蹦蹦跳跳321
东南大学法学学科源于1928年中央大学法学院,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学界、政界著名人物韩忠谟、钱端升、杨兆龙、梅仲协、史尚宽、范馨香、韩德培等,或曾任职或曾就学于中央大学法学院,缔造了东南法学数十年的辉煌。东南大学1995年恢复法学专业、成立法律系,并于2006年恢复设立法学院,周佑勇教授为首任院长,现任院长为刘艳红教授。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法学院办学规模不断壮大,办学质量与学术地位持续上升,已成为学校重点发展学科与“985工程”重点建设的人文社科创新基地,并形成鲜明的学科优势与特色: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实力雄厚。法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5人,其中教授12人、博导7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70%,45岁以下青年教师比例达78%,教师博士比例近100%,海外经历教师约43%。拥有“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才1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全国优秀教师及省级教学名师2人、江苏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五个一批”人才、突出贡献专家、优秀青年法学家、“六大高峰人才”等8人、美国福布赖特学者及德国洪堡基金学者2人、校特聘教授2人、二级教授2人。科研成果显著,核心竞争力持续上升。近年来获教育部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奖、司法部、江苏省人民政府等重要标志性成果奖10余项,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省部级重要项目60余项,发表CSSCI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和教材50余部。据中国法学创新网对2014年各科研单位CLSCI他发数及三大刊物数统计排名,我院进入全国第13名。2011年周佑勇教授作为首席专家,获国家社科基金首批跨学科重大项目,2013年刘艳红教授荣获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法学著作类一等奖,成为我院近年来取得的标志性重大突破。学科交叉集成,特色发展。学院现有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事法学、法理学与人权法和民商法学等4个国内领先、优势明显的传统学科方向。以法学与理工医优势学科的交叉融合与集成创新建立的“医事法学”、“工程法学”等特色交叉学科方向,被列入学校“985”重点支持。“现代城市交通发展的制度平台与法律保障机制研究”作为国家社科基金跨学科研究重大项目,涉及法学、交通工程、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管理学等多学科的深度整合,开创建立了“跨学科研究、交叉学科建设与复合型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创新平台。人才培养体系完整,呈“交叉性、团队式、实务型”鲜明特色。法学院现已形成法学本科、法学硕士、法律硕士和法学博士四位一体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法学院首创在法学硕士点中独立设置“医事法、工程法”两个专业方向,同时在法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上实施法学与工学(医学)双专业交叉性的“4+3”模式,以培养符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法律人才。基于复合性人才培养的需要,法学院除了建有法学学科的教学科研团队外,还建立了有理工科教师参与下的“工程法”、“医事法”等交叉特色创新团队;构建了包括模拟法庭、法律诊所、7个特色研究机构、11个教学实习基地及2个“产学研用”校外联合基地(江苏省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东大—东南司法鉴定联合研究中心)在内的多环节、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开拓形成了一条“交叉性、团队式、实务型”的特色人才培养之路。
Diana~蜜桃
导师:
1、安良:
信息与信号处理工程系系主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江苏声声学学会理事,近五年主持参加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共12项,包括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发表代表性学术论文9篇,参编《数字电路与系统》教材1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项。获得工信部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工信部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东南大学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三等奖1项。
2、陈励军:
1998年任副教授。教学方面承担“微机系统及接口技术”教学,科研方面长期从事水声阵列信号处理与估计技术研究。曾获得省部级国防科技进步奖五项。
眼角落下的泪
拥有洁净煤发电和燃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火电机组振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在2002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位列第九。热能工程在2002年全国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评选中名列第5,在2003年省级重点学科中期检查中被评为优秀。热能工程和动力机械及工程两个二级学科分别于1998年和1999年批准设立特聘教授岗。先后出版全国统编教材59部、专著25部,其中五部教材获部级优秀教材一等奖,“工程流体力学教学新模式”和“汽轮机变工况特性”教材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传热学”和“锅炉原理”课程先后评为江苏省一类优秀课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列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学院设有火电机组振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热能工程研究所、大型火电机组仿真控制、制冷与空调、环境保护技术、新能源技术、建筑与人工环境等科研机构,开展国际前沿的原创性研究和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高技术研究。近三年承担科研项目30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牵头项目2项、国家“十一五”水专项1项,国家"973"课题11项、国家"863"课题16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4项;科研到款经费2.11亿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89件、实用新型专利221件,发明专利授权120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40件;发表学术论文1200余篇,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290余篇、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460余篇。2014年1月,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张小松教授团队领衔完成的“夏热冬冷地区建筑冷热湿一体化高效处理技术与装备”项目获得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项目针对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能耗巨大,现有冷热供应与湿处理技术整体能效低、舒适性差,其装置功能相对单一、分散,设备重复投资等问题,提出了热湿解耦的冷热湿一体化处理思想,发明了基于热驱动溶液除湿和电驱动热化制冷循环两条技术路径的冷热湿一体化高效处理技术,从根本上摆脱了传统定露点控制空调的固有缺陷,系统整体能效提高50%以上,并与太阳能有机结合,形成了适宜夏热冬冷地区湿热湿冷气候特征的供冷、除湿、采暖、生活热水一体化的高效技术与装备。该发明成果已在珠海格力电器、江苏太阳雨太阳能、江苏风神空调集团等业内龙头企业实现了产业化和工程应用,累计新增产值10.99亿元;项目产品年节省4.87亿度电,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樱桃小胖妞儿
根据2015年8月学院官网,学院获得国家“973”牵头项目2项(首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4项,国家“973”二级课题、“863”计划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面上项目150余项,省部级项目100 余项。2012年至201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一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江苏省科技进步奖10项;发表SCI论文300余篇,申请并获得授权专利30多项。根据国际权威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Indicators,简称ESI) 排名,2011年东南大学临床医学进入世界科研机构的前1%,排名持续上升。 滕皋军教授及其团队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成功创制出第二代、第三代新型消化道支架,为消化道梗阻病人找到了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极佳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成果获得了2011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根据2015年8月学院官网,学院拥有15个研究中心或研究所,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发育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实验室、江苏省生物药物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前身为《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1960年创刊,1964年停刊,1983年复刊。复刊前学报作为第1卷,复刊后从第2卷起连续出刊,为半年刊。1987年起为季刊,1989年获准公开发行。随着南京铁道医学院与东南大学合并,原刊于2001年9月更名为《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改为双月刊。学报由教育部主管、东南大学主办,为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新技术新方法,病例报告以及综述等;并以分子遗传、影像医学、心脏介入、急诊医学为办刊特色。《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该刊一直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天元数据网》全文收录,同时被《中国药学文摘》、《中国医学文摘》各分册收录。2000年在首届《CAJ-CD规范》执行评优活动中获“执行优秀奖”。
抑制病毒的能力是非常强的,喝了这款药可以起到85%以上的保护作用,还可以抑制病毒的传播。
量子计算、通讯、加密——这些技术名词听起来还很高大上,离进入平常百姓的生活还很远。 不过,借助无人机的力量,最近量子通讯移动组网方面取得一次关键进展。而获得这个
抑制病毒的能力是非常强的,喝了这款药可以起到85%以上的保护作用,还可以抑制病毒的传播。
发表写作的意义就在于你是不是达到这个水平了,你有没有这个能力达不达到毕业的要求了呗。
钟坚为本人室友兼死党的导师,从死党处多有耳闻其轶事。本人不在经济学院,但选修过一些经济学院的课,不幸听过他上课。另由于本人在学校有勤工俭学,因此与其亦有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