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糖朱古力
参考文献可以是多种语言。正确的做法是在“参考文献”(References)中将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以姓在前,名在后的方式(如 Yang, Wanli)+ 年份 + 中文专著或文章名 + 出版社或期刊名(期刊号及发行日期——均需用英文)列出。中文书名或文章标题无需翻译,但可以用汉语拼音加括号附在后面,以方便检索。
baibaicause
如果有官方的书名翻译,就用英语书名,没有就用拼音或者中文,不用附上中文原文。文章中:..........引用........ (作者,出版年) ps 作者用斜体Reference[1]姓,名,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ps 英文参考文献放前面,中文参考文献放在后面,分别按字母和拼音升序排序例如[5] WU C T,MCCULLOUGH R L.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s for heterogeneous materials[C]//Holister G S.Developments in Composite Materials.London:Applied Science Publishers Ltd,1997:119-187.[3] 马克思.关于《工资、价格和利润》的报告札记[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505.
一般来说是不可以的使用已经发表的数据,如果是分析的方向和解决的问题不同的话是可以的
英文是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以英文论文的形式发表,对学术推广、职称晋升和国际交流都有着深远重大的现实意义
可以引用中文文章的,但是你引用的作为文章必须被EI或SCI检索。个人建议少用中文的。
格式如下: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其中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
格式如下: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其中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