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晋中学院李敏发表的论文

晋中学院李敏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

晋中学院李敏发表的论文

1. Jing Zhao,Chenyu Wang,Aijun yang,Wei Liu,Min Li*. Vasculogenic mimicry formatio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08,7(9):530-533。2. Tong-ju GUAN, Feng-jin QIN, Jian-hai DU , You-yi ZHANG *,Min LI *. AICAR inhibited proliferation, induced S-phase arrest and promoted apoptosis in CaSki cells Acta Pharmacol Sin2007,28:1984?1990。3. Min Li , Wei Liu, Yan-Fang Zhu,Yong-Lin Chen, Bang-Zhi Zhang, Rui Wang.Correlation of COX-2 and K-ras expression to clinical outcome in gastric cancer ACTA Oncological 2006,45:1115-1119。4.Min Li,Shu-Ying Qi, Yong Wang,Shu-XianFeng, Bang-ZhiZhang, Rui Wang.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yclooxygenase-2 and Bcl-2 in Borderline Ovarian Tumor Archives of Gynecocogy and Obstetrics 2005,272(1):48-52。5. 蔡玮,张芳,刘伟,杨爱军,王晨昱,李敏*。PPAR-γ及CTGF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相互作用的研究.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4):515-5186. 牛云霞,王晨昱,杨爱军,刘伟,尚丽娜,李敏*,王金穗。 DKK3和vWF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中国癌症杂志2010,20(3):182-1867. 尚丽娜,杨爱军,王晨昱,刘伟,牛云霞,李敏*。内皮细胞对结肠癌细胞系SW480中CD133+细胞表达VEGF的影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0,32(16):1740-17448. 尚丽娜,杨爱军,王晨昱,刘伟,李敏*,王金穗。结直肠癌中CD133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相关性的研究. 肿瘤 2010,30(6):524-5289. 王明娟,刘铭,刘伟,杨爱军,王晨昱,柳军玺,李敏*,邸多隆。甘肃棘豆生物碱部位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11):1009-101110. 蔡玮,张芳,刘伟,杨爱军,王晨昱,李敏*。CTGF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与PPAR-γ关系的探讨.肿瘤防治研究 2009,36(1):36-3911. 王敏,张虹,杨爱军,刘伟,王晨昱,李敏*。血管性血友病因子体外对胃癌细胞BGC-823增殖和黏附的影响. 肿瘤防治研究 2009,36(1):21-2312. 方三高,王明娟,刘铭,杨爱军,王晨昱,李敏*。CDX2对SW480和HCT-116细胞增殖、凋亡、自噬及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30(18):1756-176013. 张立,刘伟,杨爱军,王晨昱,李敏*。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整合素β3在人肺癌细胞GLC-82黏附的初步研究.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9(17):2610-261414. 杨爱军,穆继英,刘伟,王晨昱,李敏*。人横纹肌肉瘤拟态血管生成能力及与angiopoietin-2,laminin5γ2关系的研究 .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08,24(6) :721-724。15. 张立,刘伟,杨爱军,王晨昱,李敏*。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整合素β3在人肺癌细胞H460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的相关性. 中国癌症杂志2008,18(4):271-275。16. 王敏,刘伟,杨爱军,王晨昱,李敏*。 vWF和HDAC1在胃癌细胞株BGC-823中的表达及对细胞粘附侵袭能力的影响.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7):630-633。17. 张虹,王敏,刘伟,杨爱军,王晨昱,李敏*。 肝癌细胞中STAT3及 c-myc的表达和意义 . 肿瘤2008,28(5):394-397。18. 刘铭,王明娟,刘伟,杨爱军,王晨昱,柳军玺,李敏*,邸多隆。甘肃棘豆体内生物碱部位活性的研究.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8,10(12):8-11。19. 张芳,蔡玮,杨爱军,王晨昱,刘伟,李敏。CTGF单克隆抗体对胃腺癌细胞BGC823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4):4860-48614865。

1. 丁静秋,徐克沂,乙脑患者呼吸监护治疗,北京医学,1977,3(2):1102. 丁静秋,徐克沂,狂犬病监护治疗,中华流行病杂志,1980,4(3):323.徐克沂, 病例讨论.No 43. 中华内科杂志,1982,2(3):3。4.徐克沂, 柏查氏综合征误诊为肝炎后肝硬变2例, 实用内科杂志, 1985, 5(3):134,5,徐克沂, 蔡皓东,人脐带血白细胞干扰素治疗水痘疗效观察,临床药学,1985,4(3)1855,6,徐克沂, 43例乙型脑炎误诊病例分析,新医学, 1986,6(6):3057,徐克沂,丁静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合并腮腺肿大原因探讨,中华传染病杂志。1986,4(3):1648,徐克沂, 蔡皓东,乙脑患者合并ARDS研究。中华传染病杂志。1987,5(2):1119,徐克沂,孙承民,蔡皓东,乙脑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中华医学杂志。1987,6(4):22410,徐克沂,潘抗衡,蔡皓东,乙脑鉴别诊断研究,新医学19885(3):1711,徐克沂, 蔡皓东,病毒性肝炎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观察。中华医学杂志,1988,68(10):59012,徐克沂,丁静秋,蔡皓东,等,呼吸监护病房的绿脓杆菌感染,中华内科杂志,1989年第8卷第2期13,徐克沂,丁静秋,蔡皓东,等,乙脑危重患者呼吸监护15年,危重病急救医学,1990,2(2):10314,徐克沂,肖元普,戴望苏,等,叶下珠,天花粉,大黄抗HBV活性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38915,李正谦,徐克沂,HBV基因自然变异研究,北京医学,1992,19(3):10116, 赵永森,曾毅,徐克沂,从一名中国艾滋病患者分离HIV病毒,中华病毒学杂志,1994,10(3):21617,王培之,徐克沂, 抗戊型肝炎病毒Ig M抗体的临床意义。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1996,2。18,王培之,徐克沂,北京地区急性肝炎患者血清病原学分析,北京医学,1998,4(2)11719, 郑文友,皮国华,徐克沂,等,中草药‘再生丹’对HIV感染者的疗效观察。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1999,3:29120,刘顺爱,徐克沂,HIV/AIDS与肝炎病毒感染者CD4, CD8 淋巴细胞数的比较,中国免疫学杂志,1999,15(12):56121,徐克沂,Carolin M. Black, 连接酶链反应用于淋病的诊断,中华皮肤病杂志 1999,32(3):15022, Xu Keyi, Glanton A, Johnson SR et al, Detection of Neisseria gonorrhoeae infection by ligase chain reaction testing of urine among adlesent women with and without chlamydia trachomatis infection, Sex Transm Dis, 1998,25(10):533.23.徐克沂,李敏,伦文辉,等, 北京地区育龄妇女泌尿生殖道砂眼衣原体感染状况及基因分型初步研究,中华皮肤病杂志,2000,33(6):40424,徐克沂,王苏生,张剑平,等,雷公藤有效成分WZ1对肾小球肾炎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探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7:5325,王培之,徐克沂,胶体金免疫结合试验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0,23(5):30826,张剑平,徐克沂, 生晒参与红参体外免疫增强的作用,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0,6(15):38727, 徐克沂,张永新,王瑛,等,同时检测HIV抗体及P24抗原快速诊断试剂的研制,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2,16(4):37728,扬民,徐克沂等,SARS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及意义,中华传染病杂志,2003,21(5):327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基础,师资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学术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信息工程学院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从师资培养、人才引进等各个方面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目前,全院共有教职工76人,专任教师67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0余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湖北省跨世纪学术骨干1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校级学术带头人3人,校级学术骨干10人;硕士48人,博士及在读博士8人。现已基本形成一支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比较合理、力量雄厚、朝气蓬勃、具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迄今为止已为社会和国家培养了1500余名电气工程技术人才、输送了1100余名计算机专业人才、400余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全院共有教职工78人,专任教师6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0余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湖北省跨世纪学术骨干1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有硕士学位的72人,博士及在读博士9人。在科研方面,2000年科研立项项目,省厅级2项,院级10项;2001年省级立项1项,院内立项2项;2002年省级立项2项,州内立项1项,院内立项5项;2003年院内立项21项,参加科研项目人数比例达100%;2004年省级立项3项,横向合作项目2项,院内立项5项;2005年院内立项5项;2006年省级立项1项,州内立项3项,院内立项30项;2007年国家民委立项1项,省级立项2项,校内立项11项,横向合作项目1项。自1999年以来,共公开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教材7部。2002年,我院获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获学校科技成果奖三等奖3项;2005年获州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2006年获省级课件评比三等奖一项,获州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 教 授:李清政 男,土家族,湖北咸丰人,1959年11月生,在职大学,双学士,教授,恩施州电力行业协会常务理事,校学术骨干。1983年8月毕业于湖北大学数学专业,1993年12月毕业于湖北大学物理教育专业,1981年1月参加工作,198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湖北民族学院电气工程与应用物理系副主任、党总支副书记、党总支书记、系主任,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教育学院院长。现任湖北民族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发表论文20余篇,编著教材3部。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谭建军 男,出生于1960年8月,利川市人,蒙古族,大学本科学历,教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现任湖北民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是民建湖北省委常务委员、民建恩施州委主委、湖北省第十届政协委员、恩施州第六届政协副主席、中国高等院校电子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信息化协会常务理事。谭建军同志参加工作以来,先后获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鉴定成果一项,国家专利二项,省优秀教学成果3等奖一项,专利博览会金奖一项。发表论文30余篇,编著教材一部,参编教材一部,主审教材一部。指导的本科毕业生毕业设计多次获得省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三等奖并获得省优秀论文指导奖。在指导我校大学生首次参加全国电子制作大赛中,其指导的作品获得湖北省赛区一等奖。梅延玲 女,中共党员,现为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电子信息教授。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几年来,主持省厅级重点科研项目2项,参与多项。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EI收录一篇,并获湖北省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现为湖北民族学院学术骨干,主要研究方向电磁理论。毕晓玲 女,教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主要从事于计算机教学与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研究。先后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持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一项,主持省民委项目一项。2007年获得湖北民族学院第三届“教学明星奖”。张学哲 男,教授,湖北省教育厅教学巡视员,河北省辛集市人,1948年9月出生,毕业于湖北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曾担任湖北民族学院计算机与数学系分管教学的副系主任、湖北民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从教四十余年,担任过本、专科及硕士课程教学,所任课程有BASIC语言程序设计、PASICAL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FORTRAN语言程序设计、Usual FoxPro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文化基础以及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线性代数、数学教育学、初等数论、初数研究、高等几何、高等数学、离散数学、代数拓扑等近二十门课程。主研领域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应用、信息教育与数学教育,在省级及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之独到见解与创新发现为同行所公认,并为国家级文摘期刊所收录,同时,还被北京师大等重要网站全文转载。□ 副教授:雷随斌 谢坤武 袁海林 谭明佳 李劲 叶斌 曾仑明 杨庆张昌华 孙永发 钟建伟 陈功贵 谭忠祥 郑明辉 周惠华□ 高级实验师:黄晓凡 叶燕 高发桂 平爱红□ 讲 师:孙先波 杨顺钰 谭洁 陈世强 贺刚 胡坤华 陶 勇 杨兴忠向丽萍 向静 李艳 段昌敏 宋庆燕 陈自根 张华姚红英 李时东 高仕宏 黄勇 廖 宇 廖红华 向军□ 助 教:李敏 郭黎 刘嵩 来国红 李超李沁 刘清明 高林 易金桥 方芳 胡山 方海兵 孙玲娇□ 实验师:刘利平 余娅 刘中华□助研究员:戴红梅 龚 敏□校级学术骨干:梅延玲 毕晓玲 谢坤武 袁海林 郑明辉陈功贵 杨 庆 李 劲 叶 斌 叶 燕

晋中学院李雪岗发表的论文

郑有业,薛迎喜,程力军等. 西藏驱龙超大型斑岩铜(钼)矿床:发现、特征及意义. 地球科学,2004,29(1):103-108.ZHENG YouYe, ZHANG GangYang, XU RongKe, et al. Geochronological Constraints on Magmatic Intrusions and Mineralization of the Zhunuo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in Gangdese,Tibet.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7.52(22):3139-3147.郑有业,高顺宝,张大权等.西藏朱诺斑岩铜矿床发现的重大意义及启示. 地学前缘,2006.13(4):233-239.ZHENG Youye,XU Rongke,WANG Chengyuan, et al. Discovery of early Triassic conodonts in western Gangdise and establishment of the Tangnale Formation.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2007,37(7):1231-1237.郑有业,许荣科,马国桃等.锆石SHRIMP测年对狮泉河蛇绿岩形成和俯冲的时间约束.岩石学报,2006,22(4):895-904.郑有业,多吉,马国桃等.藏南查拉普岩金矿床特征、发现及时代约束. 地球科学,2007,32(2):185-193.郑有业,多吉,张刚阳等.西藏吉如斑岩铜矿床的发现过程及意义.矿床地质, 2007,26(3):386-390.郑有业,高顺宝,张大权等. 西藏驱龙超大型斑岩铜矿床成矿流体对成矿的控制. 地球科学,2006,31(3):349-354.Z Youye, X Rongke, W Chengyuan,and M Guotao . The first discovery of Permian conodont fauna from peri-Gondwana cool water facies in Tibet,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7, 50(12):1767-1772.郑有业,许荣科,张刚阳等.西藏日土岩基三宫岩石序列地球化学、年代学及构造意义.岩石学报,2008,24(02):68-76.Zheng Youye, Duo Ji, Cheng Shunbo, et al. Progress in porphyry copper exploration from the Gangdise belt, Tibet. Earth Earth Sci. China, 2007,1(2):226-232.郑有业,高顺宝,程力军等. 西藏冲江大型斑岩铜(钼金)矿床的发现及意义. 地球科学,2004,29(3):333-339.郑有业,高顺宝, 樊子珲.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找矿新进展及关键性科学问题.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4,23:162-164.Zheng Youye, Xue Yingxi, Gao Shunbao. Copper-Polymetal Metallogenic Series and Prospecting Perspective of Eastern Section of Gangdise.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3, Volume 14(4):349-355.郑有业,许荣科,何来信等.西藏狮泉河蛇绿混杂岩带—一个新的多岛弧盆系统的厘定及意义.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4,24(1):13-20.郑有业,陈仁义,庞迎春,施俊法,高顺宝,左仁广. “协优”成矿预测方法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地球科学. 2009.34(3):511-524.

李敏发表的论文

李敏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79.7 最终学历 在读硕士 职 称 主治医师 讲师 ,学 位 学士 职 务 助教 ,所在院系 五官医学院,通信地址 湖北省咸宁学院五官医学院 眼科教研室 437100 研究方向 角膜病 , 一、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课题名称 课题类别 来源 年限 本人所起作用 鉴定情况 二、近五年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以第1署名人发表的学术论文题目 刊物名称 级别 时间 署名次序 备注 砂轮切割引起的52例眼外伤的临床分析 咸宁学院学报 四 2006年 03期 1/2

1. 马铃薯多酚氧化酶的特性研究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189-1922. 苹果汁酶解工艺参数对感官品质与香气构成的影响农业机械学报2010年第10期:143-1473. 鲜切马铃薯保鲜研究硕士毕业论文。2005年4. 浓缩苹果汁加工工艺对芳香物质的影响及工艺优化研究博士毕业论文。2011年

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英语》,2005年2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主编2、《计算机导论》,2006年9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主编3、《AUTUCAD建筑制图》2007年2月清华大学出版社,主编近年来发表的论文:1、李敏 ,李滨红 周镭. UNIX操作系统文件管理的研究 黑龙江商学院学报1992[10]2、李敏 谭家玉, 用电、购电、供电网络系统研究 电测语仪表 1997[6]3、李敏 李群. 铁路信号维修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现代日用科学 1997[2]4、郑千江 李敏. 计算机统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乡镇企业家 1999[12]5、李敏. 分布式数据库一般查询处理的优化方法 黑龙江商学院学报 1998[3]6、李敏. 数据挖掘在辅助决策系统的应用研究 微计算机信息 2005[4]7、李敏. 基于rough集的数据挖掘在商业决策系统的应用研究 计算机科学2005[5]8、李敏. e-files box的办公软件研究 哈尔滨商业大学报2006[4]9、李敏.物资管理系统,世界仪表与自动化2005 [4]10、李敏. 关于计算机本科毕业设计的一些改革 商业高教探索2005[3]11、李思纯,李敏. 水下声散射信号处理可视化技术 应用技术2006[2]12、李敏. 基于属性的粗糙集在数据挖掘中的应用 哈尔滨商业大学报2008[1]

李笑敏发表的论文

姚芊羽 和名人重名是不错的选择

姚伊(一月一日生)馨(新年)

姚恬雅:沉静文雅。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七年》:“吏部郎江智渊素恬雅,渐不会旨。” 许多人主要是根据字义来取名,即根据各自不同的审美观念,根据不同的愿望、追求,根据不同的性格、爱好,起一个文字意义很好的名字。这就是说,讲究字义是起个好名字的起码要求。所谓名字的字义,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名字的本意即实实在在的含意。这种含意大多包含着起名者对被起名者的希望、追求、祝愿,也可能包含起名者的个性特征和爱好;另一方面,名字的字义还包括寓义,即借其他事物以寄托本意。

李敏论文发表

1992年7月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分配至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肛肠科工作至今;第九批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四川省首批优秀中青年中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川北医学院优秀中共党员及附院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从事中西医结合肛肠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有扎实的本专业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并师从省内中医消化名师攻读硕士学位,继承和发扬李东垣、唐容川学术思想,对炎性肠病、便秘的治疗有独特见解,对本专业的复杂重症的处理得心应手,如高位复杂性肛瘘、环状混合痔、肛周高位复杂性脓肿、骶前和坐骨直肠窝囊肿、重度直肠脱垂等的诊断和手术,以及腰俞穴麻醉意外、痔术后大出血的诊治、抢救。致力于肛门、直肠、结肠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科研能力较强,先后主持和主研多项省部级、国家级、厅局级科研课题,承担课题“血竭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升阳除湿法对痔术后肛垫修复的效应研究”、“外剥内扎合弧形切口皮桥游离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研究”、“外剥内扎并梯形皮瓣游离术预防女性前位痔术后水肿临床研究”等科研课题。科研成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临床研究” 获2007年度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注射切除缝合保留齿线术治疗不同类型混合痔操作规程制定及临床评价研究”获2010年度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血竭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获2008年度南充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经阴道纵切横缝术治疗直肠前突临床研究”、“切开双挂线引流术治疗高位马蹄型肛周脓肿临床研究”、“吻合器选择性切闭硬注术治疗Ⅲ-Ⅳ度痔临床研究”分别获2003年度及2008年度南充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学科建设方面,作为学术继承人参与国家“十一五”重点中医专科建设项目工作,作为研究所成员参与了部省共建重点实验室项目建设工作。在《中国肛肠病杂志》、《中成药》、《中华中医药学刊》、《中医研究》、《四川中医》、《四川医学》、《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中医药临床杂志》、《实用中医内科杂志》、《川北医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第一作者中西医科技论文30余篇。

1. Jing Zhao,Chenyu Wang,Aijun yang,Wei Liu,Min Li*. Vasculogenic mimicry formatio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08,7(9):530-533。2. Tong-ju GUAN, Feng-jin QIN, Jian-hai DU , You-yi ZHANG *,Min LI *. AICAR inhibited proliferation, induced S-phase arrest and promoted apoptosis in CaSki cells Acta Pharmacol Sin2007,28:1984?1990。3. Min Li , Wei Liu, Yan-Fang Zhu,Yong-Lin Chen, Bang-Zhi Zhang, Rui Wang.Correlation of COX-2 and K-ras expression to clinical outcome in gastric cancer ACTA Oncological 2006,45:1115-1119。4.Min Li,Shu-Ying Qi, Yong Wang,Shu-XianFeng, Bang-ZhiZhang, Rui Wang.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yclooxygenase-2 and Bcl-2 in Borderline Ovarian Tumor Archives of Gynecocogy and Obstetrics 2005,272(1):48-52。5. 蔡玮,张芳,刘伟,杨爱军,王晨昱,李敏*。PPAR-γ及CTGF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相互作用的研究.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4):515-5186. 牛云霞,王晨昱,杨爱军,刘伟,尚丽娜,李敏*,王金穗。 DKK3和vWF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中国癌症杂志2010,20(3):182-1867. 尚丽娜,杨爱军,王晨昱,刘伟,牛云霞,李敏*。内皮细胞对结肠癌细胞系SW480中CD133+细胞表达VEGF的影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0,32(16):1740-17448. 尚丽娜,杨爱军,王晨昱,刘伟,李敏*,王金穗。结直肠癌中CD133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相关性的研究. 肿瘤 2010,30(6):524-5289. 王明娟,刘铭,刘伟,杨爱军,王晨昱,柳军玺,李敏*,邸多隆。甘肃棘豆生物碱部位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11):1009-101110. 蔡玮,张芳,刘伟,杨爱军,王晨昱,李敏*。CTGF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与PPAR-γ关系的探讨.肿瘤防治研究 2009,36(1):36-3911. 王敏,张虹,杨爱军,刘伟,王晨昱,李敏*。血管性血友病因子体外对胃癌细胞BGC-823增殖和黏附的影响. 肿瘤防治研究 2009,36(1):21-2312. 方三高,王明娟,刘铭,杨爱军,王晨昱,李敏*。CDX2对SW480和HCT-116细胞增殖、凋亡、自噬及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30(18):1756-176013. 张立,刘伟,杨爱军,王晨昱,李敏*。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整合素β3在人肺癌细胞GLC-82黏附的初步研究.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9(17):2610-261414. 杨爱军,穆继英,刘伟,王晨昱,李敏*。人横纹肌肉瘤拟态血管生成能力及与angiopoietin-2,laminin5γ2关系的研究 .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08,24(6) :721-724。15. 张立,刘伟,杨爱军,王晨昱,李敏*。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整合素β3在人肺癌细胞H460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的相关性. 中国癌症杂志2008,18(4):271-275。16. 王敏,刘伟,杨爱军,王晨昱,李敏*。 vWF和HDAC1在胃癌细胞株BGC-823中的表达及对细胞粘附侵袭能力的影响.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7):630-633。17. 张虹,王敏,刘伟,杨爱军,王晨昱,李敏*。 肝癌细胞中STAT3及 c-myc的表达和意义 . 肿瘤2008,28(5):394-397。18. 刘铭,王明娟,刘伟,杨爱军,王晨昱,柳军玺,李敏*,邸多隆。甘肃棘豆体内生物碱部位活性的研究.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8,10(12):8-11。19. 张芳,蔡玮,杨爱军,王晨昱,刘伟,李敏。CTGF单克隆抗体对胃腺癌细胞BGC823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4):4860-48614865。

  • 索引序列
  • 晋中学院李敏发表的论文
  • 晋中学院李雪岗发表的论文
  • 李敏发表的论文
  • 李笑敏发表的论文
  • 李敏论文发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