个油气田,以克拉玛依为主,开发了15个油气田,建成了792万吨原油配套生产能力(稀油603.1万吨,稠油188.9万吨),从1900年起,陆上原油产量居全国第四位。 四川油田: 地处四川盆地,已有60年的历史,发现油田12个。在盆地内建成南部、西南部、西北部、东部4个气区。目前生产天然气产量占全国总量近一半,是我国第一大气田。 华北油田: 位于河北省中部冀中平原的任丘市,包括京、冀、晋、蒙区域内油气生产区。1975年,冀中平原上的一口探井任4喷出日产千吨高产工业油流,发现了我国最大的碳酸盐岩潜山大油田任丘油田。1978年原油产量达到1723万吨,为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突破1亿吨做出了重要贡献。直到1986年,保持年产量原油1千万吨达10年之久。目前原油产量约400多万吨。 大港油田: 位于天津市大港区,其勘探地域辽阔,包括大港探区及新疆尤尔都斯盆地,总勘探面积34629平方公里,其中大港探区18628平方公里。现已在大港探区建成投产15个油气田24个开发区,形成年产原油430万吨和天然气3.8亿立方米生产能力。目前,发现了千米桥等上亿吨含油气构造,为老油田的增储上产开辟了新的油气区。 中原油田: 地处河南省濮阳地区,于1975年发现,经过20年的勘探开发建设,已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55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395.7亿立方米,累计生产原油7723万吨、天然气133.8亿立方米。现已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之一。 吉林油田: 地处吉林省扶余地区,油气勘探开发在吉林省境内的两大盆地展开,先后发现并探明了18个油田,其中扶余、新民两个油田是储量超亿吨的大型油田,油田生产已达到年产原油350万吨以上,形万了原油加工能力70万吨特大型企业的生产规模。 河南油田: 地处豫西南的南阳盆地,矿区横跨南阳、驻马店、平顶山三地市,分布在新野、唐河等8县境内。已累计找到14个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7亿吨及含油面积117.9平方公里。 长庆油田: 勘探区域主要在陕甘宁盆地,勘探总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油气勘探开发建设始于1970年,先后找到了油气田22个,其中油田19个,累计探明油气地质储量54188.8万吨(含天然气探明储量2330.08亿立方米),目前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天然气产区,并成为北京天然气的主要输送基地。 江汉油田: 是我国中南地区重要的综合型石油基地。油田主要分布在湖北省境内的潜江、荆沙等7个市县和山东寿光市、广饶县以及湖南省境内衡阳市。先后发现24个油气田,探明含油面积139.6平方公里、含气面积71.04平方公里,累计生产原油2118.73万吨、天然气9.54亿立方米。 江苏油田: 油区主要分布在江苏的扬州、盐城、淮阴、镇江4个地区8个县市,已投入开发的油气田22个。目前勘探的主要对象在苏北盆地东台坳陷。 青海油田: 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柴达木盆地。盆地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沉积面积12万平方公里,具有油气远景的中新生界沉积面积约9.6万平方公里。目前,已探明油田16个,气田6个。 塔里木油田: 位于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东西长1400公里,南北最宽外520公里,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和内陆盆地。中部是号称“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1988年轮南2井喷出高产油气流后,经过7年的勘探,已探明9个大中型油气田、26个含油气构造,累计探明油气地质储量3.78亿吨,具备年产500万吨原油;100万吨凝折、25亿立方米天然气的资源保证。 吐哈油田: 位于新疆吐鲁番、哈密盆地境内,负责吐鲁番、哈密盆地的石油勘探。盆地东西长600公、南北宽130公里,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于1991年2月全面展开吐哈石油勘探开发会战。截止1995年底,共发现鄯善、温吉桑等14个油气油田和6个含油气构造探明含油气面积178.1平方公里,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08亿吨、天然气储量731亿立方米。 玉门油田: 位于甘肃玉门市境内,总面积114.37平方公里。油田于1939年投入开发,1959生产原油曾达到140.29万吨,占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的50.9。创造了70年代60万吨稳产10年和80年代50万吨稳产10的优异成绩。誉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 除陆地石油资源外,我国的海洋油气资源也十分丰富。中国近海海域发育了一系列沉积盆地,总面积达近百万平方公里,具有丰富的含油气远景。这些沉积盆地自北向南包括:渤海盆地、北黄海盆地、南黄海盆地、东海盆地、冲绳海槽盆地、台西盆地、台西南盆地、台西南盆地、台东盆地、珠江口盆地、北部湾盆地、莺歌海——琼东南盆地、南海南部诸盆地等。中国海上油气勘探主要集中于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北部大陆架。 1966年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经过对包括钓鱼岛列岛在内的我国东部海底资源的勘察,得出的结论是,东海大陆架可能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油田之一,钓鱼岛附近水域可以成为“第二个中东”。据我国科学家1982年估计,钓鱼岛周围海域的石油储量约为30亿~70亿吨。还有资料反映,该海域海底石油储量约为800亿桶,超过100亿吨。 南海海域更是石油宝库。中国对南海勘探的海域面积仅有16万平方千米,发现的石油储量达52.2亿吨,南海油气资源可开发价值超过20亿万元人民币,在未来20年内只要开发30,每年可以为中国GDP增长贡献1~2个百分点。而有资料显示,仅在南海的曾母盆地、沙巴盆地、万安盆地的石油总储量就将近200亿吨,是世界上尚待开发的大型油藏,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储量分布在应划归中国管辖的海域。经初步估计,整个南海的石油地质储量大致在230亿至300亿吨之间,约占中国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属于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据中海油2003年年报显示,该公司在南海西部及南海东部的产区,截至2003年底的石油净探明储量为6.01亿桶,占中海油已探明储量的42.53。 到目前为止,渤海湾地区已发现7个亿吨级油田,其中渤海中部的蓬莱19-3油田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海上油田,又是中国目前第二大整装油田,探明储量达6亿吨,仅次于大庆油田。至2010年,渤海海上油田的产量将达到5550万吨油当量,成为中国油气增长的主体。从以上来看,我国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柴达木和东海陆架八大盆地,其可采资源量172亿吨,占全国的81.13%;天然气资源集中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东海陆架、柴达木、松辽、莺歌海、琼东南和渤海湾九大盆地,其可采资源量18.4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83.64%。 从资源深度分布看,我国石油可采资源有80%集中分布在浅层(<2000米)和中深层(2000米~35 00米),而深层(3500米~4500米)和超深层(<4500米)分布较少;天然气资源在浅层、中深层、深层和超深层分布却相对比较均匀。 从地理环境分布看,我国石油可采资源有76%分布在平原、浅海、戈壁和沙漠,天然气可采资源有74%分布在浅海、沙漠、山地、平原和戈壁。 从资源品位看,我国石油可采资源中优质资源占63%,低渗透资源占28%,重油占9%;天然气可采资源中优质资源占76%,低渗透资源占24%。 截至2004年底,我国石油探明可采储量67.91亿吨,待探明可采资源量近144亿吨,石油可采资源探明程度32.03%,处在勘探中期阶段,近中期储量发现处在稳步增长阶段;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2.76万亿立方米,待探明可采资源量19.24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可采资源探明程度仅为12.55%,处在勘探早期阶段,近中期储量发现有望快速增长
谁来终结广场舞
大同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层名单与简历能源 2018-08-16 13:35:01 来源:中创网 张有喜简历 性别:男 学历:硕士张有喜:1958年12月出生,山西省原平县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成绩优异的高级工程师。1976年3月参加工作,曾任挖金湾矿采煤三队团支部书记,采煤四区技术员、副区长兼技术主管,普采区副区长、技术主管,采煤一区代区长兼技术主管,矿副总工程师、副矿长;雁崖矿党委书记;四老沟矿矿长;大同煤业股份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集团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轩岗煤电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董事长;集团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副董事长、总经理;现任大同煤矿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大同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年龄:60 职务:董事长,法定代表人,董事 任职时间:2012-01-06 武望国简历 性别:男 学历:硕士武望国:1961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工程硕士学位,成绩优异的高级工程师。曾任白洞矿综采二队技术员、工程师;四台矿副总工程师、副矿长;雁崖矿矿长;塔山工业园区建设指挥部副主任、塔山矿井(含塔山洗煤厂)筹建处处长、塔山煤矿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现任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大同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年龄:57 职务:总经理,副董事长,董事 任职时间:2010-11-25 刘敬简历 性别:男 学历:硕士刘敬:1966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高级政工师。曾任云冈矿培训科、工会干事;局团委宣传部干事、副部长,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局团委副书记、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集团公司团委书记、人才交流中心主任、青年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燕子山矿党委书记;现任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大同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年龄:52 职务:副董事长,董事 任职时间:2017-05-26 钱建军简历 性别:男 学历:硕士钱建军:1963年4月出生,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硕士学位,高级经济师。曾任局政策研究室干事;通风处管理科副科长;局政策研究室信息科副科长、科长;集团公司董事会秘书处科长;大同煤业股份公司规划发展部副部长、董事会秘书,现任大同煤业股份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年龄:55 职务: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任职时间:2011-06-08 张斌简历 性别:男 学历:大专张斌:1960年11月出生,党员,大学专科学历,经济师。曾任局计划处科员;企管处科员、副科长、科长;大同煤业股份公司人力资源部副部长、部长,现任大同煤业股份公司副总经理、人力资源部部长。年龄:58 职务:副总经理 任职时间:2011-12-19 曹贤庆简历 性别:男 学历:本科曹贤庆:男,汉族,1965年2月出生,山西稷山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程度,1985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高级经济师,现任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法律顾问。1985.07—1986.03大同矿务局公安处干事;1986.03—1990.08大同矿务局法律顾问处干事;1990.08—1994.05大同矿务局法律顾问处宣教科副科长;1994.05—1998.05大同矿务局法律顾问处宣教科科长;1998.05—2000.11大同矿务局法律顾问处副处长;2000.11—2004.12大同煤矿集团公司法律事务部部长;2004.12—2012.01大同煤矿集团公司总法律顾问、法律事务部部长;2012.01—今大同煤矿集团公司总法律顾问。年龄:53 职务:董事 任职时间:2017-05-26 韩剑简历 性别:男 学历:本科韩剑:男,汉族,1973年10月出生,1995年7月参加工作,199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历任秦港五公司散粮站中控操作员,秦港五公司经营管理科科员,秦港企发处企管科、战略(开发)科科员、副科长、科长,2008年12月任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发展部副部长,2011年7月任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发展部部长,2014年6月任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部部长至今。年龄:45 职务:董事 任职时间:2017-05-26 李景中简历 性别:男 学历:大专李景中:男,汉族,山西大同人。1961年7月出生,1981年9月参加工作。大专文化程度,高级会计师。曾任同煤集团马脊梁矿财务科科长、副总会计师;同煤集团财务处副处长;煤炭运销公司副经理;大同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同煤集团财务部部长、副总会计师、经营管理部部长。现任同煤集团副总会计师,代理总会计师,兼任经营管理部部长、金融中心党委书记。年龄:57 职务:董事 任职时间:2017-10-30 刘杰简历 性别:男 学历:本科刘杰:1965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成绩优异的高级工程师。曾任云岗矿技术员、团委副书记、技术科副科长、副总工程师;挖金湾矿总工程师;大唐塔山煤矿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董事;鄂尔多斯矿业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现任大同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内蒙古同煤鄂尔多斯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年龄:53 职务:董事 任职时间:2017-05-26 石兴堂简历 性别:男 学历:硕士石兴堂:汉族,山西应县人,1963年3月出生,1982年7月参加工作,1988年6月入党,1982年7月同煤校机械化专业毕业,2009年7月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研究生文化程度,高级工程师。曾任大同矿务局雁崖矿运输区技术员、机电科助理工程师、企管科副科长,大同矿务局煤气厂运销科副科长、党支部书记、科长,煤气厂副总工程师、副厂长、厂长。现任大同煤业金鼎活性炭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年龄:55 职务:董事 任职时间:2017-05-26 宣宏斌简历 性别:男 学历:硕士宣宏斌:1965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曾任云冈矿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机电科科长、副矿长;王村煤业公司副董事长、党委书记;晋华宫矿矿长、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管理委员会主任;现任同煤大唐塔山煤矿有限公司董事长。年龄:53 职务:董事 任职时间:2017-05-26 于大海简历 性别:男 学历:本科于大海:1959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高级政工师。曾任挖金湾矿团委书记;大同矿务局团委组织部部长、团委副书记、书记,文化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同煤集团文化体育发展中心主任;化工厂党委书记;马脊梁矿党委书记;现任大同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党委书记。年龄:59 职务:董事 任职时间:2017-05-26 李端生简历 性别:男 学历:硕士李端生:男,山西省原平市人,1957年生。1982年1月毕业于山西财经学院会计学专业并留校任教,1992年获中南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现任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组组长、博士生导师。山西省教学名师,山西省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华全国供销总社优秀教师。兼任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委员会委员、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咨询专家、山西省会计学会副会长、山西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常务理事、山西省审计学会常务理事。曾任漳泽电力、通宝能源独立董事,现任西山煤电独立董事。年龄:61 职务:独立董事 任职时间:2017-05-26 刘混举简历 性别:男 学历:博士刘混举:1958年11月出生,博士,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山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矿山机械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维修分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测试技术委员会委员、煤炭工业部标准化委员会掘进机分会委员、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多年来一直以煤矿采掘机械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出版教材及专著5部。年龄:60 职务:独立董事 任职时间:2017-05-26 孙水泉简历 性别:男 学历:本科孙水泉: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1964年10月10日出生。1986年毕业于山西大学法律系法学专业,法学学士。现为山西恒一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执行主任,高级律师。自1993年起从事专职律师,1996年取得中国证监会和司法部颁发的《律师从事证券法律业务资格证书》,2008年12月,参加上海证券交易所第九期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任职资格培训并取得独立董事任职资格,证书编号为02251。1997年至今一直从事证券法律业务,为太钢不锈、山西汾酒、山西焦化、关铝股份、南风化工、太工天成、狮头水泥、同德化工等多家上市公司提供过证券法律服务并担任多家上市公司常年法律顾问。现为山西省律师协会会员,山西省财政厅专家组成员,太原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孙水泉律师现担任大同煤业独立董事。年龄:54 职务:独立董事 任职时间:2017-05-26 张文山简历 性别:男 学历:--张文山:1942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家政府津贴。曾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名誉副主任委员。现任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经济与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年龄:76 职务:独立董事 任职时间:2017-05-26 周培玉简历 性别:男 学历:--周培玉:1958年3月出生,教授,高级策划师。历经高校、媒体、企业、独立学者等多重职业,擅长企业战略和创新经营研究,企业咨询经验丰富,1999年以来,出任七家大型企业战略顾问,为二百余家中小企业提供经营创新方案,个人专著十一部。现任北京四维天成商务策划咨询中心主任,清华、北大、人大客座教授。年龄:60 职务:独立董事 任职时间:2017-05-26 蒋煜简历 性别:男 学历:硕士蒋煜:1963年10月出生,江苏泗阳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成绩优异的高级工程师。1984年7月参加工作,曾任大同矿务局煤气厂助理工程师、副厂长;同煤集团副总工程师;同煤集团电石厂项目筹建处处长;同煤集团塔山化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煤炭液化研究组组长;同煤集团副总经理,同煤广发化学工业公司董事长;兼10万吨活性炭项目筹备组组长。现任同煤集团党委常委、工会主席,兼煤制天然气项目筹备处处长,兼中海油同煤能源化工公司副董事长。年龄:55 职务:监事会主席,监事 任职时间:2017-05-26 吴克斌简历 性别:男 学历:本科吴克斌:大学学历。1961年出生,中国国籍,曾任宝钢冷轧厂助理工程师,宝钢组织部干部处科员、科长、处长,宝钢地产副总经理,宝钢发展湛江公司副总经理,上海宝洋国际船舶代理有限公司船务部主任经理;现任宝钢资源有限公司资产管理主任专员。潞安环能监事。年龄:57 职务:监事 任职时间:2017-05-26 王慕良简历 性别:男 学历:本科王慕良:1972年11月出生,河北顺平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高级政工师。1995年12月参加工作,曾任同煤集团定庄矿基本建设科技术员,党委办公室干事,宣传部统战员;同煤集团永定庄煤业公司材料科党支部副书记、书记,水暖区区长;永定庄煤业公司副总经理、董事。现任大同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忻州窑矿党委书记。年龄:46 职务:职工监事 任职时间:2017-05-26 武毅魁简历 性别:男 学历:本科武毅魁:1963年5月出生,河北阳原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经济师。1980年2月参加工作,曾任大同矿务局劳动总公司运输公司工人、队长、调度主任;塔山工业园区建设指挥部科员;塔山铁路分公司运输组织部部长;塔山铁路分公司副经理。现任塔山铁路分公司经理。年龄:55 职务:职工监事 任职时间:2017-05-26 赵国喜简历 性别:男 学历:本科赵国喜:1964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工程师。曾任同煤集团马脊梁矿采煤队技术员、技术主管;忻州窑矿综采二队副队长、企管科科长;忻州窑矿党委副书记、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现任大同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忻州窑矿矿长。年龄:54 职务:职工监事 任职时间:2017-05-26 尹济民简历 性别:男 学历:硕士尹济民:男,汉族,山
我是豆豆豆逗
这种综述性的论文不适合在这里交流,况且级别不够,知识储备不够,做人的格局没到那个份儿上,写出来的也是———,仅是个人观点,不知道你干什么用的,应付了事的话,好办,上知网上下载,要多少有多少
太白小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创建于1952年建校之初,历经矿产地质及勘探系、可燃矿产地质及勘探系、能源地质系、能源学院等演变,由石油天然气地质及勘探、煤田地质及勘探二个专业发展而来。在能源学院的建设历程中,曾经涌现了一批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如提出“陆相生油”理论的中国石油地质专业主要创始人潘钟祥教授、我国第一个煤田地质专业的创建者杨起院士等。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能源学院积极开展高素质、有特色的人才培养,逐渐形成了重视地质理论基础、强化实际动手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为中国能源工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品学兼优的科技人才和管理骨干,由能源学院培养的三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傅家谟、殷鸿福、张彭熹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能源学院目前由石油地质、石油工程、能源与环境三个教研室组成,有教职员工50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教授15人(博导13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14人,另有退休后返聘的教授(博导)6人和兼职教授4人。在人才队伍中,中青年教师是教学与科研的中坚力量,他们多数拥有博士学位并曾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荷兰等科学技术先进的国家留学或进修过,有获全国青年地质科技银锤奖2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1人,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2人,进入原地质矿产部跨世纪人才计划的1人。 在学科结构上,能源学院设有“矿产普查与勘探学”博士后流动站、“矿产普查与勘探”、“油气田开发工程”及“能源地质工程”三个二级学科的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点、“油气井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在“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在“石油工程”和“资源勘查工程”二个专业招收本科生。其中,“矿产普查与勘探”和“油气田开发工程”分别为国家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学科,“资源勘探工程”为国家重点专业,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油气地质方向)被确定为我校工科教学基地。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100余名、硕士研究生70余名、工程硕士研究生100余名、本科生180余名,现有各类学生1208名,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接近1:1。 能源学院拥有较雄厚的科研实力,不断追踪世界学科发展动态,立足于学科发展前缘。围绕着含油气盆地地质及勘探开发,形成了多个特色明显、处于领先地位的研究领域,如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含油气盆地分析、油气成藏动力学、储层地质学、有机地球化学、天然气地质学、油气田开发地质学、油气井动态分析、油藏工程、油藏数值模拟等。在长期的科研活动中,能源学院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海油等集团公司及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开展了广泛的合作,研究领域涉及到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二连盆地、东海海域、南海海域以及国外等含油气盆地。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攀登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以及横向合作项目120多项,2004年科研经费增长至1500万元。许多项目获得了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的评价,先后有17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出版专著11部,发表论文440多篇,其中,进入SCI、EI及ISIP三大检索系的论文40多篇。 能源学院实验室建设快步发展,仪器设备性能优良,实验教学条件良好。下设能源基础室、有机地化室、沉积岩石学室、油气田开发室、油层物理室、数值模拟室和能源信息分析室。 能源学院依托国有大型石油企业和科研院所(胜利油田、辽河油田、中原油田、大庆油田、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通过多年的建设与完善,建成了多个具有多层次(本科、硕士、博士和工程硕士)、多功能(本科生产实习、研究生论文基地、工程硕士办学点和教师科研基地)特色的“产-学-研实习基地”。 另外,我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油气地质方向)已被确定为我校工科教学基地。 能源学院一直奉行以科研促教学的办学思想,提出了“科研成果进课堂,科研参与促成长,科研经费助教学,科研协作搭桥梁”的科研促教学办学模式。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高素质、有特色的人才培养,形成了重视地质理论基础、重视实际动手能力、重视创新意识的人才培养特色,着力打造具有地质大学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学生传统就业率多年来一直居全校之首。 新世纪的能源学院正以高昂的姿态、百倍的信心阔步前进。科研方向层序地层学 层序地层学虽属于现代地层学的范畴,但从学科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内容来看,已远远超过了地层学所涉及的范畴。层序地层学将年代地层学与现代沉积学、全球海平面升降结合起来, 通过等时地层格架的建立,在时间地层单元内进行地层充填结构和展布样式的研究,在盆地油气勘探和开发领域,包括盆地沉积演化史分析、地层与储层预测、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及至油气藏描述等方面,均取得了成功。因而层序地层学不仅变革了传统地层学和沉积学的理论,而且已成为一门能够指导油气勘探的应用科学。在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强大生产力的推动下层序地层学作为地层学的新的分支学科正在不断发展、完善。 我院层序地层学研究方面实力雄厚,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教授,在国内外多个盆地和地区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主要研究领域有:层序地层与隐蔽圈闭预测研究、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地层研究、河流相层序地层研究、前陆盆地层序地层研究、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在油藏描述中的应用等。沉积学与油气储层沉积学是对沉积物的来源、沉积岩的描述和分类以及沉积物形成过程进行研究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广泛,包括沉积岩、沉积环境、沉积相、沉积过程及沉积矿产等多个方面。沉积相的研究贯穿于油气勘探开发的全过程,主要研究烃源岩、储集层和盖层的沉积条件及有利相带分布、以及地层、岩性圈闭形成条件的分析。油气储层研究是利用地质、地震、测并、试井等资料和各种储层测试手段,以沉积学原理为指导,研究和解释油气储集体所形成的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及其形成机制,分析与确定储层的地质信息及不同层次的非均质性特征.提高油气勘探与开发效果。该研究方向为我院的传统优势学科之一,研究实力雄厚,目前主要研究领域有:沉积相与油气、油气储层综合预测、储层成岩作用、油气储层表征与建模等。油气地球化学与油气成藏油气地球化学与油气成藏主要研究油气的成因、运移、聚集、演化和分布规律。油气地球化学主要研究油气的成因,包括有机质丰度、类型、油源对比等;油气成藏主要研究油气成藏条件、成藏作用、成藏过程及成藏动力学系统等。该研究方向为我院的传统优势学科之一,研究实力雄厚。目前主要研究领域有成藏动力学系统与含油气系统、油气运移、油气地球化学、油藏及开发地球化学、根缘气及天然气成藏序列等。含油气盆地分析盆地分析是地质学中多学科交叉的重要学科领域,它围绕着沉积盆地的形成、演化、沉积充填、后期改造及矿产资源分布规律等问题开展综合研究。含油气盆地分析注重研究盆地的形成、演化、改造过程以及它们与油气资源分布、油气成藏作用的关系,主要内容包括含油气盆地构造学分析、地层学与沉积学分析、沉降史和热史分析、石油地质学分析等。该研究方向为我院的传统优势学科之一,研究实力雄厚。石油构造分析石油构造分析是构造地质学与石油地质学相结合的产物,包括石油构造分析的理论基础、石油构造分析的实例以及与油气形成和分布有关的构造作用、构造样式及构造规律性等。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含油气盆地内的构造作用和构造样式,不仅要研究含油气区大地构造、区域构造和盆地构造分析,而且还要研究盆地内各次级构造单元(坳陷、隆起、凹陷、凸起、二级构造带(油气聚集带)、油气构造圈闭)的石油构造地质条件。该研究方向为我院的传统优势学科之一,研究实力雄厚。煤层气地质与开发工程 在煤层气生成、聚散及成藏的地质过程分析、煤层气生储过程演化与成藏配置关系、煤储层物性及其控制机理、煤储层气-水两相渗流机制、煤层气驱动运移机制、气-固-流耦合作用对煤层气产出的影响以及煤储层伤害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构建了煤层气吸附-解吸-扩散-渗流的地质模型。以煤层气富集性与可采性为切入点,探讨煤层气有利区块的判识标准,建立符合煤层气地质特点和产业发展要求的资源评价体系,通过煤层气地质调查圈定有利区带并作出准确地质评价。开展注气提高煤层甲烷采收率和在深部煤层中进行CO2埋存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能源利用与环境工程包括洁净能源研究、含能源盆地分析与计算机模拟、环境地球化学与环境保护、应用有机地球化学等。洁净能源研究:研究洁净能源的天然产出与人工洁净化方法,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含能源盆地分析与计算机模拟:结合地质学的方法和现代计算机的模拟技术分析盆地的形成、演化和煤油气的聚集规律。环境地球化学与环境保护:用环境地球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影响现代环境的各种地质因素和与之相关的人为因素及其对策。应用有机地球化学:用有机地球化学的理论和分析测试技术研究黑色页岩及其伴生矿产(包括部分贵金属矿产和煤油气)的形成、演化和富集规律。油气田开发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二次采油方法、提高采收率理论与方法、油气井动态分析、调剖堵水方法、压裂酸化优化设计、井网优化等研究方向。我校在油气藏开发工程方面取得了一些有特色的结果,承担973项目及省部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与国内大油气田有广泛合作。油气开采工程油气开采工程理论与技术是综合运用数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渗流力学、物理、化学、地质、热力学、电子、机械、生物等理论和技术,经济、快速、安全、有效地开采石油天然气的一个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方向。近年来,水平技术、大位移井技术、化学提高采油率技术、生物采油技术、物理采油技术、稠油热采技术、煤层气开采技术、连续油管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使得采油采气工程理论与技术成为理论研究活跃、应用前景广泛、经济效益巨大的一门科学。该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采油采气工艺、采油机械、修井、测井,增产措施等,是油气田开发的最重要环节。油气藏工程油气藏工程是油田科学开发的基础,是油田开发过程中至始至终都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油气井的产能评价、油气藏的开发井网设计、油气藏的动态分析与动态预测、合理井网调整与加密、剩余油分布预测等,油气藏工程理论研究与应用是我院的特色和强项之一,目前与全国各大油田都有业务联系。油气渗流理论与应用油气渗流力学是整个油气田开发工程的基础,它源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法国的水力学,兴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盛于二十世纪中叶,目前发展有所减缓。矿场工程师们利用渗流力学理论和方法,探索油气开发过程中发生的油、气、水等地下流体流动所遵循的规律,制定正确的油气田开发方案和开发调整方案、评价油气储层、分析区块开发动态、有效地控制和调整开发过程。现代油气田开发越来越注重科学地认识和改造油气藏,尊重客观规律,以最低成本获得最多的油气,渗流力学是认识油气藏、高效开发油气藏以及改造油气藏的科学基础和重要工具。我院教师在非线性渗流、煤层气渗流、水平井渗流、垂直裂缝井渗流和气体渗流以及相应的工程应用方法研究亦取得了一些有特色的结果。目前的研究方向有:(1)多相流体渗流研究以岩心流动实验为基础,油藏地质建模和油藏数值模拟相结合,进一步探索多相流体渗流规律,精细描述开发中后期油层渗流场特征;(2)压力敏感介质渗流研究以高温高压油气田开发为背景,通过室内实验研究开发过程中由于压力变化而导致的储层敏感效应,研究孔隙度、渗透率等储层物性参数变化规律,通过数学建模研究储层压力敏感效应对可采储量的影响;(3)低渗透介质渗流研究通过室内实验研究油气在低渗透介质中的渗流规律,并结合油气井压裂、酸化、打水平井等增产措施,研究垂直裂缝井、水平井多维渗流问题,形成垂直裂缝井、水平井不稳定压力分析系列方法;(4)煤层气渗流研究根据煤层气开采特点,研究多重介质中有吸附和解吸发生的煤层气不稳定渗流问题,给出煤层气开采动态分析和预测方法;(5)非牛顿流体渗流研究研究聚合物、完井液、堵水剂等非牛顿流体在地层中的渗流行为,分析储层损害、堵水效果等。储层建模与数值模拟 我校在此领域内有着突出的优势,在与国内主要油田的合作研究中,形成了以岩心、测井和地震多资料相结合的、以储层精细划分与对比为基础的、以建立油藏地质模型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与技术体系,并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以岩心、测井、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理论与技术,建立精细等时地层对比格架及油气田开发的地质模型。在精细、等时的地层单元内开展储层,隔层预测与评价研究,能大大提高地层预测的准确性,为油田开发中注、采井布署提供科学依据,为流体流动最佳数值模拟提供岩石物理模型。 油藏模拟是油藏管理内容的一部分,其目的是针对某一油藏,以最小的资本投入和操作费用获得最大的油气采收率。油田管理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确定从油藏现状出发,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采收率所需要的最佳技术。而油藏模拟是获得这一目标最高级的方法。现代油藏经营管理 油藏经营管理是油藏区块作为对象,根据开发的各个不同阶段,以油藏管理部门为核心,组织物探、地质、油藏工程、采油工艺、地面建设、经济分析等人员成立项目小组,确定分工与合作,共同协调管理。是以确定的目标情况下,各部分协同完成目标,达到获取最大经济效益,达到科学开发油气田的目的,现代油藏经营管理在我国的研究才起步,目前还不能完成照搬国外的模式,需要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现代油藏经理模式的研究。师资队伍能源学院现有中科院院士1名 杨 起能源学院在职教授(排名不分先后顺序)樊太亮(博导)、邓宏文(博导)、李治平(博导)、侯读杰(博导)、汤达祯(博导)、李宝芳(博导)、林畅松(博导)、陈开远(博导)、姜在兴(博导)、于兴河(博导)、刘大锰(博导)、黄海平(教授)、黄文辉(教授)、肖建新(教授)、唐书恒(教授)、张金川(教授)、何登发(教授)、郭少斌(教授)、王晓冬(教授)能源学院现有副教授(排名不分先后顺序)陈昭年、陈 程、王红亮、毛小平、刘景彦、陈永进、丁文龙、刘鹏程、王宏语、李胜利地大能源学院网站:上面有任何一个导师的联系方式。
这是国内中文核心一些石油相关期刊,供您参考一下:1. 石油勘探与开发2. 石油学报3. 天然气工业 4.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5. 石油化工 6. 石油实验地质7
石油化工方向有哪些期刊审稿快发表容易怎么投稿 石油化工类的期刊杂志有: 2.《中国标准化》:《中国标准化》创刊于1958年,由国家质监局主管,中国标
1.石油钻探技术 《石油钻探技术》(双月刊)创刊于1973年,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钻井研究所主办。 《石油钻探技术》办刊宗旨是:面
下面这几家期刊都在征稿的,刊登的几率应该比较大一些~《特种油气藏》《安徽化工》 《广东化工》《石油钻探技术》全国知名的化工石油类期刊如下:楼主都可以试试,每家都
下面这几家期刊都在征稿的,刊登的几率应该比较大一些~《特种油气藏》《安徽化工》 《广东化工》《石油钻探技术》全国知名的化工石油类期刊如下:楼主都可以试试,每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