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16

蚊蚊mandy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期刊发表怎么感谢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joanna0727

已采纳

引导语:在一篇SCI论文写作中,致谢是相当于论文的最后一个部分,我们也要了解一些写作的内容,我们才能写得更好。

SCI论文致谢部分怎么写

致谢章节或许是科研论文中最容易撰写的,毕竟身为作者的你一定知道谁帮助了你、提供了什么帮助,提及他们的名字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话虽如此,有时候撰写致谢并不是那么简单,以下提供 4 点撰写注意事项:

1.确认期刊的投稿须知:举例来说,许多医学期刊都要求致谢章节提到的人必须知晓作者将他们放在致谢中。

2.说明对方对你提供的帮助:要感谢对方的帮忙,必须要准确说明帮忙的形式,例如:I wish to thank XYZ for advice on experimental design 或是We wish to thank the timely help given by ABC in analyzing the large number of samplesSCI论文致谢部分怎么写SCI论文致谢部分怎么写。

3.符合基金单位的要求:有些资助单位会明确规定致谢章节的内容,如果有的`话,必须照着做;如果没有,可以放上简短的声明:Funding from the ABC Foundation is gratefully acknowledged。

4.确认目标期刊是否会在名字之前加上 Mr、Ms、Dr,虽然一般的习惯是在姓名前加上 Dr,省略 Mr 和 Ms。致谢教授时,也会提及单位,例如The authors wish to acknowledge Dr ABC, Professor of -, University of -, for her help in interpret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以上为我所收集的重要资料,希望可以第一时间帮到您,专业并提供SCI论文修改,润色,翻译,课题设计,基金申请,数据统计,实验委托等服务。

[知识拓展]

论文致谢词要怎么写

中文: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XX老师的热情关怀和悉心指导。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X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构思和资料的收集方面,还是在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成文定稿方面,我都得到了X老师悉心细致的教诲和无私的帮助,特别是他广博的学识、深厚的学术素养、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我终生受益,在此表示真诚地感谢和深深的谢意SCI论文致谢部分怎么写论文。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也得到了许多同学的宝贵建议,同时还到许多在工作过程中许多同事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

最后,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地感谢!

English: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sincere appreciation to my supervisor, Ms Li (相应改), for her academic guidance and personal support through every phase of this dissertation, and also for her encouraging my accom#plishment of the whole research. Without her great patience and helpful suggestions, the com#plet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would not have been possible.

I am also indebted to the leadership of the School of Translation & Interpretation, Sun Yat-sen University, for their support and understanding throughout the years of my studying and working on campus.

241 评论

snowberry911

论文致谢怎么写的秘诀

导语:致谢是论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一般对致谢应该是没有字数限制的,那么,如何写论文的致谢呢?下面是我分享的写好论文致谢的秘诀,欢迎阅读!

致谢是论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写学术论文的时候,对于每个参与者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的劳动和付出进行感谢已经很普遍了。做学术报告,发表学术论文,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等等,都有专门的致谢部分。学术论文为什么还要致谢?做过研究的人都知道,尤其是实验科学,一项工作的完成需要很多人的参与、帮助和支持,涉及到方方面面,有些帮助和方面对于工作的完成是很重要的。但不是每个参与人和提供帮助和支持的人都能作为论文的作者,所以应该在致谢部分肯定他们的劳动和付出,感谢他们的帮助和支持,如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动物饲养员,师兄师姐对某个技术点的指导和对论文观点的讨论等,还有研究经费的资助者等等。致谢除了对参与者工作的肯定外,也是对提供帮助者的.一种尊重,一种学术礼节。漠视、忽视他人的帮助,不尊重他人的劳动和付出,无论是体力上的还是思想上的,都是一种失礼。记得在一次会议上,有学者建议用“志谢”,大家都说理科一般用“致谢”。

用“后记”是不是比“致谢”更合适?

不少才华横溢的研究生在可以发挥才情的致谢部分,写得很文艺,很抒情,甚至很煽情。所以有人提出这部分似乎称为“后记”更好一些,更能应景。我不清楚文科是怎么规定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理科的行规都一样,从我自己的认识看,学位论文中致谢部分,主要是对于自己在完成学位论文过程中,给自己提供帮助的那些人的感谢,一般包括对导师几年来在工作、学习和论文等各个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方面的感谢,对其他老师帮助的感谢,对同门师兄弟姐妹们帮助的感谢,对研究生管理部门老师们的感谢,对实验室仪器管理等人员的感谢,对在野外和实验室中对自己提供帮助的人员的感谢,以及对亲人和家人的感谢等等。这些帮助和支持,一般都是与学位论文的完成密切相关的,所以我倾向于“致谢”。

致谢是否需要写得很花哨、很抒情?

致谢部分是学位论文中唯一可以自由发挥的部分,甚至也是可以抒发个人情感的部分,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真诚,实实在在,真情实感。一旦失去了真,致谢就显得有些虚伪了。按常理,学位论文,尤其是博士学位论文,经过昼夜奋战,在收笔的那一刻,闭上眼睛就会浮想联翩,回想这些年来曾经帮助过自己的那些人,那过去的一点一滴,都会涌上心头,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就有了想借机写几句感谢他们的冲动。回想起导师的辛苦和辛劳,回想同门师兄弟姐妹的无私帮助,回想家人的一次次鼓励,回想亲人的默默支持,很多很多方面,值得自己铭记。还有些学生在求学过程中遭遇了很大的磨难,如家庭发生了重大事故,面临着是否继续读下去的抉择等等,这个时候的任何帮助和鼓励,对他(她)的研究生生涯都是重要的。所以,写致谢的过程,也是研究生自己的一种心理梳理的过程,一个几年来学习工作回顾的过程,是一种成长,一种对心灵的一次触动。感谢他人,自己心理上也会有一种满足感和轻松感。

评审专家很看重致谢吗?

评审专家会很认真读“致谢”部分吗?我在审阅学位论文的时候是会读一读的。致谢部分,一般不是放在论文的前面,就是放在论文的最后,都很容易看到。通过都致谢,也会了解作者的一些思想和感悟。对我自己的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致谢这部分的内容我一般是不修改的,除非有错别字,或者有些老师的名字等内容写错了,或者有过度肉麻的夸大。虽然评审专家在答辩前对于论文的评审至关重要,但学位论文不是专为评审专家写的,学位论文是自己研究生生涯的一个工作总结,是全方位的展现,所以致谢作为学位论文的一部分,不需要考虑评审专家是否认真读这部分。

如何致谢自己的导师?

如果学生有心,导师对自己各个方面的影响应该是很大的。读研究生,能够在一位负责认真有学识的导师门下生活学习几年,完成自己的学业,成长为一名能够独立工作的科研工作者,实在是一种幸福。所以,读研究生选择导师、选择研究方向、选择实验室都是非常关键的事情。在学位论文完成的时候,最想说谢谢的,往往就是对自己的导师。致谢导师,无可厚非,但需要真诚,要与自己的学位论文质量和水平一致起来。我们经常见到这样一种情形,学位论文错误百出,粗糙、混乱,有的甚至论文题目都有错误,连摘要都没有学会怎么写,很显然导师是没有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修改的,那么致谢中对于导师那些类似“学术严谨的学风,高屋建瓴的学识,认真负责的态度,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胸怀”等等过誉赞美肉麻之词,就显得有点滑稽幽默了。如果问你一句,这么优秀负责的导师指导,你怎么会写出这样错误百出的论文呢?

另外,这些年来国家通过各种人才工程引进的年轻学者很多,有些导师与研究生的年龄相差不大,在致谢中是应该避免用类似“德艺双馨” 一类的过誉之词的。夸得过猛,别人感觉冷得要命,导师的脸上则会发烧的。原则还是那俩字:真诚。

致谢该写多长?

一般对致谢应该是没有字数限制的,那么写1页好,2页好,3页好,还是4页好呢?我觉得致谢应该是言简意赅,真情实感。如果感情上来了,洋洋洒洒万言抒情,满纸都是泪,那也有点过了。凡事有个度,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对一篇学位论文,最重要的还是学术部分,不能喧宾夺主,我个人觉得致谢这部分1-2页就足够表达该有的谢意了。

论文致谢章节撰写技巧

致谢章节或许是科研论文中最容易撰写的,毕竟身为作者的你一定知道谁帮助了你、提供了什么帮助,提及他们的名字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话虽如此,有时候撰写致谢并不是那么简单,以下提供 4 点撰写注意事项:

确认期刊的投稿须知:举例来说,许多医学期刊都要求致谢章节提到的人必须知晓作者将他们放在致谢中。

说明对方对你提供的帮助:要感谢对方的帮忙,必须要准确说明帮忙的形式,例如:I wish to thank XYZ for advice on experimental design 或是 We wish to thank the timely help given by ABC in analyzing the large number of samples。

符合基金单位的要求:有些资助单位会明确规定致谢章节的内容,如果有的话,必须照着做;如果没有,可以放上简短的声明:Funding from the ABC Foundation is gratefully acknowledged。

确认目标期刊是否会在名字之前加上 Mr、Ms、Dr,虽然一般的习惯是在姓名前加上 Dr,省略 Mr 和 Ms。致谢教授时,也会提及单位,例如 The authors wish to acknowledge Dr ABC, Professor of -, University of -, for her help in interpret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最后,Acknowledgements 是英式拼法,没有e的Acknowledgments 是美式拼法。

135 评论

小群angela

从开始写作至本论文最终定稿,总共花费了我一个月以来所有的业余时间。虽说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要完成这样一篇论文的确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但我内心深处却满含深深的感激之情。感谢XX单位为我们提供的这次学习机会,感谢XX班所有的任课老师,感谢班主任老师XX,是你们让我能够静静地坐下来,在知识的海洋里吸取更多的营养,从而能够为自己进一步地加油充电。通过论文的撰写,使我能够更系统、全面地学习有关财务管理新型的、先进的前沿理论知识,并得以借鉴众多专家学者的宝贵经验,这对于我今后的工作和我为之服务的企业,无疑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由于本理论水平比较有限,论文中的有些观点以及对企业示例的归纳和阐述难免有疏漏和不足的地方,欢迎老师和专家们指正。

本设计的完成是在我们的导师××老师的细心指导下进行的。在每次设计遇到问题时老师不辞辛苦的讲解才使得我的设计顺利的进行。从设计的选题到资料的搜集直至最后设计的修改的整个过程中,花费了郭老师很多的宝贵时间和精力,在此向导师表示衷心地感谢!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开拓进取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都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还要感谢和我同一设计小组的几位同学,是你们在我平时设计中和我一起探讨问题,并指出我设计上的误区,使我能及时的发现问题把设计顺利的进行下去,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不可能这样顺利地结稿,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致 谢 四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四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导师。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雄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宏伟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谢意! 同时也感谢学院为我提供良好的做毕业设计的环境。 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毕业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以及在设计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著的作者。 这可是我自己论文里写的奥,老师说我致谢写的很好终于不是千篇一律了,,字数也够了分给我吧嘿嘿

我是在品学网找他们帮忙的,半个月的时间就帮我搞定了,之后导师要什么参考文献,数据演示和截图,他们都给我搞好了,觉得服务挺周到的,呵呵

毕业论文网: :wsdxs. lw54. 分类很细 栏目很多 毕业论文: :lw54. 毕业设计: :wsdxs.sf/lw/2009/0928/146347. 开题报告: :wsdxs.lunwenzhidao/kaitibaogao 实习论文: :wsdxs.shixi 写作指导: :wsdxs.lunwenzhidao

格式和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版式 1.1 软件排版 用微软Word软件排式,用A4 纸(297×210)纵向排式,文字从左至右通栏横排、打印。 1.2 页面设置 页边距为上2.5cm, 下2.5cm, 左2.5cm, 右2 cm,装订线0,页眉边距为1.5cm,页脚边距为1.5cm。 1.3 行间距 固定值20磅 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文字排式 (包括中英文标题、正文文字、引文、注文、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 2.1论文题目、专业、学生和指导教师、摘要、主题词等排式 2.1.1论文题目排式 用小2~3号字,字体选用标宋(或黑体),居中排。论文题目的文字字数较少或较多时,按“2.3.3标题长度与转行”规定处理。 2.1.2“专业”、“学生”和“指导教师”等排式 “专业” 选用楷体4号字,排在论文(设计)题目的正下方,与论文(设计)题目之间空1行,居中排。 “学生 □□□”与“指导教师 □□□”排为一行,选用楷体4号字,排在“专业”下方,与“专业”之间空1行,居中排。如有多位教师,可用“,”号间隔。 2.1.3摘要排式 摘要以摘录或缩编的方式复述本论文主要内容。要求:概括地、不加注释地摘录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或简洁的介绍本论文阐述的主要内容及取得的进展。 编写摘要应注意:客观反映原文内容,不得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要着重反映论文的新内容和特别强调的观点。摘要宜采用第三人称过去式的写法(如“对……进行了研究”,“综述了……”等;不应写成“本文”、“我校……”等)。摘要不分段,以400字左右为宜。选用5号楷体字;“摘要”两字加黑。 2.1.4主题词(关键词)排式 主题词是表达论文主要内容的词或词组,是论文的重要检索点。主题词一般由3~5个词或词组组成。主题词直接从论文题目或论文正文中抽取。 主题词在摘要后另起一行排。主题词的字级、字体和排式与“摘要”的相同。 主题词与摘要之间不空行;主题词与正文之间空1行。 2.2正文排式 一律横排,通栏,文字选用小4号宋体。 2.3标题排式 标题可分为章(一级)、节(二级)、小节(三级)等。最小一级标题的字级应与正文文字的字级相同。 2.3.1 标题的字级、字体(如标题级别较多,可在3号字与小4号之间用技术处理的方法区别,如加黑或不加黑) 一级标题用小3号字,字体选用标宋黑体; 二级标题用4号字,字体选用4号宋体加粗(或黑体); 三级标题用小4号字,字体选用楷体; 最末一级标题用小4号字,字体选用宋体加黑(或黑体)。 2.3.2 标题占行 一级标题文字上下各空一行;居中排; 二级标题的上面空一行,居中排; 三级标题及其以下标题上下不空行,居左排。 在两级标题连排的情况下,可省1~2行。 2.3.3 标题长度与转行 标题文字较多时,可按密排标题方式处理,即字与字之间不加间空。标题文字少时,可按疏排标题方式处理,即在字与字之间加间空。间空一般是两字间空两字,三字间空一字,四字间空半字,五字及五字以下不间空。 标题文字长度占两行或两行以上的,可按多行标题方式处理,即应转行。标题转行:在标题文字的行长超过主体文字4/5行长的情况下,必须转行,转行标题文字居中排。 标题转行不能割裂词义,如人名、地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不能断开,虚词、术语、符号等不能转为下一行的第一字。 在有副标题的情况下,应注意主题与副标题的关系与比例。 2.4引文排式 短句引文排式:与主体文字相同。 大段引文排式:整段引文,另段起排,每行行头、行尾均缩进两格。引文上、下应各空一行。引文应变体。引文行头、行尾不加引号。诗歌等第一行的行头可后退四格或更多。 2.5表格排式 表格用字的字级用5号字(宋体);表头(即表格名称)用5号黑体。每一表格应统一编号,该编号应在正文中相应处标明。 表格宽度不能超过版心。 续表(即一页未排完,下一页接着排的表)应在接排面的表上方加“续表”或“表×(续)”等字样,如续表不止一页,则需加上“续表一”等字样。 如表格较大,也可用B4纸制成横表,按A4规格折叠后,装订入册。 2.6图片排式 手绘图、摄影照片、计算机制作图、印刷品等彩色、黑白图照均应清晰、清楚、准确,层次丰富。 图片裁切或遮幅后不能造成不良效果。 图片的长度和宽度不能超过版心尺寸。 2.7目录排式 目录中的标题不能超过三级。 一级标题用小3~4号字; 二级标题用4~小4号字; 三级标题用小4号字。 标题字体按由重到轻的原则选择。如一级标题用4黑,二级用4号字,三级用小4号字。标题文字居左,页码居右,之间用连续三连点连接。标题需转行的,转行后的标题文字应缩进1字处理。 2.8 书眉排式 “四川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或“四川大学本科毕业设计”用5号字居左排,论文题目或设计题目用5号字居右排;书眉与正文之间用下划线分隔。 2.9 页码排式 用5号字排在页脚居中。 2.10 序言和后记排式 字级与正文相同。字体可选用仿宋体或楷体等。 版心宽度可略小于正文版心宽度。 2.11附录排式 附录应标明序号,各附录依次编排。如“附录1”排在版心左上角。“附录”用四号黑体字。附录文字的字级用5号字。 3.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参考文献的著录要求 文科类各学院对论文(设计)的引、注、参考文献的著录要求,由各学院根据学科特点自行制订统一、规范的具体要求,并报教务处备案。 理工医各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参考文献著录要求:引用资料、文献,均应说明来源。著录引文的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 顺序编码制:按文章正文部分(包括图、表及其说明)引用文献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编码置于方括号中,用上标的形式(置于右上角),直接放在引文之后(如〔1〕;〔15,18〕;〔25-26〕)。 3.1 专着着录要求、格式 3.1.1专着着录格式 主要责任者者.书名.其他责任者.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 例1: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修订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76 例2: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西沙群岛考察组.我国西沙群岛的土壤和乌粪矿.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 3.1.2专著中析出的文献著录格式 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 析出其他责任者.见:原文献责任者.原文献题目.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在原文献中的位置 例1:黄蕴慧.国际矿物学研究的动向.见:程裕淇等编.世界地质科技发展动向.北京:地质出版社,1982:38-39 3.2 连续出版物(期刊)著录要求、格式 析出责任(著)者. 析出题(篇)名. 析出其他责任者.原文献题名(刊名),版本.在原文献中的位置 例1:李四光.地壳构造与地壳运动.中国科学,1973(4):400-429 例2:赵均宇.略论辛亥革命前后的章太炎.光明日报,1977-03-24(4) 3.3 会议录、论文集、论文汇编著录要求、格式 著者.题(篇)名.In(见):整篇文献的编者姓名ed.( 多编者用eds.),文集名,会议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 3.4 学术报告著录要求、格式 著者.题(篇)名.报告题名,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 3.5 学位论文著录要求、格式 著者.题(篇)名.学位授予单位,编号或缩微制品序号,年 3.6 专利文献著录要求、格式 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3.7其他 私人通讯和未发表著作一般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如必须要引用时,应标明通讯人或著者的姓名、题(篇)名、地址和年、月、日。 参考文献的著录要求摘自GB/T 3179-92

有些做法则比较隐蔽,如将该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讨论中。这就将原本是你论文的基础或先导,放到和你论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总是逐渐深人发展的,你的工作总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发展起来做成的。正确的写法应是,某年某人对本题做出了什么结果,某年某人在这基础上又做出了什么结果,现在我在他们基础上完成了这一研究。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表述丝毫无损于你的贡献。有些论文作者却不这样表述,而是说,某年某人做过本题没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过本题仍没有做成,现在我做成了。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有时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

230 评论

相关问答

  • 感谢论文发表的感谢信

    2017论文致谢语怎么写 导语:论文致谢语所感谢的对象是家长、老师或者朋友,包含着作者的感激之情。下面是我分享的论文致谢语怎么写,欢迎阅读! 大学三年学习时光已

    王小丽0125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期刊投稿感谢语录怎么写

    定期问候是可以的,并且是针对特定杂志的负责人或特定杂志的编辑的。 以下是该论文的基本信息,包括所有作者的真实姓名、通讯作者、联系方式、电子邮件地址、学校地址、项

    吃货kumiko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投稿期刊中了怎么感谢

    期刊论文致谢怎么写 致谢是论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面我为大家整理的期刊论文致谢,欢迎阅读借鉴! 1、问题的提出 科技期刊论文中的“致谢”是作者对科研工作、研究

    行者孙llllll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论文期刊发表怎么感谢主编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中致谢如何写 致谢是论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看一篇学术论文发表文章中的致谢部分,从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正能量——真诚、感恩。也可以通过这短短的致

    约翰尼德斌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论文期刊发表怎么感谢

    引导语:在一篇SCI论文写作中,致谢是相当于论文的最后一个部分,我们也要了解一些写作的内容,我们才能写得更好。 SCI论文致谢部分怎么写 致谢章节或许是科研论文

    蚊蚊mandy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