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17

冰雪皑皑
首页 > 论文发表 > 徐建国在美国发表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燕子060207

已采纳

徐建国及其团队长期在第一线,从事新发、突发、不明原因性传染病疫情的病原学研究,主持完成9起在我国有较大影响的传染病疫情或事件的病原学调查,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提高了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的科技水平和控制效果。一、成果概述徐建国及其团队的科研成果可分为三类:(1)在我国发现两种新发传染病——大肠杆菌O157:H7感染和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uman granulocytic anaplasmosis)。该成果在2008的《JAMA》上发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一项。(2)发现并命名两种发生变异的病原菌——脑膜炎萘瑟菌4821序列群和福氏志贺菌Xv血清型。该成果在2006年《Lancet》上和2010年《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上发表。(3)在病原体的传播和致病机制方面有三点突破——在世界上第一次发现吞噬细胞无形体的人-人传播方式、提出了猪链球菌二阶段致病理论、证实了大肠杆菌O157:H7的一种新的流行模式。该成果在2008的《JAMA》和2009年的《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上发表。徐建国院士及其团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提高了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的科技水平和控制效果,为控制疫情的流行做出贡献。此外,以责任作者在 JAMA(2008,IF=31.5)、Lancet (2006,IF=24.8)、以合作作者在Nature (2003)等杂志发表了多篇有影响力的论文。共发表论文281篇,影响因子合计606.8,被引用2943次。包括:SCI论文76篇, 影响因子合计432.9, 被引用1537次;中国引文数据库论文205篇,影响因子合计174,被引用1406次。1996年徐建国院士及其团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进步奖医学药学奖。二、成果简述(一)在我国发现携带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NDM-1)的细菌2010年8月,柳叶刀-传染病杂志报道,在印度发现的携带NDM-1耐药基因的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已经传到欧美日等许多国家。引起广泛关注。徐建国团队和相关实验室合作,在我国发现带有NDM-1耐药基因的细菌(2010年中国卫生十大新闻之一),为国家制定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策略,提供了有说服力的证据。(二)在我国发现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发现吞噬细胞无形体可人传人2006年11月,安徽一临床误诊为流行性出血热的患者死亡5-13天后,5名陪护亲属和4名医护人员被传染。徐建国团队和安徽省CDC合作,在患者血液标本检测到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特异性基因,发现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的特异性抗体呈4倍升高,提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诊断意见。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是一种新发传染病,病原体是嗜吞噬细胞无形体,通过蜱叮咬传播,之前没有人传人的报道。本次研究通过对所有63名陪护亲属、医护人员和首例病例的接触地点、接触时间、接触方式等的深入调查,发现是在患者病危阶段、实施气管切开等抢救措施的过程中,通过血液、呼吸道分泌物等,把病原体传染给和她近距离(≤0.5米)、长时间(≧2小时)接触的医护人员和亲属。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可人-人传播的发现,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JAMA以重点论文发表了该研究成果。耶鲁大学Krause教授撰写的编者按指出,这是“在世界上第一次发现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可以人传人,在中国第一次发现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Nature Review Microbiology(2009) , Nature China (2008), Science Daily (2008),Science News (2008)等杂志做了专题报道。ProMED-Mail(2008)等十余个英文专业网站发表了评论文章。由于这个发现,卫生部2008年颁布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在全国部署预防控制工作。(三)发现和命名了脑膜炎奈瑟菌ST-4821 complex(序列群)2003—2005年我国突发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爆发,迅速从安徽传到其他省市,病死率增高,社会广泛关注。在国家CDC已经没有专门从事流脑研究队伍的情况下,迅速组织起一支以研究生为主体的力量,紧急攻关。研究发现,我国新出现的C群流脑菌株,是发生了变异的ST-4821序列群(Lancet,2006),是一个新的具有世界流行潜力的亚群,对预防用抗生素之一磺胺耐药。因此,卫生部在2006年修订颁发了《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防控工作方案》,调整预防用抗生素的种类。(四)提出猪链球菌的二阶段致病机理假说2005年在四川发生了世界上最大的人感染猪链球菌疫情。215人感染,61人表现出以前未见报道的链球菌中毒性休克样症状,38人死亡。徐建国团队发现,病原体是序列7型猪链球菌,发生了变异,毒力增强,致病机理发生了改变,提出猪链球菌“两阶段致病机理”,指导防治和研究工作(JID 2009)。这个假说把猪链球菌的致病过程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病原菌进入血液到出现症状后2天左右,是链球菌中毒性休克样症状的发生期;第二阶段从发病后2天至2周左右,是脑膜炎发生期。序列7型猪链球菌进入血液后4小时左右,就可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因子风暴,在发病后9至48 小时左右引发休克和死亡。因此,早期治疗的重点是预防和控制休克。研究论文2009年在JID发表。世界著名的猪链球菌专家加拿大Segura教授在编者按中指出,这为猪链球菌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JID 2009)。(五)发现和命名了福氏志贺菌Xv血清型我国细菌性痢疾主要是福氏志贺菌引起的。福氏志贺菌有15个血清型,其中福氏2a的分离率多年来一直最高。 2001年河南省出现一种新的血清型,分离率连续5年跃居第一,并传到其他省市。我们把它命名为Xv(JCM 2010)。这也是第一个由我国科学家发现和命名的志贺菌血清型。(六)证实大肠杆菌O157:H7的一种新的流行模式1999年4-8月,苏皖交界地区发生了严重不明原因疫情。194人以有腹泻病先驱症状、少尿、无尿入院,174人突发肾衰和其它脏器衰竭死亡;估计2万余人感染。徐建国团队和苏皖CDC一起,从患者、鸡、牛、猪、羊、苍蝇、蜣螂等分离到病原体,在患者血清中检测到特异性抗体,率先提出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的诊断意见,并证实了一种新的流行模式:和常见的通过食品、蔬菜、饮料等传播的方式不同,苏皖大肠杆菌O157:H7疫情,是因为当地农村家庭饲养的鸡牛猪羊等携带病原菌,通过粪便排泄,污染了环境,造成大面积流行(2003年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依据这些发现,卫生部迅速采取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流行规模最大、死亡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发病情况最复杂的一起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爆发。卫生部 2000年颁发了《全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监测方案》,在全国部署预防控制工作。徐建国及其团队主持完成的有较大影响的传染病疫情或事件的病原学调查还有,1995年山东某儿童的多细菌协同性坏疽(1995年全国十大卫生新闻之一),1997年四川星状奴卡菌群体注射感染事件,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一输入性类鼻疽的细菌学诊断,2004年人工饲养果子狸携带SARS病毒调查。

180 评论

壹秒钟变rabbiT

山西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山西医学传习所 ,1919年创建于古城并州。1932年改为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1940年更名为山西大学医学专修科。1946年升格为国立山西大学医学院。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步入崭新的发展时期。1953年独立建校,更名为山西医学院。1996年更名为山西医科大学。,学校是全国第三批、山西省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权单位,教育部首批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全国开办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25所医学院校之一,全国首批恢复儿科学本科专业的8所医学院校之一,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经过 103年的建设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以医学为主,医工结合、医理结合、医文结合、医管结合,协调发展的医科大学,拥有以本科教育为主、本硕博多层次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医理博精、德能高邃”校训、“献身、务实、团结、进取”校风和“求实精进、坚韧弘毅”的山医精神。,学校现有川至、迎泽、中都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 1422亩,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现有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法医学院、护理学院等33个教学机构,第一医院、第二医院、第三医院、口腔医院、精神卫生医院、肺科医院等15所直属附属医院,有6所非直属附属医院,35个教学医院,122个其它教学基地,15个研究生培养基地,2个科学研究基地。,学校现有教职医护员工 7000余人,研究生导师2000余人,临床教师2200余人。拥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央联系的高级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级教学名师、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主任委员等国家、省部级专家及高层次人才430余人,国家优秀教学团队等国家、省级教学团队24个。,学校现有 1个国家重点学科——生理学;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细胞生理学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分子影像精准诊疗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尘肺病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示范中心——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重症医学、泌尿外科学、中医护理学、骨科学、肾病学、普通外科学、老年病学、急诊医学、风湿免疫学、护理学、病理学、眼科学、心血管内科; 各类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5个;各类省级重点教学科研平台31个。现有4个一级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特种医学、生物学。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特种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医学、护理学、药学;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特种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医学技术、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应用心理、社会工作、图书情报。,学校现有 8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药学、护理学、麻醉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五年制)、临床医学(农村定向免费生)、护理专业为教育部首批国家“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校设有临床医学(五年制、“5+3”一体化)、预防医学、法医学、口腔医学、儿科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护理学、精神医学、眼视光医学、药学等32个本科专业。,学校生源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 21745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4943人,硕士研究生5748人,博士研究生509人,国际学生545人。2019年起我校学生已连续三年荣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主赛道项目金奖,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医学类本科高校。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以全国首枚“白求恩奖章”获得者、“人民的好医生”赵雪芳,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建国、田志刚,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杨辉等为代表的医药卫生专业人才13万余名。,学校科研发展势头良好。 2021年,科技总经费达2.06亿元;承担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9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5项(包括重点项目1项、国际合作重点项目1项、区域联合基金重点项目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发表科研论文46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300余篇;获专利授权402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50项。,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与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希腊、瑞士等国家的大学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实施了 “青年骨干教师海外培养计划” “博士研究生海外培养计划”,开展了“硕士研究生 1+1+1 联合培养”等项目;广泛开展师生交流和国际科研合作。,学校历经百年薪火相传,几代人艰辛拼搏,取得了辉煌成就。学校将紧紧抓住国家 “双一流”建设和山西“1331”工程实施、健康中国和健康山西建设、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等发展机遇,继承优良传统,加快建设步伐,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医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在迎泽校区,位于太原市迎泽区。

山西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山西医学传习所,1919年创建于古城并州。1932年改为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1940年更名为山西大学医学专修科。1946年升格为国立山西大学医学院。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步入崭新的发展时期。1953年独立建校,更名为山西医学院。1996年更名为山西医科大学。

材料补充:

山西医科大学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一个法医学本科专业院校、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第三批和山西省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首批护理学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开办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25所医学院校之一、全国首批恢复儿科学本科专业的8所医学院校之一、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

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成为一所以医学为主,医文结合、医理结合、医工结合、医管结合,协调发展的医科大学,拥有以本科教育为主、本硕博多层次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医理博精、德能高邃”校训、“献身、务实、团结、进取”校风和“求实精进、坚韧弘毅”的山医精神。

学校现有川至、迎泽、中都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422亩,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现有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汾阳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法医学院、护理学院、研究生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口腔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麻醉学院、医学影像学院、儿科医学系、外语系、精神卫生学系、体育教学部(运动康复系)、计算机教学部、临床技能教学模拟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第七临床医学院、第八临床医学院、第九临床医学院、第十临床医学院、第十一临床医学院、第十五临床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晋祠学院32个教学机构,第一医院、第二医院、口腔医院、第六医院、汾阳医院、临汾医院、运城医院、太原中心医院、忻州医院、吕梁医院、晋中医院、精神卫生医院、肺科医院13所直属附属医院,有1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30个教学医院,118个其它教学基地,15个研究生培养基地,2个科学研究基地。

91 评论

相关问答

  • 美国建筑论文发表

    期刊美投关于美国的论文如下。1、JournalofAmericanHistory,该期刊是美国历史领域的顶级期刊,主要刊载历史方面的研究论文。2、America

    优雅的猫214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徐建国新冠状论文几号发表

    诺嘉高考网 诺嘉高考网 - 为高考考生提供互帮互助在线交流的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 高考资讯 > 新闻资讯 >上海四月疫情发展时间线(上海5月疫情情况)上海疫情正

    美味偏执狂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论文发表在美国

    美国大学生发表论文的时间通常比较晚,一般是大四学年。在大三学年,学生们会开始着手准备论文,包括研究论文题目,收集资料,撰写论文,编写参考文献,完成最终报告等。一

    米莱vicky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徐建国发表论文

    (1)Liu Junhua, Qiao Zhong. Better Atomosphere for Booming Agro Logistics in Chin

    颜庄小店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中国在美国发表论文

    不是很清楚。

    四肥居阿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