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61

刘李铭俊521
首页 > 论文发表 > 哈佛大学博士发表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老王09870

已采纳

萨谬尔逊 此人1915年出生,是当今世界经济学的巨匠,正因为他对世界经济学的影响,从而,他的理论涉及到应用经济学的各个方面,例如国际贸易 国民经济学等。他是最早一篇论文是《评消费者行为纯理论》,在论文中,他证实了现代经济学中很多著名的曲线可以从市场中观察到的购买行为的偏好中推导出来,而不必求于边际效用理论和无差异曲线。他在哈佛大学的博士论文《经济分析基础》,作于1941年,但公开发表是在1947 年,同时,他也开辟了动态经济学研究的先河。他1915年出生在印地安那洲的加里宁,20岁(实际上离20岁还差一点)就获得了哈佛大学的硕士学位,他以一篇给他赢得韦尔斯奖的论文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1970年,获得了爱因斯坦奖,同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也曾经是美国计量经济协会的会长德布鲁 此人1921年出生,毕业于巴黎大学。他后来以洛克菲勒基金会会员的身份来到美国。同年,和肯尼迪阿罗合作,发表一篇划时代的论文《竞争经济的均衡的存在性》,他运用当时陌生的拓补学方法,提出了均衡存在性的一个 数学证明。后来他一直在美国的耶鲁大学从事研究工作,77年,他成为了波恩大学的荣誉会长,80年获得了落桑大学的荣誉会长,83年,他成功拿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成为了一个经济学的大师,他的研究方向是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这2个人共同点都是从研究理论经济学开始,逐步向数量经济学(包含计量经济学和数理经济学)过度,都是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大师。很多人学习的经济部分都是以理论经济学为主,西方经济学也逐渐成为了在大学里面的必修课之一。除了西方经济学外,还有政治经济学,主要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主!

321 评论

Elephantwoman

尹希。校规就是哈佛大学的博士不得再留在哈佛大学进行博士后的研究,但是这次哈佛大学打破了这个校规,留下了尹希,而此时尹希年仅22岁。在哈佛读博士后的尹希很快就参加了很重要的国际会议,而且他发表的论文也影响了世界物理的发展。在2008年的时候,他担任了哈佛大学物理系的副教授,在2015年他升为教授,刚刚步入30岁的他已经名满天下,成就辉煌。

287 评论

danyanpimmwo

席文教授主要研究中国科学史,涉及中国炼丹术史、中国天文学史和中国医学史等多个领域。他以哈佛大学博士论文为基础出版的《伏炼试探》(1968)是研究中国炼丹术的开山之作。1969年发表《中国早期数理天文学中的宇宙和计算》,是首位西方学者对中国古代历法数理部分的详细研究。1987年发表《当代中国的传统医学》,对中国医学史的研究提出了全新的视角。席文教授的研究都是在仔细研读原始文献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理论与方法进行多元化解释。他的《为什么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难道是真的没有吗?》(1982)是对“李约瑟问题”及其相关研究取向的深刻批判,可以说是开启了中国科技史研究新“范式”,这在他的多篇论文如《沈括》、《王锡阐》和《哥白尼在中国》之中得到体现。著有精选论文集《中国古代科学》(1995)和《中国古代的医学、哲学和宗教》(1995)。与英国著名希腊科学史学者劳埃德(G.E.R. Lloyd)合作,从比较的角度研究中国古代科学和古希腊科学,合著《道与名:早期中国和希腊的科学和医学》(2002),其中提出“文化整体”(cultural manifold)概念,即把科学与当时具体的文化、社会、政治等因素,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来研究。席文教授出版的《授时: 1280年中国的天文学改革》,是他对《授时历》历时40年研究的结晶。2009年“竺可桢科学史讲席”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与北京大学哲学系联合举办,4月13日至4月22日于北京大学举行科学史系列讲座。席文(Nathan Sivin)教授是本次邀请的讲席教授,授课主题为“科学史方法论”。2011年出版《科学史方法论讲演录》。梳理了50年来科学史从智识史到社会史再到文化史的发展历程,通过精当的案例分析,展示了科学史家将社会学和人类学进路用于历史研究所导致的新图景,论述了平衡科学史中智识精英和普通人作用的重要性,阐述了比较相同时期不同文化和不同时期同种文化中的科学的方法,诠释了作者提出的“文化簇”概念及其作用,从方法学上总结了科学史发展的现状,前瞻了该领域的新趋势。是一部集思想性和具性为一体的著作,对研习汉学、史学、哲学、人类学和科学者犹富启发性。

237 评论

落叶无声2015

是尹希。哈佛有一个规定,那就是博士生不得留在学校继续博士后的研究,为了尹希哈佛打破了这个规定,不得不说尹希是个难得的人才。

253 评论

Cindy森小蝶

《宗教之善与政治之公正》(黄勇)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书名:宗教之善与政治之公正

作者:黄勇

译者:黄启祥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6

页数:256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哈佛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该论文得到《哈佛神学研究》丛书编委会的青睐,编入该丛书,并于2011年正式出版。作者凭着扎实的中华文化的功底,对儒学又有着细致的研究和有深切的理解。当带着这样的理解和关怀,加上深厚的西方学术功底,去审视政治与宗教的问题时,便有了新的洞见。作者很巧妙地挑出了查尔斯·泰勒和理查德·罗蒂,从他们各自代表的社群主义和自由主义出发,细致地讨论了各个理论之间的细微差别,从而提出了一种多重反思平衡的观念,取宗教之善和政治之公正,圆融地解决了问题。在我看来,作者在书中并未提及“中庸”等概念,但在其分析中,却闪现着中国儒学思想的光芒。全书在其解释性和构造性方面的有着突出意义,学术价值高,对我国哲学领域继续展开相关研究意义重大,是一部“有中国思想”的西方哲学研究专著,值得一读。

本书讨论的是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的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之争。作者认为这两种政治哲学真正争论的,不是一般以为的个人与社群之间的关系问题,而是宗教和形而上学的善(good)的概念和政治的公正(right)概念之间的关系问题——自由主义者认为前者应该听从后者,而社群主义则主张后者服从前者。与此相反,作者则主张,应该在普遍的政治的公正原则和多元的宗教和形而上学的善的概念之间保持一种多重的动态的平衡。

作者简介:

黄勇,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哈佛大学神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任美国宗教学会儒学传统组共同主任。曾任美国宾州库兹城大学哲学系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宋明儒学讨论班共同主任,北美中国哲学家协会主席。创办并主编英文学术干ii物Dao: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和学术丛书Dao Companions to Chinese Philosophy。除在有关学术刊物和文集中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各七十余篇外,还出版英文专著Religious Goodness and Political Rightness,Confucius 和Why Be Moral以及中文著作《全球化时代的伦理》《全球化时代的宗教》和《全球化时代的政治》。

黄启祥,北京大学哲学博士,曾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和贝勒大学做博士后研究,现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

319 评论

相关问答

  • 哈佛大学博士发表论文

    萨谬尔逊 此人1915年出生,是当今世界经济学的巨匠,正因为他对世界经济学的影响,从而,他的理论涉及到应用经济学的各个方面,例如国际贸易 国民经济学等。他是最早

    刘李铭俊521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哈佛大学教授发表论文

    有人有特异功能,但还不能算是超能力吧

    了了大哥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哈佛大学教授论文发表

    还不错。哈佛大学邹力教授实验室在Molecular Cell杂志发表题为“Alternative Lengthening of Telomeres is a S

    侠女游浆糊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哈佛大学发表论文原稿

    你好。是不错的。在小路边的修车摊保养一次400元,高速费一年200元足够,目前还不需要换变速箱油和轮胎,所以不能算,算下来一年养车费用是8000+3125+40

    大熊简单明了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哈佛大学发表论文

    1)托福110或更高。2)SAT满分(2400)3)SAT2四个或更多,大部分满分(800)4)AP四个以上,每个都是5分。5)平时成绩,是中国最好的中学成绩最

    薇枫1988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