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爱默
现在不仅是学生竞争压力很大,老师们的竞争压力也是很大的,那么中小学教师有必要搞课题研究吗?
我的答案肯定是,如果有时间有精力,搞课题研究不是不可以,但是还是自己的本职工作最重要。
一、本职是教学
关于中小学教师,本职工作肯定是要把学生教育好,因为平常学生日常工作还是很多的,每天要按时备课,这样才能把学生教好,而且除了素质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还是特别重要的,所以老师每天的工作还是特别多的。精力也是需要花费很多,有时候学生闹事的时候也要尽量去调解,所以能够用来搞课题研究的时间是非常少的。
二、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们发现有时候做好一件事情都已经很难了,更何况要把两件事情做好,中小学教师主要负责小学生中学生的教学工作,有的老师的希望目标还是很远大的,想要评上更好的职称,但是人的精力真的是有限的,经常会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还是不太鼓励去搞课题研究,评职称可以通过别的一些途径,像参加竞赛活动,老师也要经常通过一些考核的,通过很多考核这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经常会感觉很累。
三、尊崇内心
如果老师感觉自己能够把分内的事情做好还能够做点别的有意义的事情,那么就可以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把一些事情做好之后,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想阿发,参加一些课题的研究这也是非常好的,所以只要是符合自己内心的要求,按着自己的目标去做,参加一些别的教学活动并不是不可以,这反而会给人生增加很多意义,让自己感觉生活是那么充实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qq810833606
引言:老师除了每天上课之外,还必须要做课题研究。所以老师的工作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除了上课以外也是要进行科研投入的,那么中小学教师做课题研究这个到底合不合理呢?
首先每一个老师的水平都不太一样,而且每年都会有新老师进入到学校中,因为新老师如果说在年轻的时候不能够多做科研的话,一方面不利于自己的升职路径,另一方面也不能够让自己迅速的了解整个教学的过程,从而教学能力增长的就比较慢。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之下,就影响这个老师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的话虽然说中小学学习的知识都是一样的,但是不同的教育方法产生的教学效果都是不一样的,如果说能够及时的做课题研究的话,就能够改进教育效果,并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一个提升。所以说做课题研究对于老师来说是有好处的,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有好处的,所以说是合理的,应该让老师恰当的去做课题研究,这对教学水平也是有所提升的。
但是有一些学校在评判老师教学水平的时候就有一些过激了,就比如说只看老师发表了论文以及课题研究的情况。在这样的一个形势之下,就会导致老师不会把心思放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只会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教研能力,而且有可能会做一些面子工程。所以说评价一个老师要从多方面来进行,而且课堂质量是很重要的指标。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对老师的评价体系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的话老师就会感觉自己的工作真正的是有意义的。而且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让孩子可以接受到更好的教育。
袜子飞了
有!比如高中物理,教材如何编好?有些物理概念如何讲好?……都是需要好好研究的!教师自己都稀里糊涂,怎能把课讲好?据我所知,不少教师讲题可以,真能把初高中物理讲好的教师真是不多!所以中小学教师真的有必要搞好课题研究!
kisscat0317
1
有一位同事,在评职称之前遇到了一个难题,他近年没有参加课题研究。
“课题”,是一个很时髦的名词,也是近些年在中小学教育领域比较火的一个词,但同时它也令很多一线老师“恼火”。
众所周知,评职称需要论文,这已经够让一些老师头疼了,为了发表论文,通过各种途径,托人找关系,不仅没有稿费,甚至还要自掏腰包。
所以前几年也发生了一些关于论文的丑闻,一些人瞄准老师急迫想发论文的心理,办起山寨版刊物,老师不少钱。
“课题”,听起来似乎更高大上,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小学教师评职称需要老师参加课题研究,对于一线老师而言,其实每天上课都在进行课题研究,听课评课也在进行课题研究,但此课题研究非彼课题研究。
2
所谓“课题”,要经过很多道环节。首先准备好一堆材料向主管部门申报,申报成功之后,要举行开题仪式,课题组成员,学校领导参加,还要请专家前来指导。开题仪式结束之后,就是课题研究时间,持续数月也许一两年。这期间有的课题组踏踏实实做研究,有的课题组东拼西凑云里雾里玩概念。期间要写论文,形成调查报告。最后是结题报告,同样要请专家来指导,评估,颁发结题证书。
评高级职称,要参加课题,最好是主持一个课题研究,或至少也要是课题组成员,而且位置要排在前几位。
别以为很容易,对一线老师而言,这并不容易。申报课题,对一些有“名师”头衔的老师来说,很容易。但对一些埋头教书,头顶没有光环的老师来说,很难。只好托人找关系挂一个课题组名字。
3
中小学教师搞课题究竟有没有必要?有多大的实际效果?这是很多人讨论的问题。前段时间连续发生了“名师”抄袭事件,一些“名师”因功利心作祟,想要出成果,剽窃别人的研究成果,变成自己的成果。
其实“课题研究”也存在这样的情况。
当然我们不能说所有课题研究都是无聊的,都是没有效果的。但的确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学课题研究意义不大,功利性太浓。
我参加了很多次课题开题和结题会,虽然领导嘉宾都把课题吹捧得堂很了不起,其实大家彼此都心知肚明,对教育和教学究竟有多大的推动作用?很难说。
从论文到课题,中小学老师的职称评定,一直也备受关注。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写论文和搞课题是一个教师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的体现,是有必要存在的,而且每位老师都应当积极参与。
而质疑的观点认为,中小学教师从事的是基础教育,没有那么多花样,没有那么多课题值得研究。不少国家并不倡导中小学教师写论文搞课题,一线老师应该专注于三次讲台,多点时间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可以拥有形成自己的教学笔记,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分享,但并不一定要形成课题,并不一定要搞高大上的东西。
我的观点是,课题本身没有错,但是如果一些没有价值的课题研究泛滥,如果故意去研究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故意制造概念故弄玄虚,这样的课题可以休矣。
市级课题不同,发表论文的要求有差异。课题负责人要从本课题结题文件中获知答案,比如某市级课题要求在CN刊物上发表课题研究相关论文1篇(不少于3000字)。
发表论文和研究报告有什么区别?一个纯理论,一个偏实践。
本科生如何发表论文,写好论文,发给相关报社就可以!
首先纲领性把握两者区别:目的——重在阐述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即为什么选这样一个题目进行论述,要论述出什么东西。意义——重在表明论文选题对理论研究有哪些贡献,或对实
由老师教授写的论文发表是编辑工作,替老师教授写论文的人称为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