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45

牙牙大少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发表老大难的人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安妮宝贝88

已采纳

简单粗暴的说,高级会计师评审大概涉及几个步骤:1、考试通过;2、确认评审条件;3、发表论文;4、准备申请材料(比如你的业绩之类的);5、答辩1、考试通过。高级会计考试是有报名资格要求限制的,既然你已经考过了,就不赘述了。2、确认评审条件。一般国企或者央企的话都会有单位评审。单位会下发详细的评审条件,比较硬性的就是你要在什么级别的期刊上发表几篇论文才行,有的也会对收录网站有要求。3、发表论文。发表论文可能对很多人来说是个老大难,对我也是。但开始准备之后发现发表论文要说难也难,要说不难也不难。要说难,就是你自己写好论文之后,自己一家一家杂志的投稿。过稿之后交一个版面费,就静等发表了。这难的部分就在于你自己投稿,两眼一麻黑的没个联系,万一投个一两次没中就很挫败积极性。但是直接投一定是比较经济保险的方式。你想投哪个期刊,就去知网或者万方上找它的封面,封面上一般都会有投稿邮箱和电话,可以用来投稿或者询问是否过稿。要想不难,就得花钱找代发期刊的机构,多花点钱能比较快速的就过稿。当然这些机构也都声称收的是版面费,但我个人浅薄的感觉是它百分之百是加了一些费用在里面的,不然他又不是公益机构,怎么可能光干活不收钱。它一般能提供期刊信息,比如它大约的出版日期,过稿难还是容易,然后帮你联系投稿。4、准备申请材料(比如你的业绩之类的)。这个就跟你写年终总结似的,结合工作多写好话。然后就把这些所有的材料交给你们单位的人力部门,他们会审核并向上提交,通过后就会通知你答辩。5、答辩。会有几个人来问你问题,如果你经历过毕业论文答辩、工作求职面试,大概形式是差不多的,这个就是尽量不要紧张,尽量说的有条理些。这些流程全部结束之后,您就可以拿到高级会计师职称了。

105 评论

Z黑暗中獨舞

在研究生期间相信很多一些研究生,他们对自己的专业都会进行科研分析,也是更希望将自己的所学融入到社会的实践当中。然而对于那些疯狂发论文的人,其实到后来发展的并不好,因为他们在对待自己的学业上都不上心的话,那么在做其他事情,他的性格也是会这样半途而废的。

每年都会有莘莘学子考入自己心理的大学,每年也会有很多学生进行研究生的准备工作,其实无论从哪种方式出发,他们对学习的一种态度都是让人所敬佩的,因为在很多时候只有学习才能让自己生活更加充实,也是唯一一个不计入成本的投资方式,所以在很多时候特别是那些研究生来说,他们在对待自己的论言方面和学术研究方面也都非常的重视。而且在很多时候好的学生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也非常的高,在论文方面也是尽量的要求精益求精。

然而在一部分表现好的学生同时也会出现一些不好的学生,而这些学生他们往往过于懒散,可能在发出论文以后都是图应付,所以对于这种心态的学生来说,其实他们在未来的生活当中是会出现磨烂的。因为如果自己对自己都不够自信不够认真的话,那么他在对待其他事情上也一样会不认真,那么等待他的将是无尽的磨练和考验,所以对于生活的选择性也会低很多。

总之不管怎么样学习始终都是自己的事情,没有任何人能够去逼迫的行为,所以无论发生什么,都必须要保持着良好的学习心态,不能让自己的所学发挥到有用的地方。也不要让自己的精力浪费在其他无所事事的上面。也希望那些疯狂发论文,然而却没有成效的学生,能够进一步的成长。

287 评论

晴猫猫天

人各有志吧。毕竟学者并不是为了发表所谓高质量论文才做学术的,而且我觉得毕导这种能用有趣的方式向大家介绍科学理论,不仅使大家增长了知识,还增加了大家的求知欲。做论文的人很多,但向大众科普高等知识的人却很少。

毕导的本科、硕士、博士都于清华毕业,个人觉得有这样履历的人也是应该有能力去发表高质量论文的。

我是通过毕导的一个视频关注他的,讨论的关于乌鸦喝水寓言的真实性。时长很短,只有不到八分钟。但是内容却很丰富,不仅有操作性的实验,还有简明易懂的模型,而幽默的语言无疑是毕导最出彩的地方。

后来陆陆续续看了毕导的大部分视频,也是拓宽了知识面。而且通过毕导科学的分析,对生活中一些稀疏平常的事物也有了新的认识(比如抢红包先抢和后抢的区别)。疫情期间,还有一期视频,使用数学建模的知识讲解病毒传染的过程,观看量目前达到了194万,有2万弹幕的讨论量。毕导科学地介绍“病毒传染”的过程,让更多人知道只要宅在家里就能为抗击疫情做出巨大贡献。

目前,毕导B站粉丝数量已达262万,在青年人中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前几个月,毕导参与录制了一期青年大学习,一些大学生甚至不需要团支书催,就自觉观看了,可见其在大学生群体的受欢迎程度。

从另一方面来说,在视频网站上发布自己的科普视频,获得大众关注,是会比发表一篇高质量论文更有成就感的事吧!

或许会有人看不起没发表过高质量论文的清华博士,认为只有发表高质量论文才能算是真正的学者,但是我认为在寓教于乐中向大众向青少年科普知识也是令人尊重的学者!

186 评论

小林绿子UUU

毕啸天,1993年出生,系清华大学化工系博士生,另外本科,研究生也皆是就读于清华大学,是2014级直博生。

毕啸天

2017年春节期间,他的一篇名为《微信红包先抢和后抢差距居然这么大》的网帖走红,帖子里面这位新晋的网红博士用数学和统计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推到抢红包的攻略,文章清奇,并且也特别符合春节期间抢红包的热点话题,因此转发评论颇多,并获得十万加点赞,从而成为新晋网红。

从此之后,这位新晋网红一发不可收拾,毕啸天以“毕导”之名不断在网络上传播他的各种奇思妙想,比如,用相关数据分析和物理知识教大家制作“防雾霾神器”,利用热力学的相关原理来论证,秋衣秋裤等要怎么穿才更保暖等,因为他的有趣有意思的科学科普而受到越来越多粉丝的追捧。

甚至,他给自己定义“一个爱开脑洞的科学段子手”。

毕啸天

在有一期视频里,毕啸天已经办理了休学,全职多网络视频,是的你们看错,一个天命之娇子放弃了多少人都羡慕不来的学业,反而跑过去做让大家看起来是不务正业的视频。

在他的视频里,他也很少提及自己的清华博士生身份,当然,不管提不提,清华博士生这五个字本身就是自带流量的,或者,他想的是看看自己到底能有多大的能量。

很显然,他给自己的定位并不是要走一条老学究之类的科研道路,而是如他所说,做一个有趣的人,当然,有的人会说,毕啸天制作的那些知识科普类视频其实并不需要太高深的知识储备,略懂工科基础的人就可以来做,一个堂堂清华博士生来做这些基础的事情,实在是有些大财小用了。

其实,做得好,和做的有趣是两码事,或者说做的有趣会更难一下,尤其是在一些基础知识传播领域,也许他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如何把这些事情传播的又好又有趣吧。

毕啸天

所以,对于一个以为找到了自己学术发展新方向,并且已经办理了休学,暂时离开了讲究理论的象牙塔的毕啸天来说,暂时没有学术性的高质量博士论文也很正常,第一没有人强制他去写,第二他自己不想写,目前有更需要精力和时间去做的事情。

至于他的选择,尽管在大多数人看来是绝对不能够理解的,但是,我想谁的生命都有一次,谁又怎么可能知道别人适合走什么路呢?毕竟很多人连自己该走什么路都搞不明白。

233 评论

笑靥的梦魇

张国藩的科研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分子物理学和原子物理学的研究;二是对湍流理论的研究。早在沪江大学学习期间,张国藩就开始从事分子物理学的研究,并取得初步成果。1930年,他发表了《物理常数和分子力》论文,提出了液体和固体的状态方程式P—K(V-V0)/V0=RT/(V十V0)这在当时是具有独创性的。在此基础上,张国藩于1936年发表了《从压缩系数和膨胀系数求原子半径》、《从压缩系数和膨胀系数求分子半径》两篇论文,提出利用压缩系数和膨胀系数计算原子半径和液体状态分子半径的新方法,并且运用这种方法计算了20多种固体状态的原子半径、11种烷分子的长度和苯的厚度,其结果与用原子衍射法取得的结果相符合。张国藩的硕士论文《液体分子聚集态的理论本性及其机构》进入了对液体聚集态的研究,在当时,这一工作对液态的研究起了一定的作用。此后,他的研究工作即转入流体力学方面。在流体力学中,湍流的研究一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说它“老”,是因为这一问题已研究了近100年;说它“大”,是因为湍流是最普遍的流动,是流体力学中最重大的问题;说它“难”,是因为虽然已经过近百年无数名家的研究,但至今都还没有解决问题。当时,在学术上有一派人认为,主要问题是:在求解纳维尔-斯托克斯方程(Navier-Stokes,简称N-S方程)时,在数学上遇到了困难,因此,关键是如何解决N-S方程在湍流情况下的求解问题。张国藩不同意上述见解。他认为,湍流之所以研究不出结果,是因为对湍流的物理机制没有搞清楚。他坚持必须从湍流的物理本质方面进行研究,以求建立新的方程。自1933年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时起,张国藩就开始从事流体力学的湍流理论及应用方面的研究。1935年,他的博士论文《溪流中的落体及对湍流的影响》研究了落体落到一流体中后的状态及对湍流的影响。这一成果后来被研究流态化的人所引用。例如,在D.F.奥色麦尔(Othmer)著的《流体论》一书中曾提到这一成果,并认为这是最早的从事单体被流体挟带的相互效应方面的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张国藩主要从事湍流的基本理论方面的研究,并有不少独到的见解。这一时期,他发表的论文较多,其中,《湍流的热性理论》一文把湍流与分子热运动相比拟,提出了湍流温度的比拟概念,并对某些问题进行了计算,得到了与实验相符的结果。此后发表的论文还有《一种湍流运动方程式》、《关于湍流阻力问题》等。这些论文一方面论证了N-S方程不能用于湍流,另一方面又提出了自己的方程与方程解,形成了独特的学术观点。张国藩的这些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有的被国际上研究湍流的著名学者引用于他们的著作之中;有的在想法和概念上与之相似。张国藩在潜心从事湍流理论研究的同时,特别注意运用这一理论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1941年西北科学院成立,张国藩是该院的研究员,他结合当时中国地学上的一个十分严重的北部沙漠南移问题,对风沙进行了研究。他用流体力学的观点分析风挟沙的运动,写出《中国北部沙漠之南移问题》一文,对沙漠在风力作用下的扩大提出了科学的论据,并呼吁对沙漠扩大现象进行控制。这篇论文当时获得工程学会论文奖。但是,在旧社会,这个问题根本得不到重视和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北部沙漠南移的问题非常重视,建造了大面积的防风固沙林,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964年,张国藩在天津大学任校长,当时中国制定了十年科技规划,其中力学部分的中心问题之一是湍流理论的研究,张国藩担任此项目的学术带头人和项目负责人,同时,他更重视其应用方面的研究。天津大学是一所工科学校。张国藩认为,工科学校更应当去解决工程技术中的实际问题。例如,气力输送、流态化等。他还给这些研究内容取名为“颗粒-流体力学”,他认为从事这些方面的研究,其研究结果能立即用于生产并促进生产的发展。20年后,国际上在这方面的研究得到蓬勃发展,由此证明了张国藩的远见卓识。要搞应用研究,首先要抓实验工作。张国藩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没有条件搞实验,所以老一辈大都搞理论研究。他们到国外留学也只好学理论,因为回国后就没有条件做实验了。这样,外国人实验做到东,中国人的理论就跟到东;外国人的实验做到西,中国人的理论就跟到西。这样,中国人的科研就不能独立,就具有依附外国的半殖民地色彩。现在,中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都独立自主了,咱们的科学事业也要独立自主。科学事业要独立,首先要建立自己的实验基地。因此,就要下决心抓实验,要从大的方面来想这个问题。他是这样认识的,也是这样用自己的行动去努力实践的。张国藩对湍流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工作,持续了近30年,即使在他行政领导工作极为繁重和社会政治活动十分频繁的情况下,他也仍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和探索。学术界对他这种严肃的科学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献身精神都交口称赞。钱伟长说:“张国藩同志是一位诚实的科学家。认真、勤奋,在湍流理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受到同代人的敬佩,堪为青年人的楷模。” 张国藩是一位爱国的知识分子。1931年,张国藩离家去美国留学。临行登船时,他写下一首感怀诗,诗中写道:三城侵浩海,楼阁满虾鱼。东北进强虏,边疆无人戍。男儿欲何为?负笈学大禹。表述了他忧国忧民的沉重心情和立志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的志向。在《我的自传》中,张国藩记述了他在美国留学期间遇到的令人气愤的事情:他初到美国,在一次乘火车去芝加哥的途中,竟受到警察的错捕而无故被关押了一天;九一八事变发生时,由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放弃了东北,他因此曾受到美国教授的嘲讽,深感由于自己的国家不强大,所以中国人处处受人轻视和欺侮。为了表示愤慨,张国藩不用英文而用世界语拼音“DjangGwoh-Fan”来书写自己的名字。他所在的依阿华大学(Iowa)的中国留学生,还把Iowa音译成“爱我华”,以此表示爱我中华之意。张国藩回忆说:“这些做法现在看起来很幼稚,但它反映了当时中国青年的爱国思想。”以后,在抗日战争的烽烟炮火中,张国藩学成回到了祖国。当时他辗转于后方从事教书与科学研究,但是,国家的灾难和人民的困苦呼唤着他。在一二九运动期间,他参加了“救国会”活动。1944年,张国藩参加发起组织“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进行坚持抗战、反对投降的宣传活动,并担任了西北工学院的科协小组长。1947年,张国藩参加了北洋大学的“反饥饿、反内战”运动。上街游行时,身着长衫、鼻架眼镜的张国藩和进步同学一起走在队伍的前列。张国藩还和北洋大学师生共同发起了拒绝接受美援救济品的运动,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民族气节。在天津解放前夕,张国藩接受地下党组织的委托,千方百计地保护进步学生,并挫败了国民党政府胁迫北洋大学南迁的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北洋大学一时无人负责。张国藩除担任教授、航空系主任的本职工作之外,又兼任教务长,实际主持全校的工作,迅速地恢复了该校的教学秩序。1951年,张国藩调任津沽大学校长,1952年中国院系调整时,北洋大学更名为天津大学,张国藩任教授,历任副校长、校长,为天津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呕尽心血。此外,张国藩还兼任过很多社会工作。1950年,由天津市市长黄敬和市委文教部长黄松龄出面,敦请他兼任了天津市教育局局长;1956年起,他又兼任了天津市副市长;还曾任第一、二、三、四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天津市科协主席,市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委和民盟天津市委员会主席等职务。张国藩对所担负的各项社会活动都是尽职尽责、积极主动的。他思考问题周密,且多有创见。在领导民盟的工作中,他善于把党的统战政策结合民盟成员的实际,提出知识分子易于理解、易于接受的论点。例如,他提出:“民盟的组织生活要培养‘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风气。”他所说的文,是指业务,仁是指思想,主张通过业务交为朋友,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文化大革命”中,张国藩备受摧残和迫害,心情郁闷,健康状况日渐恶化。1975年12月5日,因患心肌梗塞病逝,享年70岁。

136 评论

相关问答

  • 大学老师发表论文是不是很难

    现在的杂志,订阅人数十分少,基本上都都不对外销,所以所有的杂志社都是靠版面费来维持生计的。只有少数核心期刊有基金、捐款、政府补助,不需要贩卖版面费维生。大部分的

    柔柔1989 9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老人发表论文

    老龄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老年人的养老、医疗、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针对老龄化问题,很多学者都进行了研究,并发表了相关的论文,下

    miumiu657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大学老师发表论文难

    普通二本院校青年教师发文章比好大学难很多吗?按现在的学校等级划分确实难很多,因为二本的院校的老师的级别没有好大学,级别高,而且好大学的老师的规格,还有他的配套设

    Yuan圆圆圆 9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论文发表老大难的人

    简单粗暴的说,高级会计师评审大概涉及几个步骤:1、考试通过;2、确认评审条件;3、发表论文;4、准备申请材料(比如你的业绩之类的);5、答辩1、考试通过。高级会

    牙牙大少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当大学老师发表论文难吗

    方式多种,但省心的只有一种。

    janesmonkey 8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