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258
张卓敏教授任教于著名的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是ASME会士。张教授分别于1982年、1985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能源工程系取得学士和硕士学位;于1992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取得机械工程系博士学位。张卓敏教授主要从事微纳米传热学基础,辐射测温法,热物理特性,光散射,纳米光子学,广泛套用于与能量转换,热力测量学,光电子学, 半导体制造等方面的研究。
超级飞侠包警长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经济学家,被后世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其代表作为《科学管理原理》。
他的著作包括《计件工资制》(1895年)、《车间管理》(1903年)、《科学管理原理》(其中包括在国会上的证词, 1912年)。但泰勒的做法和主张并非一开始就被人们所接受,相反还受到包括工会组织在内的人们的抗议。例如一位名叫辛克莱的年轻的社会主义者写信给《美国杂志》主编,指责泰勒“把工资提高了61%,而工作量却提高了362%”。
泰勒也遇到了来自管理部门以及伯利恒公民的反对。美国国会于1912年举行对泰勒制和其他工场管理制的听证会。在那里,泰勒面对多半怀有敌意的国会议员们,不得不捍卫自己的观点。泰勒在众议院的委员会作的精彩的证词,向公众宣传了科学管理的原理及其具体的方法、技术,成为他对其科学管理原理所做的最好说明,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扩展资料
思想原理:
泰勒对科学管理作了这样的定义,他说:“诸种要素——不是个别要素的结合,构成了科学管理,它可以概括如下:科学,不是单凭经验的方法。协调,不是不和别人合作,不是个人主义。最高的产量,取代有限的产量。发挥每个人最高的效率,实现最大的富裕。”这个定义,既阐明了科学管理的真正内涵,又综合反映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
工作定额原理
在当时美国的企业中,由于普遍实行经验管理,由此造成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资本家不知道工人一天到底能干多少活,但总嫌工人干活少,拿工资多,于是就往往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来加重对工人的剥削。而工人,也不确切知道自己一天到底能干多少活,但总认为自己干活多,拿工资少。当资本家加重对工人的剥削,工人就用“磨洋工”消极对抗,这样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当然不会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香了哩个辣
费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W�Taylor,1856~1915)是美国著名发明家和古典 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1856年3月20日出生于美国宾 夕法尼亚州杰曼顿的一个富有的律师家庭。泰勒在法国和德国的学校念过书,后来考上哈佛 大学法律系。但由于他十分刻苦,视力和听力受到了损害,所以,最后不得不辍学。 离开哈佛大学后,他进入费城恩特普赖斯水压工厂的金工车间当模型工及机工学徒。于1878 年进入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厂当一名普通工人。由于工作努力,泰勒升为职员,后又被提拔为 机工班长、车间工长、厂总技师,这中间只经过了六年时间。工作中,他参加了新泽 西州的斯蒂文斯技术学院业余学习班学习,于1883年获得新泽西州斯蒂文斯理工学院的机械 工程学学士学位,1884年升任米德维尔钢铁厂的总工程师。 到米德维尔工厂当工人的时候,泰勒已经真正开始观察有关管理方面的问题了。他发现许多 工人在干活时都有磨洋工、工作效率低下的现象,这种现象引起了他的强烈关注。为了改进管理,他在 米德维尔钢铁厂进行各种试验,对工人“磨洋工”造成产量不高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后来他 开始进行工时研究的工作,希望为建立工作标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同时,泰勒提出了“差 别计件工资制”。泰勒1890年担任一家机械制造投资公司的总经理。1893年,他辞去这家 公司的工作,开始独立创业,并亲自从事管理咨询顾问的工作。 1898~1901年期间,他受雇于宾夕法尼亚的贝瑟利恩钢铁公司从事管理咨询方面的工作。在 大量试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他的科学管理的思想。从贝瑟利恩钢铁公司退休后,泰勒开 始通过撰写文章和发表演讲来宣传他的科学管理制度。从1903年开始,他每周都去哈佛大学 讲课。1915年,泰勒去世,时年59岁。 泰勒的大多数文章是以论文的形式递交给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的:1895年他在全美机械工程 师协会上发表了第一篇论文《计件工资制》;此后于1903年出版了《工场管理》;1906年发 表了一篇有巨大贡献的论文《论金属切削术》;其他著作还有《论传送带》、《大学和工厂 中纪律和方法的比较》、《制造业者为什么不喜欢大学生》、《效率的福音》、《科学管理 的原理和方法》(1911年)、《科学管理》(1912年)等。其中1911年问世的《科学管理的 原理和方法》和《工场管理》(1903年)是其代表作。泰勒进行的科学管理实验 ■ 搬运铁块的实验 1898年,泰勒从伯利恒钢铁厂开始他的实验。这个工厂的原材料是由一组记日工搬运的,工 人每天挣1�15美元,这在当时是标准工资,每天搬运的铁块重量有12~13吨,对工人的 奖 励和惩罚的方法就是找工人谈话或者开除,有时也可以选拔一些较好的工人到车间里做等级 工,并且可得到略高的工资。后来泰勒观察研究了75名工人,从中挑出了四个,又对这四 个人进行了研究,调查了他们的背景习惯和抱负,最后挑了一个叫施密特的人,这个人非常 爱财并且很小气。泰勒要求这个人按照新的要求工作,每天给他1�85美元的报酬。通过仔 细 地研究,使其转换各种工作因素,来观察他们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例如,有时工人弯腰搬运 ,有时他们又直腰搬运,后来他又观察了行走的速度,持握的位置和其他的变量。通过长时 间的观察试验,并把劳动时间和休息时间很好地搭配起来,工人每天的工作量可以提高到47 吨,同时并不会感到太疲劳。他也采用了计件工资制,工人每天搬运量达到47吨后,工资也 升到1�85美元。这样施密特开始工作后,第一天很早就搬完了47�5吨,拿到了1�85美 元的工资。于是其他工人也渐渐按照这种方法来搬运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很多。 泰勒把这项试验的成功归结为四个核心点: �精心挑选工人。 �让工人了解到这样做的好处,让他们接受新方法。 �对他们进行训练和帮助,使他们获得足够的技能。 �按科学的方法工作会节省体力。 泰勒相信,即使是搬运铁块这样的工作也是一门科学,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管理。 ■ 铁砂和煤炭的挖掘实验 早先工厂里工人干活是自己带铲子。铲子的大小也就各不相同,而且铲不同的原料时用的都 是相同的工具,那么在铲煤沙时重量如果合适的话,在铲铁砂时就过重了。 泰勒研究发现每个工人的平均负荷是21磅,后来他就不让工人自己带工具了,而是准备了一 些不同的铲子,每种铲子只适合铲特定的物料,这不仅使工人的每铲负荷都达到 了21磅,也是为了让不同的铲子适合不同的情况。为此他还建立了一间大库房,里面存放各 种工具,每个的负重都是21磅。同时他还设计了一种有两种标号的卡片,一张说明工人在工 具房所领到的工具和该在什么地方干活,另一张说明他前一天的工作情况,上面记载着干活 的收入。工人取得白色纸卡片时,说明工作良好,取得黄色纸卡片时就意味着要加油了,否 则的话就要被调离。 将不同的工具分给不同的工人,就要进行事先的计划,要有人对这项工作专门负责,需要增 加管理人员,但是尽管这样,工厂也是受益很大的,据说这一项变革可为工厂每年节约8万 美元。 泰勒因这项实验提出了新的构想: �将实验的手段引进经营管理领域。 �计划和执行分离。 �标准化管理。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是提高效率的最好办法。 ■ 金属切削实验 在米德韦尔公司时,为了解决工人的怠工问题,泰勒进行了金属切削试验。他自己具备一些 金属切削的作业知识,于是他对车床的效率问题进行了研究,开始了预期6个月的试验。在 用车床、钻床、刨床等工作时,要决定用什么样的刀具、多大的速度等来获得最佳的加工效 率。这项试验非常复杂和困难,原来预定为六个月实际却用了26个年头,花费了巨额资金, 耗费了80多万吨钢材。最后在巴斯和怀特等十几名专家的帮助下,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这项 试验还获得了一个重要的副产品——高速钢的发明并取得了专利。 泰勒的这三个试验可以说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正是这些科学试验为他的科学管 理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管理成了一门真正的科学,这对以后管理学理论的成熟和发展 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Toffee0528
科学管理之父是泰勒现代管理学之父是德鲁克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经济学家,被后世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其代表作为《科学管理原理》。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1909.11.19~2005.11.11),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于1909年生于维也纳,祖籍为荷兰,后移居美国。德鲁克家族的先人在17世纪时从事书籍出版工作。德鲁克的父亲为奥匈帝国负责文化事务的官员。母亲是率先学习医学的妇女之一。德鲁克从小生长在富裕文化的环境之中,其1979年所著的自传体小说《旁观者》对其成长历程作了详细而生动的描述。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界是受人尊敬的思想大师。
beckywei12266
费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W?Taylor,1856~1915)。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经济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被后世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其代表作为《科学管理原理》。
泰勒在他的主要著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中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20世纪以来,科学管理在美国和欧洲大受欢迎。100多年来,科学管理思想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管理理论的核心理论:
1、管理要科学化、标准化;
2、要倡导精神革命,劳资双方利益一致。
3、实施科学管理的结果是提高了生产效率,而高效率是雇员和雇主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因此,泰勒认为只有用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替代传统的经验管理,才是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快乐的精灵王
科学管理的基石:泰罗的前导对泰罗有直接影响的同时代人物,首推亨利•汤。他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1868年,汤同小耶尔合伙成立了耶尔-汤制造公司,一直由汤担任公司的总经理。1882年,汤加入了机械工程师协会,很快就担任了协会的副主席,1889年后担任主席。正是在他的主持下,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成为研究管理学的开创性组织。1886年,汤在协会发表《作为经济学家的工程师》一文。正是这篇文章,吹响了科学管理的号角。汤指出:在企业经营中,管理问题同工程技术问题一样重要,但当时的现状是管理无人研究,没有相关文献,缺乏交流经验的机构和媒介,更没有协会和组织来专门从事这一工作。汤认为,研究管理不能只靠“生意人”、办事员和会计师,而应当由在经验上和训练上对企业经营有造诣、能够掌握重要问题的人来做,这一历史使命责无旁贷应当由工程师来完成。管理具有长远的重要意义,有可能会被当做一门现代艺术而确立自己的地位。汤的这种号召,适应了时代的需求,科学管理由此滥觞。汤不仅号召别人研究管理,自己也身体力行,提出了一种激励职工的收益分享制。在汤之前,已经有人主张实行利润分享方法。而汤认为,仅仅有利润分享是不够的,尤其是难以保证公正性。说简单一点,即使是亏损的企业,也有许多人勤勤恳恳创造了收益,只不过这些收益被另外一些员工的错误所冲减。所以,汤主张按照每种生产要素计算成本,以保证不同的员工能够按照自己的实际成绩分享收益。在具体方法上,首先以科学地测定任务定额为前提,然后根据完成任务情况,超额部分由雇主和工人各得一半。这一思路,引发了科学管理时期的各种效率工资制度研究。泰罗的差别计件工资制,甘特的任务加奖金制,都得到了汤的收益分享制启发。在泰罗制诞生后,汤大力推行,广为宣传。1905年,汤在自己的公司推行泰罗制,而且聘请泰罗最亲密也最忠实的门徒卡尔•巴思监督。1906年,汤又极力推举泰罗担任机械工程师协会主席。在科学管理的学术贡献上,汤也有大量著作。主要有:1889年发表《收益分享制》,1906年发表《我们目前的度量制和万国公制》,1912年发表《有关制造成本的原则》,1915年发表《泰罗简史》,1916年发表《在年会上对泰罗的赞辞》,1921年发表《工业管理的演变》。尤其是《工业管理的演变》一文,全面总结了从1886年到1921年科学管理的发展概况。和汤类似,奥柏林•史密斯是泰罗自己承认的先驱之一。在泰罗的《工场管理》中,泰罗曾缅怀史密斯说:“有许多发明和革新的创始人,可能永远得不到人们应有的尊重,史密斯就是其中之一。”史密斯毕业于新泽西学院和费城工艺学院,1863年,他在新泽西的布里奇顿创办了一家模具公司,后来改组为费拉库特机器公司。史密斯是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的早期会员,而且在汤之后、泰罗之前担任过协会主席。他在管理上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工厂机械零件的一整套术语和符号记忆系统。在管理工作中,记忆符号系统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1881年,史密斯在《机械零件术语》中提出建立术语命名和符号系统的三条原则:一是区别性,命名和符号要能够区别所指对象;二是记忆性,术语要能便于人想起相关物品,指明用途,并尽可能与习惯用法一致;三是简明性,用词扼要、清晰、不含歧义。这套系统,构成了科学管理的“行话”平台。史密斯还在他的工厂里绘制了详细的工序流程图,建立了指明作业顺序和装配流程的符号体系。史密斯的贡献,为科学管理的技术语言奠定了前提。 史密斯在工厂管理方面的主要著作有:1881年的《实验机械学》,《机械零件术语》,1882年的《图纸的系统保管》,1886年的《机械厂存货的估价》,1887年的《专门工具的内在价值》,1890年的《往复动作的图示分析》,1900年的《现代机械厂的经济》,1911年的《有关外国工厂方法的印象》,《命名和符号化》等等。和汤、史密斯处于同一时期,并在自己工厂中进行科学管理探索的还有亨利•梅特卡夫上尉。他毕业于西点军校,先后在弗兰克夫兵工厂、贝尼西亚兵工厂、沃特夫里叶兵工厂担任厂长。1881年,他对工厂管理进行改革,在兵工厂实行了一套新的控制体系。这一体系力图把劳动控制、成本核算和生产管理结合为一体,以“累积的观察”为依据,制定出各种定额,用以衡量效率和成本,他还建立了一套完整详细的卡片制度,以材料卡和工时卡两种方式,分类记载工作的详细情况,工人完成工作后则把卡片交给工长。工长与工人双方在这种卡片传递中就能自动衡量工作优劣,生产中的所有信息都通过这种卡片来传递和反馈。这种卡片既是生产指令,也是资料档案。卡片制度替代了过去的各种报告和表格,而且卓有成效。泰罗的某些思想甚至具体做法(如指示卡制度),就是来自梅特卡夫。梅特卡夫不仅仅满足于经营管理的实践操作,而且还进行了一定的理论总结。1885年,他出版了《制造业的成本以及公营和私营工厂的管理》一书。他指出:“累计的观察”以及这种观察所形成的完整资料,要比一般印象和局部了解所得到的信息可靠得多。他还区分了管理技巧和管理科学,说:“管理技巧追求的是产生一定的效果,而管理科学主要关心的是产生这些效果的原因。因此,选来作为说明的管理技巧固然非常重要,但始终存在着一种相应的管理科学。这种管理科学搜集过去的记录并加以分类,以便将来的管理技巧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对兵工厂和其他工厂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技巧,并以某些原则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的应用为依据。把这些原则归并起来,就形成为所谓管理科学。”梅特卡夫的研究,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管理学理论建设的呼唤。另一位先驱是弗雷德里克•哈尔西。他毕业于康奈尔大学机械工程系,多年在工厂担任工程师和总经理等职,1894年后担任《美国机械工程师》杂志编辑,1911年后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并从事研究工作。哈尔西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一种奖金计划。1891年,他在机械工程师协会宣布论文《劳动报酬的奖金方案》,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报酬方法。在他看来,当时的三种工资制都有明显的缺陷。一种是传统的计时工资制,几乎没有激励力;一种是实行较广的计件工资制,具有激励力,但工人提高产量后往往导致雇主降低计件工资率;还有一种就是汤提出的收益分享制,虽然比前两种要好得多,但依然存在问题,主要是没有考虑影响收益的非员工因素,懒惰者和勤勉者都能分享收益,工人分享了收益但不分担损失。有鉴于此,哈尔西提出了一种简便易行的奖金方案。基本方法是:以工人现有的产量为标准产量,现用的生产时间为标准时间,工人提前或超额完成工作,则将提前或超额部分的收益按一定比例发放奖金,一般按超额收益的1/3到1/2计算。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无需复杂的测量计算,工人的基本收益有保证,最重要的是超额收益由雇主和工人共享,雇主要从超额收益中获取1/2到2/3,从而使雇主不会随意降低工资率。这种方案是汤方案的改进版,所以,人们通常把这种方案称为“汤-哈尔西方案”(Towne-Halsey Plan)。正是这样一批管理学的先驱,为泰罗制的诞生铺垫了道路。如果说,科学管理是这一时期的压轴大戏,那么从汤到哈尔西,已经开始了调音和前奏,有时还会形成置换布景的过门。哈尔西的著作较多,仅仅关于他的奖金方案,除1891年那篇论文外,还有1899年的《奖金方案的管理》,《劳动报酬奖金方案的经验》,1900年的《奖金方案的经济学》,1902年的《奖金方案的起源:个人的叙述》,1909年的《从计件工资到奖金方案》等文章。哈尔西奖金方案,在后来的科学管理实践中一直与泰罗的差别计件工资制、甘特的任务加奖金制并行。泰罗的工资设计,必须建立在严格的科学测算上,而哈尔西方案的最大优势,恰恰是在操作的简便上。尤其是在非重复性工作中,哈尔西的方案更易于被人接受。泰罗也承认,汤-哈尔西方案是一项很伟大的发明,在以往的各种工资制度中,这个方案是最好的。
二月的小桃子
费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W�Taylor,1856~1915)是美国著名发明家和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1856年3月20日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杰曼顿的一个富有的律师家庭。泰勒在法国和德国的学校念过书,后来考上哈佛大学法律系。但由于他十分刻苦,视力和听力受到了损害,所以,最后不得不辍学。 离开哈佛大学后,他进入费城恩特普赖斯水压工厂的金工车间当模型工及机工学徒。于1878年进入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厂当一名普通工人。由于工作努力,泰勒升为职员,后又被提拔为机工班长、车间工长、厂总技师,这中间只经过了六年时间。工作中,他参加了新泽西州的斯蒂文斯技术学院业余学习班学习,于1883年获得新泽西州斯蒂文斯理工学院的机械工程学学士学位,1884年升任米德维尔钢铁厂的总工程师。 到米德维尔工厂当工人的时候,泰勒已经真正开始观察有关管理方面的问题了。他发现许多工人在干活时都有磨洋工、工作效率低下的现象,这种现象引起了他的强烈关注。为了改进管理,他在米德维尔钢铁厂进行各种试验,对工人“磨洋工”造成产量不高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后来他开始进行工时研究的工作,希望为建立工作标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同时,泰勒提出了“差别计件工资制”。泰勒1890年担任一家机械制造投资公司的总经理。1893年,他辞去这家公司的工作,开始独立创业,并亲自从事管理咨询顾问的工作。 1898~1901年期间,他受雇于宾夕法尼亚的贝瑟利恩钢铁公司从事管理咨询方面的工作。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他的科学管理的思想。从贝瑟利恩钢铁公司退休后,泰勒开始通过撰写文章和发表演讲来宣传他的科学管理制度。从1903年开始,他每周都去哈佛大学讲课。1915年,泰勒去世,时年59岁。泰勒的大多数文章是以论文的形式递交给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的:1895年他在全美机械工程师协会上发表了第一篇论文《计件工资制》;此后于1903年出版了《工场管理》;1906年发表了一篇有巨大贡献的论文《论金属切削术》;其他著作还有《论传送带》、《大学和工厂中纪律和方法的比较》、《制造业者为什么不喜欢大学生》、《效率的福音》、《科学管理的原理和方法》(1911年)、《科学管理》(1912年)等。其中1911年问世的《科学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和《工场管理》(1903年)是其代表作。彼得·德鲁克,现代管理之父,“大师中的大师”。 德鲁克于1909年生于奥匈帝国的维也纳,祖籍为荷兰。德鲁克家族的先人在17世纪时从事书籍出版工作。德鲁克的父亲为奥国负责文化事务的官员。母亲是率先学习医学的妇女之一。德鲁克从小生长在富裕文化的环境之中,其1979年所著的自传体小说《旁观者》对其成长历程作了详细而生动的描述。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界是受人尊敬的思想大师。他1909年生于维也纳,1937年移居美国,终身以教书、著书和咨询为业。德鲁克一生共著书39本,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文章30余篇,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他文风清晰练达,对许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精辟见解。杰克·韦尔奇、比尔·盖茨等人都深受其思想的影响。德鲁克一生笔耕不辍,年逾九旬还创作了这本《德鲁克日志》,无怪乎《纽约时报》赞誉他为“当代最具启发性的思想家”。2005年11月11日,德鲁克在加州家中逝世,享年95岁。
你有一点说错了,并不是所有核心期刊都是EI, 所以你只找核心的作用不太大,。 万一你发的那本核心不是EI那你也白搭。
期刊名称:机械工程师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期刊周期:月刊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机械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杂志创刊于1969年,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综
要视具体的刊物而定了 但是核心期刊要求肯定是高的 很多要求是博士副教授以上学历 另外有的核心期刊只接受基金项目的文章 所以说发核心除了文章质量要保证 作者的身份
楼下已经帮你查了,你 现在也知道了吧,在这那就不说了
清华学报自动化学报机电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