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内容来稿内容、字数不限,任何形式皆可,如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评论、论文、游记等。投稿作品必须出自原创,并且在中国期刊网首发,不得作假,一经发现,将取消作者的投稿资格,情节严重者,将在首页进行公布。投稿者若有抄袭、模仿他人作品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或者稿件内容侵犯他人名誉权、隐私权、人格权的,由投稿者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作品发表要求:期刊网网站保留审稿、退稿和修改稿件的一切权力。期刊不接受含有下列内容之一的作品: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3、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5、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7、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8、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9、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版权要求1、所有作品无论是否发表,作者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2、所有投稿作品中国期刊网及其相关合作机构(包括网站、出版物、移动网络等),享有有使用权。稿件推荐1、可将各位网友及作者投交的稿件及联络方式放在作者投稿库,供众多合作刊及杂志社选择,如刊社编辑看中某位作者的稿件将直接联络该作者;作者根据情况自行决定是否让该刊社使用,使用条件由作者和刊社商议后自行决定。本站不负任何责任,也不会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也不会代刊社或者作者转款。2、各位作者如想经过本站将稿件推荐给各个刊社,请提供首发作品并注明作者联系方式。
中医药期刊的投稿要求一般比较严格,具体而言,首先需要投稿的文章必须与中医药相关,文章内容应该贴合中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方法采用科学合理,文章结构清晰,文笔流畅,语言清晰明了,投稿文章需要有足够的实验数据支撑,以及丰富的参考文献,文章字数一般要求在20000字以上,文章格式应符合投稿期刊的特定要求。一般来说,投稿的文章需要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创新性,并且有较高的可读性。
中国中医药科技杂志社投稿须知:
1. 文题:题名应简洁、确切、醒目,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中文题名一般18个汉字以内;英文题名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第1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专有词首字母大写),定冠词“the”省略;一般不使用副题名。2. 作者及其单位:作者一般不超过12名,作者姓名及排序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作者单位(使用全称,以单位介绍信公章名称为准,具体至院系、科室,地区、邮编)加圆括号另列于作者姓名下,不同单位作者右上方加数字上标,以示区别,不同单位以分号分隔。指定通讯作者,并补充通讯作者详细联系方式(包括具体地址、邮编、固定电话、传真、E-mail等)脚注于文题页。指导者加圆括号列于作者姓名旁,其他要求同作者。3. 摘要、关键词及基金资助:所有来稿应附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200-300字,列于关键词、正文前;英文摘要150个实词左右,内容与中文摘要对应。摘要按照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段格式撰写;指示性摘要(200字左右)可除外。英文摘要亦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在前大写,名连成一词,加英文连字符,不缩写)、单位名称(按统一公布名称),作者名应全部列出,其他格式同中文要求,英文作者和单位应与中文对应。关键词:所有栏目应附关键词3-8个,且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对应。西医学尽量使用最新版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交流中心编译的《中文医学主题词表(CMeSH)》中的汉译名,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CMeSH还原为全称,如与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医学名词》(科学出版社,1989年及以后各版)矛盾,以后者为准;中医药学使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情报研究所《中医药学主题词表》。中医药词语英文翻译参考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中医药名词》(科学出版社,2005年),以意译、直译相结合,中医药专有词汇建议音译。基金资助要求中英文对照,请查找原始英文。4. 引言(或绪论):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可简要介绍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国(内)外未曾报道”应写“作者未见文献报道”。5. 正文:一般论文不强调统一格式,临床和实验研究类文稿内容格式宜有共性,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一级标题用黑体,二级以下标题用“1.”、“1.1”、“1.1.1”等标注。6. 结论:应准确、完整、精练。如果不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7. 科技名词术语:使用1989年以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医学名词》、《中医药名词》和医学相关学科的名词,暂未审定公布者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写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医药词语全文应统一。使用英文缩略语,文内首次出现时,应先注明中文全称,括号内注明英文全称及缩略语。中药一药一名,不可连写,使用药典名称或常用名,一药多名者,文稿中应统一;如属引用医籍内容,可按原书所用;地方药应加以注释。西药中文名称应按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典》中的化学名,可在括号内标注商品名。草药注明拉丁学名。中医古籍使用全名,如文章内容需要,可标注相关版本信息。8. 图表、数字及计量单位:图表要求少而精,病理照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表格编排采用“三线式”,每幅图表冠有图题或表题,表内同一指标的有效位数应一致。正确使用阿拉伯数字及中文数字。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按照GB 3100-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 3101-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具体可参阅《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9. 符号和缩略词:数字公式、计算式和化学方程式、分子式等均应用符号书写,可另注明所用文种(如拉丁文、希腊文、日文)、字体(正斜体、大小写)和形式(上下角标)等。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10. 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的、对本文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正式文献,以近期发表文献为主,内部资料、文摘、转载、保密资料、未发表论文等不得作为参考文献引用。本刊不再受理无参考文献的文章。
中医药期刊的投稿要求严格规范,以保证期刊内容的质量。投稿要求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文章类型:文章类型一般分为综述性论文、研究论文、临床报告和临床案例报告等。文章的内容要清晰,完整,有说服力,且与期刊的主题相关。二、文章内容:文章内容要有创新,并且符合中医药学的原则,比如实验结果要准确可靠,关联性要强,所论证的理论要科学合理,提出的方案要实用可行,报社要求投稿文章的字数至少要达200字。三、文章结构:文章结构要清晰,具备明确的主次关系,一般分为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四个部分。四、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要求准确,有权威性,要注明出处,以便评审专家能够进行查阅,其中引用的参考文献要以期刊文章为主。总之,投稿期刊的文章要求较高,需要包含规范的文章类型、内容、结构和质量高的参考文献,以保证期刊内容的质量。
1 稿件内容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资料应真实可靠,数据准确,论点明确,文字精炼,层次清楚。理论论述、临床及实验研究报告、综述等稿件一般不超过6000字,临床报道及其他类稿件一般不超过3000字。除专题笔谈及临床解惑栏目外,其余稿件均要求根据稿件内容标注参考文献,每篇稿件参考文献数量应不少于5条。1.1文题:文题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尽量不用缩略语。1.2 基金项目:论文涉及基金项目者应注明项目名称及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书写,并须附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1.3 著者:著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稿件修改及编排过程中一般不宜再做更改。确需变更时必须出具由全体著者签名的书面证明并加盖有关单位公章。来稿时应注明著者职称、主要研究方向、所属单位全称、所在科室及详细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1个以上著者时请注明通讯作者姓名及联系方式(电子信箱、电话号码)。1.4 摘要及关键词:论著类稿件须附中文摘要,其中临床研究、实验研究论著应按照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的结构编写摘要,字数以200字左右为宜。其他论著应附指示性摘要。正文前需标出3~8个关键词。1.5 数字与计量单位:数字用法执行《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 15835-1995)。物理量量值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并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如:150km、600mg、39℃等。计量单位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3100-1993)。.6 统计学符号:按《统计学名词及符号》(GB3358-82)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符号举例如下: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m(中位数用M);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t检验用英文小写t;F检验用英文大写F;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1.7 图表:每幅图(表)应有独立、完整的图(表)题并有序号。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表格采用三横线表格式。1.8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格式参考《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文中参考文献角码依照其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在正文右上角标出。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只著录前3人,后加“,等”。中文期刊用全称,外文期刊名称缩写以Index Medicus格式为准。稿件处理2.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实际情况,凡稿件寄送本刊3个月内未接到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因条件所限,投寄本刊的稿件均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2.2 作者必须对稿件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依照有关规定,编辑部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来稿一经接受,该论文的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医杂志》所有;《中医杂志》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网络出版等其他方式出版该论文。未经本刊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稿件刊登后寄赠当期杂志1册。2.3 来稿需经作者单位审核并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该稿件无侵权、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内容,并加盖公章。多个作者合著的论文需由所有作者共同签名确认。
征稿内容:1、对古今中医文献研究的新思路、新见解,中医古籍整理研究的新成果 2、对《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热论》等经典著作中的特色理论、治法、治则及方药在临床上的应用,或临床体会。 3、对传统的脏腑经络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进行深入临床研究的成果。 4、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历届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导师的临床经验及其学术思想介绍。 5、近现代名中医的医学贡献、生平事迹、趣闻逸事等。 6、未曾发表的名医遗著。稿件格式: 一、来稿文字务求准确、精炼、突出重点,列出2-5个关键词不达意,字数以3000字以内为宜,重要论著字数不限。 二、请用16开方格纸誊写,字迹工整,使用规范简化字,标点清楚,均占一格,外文与符号均要打印,数据、引文须核对无误。请勿投寄油印、复印稿件。字迹潦草或涂改不清者,恕不接受。如交电脑文档请用Word格式,勿用文本格式。 三、来稿中计量单位按中华医学会杂志编辑出版部编《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规范,药名以最新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准。 四、作者署名按下列格式:单位全称(省/直辖市/自治区,邮编)姓名 例如:河间市人民医院(河北,062450)金栋 五、参考文献必须核对无误,编号按正文出现先后次序连续排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表示,排列于文后。近现代非正式出版物、内部刊物、资料等不作文献引用,可在该页下注明。六、老中医经验类稿件,须说明该老中医的年龄和职称,并附单位证明;简讯、征文、通知类稿件,请作者所在单位审核,附单位介绍信;书讯类稿件,请寄样书1册。 七、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如需退稿者,请附足邮资。切勿一稿两投,投稿后6个月内未收到用稿通知,可自行处理。 八、来稿文责自负,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凡涉及原意的修改,提请作者考虑;不愿删改者,请事先声明。 。 九、来稿一经刊出,即致稿酬,并赠当期杂志2册 来稿、汇款请寄上海市瑞金二路156号,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内,《中医文献杂志》编辑部(邮政编码:200020)。网上投稿请以附件Word文档形式寄送。请勿寄给个人,以免耽误。
《人之初》,里面有医学版块的,可以拿稿费。还有《家庭医生》之类的杂志。投稿前最好先阅读这些杂志,以便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稿子。如果稿子好,医学功底也好,还有可能被聘为专栏医生,每月有进帐哦。
楼上说对了 现在投稿只要花钱就能上 想拿稿费?至今还没找到这么正规的医学杂志
你可以到图书馆去查一下去年的实用内科学杂志,上面有很多违规杂志的名单.在上面写文章是不被职改办承认的.但单位有时会认可.
《人之初》,里面有医学版块的,可以拿稿费。还有《家庭医生》之类的杂志。投稿前最好先阅读这些杂志,以便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稿子。如果稿子好,医学功底也好,还有可能被聘为专栏医生,每月有进帐哦。
楼上说对了 现在投稿只要花钱就能上 想拿稿费?至今还没找到这么正规的医学杂志
《中国中西医研究》杂志是中国中西医研究学会主管,首都医科大学主办,《中国中西医研究》杂志社协办的综合性、国际性医学期刊,被例为中文核心期刊(遴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同时被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等数据库收录。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集权威性、学术性、实用性为一体的、面向全国发行的大型综合性医学月刊,国际刊号:ISSN 2598-3962,国内刊号:CN 11-2295/R。主要反映各地医疗医药科研成果,实验研究与临床实践,传播医药新理论,交流医学新技术,帮助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更新知识。读者对象主要为各级医务工作者。一、主要栏目《中国中西医研究》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论著、综述与进展、临床研究、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病例分析、护理园地、临床检验、医学影像学、医院管理、教学园地、疾病控制、健康教育、新技术、讲座等。专家论坛 由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带头人、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等撰写的具有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的学术论文,字数在3000字内,并附200字以内个人简历。论 著 主要刊登重大课题的研究论文,字数在4000字左右。要求中英文摘要、关键词。综述与进展 主要报道全国医药卫生科研进展及医学领域一些重点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与进展,字数在5000字左右。临床研究 刊登基础及临床科研课题的研究及临床医学研究的分析与总结性文稿,字数在3000字以内。中医中药 刊登中医中药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文稿,字数在3000字以内。中西医结合 刊登中西医结合疗法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总结,字数在3000字以内。病例分析 由临床医生应用临床工作中的诊断、治疗方法,通过分析病例进行科学分析总结,介绍诊疗经验,字数在2000字左右。护理园地 刊登临床护理经验总结、现代护理进展、护理管理等方面的文章。临床检验 刊登检验学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新进展文章。医学影像学 刊登影像学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医院管理 现代医院管理经验、理念、经营模式的探讨。教学园地 探讨介绍医学教育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疾病控制 刊登卫生防疫、疾病控制方面的研究报告、调查分析等方面的文章。健康教育 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教育的研究报告。新 技 术 主要介绍国际、国内最新技术、产品的应用及推广,医药、医疗器械生产、使用及推广信息,字数在2000字左右。讲 座 临床医学新知识的系统讲座。二、来稿要求1.稿件署名作者应为合法著作权人,文责自负,作者排序以原稿为准。来稿请附作者单位推荐信或在文字稿上加盖单位公章,注明单位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以电子版投稿的,可在签署论文使用授权书时,将单位推荐信一并寄来。2.来稿首页请注明:投稿栏目,题名,每位作者的姓名、学历、技术职称及工作单位,负责与编辑部联系的通讯作者的姓名及其详细通讯地址、电话、传真和E-mail,并标明正文字数、表数及图数。3.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基金资助(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及复印件。4.本刊对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速通道”,在最快时间内发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创新性的书面说明和查新报告。5.本刊对来稿认真负责,处理及时,收到稿件后立即编号,并给回执,日后联系时请注明稿号。投稿2个月未接到本刊回执,系该稿仍在审阅中,作者若欲另投他刊,请先与本刊编辑部联系。6.根据《著作权法》,结合本刊具体情况,编辑部可作修辞等文字修改、删节,凡涉及原意的重大修改,则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期2个月不寄回者,按自动退稿处理。修改稿首页务请注明稿件编号。7.请作者自留底稿,本刊概不退稿。———————————————————————————————————————《中国中西医研究》杂志国家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中文核心期刊(遴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月刊,每月15日出版)主管单位: 中国中西医研究学会主办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协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研究》杂志社投稿信箱: 定 价: 15元/期综合分类: 学术理论国际刊号: ISSN 2598-3962国内刊号: CN 11-2295/R地 址: 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129号电话/传真:
导语:痛风的发作部位多集中于第一跖趾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其次为足背、掌指关节和肘关节等。痛风患者全天均可发病,但发病时间多在一日的早晨或夜晚,主要为十二时辰的辰时(7-9时)、子时(23-1时)、卯时(5-7时)。痛风的发作经络多位于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
一、痛风已成为临床常见病,男性发病率远远高于女性,发病率逐年上升
1、概述
痛风已成为临床常见病,症状较轻者常表现为关节疼痛、活动不利,严重者则表现为肾功能不全,甚至关节畸形、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 健康 与生活质量。痛风的发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与高嘌呤饮食、饮酒、劳累、熬夜、外伤史等有关。其中,高嘌呤饮食、运动(长时间运动)、体重指数、血尿酸、病程、发病前感冒、文化程度、发病前劳累、熬夜为诱发痛风的独立危险因素。
2、中医认识
中医认为痛风性关节炎属于“痹证、历节、白虎历节风、痛风”等范畴。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显示,痛风主要在第一跖趾关节、膝关节以及踝关节等部位发作,高发于脾胃经、膀胱经以及肾经等,且早晨或夜晚发病率较高,但目前尚缺乏具体的统计数据说明痛风的发作部位、发病时辰及高发病经络。
中医认为“天人合一,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人体气血的运行、疾病的发生发展随着时间的变化与自然界的日月星辰的变化密切相关。通过结合子午流注理论,认为人体在十二时辰中每个时辰人体的气血都流经对应的经络、脏腑,探究痛风的发病时辰及高发经络,为临床循经论治痛风提供理论依据。
二、深入了解痛风的影响因素,痛风在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病,需要重视
1、性别
患者男女比例为17.7:1,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与国内外的研究报道基本一致。一项调查显示,痛风病人男性的发病率约为6.2%,而女性仅约0.9%。张家口地区痛风患病率调查显示,男性痛风患病率为1.2%,女性患病率为0.3%。2013年我国一项痛风患病率调查显示,男性患病率约为0.83% 1.98%,女性约为0.07% 0.72%。
以上的调查研究均显示,痛风的发病率男性普遍大于女性,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男性处的 社会 角色决定饮酒量及饮酒频率相对较高,长期高嘌呤饮食可能使痛风的发病率增高;男性体内的雄激素可以促进尿酸(UA)重吸收、抑制UA排泄,而女性体内的17β-雌二醇可调节嘌呤生物合成、促进UA的排泄、降低UA水平。
2、年龄
痛风作为临床常见病,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病。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老年化趋势的上升,痛风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有研究报道,痛风的发病率随者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70岁以后趋于平稳,但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及生活习惯的改变。
痛风的发病也逐渐出现年轻化趋势,这可能与年轻人的高嘌呤饮食、饮酒、熬夜,劳累等因素有关。此次研究发现痛风的发病年龄多位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痛风患者男女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51.9 15.3)岁、(62.6 13.7)岁。
男性痛风患者主要年龄阶段为40 60岁,女性的主要年龄阶段为60岁以上,女性患者绝经前发病的有2例,绝经后发病的为14例,女性患者多为绝经后发病,追其原因,可能与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UA的排泄减少,使UA在体内蓄积,故女性多在绝经后发病。
3、病程
痛风作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程大多较长,可长达数十年。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病程较长的患者大多伴有痛风石。谢春梅等对不同病程痛风超声影像特点研究发现,病程 3年患者的痛风石、骨侵蚀发生率、环氧化酶-2(COX-2)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显著高于病程
耿主任经验分享,中医如何治疗痛风?
中医有根治痛风的可能。中医治疗痛风主要是通过祛风散寒、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的方法进行调理,有很好的治疗和调理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痛风的中药有痛风舒胶囊、复方伸筋胶囊、舒筋活血片、痛风定、新黄片等。也可以口服中药汤剂治疗效果更好,因为中药汤剂讲究一人一方,辨证论治,服药治疗期间可以结合针灸调理,有促进康复的作用。建议痛风的患者禁止食用内动物内脏以及海鲜,不能喝酒,多喝水促进尿酸排泄。大学城东方剑桥小区对面的中医门诊部可以去看。就在大学城沙坪坝小学附近
中医关于治疗痛风的诠释:想要治愈痛风就要达到“除痛,排酸,通经,修复,活血”等全方位的综合治疗,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痛风症状,控制病情。而目前,很多地方都采用吃药打针的办法,是无法根治痛风的,所以患者应当及早治疗。
先要确定中医的核心是科技核心,还是中文核心, 投稿注意,建议你有选择的去查阅期刊,看你的研究方向和那个期刊的稿约比较合适,而且要看同类型的内容是不是太多,一要有创新点,二要对期刊有了解,在此基础上写稿。投稿的时候要多和编辑沟通,了解审稿情况,确认不足的地方。下面的是中文核心中草药(外)中国中药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外)中国针灸中成药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药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药药理与临床中华中医药杂志针刺研究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辽宁中医杂志时珍国医国药中医杂志(外)新中医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中国天然药物
病情分析:你好,对于你的情况,建议你说明一下是存在哪方面的疾病意见建议:
征稿内容:1、对古今中医文献研究的新思路、新见解,中医古籍整理研究的新成果 2、对《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热论》等经典著作中的特色理论、治法、治则及方药在临床上的应用,或临床体会。 3、对传统的脏腑经络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进行深入临床研究的成果。 4、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历届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导师的临床经验及其学术思想介绍。 5、近现代名中医的医学贡献、生平事迹、趣闻逸事等。 6、未曾发表的名医遗著。稿件格式: 一、来稿文字务求准确、精炼、突出重点,列出2-5个关键词不达意,字数以3000字以内为宜,重要论著字数不限。 二、请用16开方格纸誊写,字迹工整,使用规范简化字,标点清楚,均占一格,外文与符号均要打印,数据、引文须核对无误。请勿投寄油印、复印稿件。字迹潦草或涂改不清者,恕不接受。如交电脑文档请用Word格式,勿用文本格式。 三、来稿中计量单位按中华医学会杂志编辑出版部编《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规范,药名以最新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准。 四、作者署名按下列格式:单位全称(省/直辖市/自治区,邮编)姓名 例如:河间市人民医院(河北,062450)金栋 五、参考文献必须核对无误,编号按正文出现先后次序连续排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表示,排列于文后。近现代非正式出版物、内部刊物、资料等不作文献引用,可在该页下注明。六、老中医经验类稿件,须说明该老中医的年龄和职称,并附单位证明;简讯、征文、通知类稿件,请作者所在单位审核,附单位介绍信;书讯类稿件,请寄样书1册。 七、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如需退稿者,请附足邮资。切勿一稿两投,投稿后6个月内未收到用稿通知,可自行处理。 八、来稿文责自负,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凡涉及原意的修改,提请作者考虑;不愿删改者,请事先声明。 。 九、来稿一经刊出,即致稿酬,并赠当期杂志2册 来稿、汇款请寄上海市瑞金二路156号,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内,《中医文献杂志》编辑部(邮政编码:200020)。网上投稿请以附件Word文档形式寄送。请勿寄给个人,以免耽误。
《人之初》,里面有医学版块的,可以拿稿费。还有《家庭医生》之类的杂志。投稿前最好先阅读这些杂志,以便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稿子。如果稿子好,医学功底也好,还有可能被聘为专栏医生,每月有进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