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娜姐
论文的基本写作规范 根据有关部门颁发的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等文件精神,现列出以下论文著录规范细则,以供作者参考。所有来稿,均请作者整理好基本规范。 1.摘要和关键词(1)摘要 “摘要”要求摘出文章中重要而有新意的主要观点,并给予客观、具体的陈述;应避免带主观性和情绪化的评论口吻和脱离具体内容的解释方式;不求反映文章概貌,应避免下述用语:1. 本文从几个方面论述了什么问题;2. 本文对什么问题提出了个人的独到见解等。 [稿例分析] 本刊来稿的摘要有时存在与提要的概念相互混淆的问题。摘要与提要不同点在于:摘要着眼于客观地向读者介绍文献的精华,以利于其迅速决定是否有必要继续阅读全文,主要适用于学术论文;提要则着重对文章内容或作者的生平、背景进行介绍和评价,意在向读者宣传推荐该著作,主要适用于书籍。 英文摘要不一定要重复中文摘要内容,表述内容可以不同,但同样须简明扼要。 (2)关键词 关键词又称叙词或主题词,指在论文题目、摘要或正文中,表达中心内容,具有实质性意义的词。应是具检索意义的学科专用名词或名词词组。应该依据文献的题名和前言、结语、目次等不同部分,归纳出中心主题因素与修饰限定主题因素,根据需要进行精选和取舍;避免主观性,强调客观标准;应注意主题词的全面性和专指性。所选词语须概念清楚、确切,避免多义性。 [稿例分析] 有的作者在关键词中选择一些比较生僻、生造的词汇,或与其论文内容容量不很相称的,比较空泛、抽象的词汇,既不能从关键词里准确地反映该论文的实际情况,也会为在网络上查阅搜索带来不便。 2.注释与参考文献 (1)注释 注释主要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说明,可夹在文内(加圆括号),也可排在文末。序号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 (2)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的著录 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每一引用文献必须同时在文中及文未的“参考文献”两个部分予以注明。论文中,每一文献条目按引文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被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示。需表明引文具体出处的,可在序号后加圆括号注明页码(中文文献:第xx页;英文:p.xx)或章、节、篇名。 示例: 文中:“宫、商、角、徵、羽,杂比曰音,单出曰声。”[1](《史记·乐书》:第1180页) 文未:[1] 汉·司马迁. 史记 [M]. 北京:中华书局, 1974. 2)参考文献的类型 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
雁儿小妞宝
论文的写作规范
论文的写作有一套成型的规则,大家在写作的时候应该根据这个规则来操作。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论文的写作规范,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内容请浏览(www.oh100.com/bylw)。
科学研究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工作。科学研究的成果需要按照一定的形式来表达,而论文则是科研成果的重要表达手段之一。科研论文只有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才有可能使该研究工作在更大的范围内被人了解和利用。
科研论文的.写作应该遵循一定的规范。如果每个人都熟悉并严格按照一定的规范来写作,那么,研究者撰写论文的难度就会降低,读者也能够更方便地判断论文的完整性、创造性和清晰性,研究同行之间也可以更便捷地进行交流。
我国已经对科研论文的写作规范(1)制订了一些国家标准,如GB 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等。但由于这些标准是从多个学科整体上规范学术论文,而每一学科又有着各自的特点,因此,现有的国标还不可能对心理学中的一些特殊情况作出规定。在我国目前心理学论文的出版中,还存在许多方面不够统一的问题。各心理学期刊对摘要、表格、插图、统计表达、参考文献等论文格式的要求还存在一些差异,致使作者在撰写论文时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以参照,这给论文作者及其向期刊投稿带来一些麻烦。鉴于心理学期刊的出版现状,有必要编写一本我国心理学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1)。
2001年3月26—29日,全国各主要心理学期刊负责人在江西师范大学举办了“全国心理学学术期刊主编联谊会”,研讨如何办好心理学学术期刊等问题。会议期间,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系侯杰泰教授提出,美国心理学会有《美国心理学会出版手册》(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影响很大,中国心理学会也应该出版与之类似的手册,以规范和指导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尤其是年轻学生的心理学论文写作。这一提议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在陈永明教授(时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的首肯下,由《心理学报》和《心理科学进展》编辑部邱炳武博士牵头,以《美国心理学会出版手册》为蓝本,参考我国期刊出版的有关规定,着手编写《中国心理学会论文写作规范》。《心理学报》主编林仲贤研究员、《心理科学》主编杨治良教授、《心理发展与教育》副主编邹泓教授、《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编辑部主任程灶火教授、《心理学探新》主编漆书青教授都同意亲自或委派他人参与这一编写工作。
2001年4月,经协商,由程灶火、郭力平、邱炳武、解军、叶金辉、庄景春、邹泓(按汉语拼音排序)组成本书编写组,按照《美国心理学会出版手册》的结构分头编写。其中郭力平负责编写“文稿的内容和组织”部分,解军负责编写“思想的表达”部分,邹泓负责编写“统计和数学方法”部分(屈智勇、刘艳、赵霞、高琨参与了这一部分的工作),程灶火负责编写“表格”部分(王力参与该部分的工作),叶金辉负责编写“插图”部分,庄景春负责编写“参考文献部分”,其余部分由邱炳武负责编写。最后由邱炳武根据我国期刊出版的要求,对全书的结构进行了统一的调整和修改。在本书初稿完成后,又邀请心理学各领域的专家以及科学出版社期刊出版的专家对本书进行了审查,为本书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本书的撰写者是一批有着丰富经验的编辑和研究人员,我想该书的出版将会为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的写作提供一定的帮助。但由于有些规定还没有在更大范围内征求意见,因此,书中一定有一些有待进一步商榷之处,希望广大读者在使用过程中,为以后更完善的再版提出意见和建议
目 次
1 论文的质量和类型…………………………………………………………………………()
1.1 论文的质量……………………………………………………………………………()
1.2 论文的类型……………………………………………………………………………()
1.3 论文的撰写……………………………………………………………………………()
2 研究报告的结构……………………………………………………………………………()
2.1 标题……………………………………………………………………………………()
2.2 作者及所属机构………………………………………………………………………()
2.3 摘要、关键词和分类号………………………………………………………………()
2.4 前言……………………………………………………………………………………()
2.5 方法……………………………………………………………………………………()
2.6 结果……………………………………………………………………………………()
2.7 讨论……………………………………………………………………………………()
2.8 参考文献………………………………………………………………………………()
2.9 附录……………………………………………………………………………………()
3 结果的表达……………………………………………………………………………………()
3.1 表格……………………………………………………………………………………()
3.2 插图……………………………………………………………………………………()
3.3 数据统计………………………………………………………………………………()
3.4 数字……………………………………………………………………………………()
3.5 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及书写规则…………………………………………………()
3.6 字母的大写和斜体……………………………………………………………………()
3.7 标点符号………………………………………………………………………………()
4 论文的投稿和出版……………………………………………………………………… ()
4.1 论文的投稿…………………………………………………………………………()
4.2 稿件的处理流程……………………………………………………………………()
4.3 清样的校阅…………………………………………………………………………()
4.4 出版的伦理道德……………………………………………………………………()
5 中国心理学学术期刊简介…………………………………………………………………()
5.1 心理学报………………………………………………………………………………()
5.2 心理科学………………………………………………………………………………()
5.3 心理科学进展…………………………………………………………………………()
5.4 心理发展与教育………………………………………………………………………()
5.5 应用心理学……………………………………………………………………………()
5.6 心理学探新……………………………………………………………………………()
5.7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5.8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5.9 心理与行为研究………………………………………………………………………()
cathryn0603
1. 一定要使用样式 , 除了Word原先所提供的标题、正文等样式外,还可以自定义样式。如果你发现自己是用选中文字然后用格式栏来设定格式的,一定要注意,想想其他地方是否需 要相同的格式,如果是的话,最好就定义一个样式。对于相同排版表现的内容一定要坚持使用统一的样式。这样做能大大减少工作量和出错机会,如果要对排版格式 (文档表现)做调整,只需一次性修改相关样式即可。使用样式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由Word 自动生成各种目录和索引。2. 一定不要自己敲编号,一定要使用交叉引用 。如果你发现自己打了编号,一定要小心,这极可能给你文章的修改带来无穷的后患。标题的编号可以通过设置标题样式来实现,表格和图形的编号通过设置题注的编号来完成。 在写“参见第x章、如图x所示” 等字样时,不要自己敲编号,应使用交叉引用。 这样做以后,当插入或删除新的内容时,所有的编号和引用都将自动更新,无需人力维护。并且可以自动生成图、表目录。公式的编号虽然也可以通过题注来完成,但我另有建议,见5。3. 一定不要自己敲空格来达到对齐的目的。 只有英文单词间才会有空格,中文文档没有空格。所有的对齐都应该利用标尺、制表位、对齐方式和段落的缩进等来进行。如果发现自己打了空格,一定要谨慎,想想是否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避免。同理,一定不要敲回车来调整段落的间距。6. 参考文献的编辑和管理。如果你在写论文时才想到要整理参考文献,已经太迟了,但总比论文写到参考文献那一页时才去整理要好。应该养成看文章的同时 就整理参考文献的习惯。手工整理参考文献是很痛苦的,而且很容易出错。Word没有提供管理参考文献的功能,用插入尾注的方法也很不地道。我建议使 用 Reference Manager,它与Word集成得非常好,提供即写即引用(Cite while you write,简称Cwyw)的功 能。你所做的只是像填表格一样地输入相关信息,如篇名、作者、年份等在文章中需要引用文献的的方插入标记,它会为你生成非常美观和专业的参考文献列表,并 且对参考文献的引用编号也是自动生成和更新的。这除了可以保持格式上的一致、规范,减少出错机会外,更可以避免正文中对参考文献的引用和参考文献列表之间 的不匹配。并且从长远来说,本次输入的参考文献信息可以在今后重复利用,从而一劳永逸。类似软件还有Endnote和Biblioscape。 Endnote优点在于可以将文献列表导出到BibTeX格式,但功能没有Reference Manager强大。可惜这两个软件都不支持中文,据说 Biblioscape对中文支持的很好,我没有用过,就不加评论了。7.使用节。如果希望在一片文档里得到不同的页眉、页脚、页码格式,可以插入分节符,并设置当前节的格式与上一节不同。上述都是关于排版的建议,还是要强调一遍,作者关心的重点是文章的内容,文章的表现就交给Word去处理。如果你发现自己正在做与文章内容无关的繁琐的排版工作,一定要停下来学一下Word的帮助,因为Word 早已提供了足够强大的功能。我不怀疑Word的功能,但不相信其可靠性和稳定性,经常遇到“所想非所见”、“所见非所得”的情况让人非常郁闷。如果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些情况也可以尽量避免,即使遇上,也可以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建议如下:8.使用子文档 。 学位论文至少要几十页,且包括大量的图片、公式、表格,比较庞大。如果所有的内容都保存在一个文件里,打开、保存、关闭都需要很长的时间,且不保险。建议 论文的每一章保存到一个子文档,而在主控文档中设置样式。这样每个文件小了,编辑速度快,而且就算文档损坏,也只有一章的损失,不至于全军覆灭。建议先建 主控文档,从主控文档中创建子文档,个人感觉比先写子文档再插入到主控文档要好。9.及时保存,设置自动保存,还有一有空就ctrl s。10.多做备份,不但Word不可靠,windows也不可靠, 每天的工作都要有备份才好。注意分清版本,不要搞混了。Word提供了版本管理的功能,将一个文档的各个版本保存到一个文件里,并提供比较合并等功能 。不过保存几个版本后文件就大得不得了,而且一个文件损坏后所有的版本都没了,个人感觉不实用。还是多处备份吧11.插入的图片、和公式最好单独保存到文件里另做备份。否则,哪天打文档时发现自己辛辛苦苦的编辑的图片和公式都变成了大红叉,哭都来不及了。
论文的基本写作规范 根据有关部门颁发的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
1、题目。应能总结整篇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能超过20个字。2、论文摘要及关键词。论文摘要应阐述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
Cover Letter, 即投稿信,是论文投递时与论文一起发送给编辑的信件,其目的是让编辑在阅读你的论文之前,简单了解你文章的基本情况。
公务员考试个人信息论文情况需要如实填写两类:第一类是毕业论文,必填项,第二类是自己发表的其余期刊成果,选填项,如果没有就可以不填。 第一类,在报名时需要填写好报
看文献 多总结 先仿写 再创新 当然 多向自己的老师们讨教 这样 就ok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