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文化 的论文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茶文化的两千字论文,一起来看看。
茶文化园景观设计 方法 研究
摘要:
以茶文化内涵为基础,提出以物质层面———茶 种植 、茶加工、茶销售、茶器皿和以精神层面———茶艺、茶诗词、茶境、茶 传说 为切入点的8种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方法,以期为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提供借鉴。中国自古就有 饮茶 的习惯,茶与中国人的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茶文化为主题设计的景观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关键词:
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方法
茶文化为主题的景观多出现在茶种植、加工、销售所在地,或观光茶园,为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景观设计和展示提供了物质和文化基础。目前对茶文化园景观设计研究相对较少,如周小苹等在《生态观光茶园景观创设》一文中对四川牛辗坪生态观光茶园的景观创设提出了独特见解[1];曾涛等在《北部湾的后花园———广西世外茶园园林景观设计》一文中指出景观、项目设置要以地方茶文化为根源,设计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茶景观[2];王慧等在《陕西西乡枣园生态观光茶园规划设计》中着重研究了观光茶园在功能设计与艺术精神上如何达到完美契合的问题[3];李琛在《茶园文化景观设计》一文从茶文化的社会价值入手,结合其特有的文化要素,融合“得天自成”生态景观设计理念,提炼出茶园文化景观的艺术表现特征[4];邵琦在《汉中西乡茶园文化景观设计》一文中指出茶园文化景观设计应该考虑文化属性、自然属性、景观形式展示、科学的施工过程、综合管理规范等五个方面[5]。此外,学者在茶馆室内装修上也有一定研究,如王奉慧在《双秀公园竹溪茶室景观分析》一文中,通过分析茶景园林实体要素在室内装修中所占的比例, 总结 了各景观要素在环境营造中的作用,并对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建议[6];杨巍在《论现代茶馆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一文提出景观设计及景观布置在茶馆氛围营造中的重要作用[7]。另外,唐黎标的《简论园林艺术在茶馆的运用》也阐述了山、石、水等景观元素在表现茶文化中所发挥的作用[8]。从相关文献的研究可知,园林景观、茶文化主题的景观在观光茶园及茶馆室内装修中已经渐渐进入研究的视野,景观所发挥的作用也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在此背景下,如何进行茶文化园景观设计,采用何种设计方法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该文尝试在分析目前茶文化园景观现状的前提下,提出8种茶文化园景观设计的常用手法。
1茶文化的内涵及茶文化园景观的价值
茶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指在茶叶发展历程中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物质内涵,是指茶的种植、培育、采摘、烤制、销售等具有技术含量的科学技术内容;其精神内涵,是指茶的品种、品尝、礼仪、民俗以及有关饮茶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人文科学内容[9]。文化价值。茶文化园景观是以茶文化为主题而设计的景观建筑小品,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茶文化历史,既是对茶文化的传承,也是对部分难忘历史的再现,如茶马古道动感雕塑园、陆羽亭等。以景观的形式展示中国茶文化,更加生动形象,帮助游客记忆,同时展示方式的多样性也增加了游客的参与、互动性,让大家在娱乐中学习茶文化知识,领略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部分茶文化主题的景观有再创历史文化的作用,如武夷山“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形成了茶文化演出的“印象”派效应,必将为人们所铭记。经济价值。观光茶园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茶叶盈利和宣传推广方式,它通过氛围的营造、体验性活动的开展、特色旅游项目的设置,为茶园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其中茶园氛围的营造、旅游项目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茶文化园景观来实现的。如自然型的茶田迷宫、茶田画等,人文型的动感雕塑、文化长廊、文化景墙、特色瞭望塔等,为园区招揽了更多的游客,活跃了园区的氛围。旅游价值。茶文化园景观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类。自然型的观光茶田清新静谧、绿影叠叠,置身其中仿若隔世仙境,成为广大游客向往的旅游佳境。人文型的实景演出高潮迭起,绚丽的舞台灯光为观众呈现了一席绝佳的视觉盛宴;创意景观小品、造型独特的建筑景观、别具匠心的茶文化体验互动活动,为茶园和旅游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充分发挥了茶文化园景观的旅游价值。
2茶文化园景观现状及设计原则
2.1茶文化园景观现状
我国现有的茶文化园景观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成功的茶文化园景观案例不多,普遍存在趋同化与雷同化现象,属于“CTRL+C”+“CTRL+V”或微改动版“CTRL+C”+“CTRL+V”。究其原因,大体可归纳为4点:设计初期没有进行详细的项目地块及所在区域设计元素考察,设计成为无根的浮萍;设计开展时没有明确整体形象的定位与塑造,缺乏主题创意与文化特色[10];设计方与委托方地位不对等,基本属于设计方按照委托方想法把效果图表现出来,物质功能性与文化艺术精神无法契合;施工方专业性较低,大部分情况是小包头+大小工的组合,对施工细节及材料不重视[11]。
2.2茶文化园景观设计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充分考虑广义的“地”,包括项目地的地形地貌、地理位置、气象气候、地的主人等,对“地”研究得越透彻,设计成果越有特色。天人合一原则。新创造出的景观需与天、地、人三才和谐统一,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和艺术效果,从空间布局、虚实对比、形势把握、材料选择等方面入手,反复用心推敲。以人为本原则。茶文化园景观的建设最终是供人使用,因此应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掌握使用人群的行为规律,以此设计真正为人所用的景观。创新原则。立足当地茶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情,对景观的设计进行创新,使其特色化[12]。
3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方法
茶文化园的景观设计以茶文化为主题,围绕茶文化内涵展开景观的创作。基于此,提出的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方法亦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物质层面,以茶种植、茶烤制、茶销售、茶器皿为切入点;精神层面,以茶艺、茶诗词、茶境、茶传说为切入点。
3.1以茶种植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茶田自身就是一座生态自然的艺术品,景观设计可以通过改变茶田的布局方式,或方、或圆、或异形等几何形状布置,形成不同形状的茶田景观,拉近人们与自然的距离,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功效.
3.2以茶烤制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茶文化园的景观设计可以采用制茶的加工工具为原型,通过抽象、美学、设计等技术知识的运用,设计出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主题的景观。如将绿茶制作过程中用到的晒茶筛子,设计为茶园瞭望塔的形式,既体现当地茶文化特色又使得设计有根可循;或将筛子作为休憩亭的顶部遮阴物,阳光透过竹条之间形成斑驳的倒影,增添了静态亭廊的动感;仿造炒茶炉灶的造型,通过将其内部挖空,放入射灯的方法,设计另类景观地灯等。
3.3以茶销售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享誉国内外的茶马古道是茶贸易的独特方式,所形成的“茶马古道”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的贸易通道。茶文化主题的景观可以通过雕塑设计再现古代“茶马古道”上商人运茶、卖茶的场景,或通过仿造古代“茶马古道”景象,进行实景复原,让游客亲身体验古代“马帮”艰辛的贸易之路。
3.4以茶器皿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中国南方饮茶颇为讲究,相比北方的大碗喝茶,更多了一份情趣和享受。仅饮茶需要的器具就分为置茶器、理茶器、分茶器、品茗器、涤洁器及其他的煮水器、茶壶、盖碗等,彰显了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也为景观设计提供不少的素材,如以茶壶作为喷水景观、以阵列式的茶碗作为观光茶园的景观小品、以茶勺作为雕塑原型进行抽象等,设计师可充分发挥 想象力 ,形成特色景观。
3.5以茶艺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茶艺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茶文化园的景观设计可以从茶艺表演的全过程中取材进行雕塑设计,同时,茶艺师的服装配饰等物件,可以通过放大尺度方法设计为景观小品。
3.6以茶诗词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中国作为茶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种茶、饮茶历史,也留下了许多咏茶、品茗、斗茶、采茶的诗、词、歌、赋、 成语 、 歇后语 等宝贵财富,如《一字至七字诗•茶》《茶赋》《七碗茶歌》等。茶文化园景观设计可从这些非物质文化中寻求灵感,形成设计元素,传承中国茶文化精髓,如茶歌赋互动长廊、主题茶楼等景观建筑。
3.7以茶境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茶与禅的结合,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道奇特的景观。“吃茶去”“茶禅一味”“和敬清寂”“自在精舍”等,已经成为禅茶文化的经典话语。一杯茶中,禅意盎然,有人生的三昧、有佛学的感悟,有茶人的心情与品味。通过营造宁静祥和的禅景来打造特色景观,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观光茶园所推崇。禅境的营造要深刻领悟佛学的精髓,它似有似无、或静或动,朴实无华、宁静高远,言简意赅又发人深思。置身其中,可以平和心境,感悟人生。
3.8以茶传说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以地方茶文化相关传说、历史名人雅士,作为景观设计的依据。如武夷山“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便是根据武夷山茶叶救助赶考秀才,秀才高中后重返武夷山道谢这一历史传说编排而成,该实景演出已成为赴武夷山旅游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年收入上亿元。此外,人们也设计了很多实体景观建筑,以纪念“茶人”,如湖北天门市为了纪念茶圣陆羽,建设了陆羽亭、文学泉、涵碧堂等景观建筑小品。每每置身亭间,抚亭浥泉,品茗饮茶,令人流连陶醉,感叹中国茶文化之博大精深。
4结论
茶文化园景观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景致独特、情趣高雅的视觉盛宴,同时它也是实现茶园休闲观光价值的主要载体,是改变传统茶园单一农产品生产功能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深入挖掘茶文化相关知识,系统地总结了茶文化园景观设计的8种方法,分别是以茶种植、茶加工、茶销售、茶器皿、茶艺、茶诗词、茶境、茶传说为基本进行设计,以期为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作者:王泽发 刘金燕 单位:泉州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周小苹,杨海军.生态观光茶园景观创设[J].安徽农学通报,2011(13):153-154.
[2]曾涛,周凡.北部湾的后花园———广西世外茶园园林景观设计[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11(7):39-41.
[3]王慧,肖斌,张云鹏,等.陕西西乡枣园生态观光茶园规划设计[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4):205-208.
[4]李琛.茶园文化景观设计研究———以汉中西乡茶园文化景观设计为例[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5]邵琦.茶园文化景观设计研究———以汉中西乡茶园文化景观设计为例[J].福建茶叶,2016(5):144-145.
[6]王奉慧.双秀公园竹溪茶室景区景观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3):143-145.
[7]杨巍.论现代茶馆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J].福建茶叶,2007(1):42-43.
[8]唐黎标.简论园林艺术在茶馆的运用[J].广东茶叶,2004(3):16-17.
[9]康乃.中国茶文化趣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173-183.
[10]吴军,李鹏波,臧真荣,等.中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初探[J].山东林业科技,2006(2):81-82.
[11]李琛.茶文化景观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现代园艺,2014(7):79-80.
[12]石洋.茶文化产业园景观设计研究[J].福建茶业,2016(5):171-172.
茶文化传播茶名翻译研究
摘要:
中国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作为茶源国,中国茶文化的话语权却在国际交流的平台上日益失势。这种局势出现的原因部分在于茶叶名外翻过程中的混乱。从文化视角来看,这种混乱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源于茶叶分类范畴不通约;另一方面源于单品茶叶名外翻过程中的文化流失以及不一致性。通过对以上翻译问题的透视与解析,藉此对茶叶类别以及单品茶叶名翻译提出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
茶文化;茶名翻译;不通约性;分类范畴
中国作为茶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自唐代茶圣陆羽撰写《茶经》始,饮茶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需求,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随着唐朝茶诗的盛起,茶慢慢渗透进中国 传统文化 的血脉之中,与传统“儒、释、道”精神交融,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东方茶文化。然而在国际文化交流的舞台上,后起之秀的英国“下午茶”文化与日本的“茶道”文化日益争鸣并占领了主流文化话语权,为各自国家的文化身份与形象塑造发挥了重要作用。反观之下,当代中国“茶文化”自鸦片战争后在国际舞台上日渐衰退,其主流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文化话语权逐渐失势。这种局面的形成涉及众多因素,其中茶叶译名乱象丛生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文化视野下,对茶叶名现行翻译状况进行述微,剖析茶叶分类范畴的不通约性所带来的翻译问题,并讨论了如何在具体茶叶名翻译过程中再现文化并塑造文化身份,以期为中国茶文化在国际交流过程中他者身份的塑造提供一定的启示。
一茶叶名翻译现状述微
迄今为止,茶叶的发现与利用在中国已经有了五六千年的历史,它于16世纪才被欧洲人所知,作为外来语通过音译进入印欧语系。作为舶来品的茶叶名在印欧语系中的翻译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程,其中随着各国茶文化的平行发展,茶逐渐融入各自的文化血脉中,成为各自的文化符号,而非一种单一的所指。本节将茶叶名置于各自的文化语境中对比异同,进行阐释并分析茶名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以求从文化视角找到可行性的译法。
二茶叶名翻译分析
1.茶类不可通约性造成的翻译混乱。
由于当初茶叶进口地区方言的差异,茶的英译主要有两种发音,一种源自厦门方言语系(Te/Tay),而另一种则来自于广东话语系(Cha)。厦门方言“Te”经由航海技术发达的荷兰人传入欧洲,经历了“te,tee,tay,tea”并用的时期,到最后采用“tea”来统一称谓。(程启真,2010:P21)在国际文化舞台上,茶叶传到各国以后,形成了各自的茶文化,而且由于饮用方法不同,各个国家所青睐的茶叶品种也各不相同。全球百分之八十是红茶,主销欧美、大洋洲地区;其次是绿茶,最受中国及西非、北非等国人们的喜爱。近年来,绿茶在欧洲市场也开始回温,再次是乌龙茶,除中国外,主销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国坤,2004:P104)从茶类来看,欧美国家并未对其细分,只有红、绿之辨别。而中国的茶叶分类经历了漫长的演变期,随着新的茶品的出现,不断地进行细化。在明朝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红茶,而清朝则创制了白茶、青茶。(陈椽,1979:P44)以上中国的茶类划分主要是参考加工过程中茶多酚氧化程度的不同。对于这几大类茶名的翻译,由于东西方分类范式不一,造成茶类翻译出现了以偏概全,所指不一的情形。
(1)翻译中的红黑之辩。中国六大茶类中的红茶是由武夷岩茶简化了加工程序发展而来的一种全发酵茶。最早的红茶产自附近村镇的小种红茶。最早进入英国市场上的红茶则是武夷茶,这在国王威廉三世的牧师约翰•奥维格顿(JohnOvington)的《论茶的种类和品质》中有所记载:“第一种茶武夷茶(Bohea),中国人也称它为武夷(Voui)。此种茶叶颜色偏小,叶子较小,冲泡后茶汤一般呈褐色或红褐色。在中国,人们生病的时候或有健康保护意识的人往往在感觉体制虚弱时,就只喝这种茶。”(ovington,1732:P144)奥维格顿在撰写这篇 文章 时只有中国这一个茶源国,印度和斯里兰卡还没有生产茶叶。因此,在十八世纪前“Bohea”被用来指代中国红茶的总称。但是随着中国的闭关锁国以及印度和斯里兰卡等红茶产地的出现,中国红茶逐渐淡出了国际市场。中国的六大茶类划分成形之初,多是按照茶叶的汤色划分,如绿茶绿汤、红茶红汤、黄茶黄汤,以此类推红茶在命名之初,虽是黑叶红汤,但是取其汤色,将其命为红茶。但是随着印度和斯里兰卡红碎茶的引入,武夷红茶(即中国红茶)的淡出,西方人取其叶色将其命为“黑茶”(Blacktea)。而国内茶叶外翻过程中多采用归化译法将红茶译作“Blacktea”。这种翻译方法使得六大茶类中的黑茶,即后发酵茶陷入尴尬的境地。为了厘清红黑之别,多数译者将黑茶译作“Fermentedtea”(后发酵茶)或是“Darktea”(深色的茶)。采用后发酵茶来译介黑茶,是按照发酵程度来进行范畴划分的不得已做法。这种译法使得茶叶的分类范畴主次不分,因为如若按照发酵程度划分,则分为不发酵、全发酵、半发酵,而后发酵的黑茶,与前发酵的白茶,中发酵的青茶和黄茶隶属于半发酵茶系类。如果将其译作“Fermentedtea”,并与“Greentea”“blacktea”等并置将造成茶类系统分类的混淆,而这种茶叶总类译介时候的混淆则造成单个品种的混淆,例如安化黑茶被译为“AnHuaBlackTea”。而如果将黑茶译作“Darktea”(深色茶),与“Blacktea”“Whitetea”等并置,以Dark替代“黑”,终将无法凸显黑茶的特色,使得黑茶的英文名与其他五类茶迥异。作为茶叶起源国以及茶类最丰富的国度,我国在输出茶文化的过程中,理应肩负起“正名”与“分类”的重任,在茶名翻译的过程中不能采用“西方为中心”的归化译法,这种译法使得茶叶在国际上分类混乱,范式不通,使得国内的其他茶叶一直在茶叶交流与传播的舞台中处于边缘地位。国内将红茶默认的译作“Blacktea”,并且将其视为一个跨文化的谈资 教育 英语学习 者的时候,英国人李约瑟(Dr.Jo-sephNeedham)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将红茶已经直接译作“Redtea”。(Needham,2000:P544)这种正名行为为茶叶统一范式奠定了基础,也对恢复我国茶文化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大有裨益。因此,红茶的译法并非流于表象的“受众的接受问题”,而是紧系国际茶叶范畴分类与中国茶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地位的重要问题,红黑之辨的溯源性理应得到译者的重视,这对于泱泱茶文化的回归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2)青茶翻译之“乌龙”。六大茶类中的青茶介于红茶(全发酵茶)与绿茶(不发酵茶)之间。按照发酵形成的色泽分类为青茶。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乌龙茶就是青茶的俗称。而在国际茶品译介的过程中,也鲜少将其译作“Darkgreentea”,而是按照惯例采用音译法将其译作“Oolongtea”,与其他几类同列。但是实际上乌龙茶即是乌龙茶类总称,又是单个茶品名,也是茶树的品种之称。正是因为其意思以及涵盖面存在的争歧,后续的茶叶领域学者采用了青茶作为这种半发酵茶的总称。而因为历史因素的发展,隶属于乌龙茶的大红袍与铁观音等茶叶,因其海内外的传播效度之广,使得作为总称的乌龙茶与它下面的分支含混不清,孰总孰分已经界限模糊,甚至有些学者指出,乌龙茶作为大红袍与铁观音的上义词,是划分中的好坏不分。(陈椽,1979:P44)而如果在国际交流的舞台上,使得“Darkgreentea”作为半发酵茶的总称,使得乌龙茶成为青茶中一个分支,这样不仅能够规范茶叶的分类系统,而且使得茶叶的分类依据不言自明。因此,从总体上来看,我国茶文化在输出中最为棘手之事当属茶类总称的界定以及统一。厘清茶类总称后才能够使得各个茶类下的茶品在翻译的时候有据可循、有法可依。而茶类统一英文名称,必须先给红茶“正名”,青茶“立目”。
2.单一茶品名翻译的混乱。
茶界素来就有“茶叶学到老,茶名记不了”的说法。而单品茶叶的命名也是各具特点,有表达名茶品质特点的,例如茶类品种、造型、色泽、滋味、香气等命名。如佛手、三杯香。有显示地方特色的,表达强烈的地方、区域性。如西湖龙井、庐山云雾茶等。表达文化特色,暗示历史背景和文化史实,如文君绿茶、普陀佛茶等。以物喻名,如遂昌银猴、竹筒香茶等。(施海根,1995:P5)而对于各色茶名的翻译仍未统一。如武夷岩茶,有译作“BoheaRocktea”“Boheayantea”“WuYiYanTea”以及“WuYiRockTea”等译法。这些纷繁芜杂的译法终究需要统一才能够杜绝一茶多名的状况发生,在国际上塑造名茶的地位以及经济价值。而笔者认为,作为茶文化身份的内核,茶名的翻译应该注重茶文化以及审美的转换。茶从来不只是一种物质凝聚物,更是一种精神凝聚体。在译介每一个茶名时,要注重茶名的追根溯源以及文化蕴意的再现。本文试分析几例,以传达单种茶叶名的译法。绿茶中的“西湖龙井”命名时采用了“地名+地名”的方法,由西子湖和龙泓井圣水得名。而西湖这一地名在国际上已被译作“WestLake”,并以“淡妆浓抹总相宜”闻名。如果翻译过程中将其采用音译译作“XiHu”,一方面茶叶的产地无从得知。而茶名中“西湖”一词所产生的审美想象也随之消失,成为一种陌生的拼音所指。而“龙井”一词源于龙泓井,翻译该词的时候如果采取意译“Dragonwell”(龙的井)。在中西方文化中,“龙”所蕴含的文化意向大相径庭。在中国,“龙”是威严、权利的象征,蕴含积极的所指。而欧洲国家“龙”多意指残暴、凶猛等特征,与负面信息相挂钩。考虑到积极文化形象的塑造以及茶叶在国际上的推广等因素。“龙井”因此应采用音译法,来规避文化之间差异。自古名山出名茶,以地名或者山名来命名的茶叶品种很多,如韶山韶锋、南岳云雾、祁门红茶、金竹云峰茶等。这些地名与山名在翻译的过程中应采用目前通用译法,而不能为求便利,纯粹的采用拼音,使得茶叶出产地方、区域文化在外译的过程中消失殆尽。山名、水名、地方名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保留,采用通用译法体现出来。这样在推广过程中,通过茶名就能溯其源头,探索其背后的地方文化。而以历史背景与文化史实命名的茶叶,如文君绿茶、普陀佛茶、西施银芽、八仙云雾、东坡毛尖等。这些茶叶名均含有中国历史上的名人,其文化内涵寓意深厚,如文君绿茶,因其产自西汉才女卓文君的故乡,即四川省邛崃县而得此温文尔雅的芳名。而在这些茶叶外译的过程中,也应该力求重新展示其中的历史文化蕴意。如文君绿茶在外销过程中应采取厚译法。即“WenJunGreenTea”(WenJunisatalentedfemaleinthehistoryofChina)。这种文化内涵的备注使得茶叶名称由来以及历史蕴意得到了再现,在茶叶外销的过程中,对于中国的文化外传也能够起着重要作用。而以物喻名的茶叶在翻译的时候也应以茶文化传播与茶叶外销为目的,力求将茶叶与文化紧密结合,以此来使中国的茶文化在国际交流的平台中逐步的标新立异,获取一定的话语权,建立起自己的文化身份。
结语
通过上文的描述性分析,我们发现中国茶文化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在当今国际交流的平台上仍需强化其地位,构建起标新立异的文化身份。这种身份欠缺的部分原因在于茶叶种类范畴的不通约性所造成的翻译混乱,以及单个茶叶名翻译的不统一,翻译过程中不重视文化的再现等因素。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作为茶源国的我们应该积极推行新的范畴分类译法,这种新的范畴分类译法不仅有利于其他茶种的推广,也能够杜绝单个茶叶名翻译的混乱。对于单品茶叶名的翻译应该注重茶叶名中文化因素的再现,这些文化因素有利于中国茶文化身份的重构以及推介。
作者:刘珍珍 单位:淮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程启真.多维视角下的英国茶文化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国坤.茶文化概论[M].浙江: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
[3]陈椽.茶叶分类的理论与实际[J].茶业通报,1979,1(2).
[6]施海根.中国名茶图谱:绿茶篇[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5.
假的,深圳团选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正规的公司,不是。这家成立于2020年,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是一家以从事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网导演:程亮主演:谢园、馨子、罗巍、吴岱融编剧:顾则徐摄影:廖拟 白玉侠 张磊美术:刘晓世作曲:宋炀录音:曹伊 王丰简介: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的出现在带来无与伦比的快捷与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高中生肖彬天性聪颖,却沉迷在虚拟的网络游戏世界中,不可自拔。一天,母亲在突发事件中遇难,肖彬由于在网吧内玩游戏而没有见到母亲最后一面,伤心欲绝的他发誓不再碰游戏。可是,精彩纷呈的网络游戏和身边人们的诱惑始终像磁石一样深深吸引着他,他又一头栽了进去。在经历了种种波折后,肖彬终于回到了关心着他的学校和父亲身边,并重新找到了自身的价值……本片展现了网络对当代少年的包围和诱惑,对其成长产生的重大影响,用银幕形象提醒社会关注和思考网络虚拟世界与下一代成长之间的关系。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对此给予特别关注和正确的处理,突出了新时代的人们“要做网络的主人,不要做网络的奴隶……”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再次强调青少年的道德建设问题,在此背景下,本片的拍摄就显得更加珍贵和及时。〔剧情简介〕:薄雾透着一丝淡淡的冷峻,风声夹杂着枪声,分外刺耳,肖斌与一群身穿迷彩服的少年奋力厮杀,斩敌无数……肖斌(陈元超饰)完全陶醉在CS游戏虚拟世界的刺激中。在欧阳老板的黑网吧中,一大堆人围着肖斌,这帮孩子中的最高级玩家即将诞生。角落里,女孩王小曼(馨子饰)不动声色地注视着他。终于,肖斌成功冲上最高级,孩子们欢呼着,艳羡地看着他,肖斌的成就感和内心欢愉到达了最高峰。这时,门口传来有人闯入的争吵声。肖斌爸爸(谢园饰)冲到肖斌身边,痛苦地告诉他:妈妈出车祸了。刚才还沉浸在喜悦中的肖斌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当他们赶到医院时,母亲已去世,肖斌没有见到母亲最后一面,伤心不已。到家后,任父亲如何劝解,肖斌始终沉默无语,走过母亲的遗像,也是面无表情。可当他回到自己房间,看见电脑桌上摆放的母亲送他的小仙人球,不禁泪流满面,他打开电脑,默默地把里面的游戏一个个彻底删空。上学路上,肖斌遇到同去网吧的那些同学,他们谁也不敢带头再提玩游戏这件事。但还是有人觊觎肖斌的帐号和装备,高二的赵晨飞更是带着死党挑衅肖斌。肖斌冷冷地说他已永久封存帐号。游戏上从此再无他的身影。到了学校,一向暗暗注意肖斌的同班女生陈燕艳,想找个机会安慰他,但肖斌封锁了自己的心,拒绝别人的关心。上计算机课时,同学们进入灯光通明的教室,等待新来的计算机老师兼班主任吴老师。没想到,一个披斗篷的身影闪进门,第一件事就是拉掉电闸,顿时教室一片漆黑,大家惊呼。渐渐地,黑暗中一支烛火亮起,衬出一张年轻阳光的脸庞,他就是吴老师,他让同学们从课桌下把早已备好的小蜡烛点亮。在点点烛光中,吴老师开始了他的第一堂计算机课……下课后,吴老师想就母亲过世一事安慰肖斌,没想到肖斌毫不领情,默不作声。吴老师笑了笑,意识到这个学生的特别。父亲无法摆脱中年亡妻的痛苦,只是沉浸在自己交响乐的世界中,父子俩很少沟通。 一到晚上,肖斌就打开电脑,原来QQ上有个他一直交往的神秘女网友“悠悠小鳗”。善解人意的她是网络游戏社团里一个雅典娜公主般受大家喜欢的人物,肖斌只对她敞开心扉,谈对母亲的思念,对游戏的怀念。数学课上,老师出了难题,班里无人做对。肖斌悄悄做好,却不作声,还是同桌廖拟嚷嚷着发现的。数学老师把这一点告诉吴老师,吴老师会心一笑。回家时,肖斌路过网吧,欧阳老板屡次邀他都不成功,脸上表情阴晴不定。在QQ上,“悠悠小鳗”开始向肖斌请教很多游戏方面的问题。于是,肖斌找到一个办法,他自己不玩,却一一替“悠悠小鳗”解决游戏里的问题来过瘾。不过,当“悠悠小鳗”劝他重新投入心爱的游戏时,却被他一口拒绝,在他心里,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因为在网吧打游戏而没有见到母亲最后一面。深夜,肖斌梦见在一条深邃的长廊,交杂各种游戏人物,最后看见母亲在医院长廊呼喊他,他汗水淋漓地惊醒。肖斌参加数学考试,吴老师监考,他早早把题做完后就望着窗外出神,吴老师也看着他,两人第一次对视。学校食堂里,传来消息:网络游戏公司举办的“大师赛”即将开始。因为肖斌不参赛,赵晨飞态度格外嚣张,小兄弟们都觉没面子。肖斌在周围人的影响下,有些动摇了。一天, “悠悠小鳗”突然约肖斌见面。 她左等右等,肖斌都没有出现,就在她打算离去时,看到了擦肩而过的肖斌的背影。她叫住了肖斌。肖斌也第一次看见了网上无话不谈的“悠悠小鳗”,原来是个异常美丽的女孩,比自己大两岁,真名叫王小曼。两人见面后出去玩,在江边美丽的夜色中,王小曼告诉肖斌,她想请肖斌在“大师赛”中作为她的斗士,为她出去一战,并就此洗手退出。肖斌的心终于被彻底激活,答应了小曼。肖斌再次走入网吧,轰动四座,玩家们一阵欢呼,欧阳老板露出得意的笑容。从此,肖斌白天在校念书,一放学就找各种理由去网吧训练。王小曼原来是受欧阳老板幕后之托,把肖斌重新引回黑网吧以刺激生意的,而在与肖斌的交往中,她内心充满歉疚。休息日,吴老师在野外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室外活动,给孩子们阐释了他理解的大自然这个意义上更广阔的网,就在他最想和肖斌沟通的时候,却发现肖斌已经提前走了。聪明的肖斌渐渐发现了小曼的真实身份,但一直以来他把小曼当成姐姐般依恋,尽管感觉自己被欺,但他依然没有拆穿她。此刻,他最大的心愿是在比赛中证明自己。在“大师赛”的报名处,肖斌因为是未成年人无法报名。欧阳老板设法替肖斌报了名,肖斌开始厌烦这里面的虚假。王小曼也开始改变,在比赛前,她把一切对肖斌和盘托出,并告诉肖斌,在她心目中,他是唯一的高手。隐瞒年龄的肖斌出现在网络游戏“大师赛”上,等吴老师赶到比赛地点,他已连克强敌,获得冠军,又匆匆离开。回到家,得知肖斌去参赛的父亲,盛怒之下砸掉了肖斌的电脑,肖斌看见母亲送他的小仙人球也被砸碎,夺门而出。肖斌孤独地走在街上,不知何去何从……肖斌父亲余怒未消,冲到黑网吧找老板算账,正好碰见来找肖斌的吴老师,阻止了他的过激行为。吴老师在王小曼的指点下,在江边找到了肖斌。面对肖斌,吴老师说出了自己的故事:原来,学计算机的吴老师,在大学里是个超级网络游戏玩家,几乎整整一年,沉迷在网络游戏中,没有出过寝室。女友为了劝他,也开始玩,没想到她沉溺地更深,最后因旷课太多被学校劝退,跟吴也分了手。从此后,吴老师再也不玩网络游戏了。肖斌听后,若有所思。国家加大了对未成年人出入网吧的管理力度,严明了有关政策,黑网吧终被取缔。学校接到了国家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文件,校长让吴老师担任三维动画班的辅导员。在第一节课上,同学们惊讶地发现电脑上出现的竟是网络游戏。吴老师笑着解开了大家的疑团,要真正享受精美的游戏就必须先掌握制作的技巧和奥秘,人应该做电脑的主人。肖斌的座位依然空空如也,突然,教室门口传来声音,肖斌酷酷地出现在门口,露出了久违了的笑容……
是假的,深圳团选科技有限公司是正规注册公司。深圳团选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王麟,注册资金是100万元,地址在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街道上梅社区梅华路北东方富苑裙楼202。
简单分析一下,详情如图所示
高高的架子上,水壶中的水不断上升,一个小球借助水的浮力进入管道,随后,小球打翻了管道中的多米诺骨牌……当最后一张多米诺骨牌触动机关时,一支“火箭”冲向天空……这是长沙市天心区沙湖桥小学科技节上的一幕,这样设计独到、操作严谨的“火箭升空”实验竟然出自几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之手,着实让人惊叹!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长沙市天心区沙湖桥小学吧! 在沙湖桥小学举办的众多科技创新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每年一次的“校园科技节”。从2001年起,沙湖桥小学每年都会组织一次 “校园科技节”,学校的每个学生都会踊跃参加。表现突出的学生会获得“科技创新雏鹰”奖章,并被选拔去参加全省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大赛。 近几年来,该校学生在各级科技创新比赛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共获得市级以上科技奖7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有18项。周孟轩同学发明的多功能插线板获首届“全国劳技教育发明赛”银奖,周韬同学发明的“婴幼儿洗头护眼罩”获第五届“宋庆龄基金发明”铜奖,廖蕾和张天舒同学发明的“会唱歌的高压锅帽”获第十五届“青少年发明展”铜奖;肖斌、刘帆的论文《对家电节约用电的研究》获得湖南省第二十七届科技创新大赛的银奖。2007年4月在湖南省第二十八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苏航同学发明的“黄瓜条快速切割器”,通过现场演示、技能测试和专家答辩后,被评为金奖,同时被选送参加全国第十七届发明展览会,并喜获金奖,这是湖南省在本届展览会上获得的小学生科技发明唯一金奖。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节目组在国庆时对这项发明作了专题报道。在2008年第六届“宋庆龄基金发明竞赛”中,沙湖桥小学获得一金一银一铜三枚奖牌。 由于科技创新成果显著,2005年、2006年,沙湖桥小学成为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分会实验基地。2008年10月,被评选为“长沙市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2008年12月,学校被授予“宋庆龄青少年儿童科技发明示范基地”的荣誉称号。 音乐跳跳器 [长沙市天心区沙湖桥小学] 周 韬 陈小凡 发明小故事: 我喜欢去公园里玩充气跳跳床,玩起来非常过瘾。我发现,充气跳跳床在没有充气时是没有弹性的,只有不停地给充气床加气才能使床保持弹性。我想,如果家里有这样的充气跳跳床该多好呀,可是去买一个跳跳床是不切实际的,体积太大。能不能做一个简单的跳跳器呢? 一次科学课上,科学辅导老师给我们上《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课。在用注射器做“压缩空气有弹性”的实验时,我突然眼前一亮,是不是可以利用压缩空气有弹性来做一个跳跳器呢?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科学辅导老师,老师不仅鼓励我,还耐心指导我动手做。 通过几次实验,我终于做出了音乐跳跳器,跳跳器弹性的大小可以调节。现在我不用到公园里去玩跳跳床了,随时都可以玩音乐跳跳器,既好玩又能锻炼身体,真棒! 辅导老师点评: 运用了压缩空气有弹性的原理,弹性的大小可以调节;出气口有哨子可以发出声音;结构简单,推广性强。 该作品所获荣誉: 第六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银奖 第七届国际发明展览银奖 专利申请号:200820054179.9 (辅导老师:肖宗文) 柚子扳开器 [长沙市天心区沙湖桥小学] 周 韬 发明小故事: 过年的时候,我想剥柚子吃,但是把柚子皮剥了后,我怎么也掰不开柚子,于是递给妈妈。妈妈也掰不开,最后只好交给爸爸。我想,如果我一个人在家时,就只有拿刀劈开柚子了,这样很不安全,而且会把柚子劈烂,就不太好吃了。于是我开动脑筋设计了一个掰柚子的工具――柚子扳开器。这个作品运用了杠杆原理,只要把扳开器插在剥了皮的柚子的中央轻轻用力,柚子就会分开成两半,非常省力,市场推广潜力大,解决了小孩和女士想吃柚子掰不开这个难题! 1.手柄 2.活动支点 3.三角弧形钢片 4.活动支点 5.三角弧形钢片顶端活动支点 使用方法: 在图中,三角弧形钢片③插入柚子中心,用手握住手柄①向外扳,手柄的顶端抵住活动支点④,使柚子分开。 辅导老师点评: 实用,操作简单;有市场推广价值。 该作品所获荣誉: 2006年金鹰卡通――《童心撞地球》节目对该作品进行了报道 2007年全国劳技教育创新作品邀请赛优秀奖 专利号:200720063219.1 (责任编辑:阳晓婷) 黄瓜条快速切割器 [长沙市天心区沙湖桥小学] 苏 航 发明小故事: 晒干了的黄瓜条风味独特,很多人都爱吃,但我看到菜市场的叔叔阿姨加工黄瓜条时工序非常繁琐,很费时间,于是我就想,能不能发明一种能快速切黄瓜条的工具呢?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科技辅导老师,在老师的启发和自己的努力下,我制作出了黄瓜条快速切割器。做好后,我拿给做黄瓜条的摊主使用,他们都觉得使用黄瓜条快速切割器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1.推板 2.滑槽 3.大套筒 4.小套筒 使用方法: 使用时,将底座⑦利用扣条⑧固定在物体表面,将黄瓜放入滑槽②中,用手推动推板①在导轨⑥的定位下沿滑槽②朝大套筒③前进,在刀片⑤和小套筒④的切割下,将黄瓜切割成若干条。其中刀片⑤将瓜肉切割,小套筒④将瓜肉与瓜瓤分离。 辅导老师点评: 作品结构简单,非常实用,解决了切黄瓜条麻烦这一难题;推广价值高。 该作品所获荣誉: 第二十二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银奖 第二十二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牛顿专项实验奖 第十七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 2007年中央电视台10套“走近科学――我爱发明”栏目作为国庆特别节目进行了报道,并被评为优秀项目 2008年第六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金奖 专利申请号:200720063220.4 (辅导老师:肖宗文)
省级期刊省级期刊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国家级期刊国家级期刊指由国家部委、全国性团体、组织、机关、学术机构主办的刊物。核心期刊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凡是这些来源期刊目录里有的刊物均可认为核心期刊,包括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1.知网、维普、万方、龙源均可查的评职称期刊有:①、期刊名:学周刊;主管主办单位:河北省教育厅主管,河北师范大学主办;刊号:国内刊号:CN 13-1379/G4、国际刊号:ISSN 1673-9132;职称论文发表期刊等级:省级旬刊。②、期刊名:中国校外教育;主管主办单位: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管、中国儿童中心主办;刊号:国内刊号:CN11-3173/G4、国际刊号:ISSN 1004-8502、国内邮发代号:80-351、国际邮发代号:M4078;职称论文发表期刊等级:国家级旬刊。评职称期刊③、期刊名:考试周刊;主管主办单位:吉林省期刊协会主管、长春出版社主办;刊号:国际刊号:ISSN 1673-8918、国内刊号:CN22-1381/G4、邮发代号:12-53;职称论文发表期刊等级:省级旬刊。④、期刊名:现代职业教育;主管主办单位:山西省教育厅主管、山西教育教辅传媒集团主办;刊号:国际刊号:ISSN2096-0603 国内刊号:CN14-1381/G4 邮发代号:22-382;职称论文发表期刊等级:省级、G4高校职教专刊、这个期刊不收中小学稿件 旬刊。⑤、期刊名:课外语文;主管主办单位:辽宁出版集团主管,辽宁人民出版社主办;刊号:国内刊号:CN21-1479/G、国际刊号:ISSN1672-0490;职称论文发表期刊等级:省级半月刊。2.只有知网、维普、万方均可查的评职称期刊有:①、期刊名:建筑技术开发;主管主办单位:北京建工集团主管、主办;刊号:国内刊号:CN11-2178/TU、国际刊号:ISSN1001-523X、邮发代号:82-230;职称论文发表期刊等级:国家级半月刊。②、期刊名:云南化工;主管主办单位:云南省化工研究院、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省化学化工学会联合主办;刊号:国内刊号:CN 53-1087/TQ、国际刊号:ISSN 1004-275X、邮发代号:64-96:M4078;职称论文发表期刊等级:省级月刊。职称论文发表期刊③、期刊名:当代化工研究;主管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管主办;刊号:国内刊号:CN23-1579/G8、国际刊号:ISSN1002-6177、邮发代号:80-329;职称论文发表期刊等级:国家级月刊。④、期刊名:江西建材;主管主办单位:江西省建材集团公司主管、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主办;刊号:国内刊号:CN36-1104/TU、国际刊号:ISSN1006-2890;职称论文发表期刊等级:省级半月刊。⑤、期刊名:工程经济;主管主办单位:中国建设银行主管、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建行委员会主办;刊号:国内刊号:CN11-3104/F、国际刊号:ISSN1672-2442、邮发代号:2-905;职称论文发表期刊等级:国家级月刊。说完了中级职称需要几篇论文以后,咱们该说说职称论文发表期刊都有哪些了,一般目前国内要求的都是发表的论文必须往上可以查到,熊职称就给大家分分类:1.省级职称论文发表期刊有:①、期刊名:知识经济;主管主办单位:重庆市科协主管主办;刊号:国内刊号:CN 50-1058/F、国际刊号:ISSN 1007-3825;评职称期刊等级:省级半月刊。②、期刊名: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主管主办单位: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管,山西省经贸决策咨询中心、山西经济和信息化出版传媒中心主办;刊号:国内刊号:CN 14-1362/N 国际刊号:ISSN2095-0748;评职称期刊等级:省级半月刊。职称论文发表期刊分类③、期刊名:新商务周刊;主管主办单位: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管;海峡书局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国际刊号:国内刊号:CN35-1316/F、国际刊号:ISSN2095-4395、邮发代号:34-84;评职称期刊等级:省级半月刊。2.国家级职称论文发表期刊有:①、期刊名:财经界;主管主办单位:北京建工集团主管、主办;刊号:国内刊号:CN11-2178/TU、国际刊号:ISSN1001-523X、邮发代号:82-230;评职称期刊等级:国家级半月刊。②、期刊名:中国集体经济;主管主办单位: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和中国工业合作经济学会主办;刊号:国内刊号:CN11-3946/F、国际刊号:ISSN1008-1283;评职称期刊等级:国家级旬刊。③、期刊名:工程技术;主管主办单位: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主管、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主办;刊号:国内刊号:CN50-9210/TB、国际刊号:ISSN1671-5586;评职称期刊等级:国家级电子刊月刊。④、期刊名:建筑学研究前沿;主管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协办、高等教育出版社、东南大学主办;刊号:国际刊号:ISSN 0529-1079、国内刊号:CN 10-1024/TU、邮发代号:79-266;评职称期刊等级:国家级半月刊。
期刊有很多,但是要看你是发表什么专业方向的论文,期刊杂志还有栏目分类,如果实在搞不清楚的话那就去找早发表网发表论文吧,那里会告诉你你论文适合投什么样的期刊。
据学术堂的了解,论文发表期刊主要分为省级期刊、国家级期刊、核心期刊:1、省级期刊省级期刊: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2、国家级期刊国家级:一般来说"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3、核心期刊核心期刊:简单地说,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通常所说的中文核心期刊,是指被北大图书馆每四年出版一次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列出的期刊.
1. Ruan X, Shi H, Xia G, Xiao Y, Dong J, Ming F, Wang SM Encapsulated Bifidobacteria reduced bacterial translocation in rats following hemorrhagic shock and resuscitation. Nutrition. 2007 Oct;23(10):754-761. Epub 2007 Aug 13.(IF 2.229)2. Yao C, Lin Y, Chua MS, Ye CS, Bi J, Li W, Zhu YF, Wang SM Interleuk in-8 modulates growth and invasiveness of estrogen receptor-negative breast cancer cells. Int J Cancer. 2007 Nov 1;121(9):1949-57.3. Shi HP, Wang SM, Zhang GX, Zhang YJ, Barbul A Supplemental L-arginine enhances wound healing following Wound Rep Reg (2007) 15 66–70 (IF 1.089)4. Yang Z, Wang JM, Wang LC, Chen L, Tu C, Luo CF, Tang AL, Wang SM, Tao J In vitro shear stress modulates antithrombogenic potentials of human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THROMBOLYSIS 23 (2): 121-127 APR 20075.王深明 胡作军 Effect of external valvuloplasty of the deep vei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 of the lower extremity J Vasc Surg 2006;44:1296-1300(IF 3.179)6. Yin HH, Zhang XL, Wang JS Wang SM Downregulation of desmuslin in primary vein incompetence.J Vasc Surg. 2006 Feb;43(2):372-8(IF 3.179)7.叶财盛 冯冲 王深明.sflt-1 gene therapy of 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 Endocrinology 145(2):817-8228. 肖海鹏 庄文权 王深明 Arterial Embollization: A Novel Approach to Thyroid Ablative Therapy for Graves’Disease.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The Endocrine Society. 2002, 87(8):3583-3589(IF6.02)9.林颖 王深明profiling of human cytokines in healthy individuals with vitamin E supplementation by antibody array . Cancer Letters. 2002,187(1-2):17-24 (IF 5.483)10.黄若盘 林颖 王深明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 in Egr-1 transfected human fibrosarcoma cells. J Surg Oncol. 2002; 80(4): 190-196(IF1.779)11. 黄若盘 林颖 王深明. Enhanced apoptosis under low serum conditions in human glioblastoma cells by connexin 43(cx43). Molecular carcinogenesis. 2001,32:128-138(IF2.371 12.王深明 重视血管损伤的诊治原则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7,27(7):504-50513.王深明 血管外科技术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中华外科杂志 2007,3(45):152-15314.黄勇 王深明(通讯作者)人脐血CD133+血管内皮祖细胞的培养、鉴定与分化研究 中华外科杂志 2007,45(9):619-62215.王深明 慢性静脉性溃疡的研究现状与诊治策略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7,29(1):5-816.王深明 常光其 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血管腔内治疗 中华外科杂志 2007,3(45):168-17117.王深明 无转移分化型甲状腺癌首次手术范围的选择 中华外科杂志 2007,3(45):182-18518.王深明 乳腺外科实验研究的发展方向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6,23(5)519-52119.王深明 乳腺癌基因治疗进展 中华外科杂志 2006.44(1):55-5820.朱易凡 王深明(通讯作者) 多价阳离子脂质体介导重组基因Pckm-mPTH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的实验研究中华医学杂志 2006,86(12)837-84021.王深明 乳腺癌基因治疗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中华医学杂志 2005,85(1):3-622.林颖 王深明(通讯作者) 白细胞介素8在人乳腺癌细胞侵袭和增殖中的作用中华外科杂志 2005,43(23):1541-154423.朱易凡,王深明(通讯作者) 前甲状旁腺激素原基因定点突变后转染非β细胞产生甲状旁腺激素的实验研究中华外科杂志 2005,43(5):304-30824.林颖 王深明(通讯作者) 白介素-8在乳腺癌细胞中促血管生成作用及其与雌激素受体的关系中华医学杂志 2005,85(20):1419-142325.王深明 难治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血管腔内治疗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0):1395-139926.钱结胜,王深明(通讯作者) 静止压力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与凋亡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9):206227.王深明 深静脉瓣膜修复成形术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3):853-85628.王深明 巨大和长段胸主动脉瘤的血管腔内修复术治疗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8):119129.常光其 王深明 多撕裂口主动脉夹层的一期或分期血管腔内治疗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3):866-86930.王深明 乳腺癌血行转移与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相关性研究 中华医学杂志2005,22(5):524-52631.王深明 用重组表达体系pCKM-Mpth质粒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的实验研究中华医学杂志 2004,84(12):2107-210932.王深明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外科治疗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9):532-53533.王深明 The CEAP classification: a descrptiine or follow-up tool? Medicographia 2004(2),2,2634.王深明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理转归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增刊:4535.王深明 应重视静脉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中华医学杂志 2003,83(8):61736.王深明 血管腔内治疗主动脉夹层和夹层动脉瘤 中华外科杂志 2003,41(7):48737.殷恒讳 王深明(通讯作者)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曲张大隐静脉组织内KIAA0353基因的表达缺失中华医学杂志 2003,83(8):620-62338.王深明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大隐静脉曲张致病相关基因地筛选与克隆 中华外科杂志 2002,40(21):909-91139.胡作军 王深明(通讯作者) Quantitative assesment of the degree of deep venous reflux of the lower extremi ties Asion J Sury 2003(4)2,26,10840.王劲松 王深明(通讯作者) 腹主动脉瘤手术并发结肠缺血的临床分析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6):41441.王深明 陈国锐 Primary Aortoenteric Fistula: A Report of 9 cases Asian J Surg 2001,24(1):49等
郭东坡 朱自清
肖峰年表简历 1932年2月11日,出生于江苏江都野田庄。原名余洪庆。 1943年8月,就读于抗日根据地江都简师,并参加抗日宣传队,改名肖峰。 1944年参加少年抗日文艺团体——新安旅行团。随军从艺。 1948随军进驻济南,首次参加画展。 1949年5月,随军南下解放上海,从事文艺宣传工作。 1950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调杭州国立艺专学习。素描《海上民兵》发表于人民日报。 1952年任学院支部青年委员。与同学合作年画(四条屏)。 1953年参加留苏考试合格。到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 1954年赴苏联列宁格勒列宾美院油画系学习。 1956年6月-9月,回国实习,与王流秋、王德威赴山东搜集素材。 1957年6月,同学罗工柳、林岗、全山石、伍必端等赴苏联南方实习。10月,进入以列宾美院院长阿列希尼柯夫教授命名的工作室学习(从四年级至六年级)。导师为梅尔尼科夫、乌加洛夫等教授。 1958年任留学生党支部书记,评为“学院优秀学生”。 1959年6月,回国为毕业创作《辞江南》收集素材。与宋韧结婚。 1960年6月,以优异成绩毕业,获“艺术家称号”。10月,归国返浙江美院任教。
郭东坡, 江都市宜陵镇沙王村人,1937年8月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52年从乡村小学考上扬州中学,1958年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北京外贸学院国际贸易系(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郭东坡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新华社澳门分社社长、澳门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5年5月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会长。1997年7月任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为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十五届中央委员。刘力上,江都市邵伯镇人,1916年7月生,国画大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原在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现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工笔重彩画会顾问。刘力上,早年在家乡上私塾,后到上海拜为国画大师张大千的入室弟子。随张大千先生学习人物画、山水画。抗日战争爆发后,刘力上赴武汉投笔从戎,参加抗日大军,转战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在南宁会战时部队被打散。经历了四年军旅生涯后,刘力上去四川探亲,与老师张大千重逢。在老师抗战不分前方后方,重要的是爱国报国,弘扬民族艺术亦是爱国表现的思想启发下,又随师辗转至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天水麦积山等地临壁画,孜孜不倦地研究古代绘画艺术,继承祖国优秀艺术传统,画技迅速提高。40年代中期初露画坛,擅长山水、人物、花卉,对重彩技艺有较深研究。新中国成立后任川西文联美术协会国画组组长,1953年调北京中国美术研究学院任教,传授我国传统技法——重彩。1957年与其他10名画家合作的《岱山旭日》巨幅山水,作为国家礼品由毛泽东主席率领的中共代表团带往前苏联,赠给苏共中央。1983年刘力上与夫人俞致贞合作的巨幅景屏《荷塘清趣》被陈列于中南海紫光阁接待厅。刘力上多次参加国际画展,许多作品在日本、印度、法国、荷兰、美国、加拿大等国及香港、澳门地区展出。1986年北京朝阳出版社出版的《美术技法画库》的第一部分“花卉”为刘力上与俞致贞的共同绘画。毛如柏,1938年5月生,江都邵伯人。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书记。1956年入南京大学气象系学习。195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毕业后在西藏自治区气象局科研所工作。1965年2月后任西藏自治区委“四清”工作队副队长、队长,西藏自治区气象局预报组组长、政工科科长、政治处主任,拉萨市气象台台长,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副局长,局长。1984年12月起任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副书记、西藏自治区常务副主任。1993年4月任建设部副部长。1997年8月起任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书记。中共第十五届中央委员。吴大观,江都市人,1916年11月生,大学文化,研究员,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常委。1937年吴大观毕业于江苏省扬州中学,1942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大航空系。1944年到1947年赴美国莱康明发动机厂及普惠航空发动机公司学习。解放后先后担任沈阳航空发动机研究所副所长、沈阳黎明发动机公司(410厂)总工程师、西安航空发动机厂副厂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荣誉理事、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专家会员、美国航空航天学会会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吴大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航空工业创始人之一,50年代中期组织成立中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设计机构,领导研制中国第一型喷气教练机用喷气发动机(喷发——1A型),参与领导研制涡扇——5、涡扇——6等航空发动机,参与研制涡扇——9发动机总装、试车并赴英考核试验。80年代初主编英国罗罗公司斯贝MK202发动机设计资料,编著《涡轮风扇发动机及其系统的性能研究》,主编《涡喷发动机试车中的性能研究与故障分析》,主编斯贝发动机赴英高空台试验、部件强度考核试验结果技术资料,组织编写国军标:涡喷、涡扇及涡桨、涡轴发动机两册通用规范(GTB—241—87,GJB—242—87)。90年代组织编写《发动机结构完整性大纲》、《航空涡喷、涡扇发动机结构设计准则研究报告》等航空发动机的基础标准和规范。先后发表航空发动机研制、经验、教训等论文40多篇。1990年获国家级第一批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1992年评为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93年被国家人事部定为不离退休的专家。肖峰,江都市麾村镇野田村人,1932年2月生,教授,油画家,艺术教育家,原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肖峰1943年参加革命, 在新四军从事文艺工作。 1950年入国立艺专(浙江美术学院前身)学习,1954年到苏联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学习油画,毕业并获艺术家称号。回国后在浙江美术学院执教,并兼任油画系的领导。1973年调上海画院从事专职创作,同时担任油画、雕塑创作室领导工作。1982年调回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后任院长。肖峰长期从事艺术教育与艺术的领导工作,培养了许多人才,为艺术教育和浙江美院的建设与改革作出了显著的贡献。其代表作品:油画《辞江南》(藏苏联列宾美术学院)、《六三罢工》(藏中国革命博物馆)、《创业的年代》(藏浙江美术学院)、《战斗在罗霄山上》(合作,藏新四军纪念馆)、《乘胜前进》(藏中国军事博物馆)、《拂晓》(合作,藏中国美术馆)。出版物有《肖峰、宋韧油画选》画集和《谈艺论美》、《论油画技法》等文集。在国内外几十种学术刊物、报纸、杂志发表论文近100篇。作品先后在苏、美、日、法、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在国内各地举办过联展,参加数十次全国性及地方性美术展览,并多次获奖。其油画作品多取材于亲身经历与感受,善写人物、风景、历史画。其画风意境深遂而隽秀,优美抒情,色彩浓郁高雅,用笔流畅而富有生气,精工善写,尤以银灰色调见长,别具一格。善于将中国画的写意手法西方油画丰富色调和谐地结合在一起。1994年被授予法国科学文化有突出贡献奖章。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现任浙江省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油画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副会长、国家艺教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报社社长。肖峰,江都市麾村镇野田村人,1932年2月生,教授,油画家,艺术教育家,原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肖峰1943年参加革命, 在新四军从事文艺工作。 1950年入国立艺专(浙江美术学院前身)学习,1954年到苏联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学习油画,毕业并获艺术家称号。回国后在浙江美术学院执教,并兼任油画系的领导。1973年调上海画院从事专职创作,同时担任油画、雕塑创作室领导工作。1982年调回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后任院长。肖峰长期从事艺术教育与艺术的领导工作,培养了许多人才,为艺术教育和浙江美院的建设与改革作出了显著的贡献。其代表作品:油画《辞江南》(藏苏联列宾美术学院)、《六三罢工》(藏中国革命博物馆)、《创业的年代》(藏浙江美术学院)、《战斗在罗霄山上》(合作,藏新四军纪念馆)、《乘胜前进》(藏中国军事博物馆)、《拂晓》(合作,藏中国美术馆)。出版物有《肖峰、宋韧油画选》画集和《谈艺论美》、《论油画技法》等文集。在国内外几十种学术刊物、报纸、杂志发表论文近100篇。作品先后在苏、美、日、法、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在国内各地举办过联展,参加数十次全国性及地方性美术展览,并多次获奖。其油画作品多取材于亲身经历与感受,善写人物、风景、历史画。其画风意境深遂而隽秀,优美抒情,色彩浓郁高雅,用笔流畅而富有生气,精工善写,尤以银灰色调见长,别具一格。善于将中国画的写意手法西方油画丰富色调和谐地结合在一起。1994年被授予法国科学文化有突出贡献奖章。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现任浙江省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油画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副会长、国家艺教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报社社长。
肖峰,江都区麾村镇野田村人,1932年2月生,教授,油画家,艺术教育家,原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肖峰1943年参加革命, 在新四军从事文艺工作。 1950年入国立艺专(浙江美术学院前身)学习,1954年到苏联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学习油画,毕业并获艺术家称号。回国后在浙江美术学院执教,并兼任油画系的领导。1973年调上海画院从事专职创作,同时担任油画、雕塑创作室领导工作。1982年调回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后任院长。肖峰长期从事艺术教育与艺术的领导工作,培养了许多人才,为艺术教育和浙江美院的建设与改革作出了显著的贡献。其代表作品:油画《辞江南》(藏苏联列宾美术学院)、《六三罢工》(藏中国革命博物馆)、《创业的年代》(藏浙江美术学院)、《战斗在罗霄山上》(合作,藏新四军纪念馆)、《乘胜前进》(藏中国军事博物馆)、《拂晓》(合作,藏中国美术馆)。出版物有《肖峰、宋韧油画选》画集和《谈艺论美》、《论油画技法》等文集。在国内外几十种学术刊物、报纸、杂志发表论文近100篇。作品先后在苏、美、日、法、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在国内各地举办过联展,参加数十次全国性及地方性美术展览,并多次获奖。其油画作品多取材于亲身经历与感受,善写人物、风景、历史画。其画风意境深遂而隽秀,优美抒情,色彩浓郁高雅,用笔流畅而富有生气,精工善写,尤以银灰色调见长,别具一格。善于将中国画的写意手法西方油画丰富色调和谐地结合在一起。1994年被授予法国科学文化有突出贡献奖章。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现任浙江省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油画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副会长、国家艺教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报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