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少年0215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有关规定,对非法经营案,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诉:1、违反国家规定,采取租用国际专线、私设转接设备或者其他方法,擅自经营国际电信业务或者涉港澳台电信业务进行营利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1)经营去话业务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2)经营来话业务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3)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非法经营国际电信业务或者涉港澳台电信业务,受过行政处罚2次以上,又进行非法经营活动的。2、非法经营外汇,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1)在外汇指定银行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及其分中心以外买卖外汇,数额在20万美元以上的,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5万元人民币以上的;(2)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违反有关外贸代理业务规定,采用非法手段,或者明知是伪造、变造的凭证、商业单据,为他人向外汇指定银行购外汇数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3)居间介绍购外汇数额在100万美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1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3、违反国家规定,出版、印刷、复制、发行非法出版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1)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 15万元以上的;(2)个人违法所得数额在2万元以上的,单位违法所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3)个人非法经营报纸5000份或者期刊5000本或者图书 2000册或者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500张(盒)以上的,单位非法经营报纸15000份或者期刊15000本或者图书5000册或者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1500张(盒)以上的。4、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或者保险业务,非法经营数额在30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5、个人或单位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1)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5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2)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50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挂在盒子上723
公安机关管辖经济犯罪案件的范围及立案标准(一)走私假币案(刑法第151条第1款) 立案标准:走私伪造的货币,总面额在二千元以上或者币量二百张(枚)以上的`(二)虚报注册资本案(刑法第158条) 立案标准: 1、实缴注册资本不足法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有限责任公司虚报数额占法定最低限额的百分之六十以上,股份有限公司虚报数额占法定最低限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2、实缴注册资本达到法定最低限额,但仍虚报注册资本,有限责任公司虚报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股份有限公司虚报数额在一千万元以上的; 3、虚报注册资本给投资者或者其他债权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累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4、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因虚报注册资本,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虚报注册资的; 2向公司登记主管人员行贿或者注册后进行违法活动的(三)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案(刑法第159条) 立案标准: 1、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给公司、股东、债权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累计数额在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 2、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①致使公司资不抵债或者无法正常经营的; ②公司发起人、股东合谋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 ③因虚假出资、抽逃出资,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 ④利用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所得资金进行违法活动的。(四)欺诈发行股票、债券案(刑法第160条) 立案标准: 1、发行数额在一千万元以上的; 2、伪造政府公文、有效证明文件或者相关凭证、单据的; 3、股民、债权人要求清退,无正当理由不予清退的; 4、利用非法募集的资金进行违法活动的; 5、转移或者隐瞒所募集资金的; 6、造成恶劣影响的(五)提供虚假财会报告案(刑法第161条) 立案标准: 1、造成股东或者其他人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2、致使股票被取消上市资格或者交易被迫停牌的(六)防害清算案(刑法第162条) 立案标准:(七)隐匿、销毁会计资料案(刑法第162条之一) 立案标准: 1、隐匿、销毁会计资料涉及金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2、为逃避依法查处而隐匿、销毁或者拒不交出会计资料的(八)公司、企业人员受贿案(刑法第163条) 立案标准: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九)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案(刑法第164条) 立案标准: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以财物,个人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单位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十)非法经营同类营业案(刑法第165条) 立案标准: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十一)为亲友非法牟利案(刑法第166条) 立案标准: 1、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2、致使有关单位停产、破产的; 3、造成恶劣影响的。(十二)签订、履行合同失职案(刑法第167条) 立案标准: 1、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占注册资本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2、金融机构、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国家外汇购或者逃汇,数额在一百万美元以上的。(十三)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案(刑法第168条) 立案标准: 1、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2、致使国有公司、企业停产或者破产的; 3、造成恶劣影响的。(十四)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案(刑法第168条) 立案标准: 1、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2、致使国有公司、企业停产或者破产的; 3、造成恶劣影响的;(十五)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案(刑法第169条) 立案标准:1、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2、致使国有公司、企业停产或者破产的;3、造成恶劣影响的;(十六)伪造货币案(刑法第170条)立案标准:伪造货币,总面额在二千元以上或者币量二百张(枚)以上的。(十七)出售、购买、运输假币案(刑法第171条第1款)立案标准: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总面客在四千元以上的。(十八)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报货币案(刑法第171条第2款)立案标准: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总面积在四千元以上或者币量四百张(枚)以上的。(十九)持有、使用假币案(刑法第172条)立案标准: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总面额在四千元以上的。(二十)变造货币案(刑法第173条)立案标准:变造货币,总面积在二千元以上的。(二十一)擅自设立金融机构案(刑法第174条第1款)立案标准:1、擅自设立商业银行、证券、期货、保险机构及其他金融机构的;2、擅自设立商业银行、证券、期货、保险机构及其他金融机构筹备组织的。(二十二)伪造、变造、转让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批准文件案(刑法第174条第2款)立案标准:伪造、变造、转让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二十三)高利转贷案(刑法第175条)立案标准:1、个人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2、单位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3、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高利转贷,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高利转贷的。(二十四)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刑法第176条)立案标准: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2、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三十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百五十户以上的;3、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十万元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五十万元以上的。(二十五)伪造、变造金融票证案(刑法第177条)立案标准:1、伪造、变造金融票证,面额在一万元以上的;2、伪造、变造金融票证,数量在十张以上的。(二十六)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案(刑法第178条第1款)立案标准:伪造、变造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总面额在二千元以上的。(二十七)伪造、变造股票、公司、企业债券案(刑法第178条第2款)立案标准:伪造、变造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总面额在五千元以上的。(二十八)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案(刑法第179条)立案标准:1、发行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2、不能及时清偿或者清退的;3、造成恶劣影响的。(二十九)内幕交易、汇露内幕信息案(刑法第180条)立案标准:1、内幕交易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2、多次进行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的;3、致使交易价格和交易量异常波动的;4、造成恶劣影响的。(三十)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案(刑法第181条第1款)立案标准:1、造成投资者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2、致使交易价格和交易量异常波动的;3、造成恶劣影响的。(三十一)诱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案(刑法第181条第2款)立案标准:1、造成投资者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2、致使交易价格和交易量异常波动的;3、造成恶劣影响的。(三十二)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案(刑法第182条)立案标准:1、非法获利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2、致使交易价格和交易量异常波动的;3、以暴力、胁迫手段强迫他人操纵交易价格的;4、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的。(三十三)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案(刑法第186条第1款)1、个人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2、单位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三十四)违法发放贷款案(刑法第186条第2款)立案标准:1、个人违法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2、单位违法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三十五)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案(刑法第187条)立案标准:1、个人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2、单位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三十六)非法出具金融票证案(刑法第188条)立案标准:1、个人违反规定为他人出具金融票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2、单位违反规定为他人出具金融票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三十七)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案(刑法第189条)立案标准:1、个人对违反票据法规定的票据予以承兑、付款、保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2、单位对违反票据法规定的票据予以承兑、付款、保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三十八)逃汇案(刑法第190条)立案标准: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擅自将外汇存放境外,或者将境内的外汇非法转移到境外,单笔或者累计数额在五百万美元以上的。(三十九)购外汇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第1条)立案标准:购外汇,数额在五十万美元以上的。(四十)洗钱案(刑法第191条)立案标准:1、提供资金账户的;2、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或者金融票据的;3、通过转账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的;4、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的;5、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的性质和来源的。(四十一)集资案(刑法第192条)立案标准:1、个人集资,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2、单位集资,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四十二)贷款案(刑法第193条)立案标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四十三)票据案(刑法第194条第1款)立案标准:1、个人进行金融凭证,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2、单位进行金融凭证,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四十四)金融凭证案(刑法第194条第2款)立案标准:1、个人进行金融凭证,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2、单位进行金融凭证,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四十五)信用证证案(刑法第195条)立案标准:1、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证或者附随的单据、文件的;2、使用作废的信用证的;3、取信用证的;4、以其他方法进行信用证活动的。(四十六)信用卡案(刑法第196条)立案标准: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活动,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2、恶意透支,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四十七)有价证券案(刑法第197条)立案标准:作用伪造、变造的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进行活动,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四十八)保险案(刑法第198条)立案标准:1、个人进行保险,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2、单位进行保险,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四十九)偷税案(刑法第201条)立案标准:1、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的百分之十以上的;2、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偷税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偷税的。(五十)抗税案(刑法第202条)立案标准: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五十一)逃避追缴欠税案(刑法第203条)立案标准: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五十二)取出口退税案(刑法第204条第1款)立案标准: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手段,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五十三)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案(刑法第205条)立案标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虚开的税款数额在一恨元以上或者致使国家税款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五十四)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票案(刑法第206条)立案标准:伪造或者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二十五份以上或者票面额累计在十万元以上的。(五十五)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案(刑法第207条)立案标准: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二十五份以上或者票面额累计在十万元以上的。(五十六)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案(刑法第208条第1款)立案标准: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二十五万元以上或者票面额累计在十万元以上。(五十七)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用于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案(刑法第209条第1款)立案标准:伪造、擅自制造或者出售伪造、擅自制造的可以用于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非增值税专用发票五十份以上的。(五十八)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案(刑法第209条第2款)立案标准:伪造、擅自制造或者出售伪造、擅自制造的不具有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功能的普通发票五十份以上的。(五十九)非法出售用于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案(刑法第209条第3款)立案标准:非法出售可以用于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发票五十份以上的。(六十)非法出售发票案(刑法第209条第4款)立案标准:非法出售普通发票五十份以上的。(六十一)假冒注册商标案(刑法第213条)立案标准:1、个人假冒他人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2、单位假冒他人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3、假冒他人驰名商标或者人用药品商标的;4、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5、造成恶劣影响的。(六十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刑法第214条)立案标准: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个人销售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销售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六十三)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案(刑法第215条)立案标准:1、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数量在二万件(套)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或者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2、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驰名商标识的;3、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4、利用贿赂等非法手段推销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六十四)假冒专利案(刑法第216条)立案标准:假冒他人专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1、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2、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3、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假冒他人专利,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的,又假冒他人专利的;4、造成恶劣影响的。(六十五)侵犯商业秘密案(刑法第219条)立案标准: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2、致使权利人破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六十六)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案(刑法第221条)立案标准:1、给他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2、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严重妨害他人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导致停产、破产的; (2)造成恶劣影响的。(六十七)虚假广告案(刑法第222条)立案标准:1、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2、给消费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3、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的;4、造成人身伤残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六十八)串通投标案(刑法第223条)立案标准:1、损害招标人、投标人或者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2、对其他投标人、招标人等投标活动的参加人采取威胁、欺等非法手段的;3、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串通投标,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串通投标的。(六十九)合同案(刑法第224条)立案标准:1、个人公私财物,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2、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所得归单位所有的,数额在五万至二十万元以上的。(七十)非法经营案(刑法第225条)违反国家规定,采取租用国际专线、私设转接设备或者其他方法,擅自经营国际电信业务或者涉港澳台电信业务或者涉港澳台电信业务进行营利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经营去话业务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2、经营来话业务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3、虽未达到上述标准,但因非法经营国际电信业务或者涉港澳台电信业务,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进行非法经营活动的非法经营外汇,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在外汇指定银行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及其分中心以外买卖外汇,数额在二十万美元以上的,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人民币以上的;2、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违反有关外贸代理业务的规定,采用非法手段,或者明知是伪造、变造的凭证、商业单据,为他人向外汇指定银行购外汇,数额在五百万美元以上的,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十万元人民币以上的;3、居间介绍购外汇,数额在一百万美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人民币以上的。违反国家规定,出版、印刷、复制、发行非法出版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的;2、个人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单位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3、个人非法经营报纸五千份或者期刊五千本或者图书二千册或者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五百张(盒)以上的,单位非法经营报纸一万五千份或者期刊一万五千本或者图书五千册或者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一千五百张(盒)以上的。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或者保险业务,非法经营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2、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七十一)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案(刑法第228条)立案标准:1、非法转让,倒卖基本农田五亩以上的;2、非法转让,倒卖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十亩以上的;3、非法转让,倒卖其他土地二十亩以上的;4、违法所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5、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非法转让,倒卖土地的;6、造成恶劣影响的。(七十二)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案(刑法第229条第1款,第2款)立案标准:1、给国家、公众或者其他投资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2、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提供虚假证明文件,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的;3、造成恶劣影响的。(七十三)中介组织人员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案(刑法第229条第3款)立案标准:1、给国家、公众或者其他投资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2、造成恶劣影响的。(七十四)逃避商标案(刑法第230条)立案标准:1、给国家、单位或者个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2、导致病疫流行、伤害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3、造成恶劣影响的。(七十五)职务侵占案(刑法第271条第1款)立案标准: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七十六)挪用资金案(刑法第272条第1款)立案标准:1、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超过三个月未还的;2、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进行营利活动的;3、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七十七)挪用特定款物案(刑法第273条)方案标准:1、挪用特定款物价值在五千元以上的;2、造成国家和人民群众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3、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造成人民群众的生产、生产严重困难的。
妞妞宝贝814
截至2014年11月,学校建有江西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江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西警察学院公共安全研究中心1个。江西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刑事技术实验室 江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水平创新团队:经济犯罪侦查研究团队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西警察学院公共安全研究中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安全研究中心 2009年11月至2014年11月,学校教师在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27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10篇;立项课题509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共计194项。 2011年10月,涂敏教授主持的《搜索和处理技术在公共信息监控管理中的应用》项目在2009-2010年度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评比中,获得三等奖。 11月,在江西省第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比中,获二等奖一项,获三等奖三项。 2012年10月,学校申报的2012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有九项获准立项,共获得研究经费5.3万元。 2014年10月,学校申报的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度项目有七项获准立项,获得研究经费共5.4万元。 2015年12月,薛惠娟教授主持的省级重点课题“来华接受学历教育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研究——以社会经历为视角”获江西省第六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馆藏资源 截至2012年,图书馆有各类馆藏纸质图书67.3万册。基本形成以公安、政法类学科为主要特色,理、工、管、文等多学科兼备,公安政法研究资料收藏较为丰富的馆藏特色。 电子资源有:知网、万方、维普、超星电子图书、独秀知识库、书生电子书、海量电子书、汉斯开源学术期刊、古今图书集成、党政图书馆、知识视界视听移动图书馆、中国法学多用途教学案例库、北大法宝、麦尼哲政府危机案例库、昆廷外文期刊、PROEDU学习资源库、NoteExpress、库客数字音乐图书馆、Lexis.china律商网、HeinOnline法学全文库等。 学术期刊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是由江西警察学院主办的面向全国发行的公安类学术期刊,拥有国内统一刊号(CN36—1316/D)和国际标准刊号(ISSBN2095-2031)。主要有“经济犯罪侦查”、“刑事侦查”、“治安管理“警察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犯罪学”、“学人论苑”等栏目。2002、2006、2010、2014年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经济犯罪侦查”栏目被评为“特色栏目”;2004、2008年连续被评为“江西省优秀期刊”;2013年获“第四届江西省优秀期刊”二等奖,“经济犯罪侦查” 栏目被评为“江西省优秀期刊栏目”;同年学报获得“华东地区优秀期刊”荣誉称号。 《经济犯罪侦查研究》是由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主办,江西警察学院具体承办的公安类连续出版物,创刊于2012年。主要有“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经济犯罪侦查对策”、“经侦工作机制”、“精品案例”四个固定的核心栏目,根据全国经侦工作的重点,灵活设置打击不同类型经济犯罪专栏。
我国经济犯罪发案数量居高不下,涉案金额越来越大,社会危害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经济犯罪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
1.经济犯罪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2.经济犯罪侵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社会稳定。3.经济犯罪严重冲击国家经济发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
经济理论类核心期刊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经济学动态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2 经济评论 武汉大学经济学院
杂志还是去邮局订的好,也可邮购################《新能源产业》杂志《新能源产业》杂志重点宣传报道沼气工程、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方面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