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的原罪
之前说过,稿子投出去,除了拒稿的情况,还有就是得到返修的结果。无论是大修还是小修,都说明编辑对这篇文章是持有一定认可度的,但仍然需要经过修改才能够成功发表。 这个时候,就需要根据编辑提出的意见进行稿件的修改, 这一环节的重要性不亚于写作 。不要因为邮件里编辑提出了很多意见就慌了阵脚,只要注意好下面这些点,事半功倍~ 首先态度肯定要端正,不管是大修还是小修,都要认真对待,仔细思考审稿编辑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问前辈甚至领域内其他大佬,切记不要不懂装懂,只有认真分析了问题所在,后续修改才能更顺畅。 当然,如果有需要,也可以求助比较专业的机构,只是如果选择这一方法的话,一定要擦亮双眼,不要了。 如若文章中有实验相关的图表数据,且审稿编辑对此数据结果提出了疑问,甚至有时候会要求 补实验 ,如果实验短期内无法完成,作者应该 礼貌回复编辑 ,请求询问是否可以延长修改的时间。如果是无法补齐的实验,更要解释清楚原因,以得到审稿编辑的理解。 通常情况下,审稿编辑提出的疑问和建议会有好几条,里面包含了一定需要作者修改的内容,也可能还有比较疑惑的点,但是 没有明确表示出需要作者修改的意思。 这个时候,有的作者可能会想是不是没明确表示的就可以不做修改,解释一下就可以了。遇到这种情况,一般还是 建议作者修改的 ,不要觉得这是可改可不改的小问题,既然审稿编辑提了出来,就去做。 当然,也不能一味顺从审稿编辑的意见,如果是图表、字符等问题直接改就好,但如果涉及了论文核心观点,就要思考一下应该如何修改了, 不能盲目服从 ,毕竟是自己的文章嘛。如若和审稿编辑持有不同的想法,可以邮件回复对方,礼貌告知解释。 审稿人经常会对一篇文章提出好几个问题,或许有的问题在作者本人看来并不重要或是不知道怎么回答,所以在回复审稿意见的时候,就直接跳过了这个疑问。然而这其实是一个不太好的做法,会让审稿编辑觉得你不够认真,不够尊重他。不要回避审稿人的疑问,针对审稿意见,最好每一点都在下面一一解释回答,回答地越详细明了,就越能够说服对方。 对于审稿编辑提出的意见,一一编号回复后,可以也在论文中把修改处标注出来。另外还可以将审稿意见加粗,与自己回复的内容区别开。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和审稿编辑对观点的看法不同而产生了意见分歧,其实也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只要在邮件里好好沟通,向编辑说明自己的观点看法就可以了,语气用词尽量 温和谦虚 。既然没有直接拒稿,说明这篇稿件大部分地方还是被认可的。 出现这种情况, 一定不要和审稿编辑起争执 !这是一个非常不明智的举动!也许你自己认为只是在讨论,但万一惹火了编辑就不好了,毕竟人家可是掌握着你论文是否可以发表的“生杀大权”。 如果修改过后的稿件中加入了新的图表数据或是引用说明等,注意要在后面把新加入的地方标注出来,方面审稿编辑阅读查看。 由于大部分审稿编辑主要还是通过查看回复信来看作者对文章进行了哪些修改,判断态度是否端正认真。因此回复信的写作,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总之,回复信中一定对审稿意见作出解答,明确表示出修改内容。要让审稿编辑一眼就能看明白。 能得到“修改”这个结果,说明编辑对文章是有认可的,而返修这个过程,也算是和编辑“斗智斗勇”了~除了要对稿件内容的修改,还要注意回复时候的语气用词,心态放平,只要过了这个坎,好结果也会接踵而至!
北京美克
在SCI论文投稿阶段,如果要求作者通过修改一些句子和格式发表,这也是所有投稿人最愿意看到的结果。但现实并非如此,大多数投稿都会遇到语言问题。此外,sci论文修改方法存在一些不足,因此许多投稿人在修改后仍将被拒绝。为此,我总结了SCI论文修改经验,让大家轻松掌握SCI论文修改方法。下面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一、投稿人被拒的原因有很多,但大多数投稿人都遇到语言问题。由于我们是一个以非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对SCI论文的写作规范缺乏一定的了解,英文稿件在语言上很难理解。有些句子在审稿时看不懂,从而影响对文章意义的理解。为了避免这种影响,作者,即论文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找到合适的SCI修改团队编辑,协助完成稿件修改。 二、除了上述语言问题外,SCI论文修改最传统的方法是自己审查,自己的论文必须是自己最了解的,通过反复阅读至少确保没有语言表达问题,如流畅的句子、连贯的上下文等。审核自己的论文要注意一些技巧,比如合理使用一些修改符号,整理修改内容做好分类,保持修改整洁,避免文字混乱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损失,时间就是金钱。 三、除此之外,最实用的方法就是让别人来给你修改。毕竟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当局着迷,旁观者清。他们可以借助导师或相关专业的sci论文修改团队,比如编辑和编译,提供好的修改方案。经验丰富的导师或团队可以从专业的角度纠正你论文的不足,提供你需要但很难获得的数据,增加你论文的说服力。
稍微修改下是不行的,至少要修改大部分才可以。因为发表后的文章要上网的,文章在录用之前有抄袭检测。一检测就不行了。
如果SCI期刊剔除了之前已经发表的论文,那么这些已经发表的论文仍然是合法和有效的。 SCI期刊剔除文章的行为主要是针对该篇文章的内容和质量,而不会影响到已经发表
文章进入审稿流程后,得到的结果无非是大修、小修、拒稿及接收四种情况。小修与接收是最好的结局(小修基本就等同于接收)。40%的论文在大修后接收。但是,相当一部分论
去年年底,和一个已经辞职去学校教书的原同事聊天,聊起了她去年参加的高级职称评审的事情。她说她参评的工程类高级职称,如果通过了,将得到和学校副教授一般的待遇,可惜
当然有用,尤其是保研的时候,这个可以说明你的科研能力,当然是第一第二作者更好,不过很多学校本科生也不一定能发得出论文的,所以肯定是聊胜于无!如果你自己在这方面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