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改一个
983大学是什么意思
在2020东京奥运会上苏炳添跑出了9秒83的成绩,成为第一个跑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亚洲人。苏炳添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说,“从赛场到课堂,从起跑线到讲台,我在暨南园完成了人生的许多转折,实现了许许多多的梦想。我也很高兴通过我的努力,让母校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983大学’。我跑进9秒83的路,也如母校走过的路一样,充满了曲折和困难。”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曦表示,暨南大学素有“华侨最高学府”的美誉。建校115年来,该校始终秉承“宏教泽而系侨情”的办学宗旨,恪守“忠信笃敬”的校训,锐意进取、奋勇向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侨牌和名牌,也成为深受全球华侨华人和广东父老乡亲喜爱的金字招牌。
苏炳添说很开心让母校成为983大学
在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苏炳添跑出了9秒83的成绩,成为第一个跑进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亚洲人,也突破了亚洲纪录。“暨南大学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苏炳添说,2009年,他考入暨南大学,先后获得了本科和硕士学位。2018年,他正式成为暨南大学的一名教师。从赛场到课堂,从起跑线到讲台,他在暨南园完成了人生许多的转折,实现了许许多多的梦想。“我也很开心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母校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983大学’”。苏炳添说,暨南大学是一所饱经风雨沧桑的大学,从南京到福建,从上海到广州,历经三落三起。“我跑进9秒83的路,也如母校走过的路一样,充满了曲折和困难。我的身高只有1米72,100米要比博尔特(牙买加运动员)多跑7步。我只能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站到和别人同一起跑线。”
大学的辅导员是干嘛的
辅导员制度是目前大学普遍采取的一种学生管理制度。新生入学时,从高年级学生或教师中挑选专职或兼职人员担任学生的辅导员,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以及学生党团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每个辅导员一般管理一个或数个班级。他们的年龄虽不大,却有着高学历,能考上大学辅导员岗位的至少都要求具备研究生学历。近几年,研究生毕业的人都热衷于往高校里发展,选择考上某某大学的辅导员成为首选。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
大学的三好学生有用吗?
大学评三好学生当然有用。可以看出一个学生的能力和品格。思想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生活简朴,热爱劳动,爱护公物,关心集体,积极参加校、学院及班级各项集体活动,担任—定的社会工作并在各项社会活动中能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同学中享有较高威信。德育考评为优。在学院组织的学生宿舍个人文明卫生检查中,其分数学年度排名在本学院同年级前40%。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谢谢采纳
开心往前飞tt
周政,男,1964年6月出生,湖南省新化县人,重庆新桥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留德博士、硕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第三医大学医疗本科,1991年获医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医学博士学位。从事神经外科工作20余年,在临床工作方面主要擅长于颅脑创伤、颅内肿瘤以及脑血管疾病的手术及血管内治疗,尤其是脑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及颅内巨大肿瘤手术,早在1992年就率先在西南地区开展了神经外科血管内介入治疗,特别是在脑动静脉畸形、颅内动脉瘤及颌面部巨大血管瘤的栓塞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重庆市科技进步奖肾上腺髓质脑内移植治疗PD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二等奖的主要参与者,发表论文30余篇,获校医疗成果奖2项,科研方向主要从事于颅脑创伤后NGF对细胞的保护及功能的研究以及脑血管疾病的外科及基础研究。
蓝天勒蓝天
庆祝暨南大学建校115周年暨董事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暨南大学举行。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回顾了暨南大学115年的发展历程,并表示全体暨南人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庆祝暨南大学建校115周年暨董事会成立100周年大会现场。
在东京夏季奥运会上打破亚洲纪录的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苏炳添,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说,“从赛场到课堂,从起跑线到讲台,我在暨南园完成了人生的许多转折,实现了许许多多的梦想。我也很高兴通过我的努力,让母校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983大学’。我跑进9秒83的路,也如母校走过的路一样,充满了曲折和困难。”
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苏炳添作为教师代表发言。
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曦表示,暨南大学素有“华侨最高学府”的美誉。建校115年来,该校始终秉承“宏教泽而系侨情”的办学宗旨,恪守“忠信笃敬”的校训,锐意进取、奋勇向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侨牌和名牌,也成为深受全球华侨华人和广东父老乡亲喜爱的金字招牌。
宋献中指出,拥有115年历史积淀的暨南大学,必定能够攻坚克难、砥砺前进,在建设一流大学的新征程中,创造华侨高等教育的新辉煌。
sunjia0521
考研终于结束了,我成功格拉斯哥项目,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我总分396分,英语76,政治65,业务一126,业务二129。我去年毕业后原本打算出国。却因为一些意外没有去成我的dream school。在无意之中,看到了南开大学格拉斯哥项目,我当时就觉得可以弥补我的遗憾。于是,我放弃了刚刚找到的工作,开始考研。
我从4月底才真正开始各科的学习。前期每天学8h左右,但到5、6月份因为一些事情,耽误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从暑假8月开始,每天保持至少10h,但一周也会放假一天。从11月开始到考前,每天保持12-14h左右,这段时间情绪波动很大,也会陷入自我怀疑,状态不好的时候就休息。
参考书目:
国际关系学
1.《国际政治学概论》李少军主编上海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王逸舟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世界政治:趋势与变革》(原版影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5版)[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国际关系史
1.《国际关系史》刘德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国际关系史》袁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国际关系史(现代卷)》方连庆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战后国际关系史》方连庆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补充参考教材:
倪世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
秦亚青《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经典导读》、
唐贤兴《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时殷弘《现当代国际关系史》、
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
公共课学习经历
(一)政治
我是从7月份开始学习政治的,按照马原-史纲-毛中特-思修的学习顺序,前期先自己预习一节肖秀荣《精讲精练》,然后看一节徐涛相应的强化班网课,做好笔记,紧接着做相应的1000题。
后面因专业课压力太大,时间紧迫,我没有看思修网课,而是直接看书然后做题。到10月下旬我才将1000题完整刷了一遍。接着花了将近5天,每天5小时左右,二刷1000题,然后复习错题。(不太建议大家这样做,有点突击的意味在,但能给自己一些心理安慰。)这个阶段没有刻意去记、背主观题。
后面到了冲刺阶段,11月份,肖八选择题做了4遍左右,有很多小程序可以反复刷题,学弟学妹们自行查找就好。主观题没有做,但是看了肖八题目和相应的答案,留个印象,有个思路,看看答案是怎么回答的。与此同时,开始跟着记、背腿姐《冲刺背诵手册》,
建议这本书后面关于马原的主观题全背,不多,只有几小页,这样上考场才会有备无患,无论考到哪个原理都可以答出来,再结合材料,但这样就会多拿几分。到了12月份,肖四选择题做了3遍左右。关于选择题,无论肖八肖四,其实我第一遍做,只有一次做到过40分,普遍均分在35左右。这里想给学弟学妹们提个醒,无论模拟题得了多低的分数,都不要心灰意冷,因为这都不是真正的考试。
考试时也讲求一个状态,我考政治的时候,因为考场查验考生信息速度过慢,我迟到了五分钟才进去考场,也或许正因为如此,我还没来得及去紧张,就开始做题了,最后客观题超常发挥,如果没有在检查的时候修改答案,客观题分数应该会更高。心态真的很重要。
对于主观题的背诵学习,因为21年肖大大压中了太多原题了,江湖上也流传着所谓“押题大小年”,所以我没有把重点全部都放在肖四上。我购买了张修齐老师的主观题35分模板,
一共10页纸,张修齐老师是肖秀荣老师肖四肖八网课主讲人,他的这份模板质量也非常高,我背诵了3遍左右。然后搭配肖四来作为补充,我只背诵了模板中未涉及的内容,也是背了2-3遍。最后考试时,看到主观题,不夸张的说,是一直写到考试快结束才停笔的程度,而且每道题都写得满满当当。本以为主观题可以冲40的,可能因为天津旱区,最后只有36分,不过也很满足了。所以学弟学妹们如果觉得时间不够用,可以借鉴我这个主观题学习方法,即腿姐《冲刺背诵手册》+张修齐老师主观题35分模板+肖四主观题,不必再观看任何视频。但押题有风险,模板也有风险,所以如果时间充足,建议学弟学妹们还是按照网上其他点赞量高的经验贴来进行政治的学习,可以观看市面上好评率高的网课视频,多背多记,这样更保险一些。
(二)英语一
对于英语的学习,可以说,开始的最早,前期投注的心血也较大,但到中后期,因为专业课的压力,每天只有约1.5小时学英语。
首先是单词部分,我花了约一个月时间把实体书《红宝书》背了一到二遍,背诵的过程中,没有刻意去记忆单词的拼写,主要是有印象就好。
关于这一点,我也咨询了其他几个英语70+的朋友,我们一致认为,去记单词拼写,既耗时费力,且用处不大,只有写作环节才能展现出个人词汇量的积累水平,但能用上的高级词汇很少,且试卷中其他部分考察词汇量也只是考察你是否认识这个单词,是否知道怎么运用。所以,我认为,去记单词拼写,成本远大于收益。(当然,时间充足的学弟学妹们可以去记拼写哈,这样会准备地更加充分!)之后我开始用墨墨背单词app背《红宝书》,因为这本书实在太厚太重了,背过一遍就不想再掀开,因此不建议学弟学妹们买实体书,直接背电子版就可以。
在APP上背过《红宝书》后,我又添加了其他的书籍,如大纲词汇、恋练有词词汇、恋练有词词组等,这些与《红宝书》都有很多重合的地方,所以主要目的也是查缺补漏。此外,在真题中不认识的单词一定要记笔记,也反复去背、记,尤其是近三年的真题。背单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停,一直背到考前。
其次,关于长难句。当时我快速看了一遍刘晓艳老师的长难句,讲的很通俗易懂,英语水平不太高的学弟学妹也可以掌握。
唐迟老师的长难句也还可以,且只有几节课,不会占用太多时间。英语水平较好的同学不看也是可以的哈,但是个人感觉如果有时间的话,快速看一遍有利于梳理整体的框架,更有助于后面的学习。
再次,关于真题。建议学弟学妹们可以在看完长难句后就开始真题的练习。首先是阅读,网上有很多经验贴也都说,真题先做阅读,我也是这样去学习的。因为后期学习专业课压力太大了,所以总共真题我也只做了两遍。我当时一刷买的资料是张剑的《黄皮书》,二刷时只买的题目。
第一遍我做的是01-21年真题,留了18-20年三年真题先不做,当考前整套模拟。英语水平尚可的学弟学妹在做阅读时,建议一开始就掐点做,一篇尽量控制在15分钟以内,最多不要超过20分钟。做完一篇或者四篇阅读,去看唐迟老师相应的视频讲解。第一遍做完后,开始第二遍阅读(可以从10年开始做),同时开始做完形填空、新题型、翻译,俗称“小三门”。
小三门我看了三位老师的网课,分别是宋逸轩完型、刘琦新题型、唐静翻译。刚开始做的时候,也是会错一大堆,多做几篇,掌握了一些技巧后,慢慢地会好很多。关于写作,我没有特意去看网课,也没有着重去背诵王江涛老师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因为时间真的不够。我在网上买了所谓的“定制模板”,大小作文共10篇,最后考试的时候作文确实写的不怎么样,以至于我最后英语成绩大小最多才得了18分。所以建议学弟学妹们还是早点开始准备写作吧,踏踏实实积累。英语也流传着“大小年”,22年确实比21年试卷简单一些,尤其是阅读部分,所以学弟学妹们在备考英语时,对于真题,有时间的话,刷3-4遍都不为过,模拟题没必要买,好好利用真题,足以应对考试。
(三)专业课
毫无疑问,考研初试要想得高分,专业课必须要得高分,而且作为未来的研究生,导师对学生的专业素养也特别看重,所以专业课是考研备考的重中之重。南开大学国关国政专业考察的两门专业课是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关系史(周政院和日研院的试卷都是一模一样的)。
就我个人而言,大三上学期的时候主要是在读各种参考教材,之后去南开听了几次课(我本科就读在普通的二本学校),和南开周政院的国政班老师(比如韩召颖老师、王翠文老师)、日研院老师、还有在读的研究生学长学姐进行了一些交流,对南开考研的更具体情况进行了解,之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确定了具体的考研目标。
1、邢悦《国际关系入门》第二版,这本书必背,且要仔仔细细地背,南开之前很喜欢在这本书里出题,21年就出过一个要求列出中英期刊的简答题,如果看的论文比较少,但能把这本书的附录准备到,这道题目得分也是不会低的。
2、黄日涵《国际关系学精要》,这本书很基础,包含历史与理论,内容也通俗易懂,建议全背。
3、黄日涵《国际关系实用手册》,这本书主要针对名词解释,内容也很全,今年历史考到了《与台湾关系法》的内容,我们跨考生如果没有看这本书,这道题就不容易得分了。
4、刘德斌《国际关系史》,这本书是复习国际关系史这门专业课的必背书籍,非常重要,如果能把这本书掌握扎实,专业课二分数不会低。这本书有两版,建议买第一版,感觉第一版排版更清晰一些。
5、杰克逊《国际关系学理论与方法》,这本书是南开本科生用书,因备考时间紧张,我只读了一遍,做了笔记。这本书附录的名词解释必背,其他的正文内容可以用作补充,当然,时间充裕的学弟学妹熟读,甚至全背。
大三下学期的时候,就开始玩命搞专业课了,把主要教材又翻了两遍,整理了一些笔记,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专业课的资料。在7月到9月的时候开始自己动手整理真题答案,个人觉得动手整理答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尽管手头有前辈们整理的很不错的资料,但还要自己动手动脑再做一遍,我觉得这对于提高专业能力很重要。我整理时主要参考的有教材、论文、学长学姐的资料、还有一些专著。
名词解释、论述题答案等整理得自我感觉满意之后,就要开始背了。进入10月份我开始狂背专业课,笔记、名词解释、真题答案、南开老师论文,这些都要背,要一直坚持到考研结束,不能间断,反复去背,越熟越好。我觉着自己开始背的时间有点晚了,建议大家8月或9月就开始背。
11月的时候开始整理时事热点问题,我是把时事分成名词解释和论述两种类型来整理,主要依靠的材料有新闻、报刊、论文等。对于时事,我是在2月就开始做记录,平时都积累在一个本子上,到11月份的时候再统一整理,感觉效果不错,大家可以借鉴。到12月的时候,可以尝试着默写一些名词解释,或者自己给自己出一些模拟题,练一下手感。
特别强调一下,论文这一部分大家一定要足够重视,南开老师的论文、国内学术权威的论文都要看,他们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要尽力去记。南开大学国际关系理论的出题老师是刘丰老师,国际关系史的出题老师是吴志成老师,所以这两位老师的论文必须要认真读。
看书容易背书难,必须要把资料背诵4遍以上,历年真题7遍以上。南开的出题风格注重基础,而且南开历年真题重复性很大,今年南开历史的命题居然和2000-2010年的方向开始靠拢。国际关系概论的话就是要复习好基础名词解释,背好文科考研网给的资料国际关系史的话也差不多,背熟历年真题和答案如果做到这两点的话,由于南开重视基础知识,可以有基本盘了。
答题技巧方面在答题纸上一定要写满12页。国际关系概论的论述题要求两题1500字,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每题写满3页纸,历史也是如此。答题方法可以从三大理论流派入手或者背诵老师的框架。
复试
复试的内容是有四个版块,分别是专业测试1,2和英语测试1,2。专业测试1围绕自我介绍展开,专业测试二抽题,考察的是时政知识,涉及的面很广,甚至有同学被问到北约的题目这就要求我们对于时政知识紧抓不放,在考后也要浏览时政新闻。
英语测试2是专业英语知识,需要积累,可以浏览外刊获取专业词汇语料。英语测试1围绕个人简历展开。
寄语:
南开近几年出题风格不太稳定,但一直都很注重考察考生的基础,所以学弟学妹们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定不要盲目依赖所谓的速成资料,也不要过分依赖经验贴,经验可以借鉴但不可复制,学弟学妹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总体上还是要一步一步来,脚踏实地,能早准备就早准备,前期背的东西越多,后期越有底气,越不容易慌。
其次,希望学弟学妹们在备考过程中多加注意身体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虽然是句老生常谈的话,但真的很有道理。
最后我想说,既然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希望大家还是能够坚持下去。只要在考试那天坐到了考场上,并且把卷子写得满满当当,就有很大的被录取的机会。考研人数在逐年增多,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每年弃考的也大有人在,我们真正的竞争对手其实只有我们自己。
加油,各位学弟学妹,愿你们初心未负,梦想终成。
思想政治教育导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人大复印资料
先看看什么样的经济、管理类期刊才是核心吧!找几类看看,就大致知道所谓的类容了。【管理学核心期刊目录】1 管理世界 管理学 B CSSCI来源期刊 社科院核心期刊
当然可以的。杂志社虽然周末不上班,但是邮箱是24小时都在上班啊,你发过去了,杂志社的人周一上班就会看到的。但是一般来说,跟你周末投稿也没大关系,因为投稿的人太多
当然可以,可以发,能发表的刊物很多,主要看你对期刊级别有什么要求。普通期刊像《科教导刊》《文教资料》等等刊物可以,核心的话可以发表《理论月刊》《学校党建与思想教
通常来说,发表的时候是核心就够了,某些单位有对应的延时处理。 你要发的抓紧呀,推荐你可以去壹品优刊论文发表网,还可以和他们编辑直接面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