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起飞扬
首先,我们应该追问,发论文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其实,发论文是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一个必要环节。试想,你开展一个试验,拿到结果,通过整理分析,形成一个成果,你这个试验做得到底怎么样?哪里需要完善?下一步朝哪个方向攻关?我们往往需要他人、特别是同领域的学者予以指正。你写一篇论文,编辑通常都会邀请相关专家进行peer review(这些通常是义务的,是一个科学家对学科群的无私贡献),专家会针对性提出研究的亮点或者短板,供你参考。想想,我们课题开展初期、或者申请基金时,用不菲的咨询费邀请专家过来指导;现在,投论文让全球学者帮你免费指正,这是多么划算的一件事!当然,我也见过没法好论文的项目,甚至缺乏统计分析,在验收时竟然也能结题,令人咋舌。因此,发论文是不断提高自我研究水平、明确研究方向的一个途径。其次,发论文是为了科研的传承。回忆一下你的科研之路,哪个不是从阅读经典论文开始的?哪个大牛没有几篇代表性论著?哪个诺奖背后没有高水平论文的支撑?经典研究还会被编入教材,培养一代代科技人才。因此,论文是科研的积淀、是知识的传承,是你站在巨人肩膀上继续探索的基石。从科学发展的角度,论文是薪火相传的火种,是连接一门学科过去和将来的线索。最后,论文发表是倒逼科研水平提升的动力。读博时,聆听一位国外学者的学术报告,他说常有人问他“How to publish top papers?”,他回答“Do top research”,我深以为然。我们做学生投稿时,常会发现,有人试验做得漂亮,但是语言不好,结果打动了编辑,编辑都会耐心让你修改语言,最终论文会接受;有人语言很好,但是试验缺少创新性,文章写得天花乱坠,也很难接收。因此,研究本身的魅力是根本,瑕不掩瑜,是高水平论文的根源。为了发表高水平论文,去做高水平研究,也是一种自我提升的激励机制。
Christybeauty
不是,因为老师撰写的教义教学论文基本上属于岗位需要,只有那些在重点教育刊物上登载,并且经过相关单位评审获得奖项才可以称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开个小公司是做生意,开了个500强的公司也是做生意,但两者做生意的标准显然是不同的。就像教育论文不能和研究成果等量齐观一样。
我认为硕士毕业论文可以发表的,首先你要通过呃导师给你开完给你批改完。
首先,我们应该追问,发论文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其实,发论文是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一个必要环节。试想,你开展一个试验,拿到结果,通过整理分析,形成一个成果,
不都算。论文集里的文章不都算科研文章,只有以正式论文的形式发表在国家认定的科研期刊上,才算是科研文章。论文集从字面上来解释就是把各种主题类似的论文集合在一起。比
有用的,可以在复试的时候交给复试小组~但有一点,一定要感觉文章质量不错才交,要不可能适得其反,本科生大多没有发表文章,你有文章(哪怕是第二作者)是你的优势,但一
1、本科期间发表论文对考研帮助不大。2、考研主要看初试和复试的分数,录取的依据是初试和复试的总分排名。3、如果本科期间已经发表论文对考研的面试可能会有帮助,即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