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嵌入式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嵌入式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嵌入式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软件开发论文参考文献(汇总)

你知道软件开发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软件开发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1]周金陵.张鹏.丛于 CMMI 的软件过程改进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3,2400:60-62.

[2]龚波,于自跃.小型软件企业实施 CMMI 过程改进研究和分析[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21(8):64-67.

[3][美] 施瓦尔贝.IT项目管理[M].王金玉,时郴,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4]刘佰忠.项目管理是 IT 项目灵魂[J].湖南制造业信息化,2004(4): 9-10.

[5]段琳琳.敏捷方法在需求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D].长沙:湖南大学,.

[6]段琳琳.王如龙.极限编程在软件项目开发中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08. 27 (l):127-130.

[7]唐爱国,王如龙.软件项目范围变更流程与过程控制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06. 4(9):71-73.

[8]唐艳.教捷方法在数据库设计中的应用.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 年 02 期.

[9]林锐.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解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10]ROBERT C. MARTIN.敏捷软件开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88.

[11]伯克温.项目管理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342.

[1]陆恩锡,涨慧娟,尹清华.化工过程模拟及相关高新技术[J],化工进展,1999,18(4): 63-64.

[2]王之瑛.改进高效浓密机工艺和设备是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J],湖南有色金属,1995,24-27.

[3]钱学森.关于思维科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3-12.

[4]黄向华.控制系统仿真[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1-5.

[5]刘晓东.沉降槽泥层界面检测仪的应用[J],自动化仪器与仪表,2007(3):52-53.

[6]杨慧,陈述文.0>50m大型浓密机的自动控制[J],金属矿山,2002,318(12):38-40.

[7]杨榛,浦伟光等.化工流程工业计算机的应用技术与进展[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0, 27(2): 139-143.

[8]韩虹,李朝明.关于浓缩池设计的探究[J],新疆化工,2007,20(3):12-14.

[9]孙红先,赵听友,蔡冠梁.化工模拟软件的应用与开发[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7,24(9): 1285-1288.

[10]耿增显,柴天佑,岳恒.浓密机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J],控制工程,2008,19(9): 353-363.

[11]刘学言.多级逆流洗漆系统洗涤动力数的提出及其应用[J],湿法冶金,1993,7(3): 25-31.

[1]陈友洪,G 公司 SAP 质量管理系统应用研究[D],甘肃,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7-9.

[2]栾跃,软件开发项目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20-40.

[3]黄佳,SAP 业务数据传输指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234-238.

[4] 卢俊,SAP 行业解决方案[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5-10.

[5]石坚燕,SAP NetWeaver--SAP 新一代业务平台[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1-37.

[6] 胡险峰,SAP 及 mySAP 商务套件[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12-15.

[7] Raymond McLeond,Jr. George Schell 着,张成洪,顾卓珺等译,管理信息系统(第10 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19-33.

[8]Peter S. Pande et al,Robert P. Neuman,Roland R. Cavanagh,The Six Sigma Way:How GE,Motorola,and Other Top Companies are Honing Their Performance[M],McGraw-Hill,2000,1-67.

[9]David M. Levine,Statistics for Six Sigma Green Belts with Minitab and JMP[M],FT Press,2006,1-22.

[10]王天杨,王斌峰,倪寅凌,左贝合着,SAP 最佳业务实践[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17-19.

[11]Christian Kramer,Sven Ringling,Song Yang,Mastering HR Management with SAP[M],SAP Press,2006,19-22.

[12]Andreas Vogel,Ian Kimbell,mySAP ERP For Dummies[M],For Dummies,2005,1-80.

[1]姜新.嵌入式控制系统软件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3.

[2]向立志,谭杰等.先进控制算法软件的`设计与开发[J],计算机工程,2003,29(18):41-43.

[3]刘x,周建宏,刘宏民.电熔法提纯氧化镁电极的自动控制[J],电气传动自动化,2000,22(1): 18-20.

[4]吴志伟,吴永建,张莉等.一种基于规则推理的电熔镁炉智能控制系统[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版),2009, 30(11): 1526-1529.

[5]吴新军.PLC在电溶镁炉集中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冶金设备,2003,4(2):67-68.

[6]孙鹤旭,林涛.嵌入式控制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4.

[7]齐国超,张卫军.电熔镁电弧炉炉体优化设计[J],冶金能源,2010,29(4):34-36.

[8]吴永建,吴志伟,柴天佑等.电熔镁炉智能优化仿真实验平台[J],系统仿真学报,2011, 23(4):676-680.

[9]倪晓明,孙菲.电熔镁石炉的计算机控制及节能改造[J],冶金能源,2002,21(1): 60-61.

[10]葛伟.基于虚拟仪器的电溶镁炉监测系统[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5.

相关范文:基于单片机监控系统的研究【摘要】文章所设计的基于单片机监控系统汽车行驶记录仪所实现的主要功能:记录汽车停车前2秒内的行驶速度,并能实时地显示汽车行驶的状态信息,同时还对汽车的超速行驶进行报警并记录一天之内的超速次数。【关键词】单片机;模块;监控本文所设计的汽车行驶记录仪是基于两片8051单片机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来进行设计的,整个系统分为六大模块分别是:电源模块、速度信号采集模块、时钟模块、单片机模块、存储器模块、显示模块。一、电源模块的设计记录仪作为车载设备,使用汽车电源。汽车上的电源有两个:汽车发电机和蓄电池。记录仪的电源直接取自蓄电池,在发电机转速和用电负载发生较大变化时,可保持汽车电网电压的相对稳定,同时,还可吸收电路中随时出现的瞬时过电压,以保护电子元件不受损害。车辆使用的车载蓄电池标称值有两种 12V的和 24V的,因此为了得到需要的 5V的电压,我选用了 DC-DC 电源转换芯片。二、速度信号采集模块的设计速度信号检测模块的原理是:汽车行驶过程中,车轮经过传感器,单位时间内输出一定的脉冲,传感器输出的脉冲通过差动放大电路的放大与整形,然后送到单片机 8051 的 T0端口进行脉冲计数,与此同时 8051 的 T1 进行计时开始待到定时器产生中断请求后,由计数器得到的脉冲数经过速度计算的公式和里程的计算后得到汽车行驶的速度和里程。从而得到汽车的行驶速度和里程,存储与 8051 的 RAM数据存储区。本系统采用霍尔传感器将速度信号转换为脉冲信号,考虑到传感器的体积要小,便于安装,误差要尽量减小等要求,设计采用车轮旋转一周速度传感器要输出若干个脉冲的方法。本系统采用的是在变速器上安装 3个小磁钢,霍尔传感器可相应的输出 3 个脉冲用于速度信号的采集。速度信号采集模块采用 THS118 型霍尔元件作为速度信号采集部分的速度传感器。三、时钟模块的设计时钟模块主要是用于对时、分、秒、年、月、日和星期的计时。该模块采用的芯片为DS12C887 时钟芯片。此芯片集成度高,其外围的电路设计非常的简单,且其性能非常好,计时的准确性高。DS12C887为双列直插式封装。其具体与单片机的连接如下所述:AD0~AD7双向地址/数据复用线与单片机的P0口相联,用于向单片机交换数据;AS 地址选通输入脚与单片机的 ALE 相联用于对地址锁存,实现地址数据的复用;CS 片选线与单片机的 相联,用于选通时钟芯片;DS 数据选通读输入引脚与单片机的读选通引脚相联,用于实现对芯片数据的读控制;R/W 读/写输入与单片机的写选通引脚相联,用于实现对时钟芯片的写控制;MOT 直接接地,选用 INTEL 时序。IRQ引脚与 8051 的 INT1 相连,用于为时间的采集提供时间基准。四、单片机模块的设计本系统采用两片单片机,两个单片机之间采用串行通讯,用于两者之间的数据交换。其工作时序是由外部晶振电路提供的,本系统采用的晶振频率是 12 兆 HZ。其复位电路为自动上电复位。设计中所采用的单片机为 8051。单片机在系统中主要是用来对其他模块进行控制,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主单片机主要是用于对速度信号采集模块、时钟模块和存储模块进行控制,同时还要与从单片机进行数据的交换。其外围的 I/O口主要与这些模块的中心芯片的数据总线或地址总线相连,其控制总线与这些模块的控制线相连。从单片机主要是用于对显示和校时的控制,因此其 I/O口主要与 LCD显示器的 I/O口相连,其控制线与 LCD显示器的控制线相连。由于从单片机的外部中断源只有两个,而我所设计的对时钟的校时主要是通过外部中断完成的,所以要对从单片机的外部中断源进行扩展。本系统采用了 8259A 进行中断源的扩展,从而实现对时钟的校时。五、储模块的设计汽车行驶记录仪对系统存储数据的实时性及长久性要求很高,因此本系统我采用了ATMEL 生产的 AT29C010A Flash 性存储器。其存储空间为 16K,能够满足设计的要求。AT29C010A是一种 5V在线闪速可电擦除的存储器,具有掉电保护功能;方便的在线编程能力不需要高的输入电压,指令系统在 5V 电压下即可控制对 AT29C010A 的读取数据,这与对 EEPROM 的操作相似。再编程能力是以每一分区为单位的,128 字节的数据装入AT29C010A 的同时完成编程。在一个再编程周期里,存储单元的寻址和 128 字节的数据通过内部锁存器可释放地址和数据总线,这样可为其它操作提供地址和数据总线。编程周期开始后,AT29C010A会自动擦除分区的内容,然后对锁存的数据在定时器作用下进行编程。六、示模块的设计显示器主要是为人机交互提供即时的信息,能让人们与机器进行很好的交流。在众多种类的显示器中,越来越多的仪器仪表及人机交互界面采用液晶显示器。LCD 可分为段位式LCD、字符式 LCD和点阵式 LCD。其中段位式和字符式只能用于数字和字符的简单的显示,不能满足图形曲线和汉字显示的要求;而点阵式不仅能够显示字符和数字,还可以显示各种图形、曲线及汉字,可以实现屏幕的上下左右滚动等功能。七、键的设计本系统的按键主要是用于对时钟的校对,现对按键的功能简述如下:按键 1~7是用于对秒分时日月年星期校时的中断申请;按键 8 是用于对校时进行加一的操作,键 9 是用于对校时进行减一的操作;按键 10 是用于实现对超速报警监控功能的复位。八、系统软件流程图的设计由于本设计主要是完成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因此我对系统的软件设计只进行了系统部分软件流程图的绘制。设计的流程图有:记录仪总体软件设计流程图、速度信号采集模块软件设计流程图、时钟模块软件设计流程图、外部中断软件设计流程图和 LCD 显示实现的软件设计流程图。【参考文献】[1]戴佳,苗龙,陈斌.51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典型实例[M].中国电力出版社.[2]周航慈.单片机应用程序设计技术[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3]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4]余发山.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仅供参考,请自借鉴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1]黄家升. 基于IAP的单片机软件远程升级[J]. 舰船电子对抗, 2007,(03) . [2]杨美仙. 单片机的发展及其应用[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35) . [3]陈寿元. 单片机多机通信网络改进及数据通信容错技术[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2) . [4]栗欣,周东辉,孙晓苗,李立. 单片机程序远程升级的设计[J]. 微计算机信息, 2006,(32)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 条[1]张志利,张晓峰,朱力. FPGA的单片机多机串行通信网络[J].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09,(03) . [2]姚晓光. 基于GPRS的单片机固件升级系统设计[J].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10,(06) . [3]李辉,宁祎,邓遵义. SPCE061A单片机程序存储器的扩展技术[J].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08,(04) . [4]向鹏,李绣峰,杜遥雪. 分布式全电动注塑机控制系统[J]. 机械与电子, 2007,(05) . [5]李俊,王金海. 基于TFTP协议的ARM软件远程更新系统[J]. 工矿自动化, 2010,(07) . [6]朱飞龙,杨鸣. 基于IAP功能单片机的远程更新系统设计[J]. 机电工程, 2010,(09) . [7]杨峰,张德跃. 一种使用双簇首的分簇路由协议的研究[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3) . [8]周茂霞. 基于Windows API函数编程的PC机与单片机多机通信的实现[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3) . [9]向鹏,李绣峰,杜遥雪. 全电动注射成型机控制系统设计[J]. 塑料, 2007,(02) . [10]张志利. 基于RS232协议的单片机多机通信网络研究[J].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09,(04)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 条[1]杨秀栋. SOC的存储器IP嵌入技术研究[D]. 电子科技大学, 2008 . [2]曾永龙. 冶金除尘风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研究[D]. 武汉科技大学, 2008 . [3]曹鹏. 基于M30626FJPGP芯片汽车音响系统设计[D]. 大连海事大学, 2008 . [4]程龙飞. 多参数综合可靠性加速试验环境测控系统的研究[D]. 浙江大学, 2010 . [5]任红文. 加速器高频自动频率调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兰州大学, 2010 . [6]季雪峰. 智能模拟信号采集卡的设计与实现[D]. 复旦大学, 2010 .

嵌入式系统毕业论文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1、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电子购物商城 3、酒店客房管理系统 4、社区住户信息管理系统 5、客户信息管理系统 6、自行车在线租赁管理系统 7、仓库物资信息管理系统 8、车辆违章信息管理系统 9、餐饮业务信息管理系统 10、酒店业务信息

51单片机也是属于嵌入式系统论文我有资料,可以给你,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设计,这个题目定好方向没有能完善给您的,吧任务书让看下的

这有一系列的毕业论文qq310852504

嵌入式操作系统毕业论文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网络电话应用程序设计 中小型企业物资管理系统 网上超市销售与管理 中小型企业的仓储管理系统 中小型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酒店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 铁路售票管理系统 计算机考试系统的开发应用 步进电机控制器设计 网上商店安全电子交易 网上通用教学自测系统 大/中型网络规划与设计 基于校园网的电子商务网站交易系统 网吧管理系统 小型企业主生产计划子系统 大型贵重设备资源共享数据管理系统设计 存储体系中块/页调度的综合性演示软件 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计 计算机公司销售管理系统 多媒体CAI课件制作 PDA手机编程 CRM的简易制作 存储体系的多媒体软件 网上协作学习系统 网上考务系统的实现 FTP服务器设计与实现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甘蔗成长分析系统 基于DCOM的分布式多媒体系统 基于局域网的通信监管理系统 基于J2EE平台MVC架构的设计实现 基于COM试验机测试控制系统 基于J2EE的电子商务系统 多媒体远程教育 数据库加密研究 数据库非修改性攻击技术 安全性整体检验算法与研究 长岭集团冰箱配套管理 计算机系教师信息管理系统 计算机软件综合实验CAI深度研制 系级党务管理系统(计算机系) 学生管理评估网络系统 公司商品订货系统 设备质检信息管理系统 线性流水过程演示系统 物资管理系统客户端 模拟电路疑难点的CAI课件 水温控制系统的设计 网络用户特征分析设计(个人版) 网络安全-黑客攻击手段分析 家庭防盗报警器 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企业考勤管理系统 医院门诊-住院收费系统 个人助理的应用与研究 酒店信息管理系统 电子商务中信息传递安全问题研究 视频业电信网络中的应用 基于FPGA的TCP/IP协议内核 网上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知识供应链模型及其咨询网站开发 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服务器端代理服务器 广西城市建设学校人事管理系统 并行程序设计-HANOI塔问题的求解 基于网络的法端达公司商务管理 网络用户特征分析设计(企业版) USB通信方式研究 车辆装备维护技术保障系统 网上购房系统 嵌入式操作系统 uc/os-II 的分析与研究 基于ORCAD的CAI实现 多媒体动态网站设计 动态网站制作 基于WEB的电子科技书店 在线考试系统 财务管理软件 W INDOWS 2000 看门狗设计 预测模型分析及实用软件开发 用户兴趣学习系统 商务通 - 网上超市 网上实时与非实时答疑系统 基于网络的实验上机考核系统设计 库存控制模型研究及信息系统开发 医院管理系统--财务、人事管理 餐饮管理系统 冠岩景区外联预报结算系统 网络故障报警系统研究 儿童体质监测系统 中学教务管理系统 糖厂车辆调度管理系统 银行信贷管理系统 漓江信息产业集团计划任务管理系统开发 网上教育环境支撑系统 桂林集联旅游汽车公司结算系统 IP可视电话--音视频传输 电子商务模拟软件设计--网上超市 网络通信中的加/解密技术 PCI驱动程序的开放 基于EXCEL自动报表生成系统 医疗保险金自动审核 足彩据的收集与分析 LINUX环境下的防火墙设计 基于某公司的原料库存预测子系统 网络商场 超市管理系统 网上商品房销售系统 操作者特征提取及身份识别研究 PDM的多文档管理 精度设计的计算机模拟 汽车网上交易系统 多人协作博弈模型及其软件开发 有线电视收费管理系统 基于DIREXCT的游戏设计 电子公告板系统开发 电子器件仓储管理系统 线性方程组的并行算法 XML到关系数据库转换工具的实现 基于PETRI网的综合算法研究 基于XX公司的生产量的决策子系统 关系运算的并行算法 国土资源信息办公一体化系统 工模具厂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网上就业需求管理系统 基于ERP的企业管理系统---计划管理系统设计 测试系统用户界面与安装程序实现 电子商务网站管理与安全系统 基于UPPAAL实时系统验证技术应用 基于CORBL环境主机的查询系统与编程技术 网上批发采购管理系统 电子政务--电子日历系统 基于网络的连锁超市的物流管理系统 基于校园网的交互式网络教学系统 公文阅读安全保证系统 ERP采购管理系统 基于SMV的协议验证技术应用 查询系统随机加解密技术研究

嵌入式开放型数控系统研究摘 要 在构建的开放式数控系统中,把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移植到MCS-51上,在其内核上创建自己的任务,开发出实时运动控制系统。该数控系统具有通信和网络功能。将该系统用在模拟加工平台上,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关键词 开放式数控 μC/OS-Ⅱ 实时操作系统1 开放式数控开放式数控是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前几年国内外对于PC-based开放式数控讨论较多,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嵌入式技术的发展,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开放式数控逐渐引起业界的关注。其主要原因是基于PC技术的数控系统在实时性方面有其先天不足之处。而这一方面嵌入式技术刚好发挥了它的优势,逐渐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目前采用嵌入式技术的开放型数控研究主要是指包含实时操作系统的控制器。本文研究的是关于采用μC/OS-Ⅱ实时内核的数控系统的软、硬件结构以及实验系统开发。和PC技术无关。2 基本体系结构和工作原理硬件结构以Windows 78E58(51系列)为核心,扩展了RAM,显示、键盘接口8279,MAX232串口,8255并口以及RTL 8019 AS网络芯片。去步进电机输出直接由78E58进行。如图1所示。W inbond 78E58内核32kB的FlashROM,包含μC/OS-Ⅱ实时内核在内的系统软件(即实时操作系统)约25kB左右。覆盖了该实验系统的全部数控功能,包括输入、译码、插补、伺服输出、显示、通讯等功能。图1中8279主要用于管理自行设计的小键盘和LED显示器。零件加工程序可以从小键盘输入。也可以从MAX232串行口输入。并口8255主要用于机床I/O信号的输入、输出以及调试时使用。8019AS是网络接口芯片,使得本嵌入式系统能和采用TCP/IP协议的以太网连接,实现上网功能。78E58中包含一个精简的TCP/IP协议栈。实时时钟是嵌入式系统的一个显著特征,μC/OS-Ⅱ要求时钟周期为10~100ms,刚好符合数控系统工作周期的需要。本实验系统采用10ms的工作周期,复杂系统可以适当增大。μC/OS-Ⅱ是一个源代码公开的实时占先式内核,它可以管理64个任务,有8个留给系统,用户可以使用56个任务,每个任务的优先级必须是不同的(对于数控系统而言这56个任务已绰绰有余)。GB/T 18759·1-2002开放式数控系统国家标准中,开放程度分为三个层次。其中第二层次为“控制装置在明确固定的拓扑结构下允许替换、增加NC核心中的特定模块以满足用户的特殊要求”。只要在μC/OS-Ⅱ开放式内核下“挂”上不同功能的任务,比如译码、插补、输出等模块就可以基本达到第二层次的要求,实现开放式数控的目标。3 开放式数控的软件实现3·1 软件接口整个软件系统以μC/OS-Ⅱ作为平台,并在创建的各个任务中调用相应的应用软件模块,结合实时中断服务程序,共同完成系统功能。为了实现开放式数控系统的模块化,提高应用软件模块的互换性和可移植性,给各应用软件模块定义了相应的程序接口。只要软件接口一致的应用软件模块则可以替代和互换。下面是插补程序的部分接口定义(C语言),其中包括插补数据的数据结构和一些相关的函数接口。3·2 任务实现整个软件除了μC/OS-Ⅱ以外,建立了9个任务外加一个系统初始化例程。9个任务分别是。9个任务被分配在一个前后台结构中,前台程序是实时性较强的任务,包括插补任务,监控任务,机床信号输入/输出任务。其余为后台任务,零件加工程序输入任务主要是从键盘输入加工程序,放在存储器中。串行通信是从外部输入零件加工程序。网络任务是和局域网交换信息。显示放在空闲任务之中。系统初始化在启动时只运行一次,以启动多任务OSStart()结束,见图2为实现各个任务之间的通信以及数据共享,μC/OS-Ⅱ提供了三种方法:信号量、邮箱和消息队列。下面以信号量为例说明任务间通信的方法。用户任务形式如下:这样,任务就是一个无限循环的C语言函数。函数中任务通过OSSemPend()函数等待相应信号量的到来,触发任务的执行;并利用系统延时函数OSTimeDly()延时。如图2所示,系统初始化完成的工作为μC/OS-Ⅱ初始化,创建信号量,创建任务,接口初始化等。在启动多任务OSStart();后,就处于μC/OS-Ⅱ的调度下运行。首先,在键盘命令没有下达之前,系统处于等待状态,各用户任务都在等待信号量的到来。在此期间,系统执行的是优先级最低的任务OSTask Idle,进行一些显示等工作。实时中断定时发生,只是没有键盘命令,只进行一些例外监控等,不会出现插补等加工状态。一等加工的键盘命令按下,经过键盘解析任务KeyAnalyse Task对任务的解析,向译码任务Trans-late Task发出信号量,进入译码过程,译码任务从存储器中取出零件加工程序进行编译处理,同时给插补程序发出信号量,等到实时中断发生后,插补任务接收到信号量后,即开始插补加工。本次实验系统采用步进电机伺服系统,一边插补,一边就向外输出。译码任务在没有遇见M02、M30之前,则不断进行编译,一直到零件加工程序结束。零件加工程序输入任务InputTask是在非加工状态下运行的,下达键盘命令后经KeyAnalyse Task任务解析,向输入任务InputTask发出信号量。InputTask在获得信号量后,即开始从键盘输入零件加工程序至存储器。串行通信和网络通信亦设计成非加工状态下执行。在以太网网络通信的硬件设计上,采用了RTL8019AS,它是一款10Mbps的以太网网卡控制芯片,大量应用于PC机的ISA接口以太网网卡中。虽然如今计算机网卡市场中的主流产品已经是PCI接口的10M/100M自适应的以太网网卡了,但是,RTL8019AS的生产线仍然没有停止。因为RTL8019AS支持8位数据总线,在跳线工作方式下可以非常方便地连接单片机,所以在嵌入式系统领域中仍然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图3为硬件连接图。除了硬件连接外,在软件上要编写相应的驱动程序。内容有芯片初始化、发送以太帧数据包和接收以太帧数据包三种。4 开放式数控的实现和验证按照前面提出的系统体系结构,我们搭建了一个小型的开放式数控实验台。在图1的基础上,通过P1口接一个X-Y实验工作台。通过键盘输入一段零件加工程序,在按下起按钮后,进行译码、插补、伺服输出。工作台的X、Y轴由二台步进电机驱动,插补算法采用最常用的逐点比较法,演示的结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证明了开放式数控系统控制思想的正确性。5 结束语基于μC/OS-Ⅱ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工作台稳定可靠,且开放性强,虽然就目前只是初步实现了数控系统的基本功能,但可以随时根据需要,利用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资源进行功能扩展,方便二次开发,以满足不同的功能要求。是实现开放式数控和“个性化”CNC的一个有效途径。参 考 文 献[ 1 ]谭峰,等.基于μC/OS-Ⅱ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研究.机械与电子,2004, 12.[ 2 ]李诚人,等.嵌入式系统及单片机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 ]谭峰,等.基于以太网的嵌入式数控系统的研究开发.西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 2005, 3.[ 4 ]李诚人,等.现代机电控制系统.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9.[ 5 ] GB/T 18759. 1-2002,开放式数控系统标准第一部分:总则.

对系统的移植和裁剪,以达到所需的系统要求以PowerPC8xx系列处理器为例,通过对此类处理器的引导模式。引导代码的编写和调试,以及如何引导操作系统执行等问题的研究,探索嵌入式系统引导过程的一种解决方案。关键词:MPC860嵌入式操作系统存储映射引导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不同于PC机,其开发过程同时涉及软硬件,需要将硬件平台的设计。操作系统以及上层应用开发综合考虑;而PC机应用开发建立在已经定制好的硬件和操作系统平台上,开发者只需调用系统提供的接口和服务完成相应的功能。由于应用和成本约束,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平台需根据应用量身定制,通常所用的MPU.存储器。外围设备等有多种选择余地,而且软件调试技术特殊,使平台的引导设计变得十分复杂。因此,对于嵌入式系统开发者而言,有必要深入分析系统引导过程,将软硬件开发有效地综合,即针对不同的硬件平台和软件运行模式,正确地进行底层上电初始化,进而引导操作系统执行。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对系统的引导模式的研究。嵌入式系统的启动代码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引导代码和操作系统执行环境的初始化代码。其中引导代码一般也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板级。片级初始化代码,主要功能是通过设置寄存器初始化硬件的工作方式,如设置时钟。中断控制寄存器等,完成内存映射。初始化MMU等;第二部分是装载程序,其功能是将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映像从只读存储器装载或者拷贝到系统的RAM中,并跳转到相应的代码处继续执行。操作系统执行环境的初始化代码主要由硬件抽象层HAL代码。设备驱动程序初始化代码和操作系统执行体初始代码三部分构成。本文以摩托罗拉MPC860处理器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CRTOSII为例,研究嵌入式系统引导程序的设计和实现技术。嵌入式软件的开发涉及调试模式和固化模式两种运行状态。调试模式主要解决如何在目标板上调试正确性未经验证的程序的问题;而固化模式主要解决如何引导已调试成功的程序的问题。相应地,引导代码的设计应针对两种模式分别进行。1调试模式的系统引导1.1调试模式引导代码的作用1调试模式的系统引导1.1调试模式引导代码的作用一个完整的嵌入式软件的解决方案大致包括四方面:①硬件平台配置初始化和系统引导代码;②操作系统软件执行环境的初始化代码;③操作系统;④应用程序。在上述四方面中,引导代码是本研究中力求解决的问题。事实上,板级初始化。操作系统硬件抽象层。设备驱动程序三者整合到一起,就构成了嵌入式系统中BSP(板级支持包)的主体。BSP的代码与具体的目标板硬件设计相关,同时也与应用程序的设计要求相关,针对应用程序提出的不同要求,例如不同设备驱动程序。不同的中断源个数。不同的中断优先级安排。是否启用MMU机制等,BSP部分应作出相应的安排。上述第四部分的应用程序是建立在前三部分正确运行的基础上,并需反复调试。由上述分析可知,BSP和应用程序代码的正确性通过一次的编写不能得到保证,需要经历“调试——修改——调试”反复的过程,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可靠的调试环境。该环境建立的基础正是调模式下的引导代码。1.2引导代码的调试方法本研究实验采用一种称作BDM(Background Debug Mode)的OCD(On Chip Debuging)调试技术。BMD是由Motorola公司提供的一种硬件调试方法,类似于JTAG调试。它利用处理器提供的调试端口调试。MPC860采用一种特殊的BDM——EPBDM,其运作相当于用处理器内嵌的调试模块接管中断及异常处理,用户通过设置调试许可寄存器(debug enable register)指定哪些中断或异常发生后处理器直接进入调试状态,而不是操作系统的处理程序。进入调试状态后,内嵌调试模块向外部调试通信接口发出信号,通知一直在通信接口监听的主机调试器,然后调试器便可通过调试模块使处理器执行系统指令(相当于特权态)。由于专用的片级调试接口装置(BDI2000)的支持,不需要目标端配备相应的调试代理(Monitor)软件。1.3调试模式引导代码实现调试模式引导代码的核心在于使用BDM协议解析微指令,通过调试接口向MPC860发送信号,初始化调试环境。由于MPC860采用RISC结构,所以初始化部分主要是设置处理器内部寄存器,这个过程包括三方面内容:(1)对处理器相关寄存器进行初始化:主要是关于处理器状态的寄存器(等),中断。时钟相关模块(等)。(2)对BDM调试端口的初始化:包括调试使能寄存器DER.支持指令断点的寄存器ICTRL等。(3)对片级。板级内存映射的初始化:包括内部内存映射寄存器IMMR,内存控制相关寄存器OR0~~BR7等。它们主要功能是地址映射。片选信号选择。内存控制器选择()。如果选择UPM,由于UPM控制采用微指令方式,而这些微指令根据内存的不同(等),需要设计人员自行编写代码写入MPC860内部存储区相应位置。对于需要实时刷新的存储体(如SDRAM),还需设置刷新控制微指令。上述初始化代码得以执行,一方面依赖于目标机MPC860提供的调试接口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宿主机GDB的支持。对于宿主机系统,可能选择Linux,在其下配置GBD;也可以选择Windows2000,使用可视化的调试工具LambdaTools GDB(Coretek公司产品,不支持硬件断点),或者使用BDI2000(支持硬件断点的仿真器)。不管使用哪种调试工具,都可以使用该调试器能够识别的脚本文伯存放初始化指令。这些脚本在功能上是等效的,指令的描述一般都采用如下格式:操作码寄存器数值如在嵌入式Linux下SDRAM初始化的代码片断为:mpcbdm spr MDR=0x1FF77C35mpcbdm spr MDR=0xEFEABC34mpcbdm spr MDR=0x1FB57C35……而在Windows2000下使用BDI2000代码为:WUPM 0x00000005 0x1FF77C35WUPM 0x00000006 0xEFEABC34WUPM 0x00000007 0x1FB57C35……脚本描述的指令执行后,MPC860按照预先的设想进入一个可以正常工作的状态,可以用装载器将程序下载到SDRAM中调试执行。这个程序主要包含中断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映象两部分,其格式可以为等。图1给出了下载完毕后的内存映象。当程序下载完成后,PC指针指向Image代码段(text段)的首条指令,可以利用调试器提供的命令开始调试。2固化模式的系统引导2.1概述经过调试后,OS和上层应用程序构成的Image的正确性得到了保证,但是这个Image不能自主运行。因为调试模式下,是通过BDM接口初始化处理器,并且通过BDM接口将程序下载到RAM中去运行。实际应用环境中,Image必须被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如等,本文选择Flash。系统启动时,处理器执行一段引导程序替代调试模式下的调试脚本和装载程序的功能。启动代码主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系统上电和复位时程序如何执行,需要初始化哪些寄存器,重点仍然是内存映射相关部分;(2)启动代码为几部分,每部分代码应该全部还是部分放到Flash或者RAM中执行;(3)在时间效率和空间效率的折衷。2.2上电初始化在两种引导模式下,上电初始化总是必要步骤。它涉及各种核心寄存器初始化。地址映射等问题的处理。2.2.1地址映射MPC860的复位是通过一种异常中断来处理的(可理解为CPU自己产生的中断),向量号为0x100。异常向量表的基地址加上复位向量号即为复位向量,也就是CPU开始执行指令的地方。异常向量表在内存空间的可能位置有两个:0x0000000和0xFFF00000。所以PowerPC的复位向量为0x100或0xFFF00100。假设复位向量为0xFFF00100,系统有128K字节的Flash,并准备把它映射到CPU内存空间0xFE000000开始的地址。MPC860内部的CS0片选信号是默认的系统启动片选信号,已被连接到Flash的片选线上。上电时,内存控制器会忽略所有参与征选逻辑的地址线的高17位,CS0总是有效。这样,Flash总会被选中,CPU从Flash偏移0x100的地方取指令,此时CPU的4GB内存空间的每个128KB的块都被映射到Flash。2.2.2寄存器初始化固化方式下的大致相同,但是不再采用脚本文件编写,而是直接将一段MPC860汇编程序存放在一个文件中。与调试模式初始化程序一样,主要完成以下处理:(1)初始化CPU核心寄存器;(2)设置机器状态寄存器;(3)禁止ceche;(4)初始化IMMR;(5)初始化系统接口单元(SIU);(6)初始化时钟和中断控制寄存器;(7)初始化通信处理机(CPM);(8)初始化内存控制器(UPM);(9)初始化C语言堆栈。2.2.3地址空间重映射上电时,由于只有一个片选信号有效,它选通了Flash,而RAM和其它存储设备地址无效,需要经过地址空间重映射才能访问。MPC860的地址空间重映射是通过设置0R0~~BR7这十六个寄存器完成的。由于上电时4GB的地址空间均被Flash占用,所以0xFFF00100这个地址仍在Flash的偏移0x100处。在寄存器初始化过程中,需要把内部寄存器空间以及外设等也映射进来。在进行这些操作前,需要把Flash的位置固定下来,例如映射到0xFE000000,这个操作是通过设置OR0和BR0寄存器实现的。但在写OR0时,CPU仍然在0xFFF00000的那一块取指令,而Flash即将被映射到0xFE000000块,所以程序必定出现“跑飞”的现象,必须对程序计数器(PC)进行调整,然而PC指针对程序员是不可见的,必须用跳转指令修改它。在Flash地址映射完成后,通过设置OR1~~BR7可以完成对所有存储器空间的映射,各种存储设备可映射在CPU地址空间中的任意位置,但相互之间不能冲突。2.3引导代码的构成和运行系统启动所涉及的代码由寄存器初始化汇编文件.一个Load程序以及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的Image三部分构成,引导代码则只包含和Load程序。Load程序的作用是将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的构成的Image从Flash拷贝到SDRAM中,并跳转到Image的首条指令。调试完成后的Image有两种运行模式:Flash-resident image:Load程序仅仅把Image中的数据段(data+bss)复制到RAM中,代码段(text)在Flash中直接运行。Flash-based image:Load程序把Image完全搬到RAM中执行,包括image中的代码段(text)和数据段(data+bss)。图2和图3分别描述了两种Image的存贮映象,以及从Flash到SDRAM的装载过程。2.4时间效率和空间效率上的折衷在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应用环境,对时间效率和空间效率有不同的要求,基于MPC860的启动代码对此有比较充分的解决方案。2.4.1时间限制时间限制主要包括两种情况:系统要求快速启动和系统启动后要求程序高速执行。对于要求快速启动的系统,应该使在Flash中执行的初始化程序尽量简短,诸如循环语句之类的语法应该尽量减少,尽快将程序装载到RAM中执行,这样做的原因在于Flash的访存时间与RAM的访存时间存在数量级上的差距。但是必须根据代码量以及存储器的特片进行权衡。因为,虽然RAM中捃速度快,但是将Flash中的代码复制到RAM中的操作会带来一定的开销。由于可见,启动时间由Flash中引导代码的运行时间。代码从Flash拷贝到RAM的时间以及RAM中后续启动代码的运行时间三部分组成。启动时间的最小值是这三者和的最小值。对于启动后要求程序高速执行的系统,主要受处理器。存储器特性以及I/O速度等的影响。在软件方面,应该采用了上述Flash-based image方式,使得代码段在RAM中运行,提高运行速度。2.4.2空间限制空间限制主要包括两种情况:Flash等非易失性存储空间有限和RAM等易失性空间有限两种系统。对于采用高性能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系统,出于成本因素,Flash等存储设备不能太大,然而它又是系统存放启动代码和操作系统Image的地方。在存放Image时,可以先使用gzip等压缩工具进行压缩,在将Image加载到RAM时采用逆向的解压缩算法解压。同时,出于实时性考虑,压缩算法不能过于复杂,否则压缩解压过程消耗大量时间将与启动时间限制发生严重冲突。采用压缩策略并不一定会增加系统启动时间,因为压缩解压过程虽然消息了一定的时间,但是由于Image体积减小,由Flash复制到RAM中的时间相应减少,有可能反而减少了时间消耗。对于采用高性能RAM的系统,同样出于成本因素,RAM空间有一定限制,此时一般采用前文描述的Flashresident image方式:Load程序把Image中的数据段复制到RAM中,代码段在Flash中运行。折衷同样存在,因为code段在低速的Flash中运行,在节省空间的同时,却牺牲了时间。本文介绍了基于嵌入式处理器的操作系统引导方法,重点研究嵌入式系统的引导模式以及不同类别的引导方法。以在MPC860C处理器上引导CRTOSII操作系统为例,阐述了调试模式和固化模式下引导代码的构成。作用以及执行方式,并对不同引导模式下的时空效率的折衷进行了分析。最终,借助BDI2000仿真器对编写的引导代码进行调试,成功实现了调试模式和固化模式下操作系统的引导。后续工作包括:继续研究在不同硬件平台上的操作系统引导方法,例如最流行的系列;在同一平台上,可以研究不同操作系统的启动方法,例如嵌入式等。

嵌入式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是网页制作的基本语言,通过使用这些标准语言,可以让我们在网页上展示图片、文字、链接、音乐等,随着技术的进步,html第5代应运而生,它具有更多功能,可以展现视频、音频等,更加简化,下面跟着学术堂一起了解近年html论文参考文献。html论文参考文献一:[1]匡成宝。 HTML语言的网页制作方法与技巧探讨[J]. 电脑迷,2017,(03):190-191.[2]张欣欣。 HTML及百度地图API在WebGIS中的应用实例研究[J]. 江苏科技信息,2017,(07):63-65.[3]王秀萍,季金奎。 Word转换成Html的方法探析[J]. 福建电脑,2017,(01):166+23.[4]马凌熙。 关于ASP程序在html中的调用[J]. 电子制作,2016,(24):45.[5]罗正蓉,范灵。 应用HTML和CSS制作网页[J]. 科技展望,2016,(26):10.[6]朱敏。 JavaScript在HTML中的应用探讨[J]. 科技视界,2016,(24):227-228.[7]SENG SopheaK. 从HTML文档中基于模式的信息提取[D].北京交通大学,2016.[8]刘霜,潘立武。 HTML发展应用中的探索与研究[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11):72-73.[9]魏佳欣,叶飞跃。 基于HTML特征与层次聚类的Web查询接口发现[J]. 计算机工程,2016,(02):56-61.[10]柳汨。 基于HTML语言的网页制作浅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1):258.[11]齐慧平。 HTML语言的网页制作技巧与方法分析[J]. 电脑迷,2016,(01):11+13.[12]苏磊,张玉,蔡斐。 科技期刊全文阅读模式PDF和HTML的对比与分析[J]. 编辑学报,2015,(S1):17-19.[13]茹先古丽·吾守尔,艾合买提·阿布拉。 基于HTML语言的网页制作方法[J]. 经贸实践,2015,(09):267.[14]刘曦恺。 HTML网页发展的可用性探析[J]. 通讯世界,2015,(12):282.[15]王闯。 HTML语言的网页制作技巧与方法分析[J]. 无线互联科技,2015,(11):38-39.[16]陈少林。 基于HTML代码分析的Web应用自动化测试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15.[17]管英祥,任渊博,向为锋。 基于HTML Canvas的电磁态势绘制方法[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4):68-70.[18]刘全志,于治楼。 基于CSS选择器的HTML信息抽取研究[J].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5,(03):100-102.[19]夏飞,丁胜,孟振南,汤叶舟,谢景文。 基于云计算平台的HTML解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5,(01):42-44+48.[20]潘敏。 基于PCA算法的HTML网页篡改检测定位系统[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4):21-24.[21]姜福成。 基于HTML5网页地图浏览器的开发与应用[J]. 计算机应用,2014,(S2):364-367.[22]杜戎平。 用Java语言实现Excel表格数据到HTML表格数据的转换[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4,(23):62-64.[23]郑培纯。 基于HTML5的多媒体播放网站[D].吉林大学,2014.[24]童莹。 HTML编辑器在JAVA WEB下的应用研究[J]. 无线互联科技,2014,(11):140-141.[25]黄雄。 基于HTML5的视频传输技术研究[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11):20-25.[26]胡晶。 基于HTML5离线存储的产品演示系统的开发[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11):60-62+66.[27]矫静怡。 基于HTML5的多平台采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4.[28]胡晶。 基于HTML5的Web移动应用开发研究[J]. 工业控制计算机,2014,(10):80-81.[29]连政。 基于HTML5技术的移动Web前端设计与开发[D].浙江工业大学,2014.[30]张坤,吕义正。 HTML5客户端存储的安全性探析[J]. 黄山学院学报,2014,(05):论文参考文献二:[31]黎志雄,黄彦湘,陈学中。 基于HTML5游戏开发的研究与实现[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4,(05):48-53.[32]李正,张欣宇,冯一帆。 HTML5技术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应用[J]. 信息通信技术,2014,(05):71-75.[33]胡晶,朱发财。 HTML5的WEB通信机制问题研究[J]. 自动化应用,2014,(09):15-17.[34]吴永军,王燕午,杨乃。 HTML 5新特性研究及其对WebGIS的影响分析[J]. 测绘标准化,2014,(03):17-20.[35]张旭,杨斌。 基于HTML5+QNX的车载嵌入式应用解决方案[J].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4,(09):32-34+52.[36]汪小锋,阮增辉,郑焜。 基于HTML5的移动医学影像可视化系统的研究[J]. 中国医疗设备,2014,(08):49-51.[37]蒋东玉,田英鑫。 图像中表格转换成HTML表格的研究与实现[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4):172.[38]于万国。 用HTML+CSS+JavaScript实现计算器的设计[J]. 衡水学院学报,2014,(04):27-30.[39]黄悦深。 基于HTML5的移动Web App开发[J]. 图书馆杂志,2014,(07):72-77.[40]冯永亮。 HTML5本地数据存储技术研究[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3):66-69.[41]钟迅科。 基于HTML5的跨平台移动Web应用与混合型应用的研究[J].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4,(19):32-36.[42]丘嵘,谭德。 基于HTML5的混沌系统的数字化实现[J]. 现代电子技术,2014,(13):50-52.[43]陈泽鹏。 基于HTML5技术的移动数字校园的研究与应用[D].湖南大学,2014.[44]林青,李健。 PDF文档HTML化中文本重排问题研究[J]. 电脑与信息技术,2014,(03):27-30.[45]赵勇军,符红霞。 在嵌入式浏览器中基于HTML的滚动显示效果实现方法研究[J].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4,(03):100-102.[46]林青。 支持多终端HTML资源生成的PDF转化系统研究与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14.[47]胡晶。 HTML5中Canvas与Flash的应用研究[J].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2):151-155.[48]高旺,李树超,高峰,任祥花,李申。 基于HTML5的中小型智能仓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电子技术,2014,(05):36-38.[49]李施霖,管卫利,杨燕。 用HTML5技术实现在线图片编辑[J]. 大众科技,2014,(05):4-7+12.[50]徐鑫鑫。 基于HTML5和SVG跨平台工控图形组态软件的研发[D].南京大学,2014.[51]刘沧生,管希东,李淑芝,兰红。 基于HTML5的PPT智能模板设计[J]. 软件工程师,2014,(05):53-55+48.[52]赵宁。 关于HTML5网页异化现象的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4.[53]黄雄。 基于HTML5的视频音频传输技术的研究与设计[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4.[54]刘国红。 HTML5在移动互联网开发中的应用[J]. 科技广场,2014,(04):59-62.[55]王冉。 运用HTML5技术解决移动阅读发展中的制约因素[J]. 情报探索,2014,(04):88-91.[56]左正,胡昱,段云岭,李庆斌,冯金铭,张丽媛。 基于第5代HTML标准的拱坝工程三维可视化网络平台[J].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4,(04):590-596.[57]Alexey Demin,代沅兴,李新,王宛山。 基于HTML5与WebGL的机器人3D环境下的运动学仿真[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4):564-568.[58]高跃,韩鹏,王少青。 基于HTML5的数学公式渲染研究与实现[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4,(04):15-18+55.[59]梁艳。 基于HTML5的WebRTC技术浅析[J]. 信息通信技术,2014,(02):52-56.[60]张卫国。 基于HTML5的2D动画的设计与实现[D].中山大学,论文参考文献三:[61]胡晶,朱发财。 HTML5的WEB通信机制问题研究[J]. 办公自动化,2014,(07):42-44+24.[62]凌霄。 基于HTML5的初中化学网络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开发[D].四川师范大学,2014.[63]杨元超。 基于HTML5的即时战略游戏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64]严伟中。 关于HTML5的核心技术研究与应用[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03):30+32.[65]魏洁。 基于HTML5技术的典型云存储应用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4.

软件开发论文参考文献(汇总)

你知道软件开发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软件开发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1]周金陵.张鹏.丛于 CMMI 的软件过程改进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3,2400:60-62.

[2]龚波,于自跃.小型软件企业实施 CMMI 过程改进研究和分析[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21(8):64-67.

[3][美] 施瓦尔贝.IT项目管理[M].王金玉,时郴,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4]刘佰忠.项目管理是 IT 项目灵魂[J].湖南制造业信息化,2004(4): 9-10.

[5]段琳琳.敏捷方法在需求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D].长沙:湖南大学,.

[6]段琳琳.王如龙.极限编程在软件项目开发中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08. 27 (l):127-130.

[7]唐爱国,王如龙.软件项目范围变更流程与过程控制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06. 4(9):71-73.

[8]唐艳.教捷方法在数据库设计中的应用.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 年 02 期.

[9]林锐.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解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10]ROBERT C. MARTIN.敏捷软件开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88.

[11]伯克温.项目管理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342.

[1]陆恩锡,涨慧娟,尹清华.化工过程模拟及相关高新技术[J],化工进展,1999,18(4): 63-64.

[2]王之瑛.改进高效浓密机工艺和设备是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J],湖南有色金属,1995,24-27.

[3]钱学森.关于思维科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3-12.

[4]黄向华.控制系统仿真[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1-5.

[5]刘晓东.沉降槽泥层界面检测仪的应用[J],自动化仪器与仪表,2007(3):52-53.

[6]杨慧,陈述文.0>50m大型浓密机的自动控制[J],金属矿山,2002,318(12):38-40.

[7]杨榛,浦伟光等.化工流程工业计算机的应用技术与进展[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0, 27(2): 139-143.

[8]韩虹,李朝明.关于浓缩池设计的探究[J],新疆化工,2007,20(3):12-14.

[9]孙红先,赵听友,蔡冠梁.化工模拟软件的应用与开发[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7,24(9): 1285-1288.

[10]耿增显,柴天佑,岳恒.浓密机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J],控制工程,2008,19(9): 353-363.

[11]刘学言.多级逆流洗漆系统洗涤动力数的提出及其应用[J],湿法冶金,1993,7(3): 25-31.

[1]陈友洪,G 公司 SAP 质量管理系统应用研究[D],甘肃,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7-9.

[2]栾跃,软件开发项目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20-40.

[3]黄佳,SAP 业务数据传输指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234-238.

[4] 卢俊,SAP 行业解决方案[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5-10.

[5]石坚燕,SAP NetWeaver--SAP 新一代业务平台[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1-37.

[6] 胡险峰,SAP 及 mySAP 商务套件[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12-15.

[7] Raymond McLeond,Jr. George Schell 着,张成洪,顾卓珺等译,管理信息系统(第10 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19-33.

[8]Peter S. Pande et al,Robert P. Neuman,Roland R. Cavanagh,The Six Sigma Way:How GE,Motorola,and Other Top Companies are Honing Their Performance[M],McGraw-Hill,2000,1-67.

[9]David M. Levine,Statistics for Six Sigma Green Belts with Minitab and JMP[M],FT Press,2006,1-22.

[10]王天杨,王斌峰,倪寅凌,左贝合着,SAP 最佳业务实践[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17-19.

[11]Christian Kramer,Sven Ringling,Song Yang,Mastering HR Management with SAP[M],SAP Press,2006,19-22.

[12]Andreas Vogel,Ian Kimbell,mySAP ERP For Dummies[M],For Dummies,2005,1-80.

[1]姜新.嵌入式控制系统软件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3.

[2]向立志,谭杰等.先进控制算法软件的`设计与开发[J],计算机工程,2003,29(18):41-43.

[3]刘x,周建宏,刘宏民.电熔法提纯氧化镁电极的自动控制[J],电气传动自动化,2000,22(1): 18-20.

[4]吴志伟,吴永建,张莉等.一种基于规则推理的电熔镁炉智能控制系统[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版),2009, 30(11): 1526-1529.

[5]吴新军.PLC在电溶镁炉集中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冶金设备,2003,4(2):67-68.

[6]孙鹤旭,林涛.嵌入式控制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4.

[7]齐国超,张卫军.电熔镁电弧炉炉体优化设计[J],冶金能源,2010,29(4):34-36.

[8]吴永建,吴志伟,柴天佑等.电熔镁炉智能优化仿真实验平台[J],系统仿真学报,2011, 23(4):676-680.

[9]倪晓明,孙菲.电熔镁石炉的计算机控制及节能改造[J],冶金能源,2002,21(1): 60-61.

[10]葛伟.基于虚拟仪器的电溶镁炉监测系统[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5.

你去w3c上边学习

机械自动化论文参考文献

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来源是被著录的文献本身。专著、连续出版物等可依次按题名页、封面、刊头等著录。缩微制品、录音制品等非书资料可依据题名帧、片头、容器上的标签、附件等著录。下面是我和大家分享的机械自动化论文参考文献,更多内容请关注()。

篇一:参考文献

[1] 王飞,刘洪才,潘立冬. 分层式结构变电站自动化通信系统研究综述[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

[2] 周文瑜,温刚,王钇,苏迪. SCL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应用[J]. 继电器. 2007(15)

[3] 郭嘉,韩力,罗建,高仕红. SCL在变电站智能电子装置通信配置中的应用[J].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12)

[4] 谢志迅,邓素碧,臧德扬. 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冗余技术[J].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1(09)

[5] 刘洋,罗毅,易秀成,涂光瑜,陈维莉,江伟.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软件可靠性研究[J]. 继电器. 2006(18)

[6] 唐富华,郭银景,杨阳. 基于IEC61850和嵌入式以太网的变电站网络通信系统[J]. 电气自动化. 2006(03)

[7] 李俊刚,宋小会,狄军峰,魏勇. 基于IEC 62439-3的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冗余设计[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1(10)

[8] 王凤祥,方春恩,李伟. 基于IEC61850的SCL配置研究与工具开发[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0(10)

[9] 于敏,何正友,钱清泉. 基于Markov过程的硬/软件综合系统可靠性分析[J]. 电子学报. 2010(02)

[10] 窦晓波,胡敏强,吴在军,杜炎森,闵涛. 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的组建与冗余方案[J].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8(01)

[11] 唐富华,郭银景,杨阳. 基于IEC61850和嵌入式以太网的变电站网络通信系统[J]. 电气自动化. 2006(03)

[12] 张沛超,高翔. 全数字化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及元件重要度分析[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01)

[13] 许铁峰,徐习东. 高可用性无缝环网在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的应用[J].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1(10)

[14] 童晓阳,廖晨淞,周立龙,李映川,章力,王晓茹,许克崃. 基于IEC 61850-9-2的变电站通信网络仿真[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0(02)

[15] 王丽华,马君华,王传启,马长武,江涛,韩明峰,王志华,张丽胜,种惠敏. 变电站配置描述语言SCL的应用研究[J]. 电网技术. 2006(S1)

[16] 陈原子,徐习东. 基于并行冗余网络的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构架[J].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1(01)

[17] 方晓洁,季夏轶,卢志刚. 基于OPNET的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通信网络仿真研究[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0(23)

篇二:参考文献

[1] 杜厚鹏. 基于监控视频的`运动车辆检测与违章分析[D]. 南京邮电大学 2014

[2] 尹雪雯. 中波发射台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实践和完善[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4(16)

[3] 李宗辰. 基于Android的多路视频监控用户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 南京邮电大学 2014

[4] 孙娜. 中波发射台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实践和完善[J]. 视听. 2013(05)

[5] 朱少坡. 视频监控中目标的空间定位优化技术研究[D]. 南京邮电大学 2014

[6] 沈忱. 视频监控中的预处理、目标检测和跟踪方法研究[D]. 南京邮电大学 2014

[7] 高滨,孙长海. 论广播电视发射台自动化监控桌系统[J]. 西部广播电视. 2013(Z2)

[8] 邬雪梅. 广播电视发射台自动化监控系统[J]. 科技传播. 2013(02)

[9] 张琦等编着.数字电视制播技术[M].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3

[10] 曹金泉. 广播电视发射台站自动化监控系统建设[J]. 电子世界. 2012(19)

[11] 廖楚加. 自动化监控技术在电视发射台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 信息通信. 2012(04)

[12] 王涛. 基于OMAP的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D]. 南京邮电大学 2014

[13] 朱兴华. 中波发射台实现自动化监控如何解决干扰问题[J]. 内蒙古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1(01)

[14] 刘剑波等编着.有线电视网络[M].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3

[15] 张红波. 嵌入式系统视频会议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 南京邮电大学 2014

[16] 李松. 天网高清视频监控存储系统设计与实现[D]. 南昌大学 2015

[17] 刘翔. 城市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 南京邮电大学 2013

[18] 李森. 在广播发射台中实现监控自动化设计[J]. 信息通信. 2013(08)

[19] 赵栖平. 监控视频中基于在线学习的车辆跟踪检测算法与实现[D]. 南京邮电大学 2014

篇三:参考文献

[1] 吴莹. 基于Selenium的Web自动化测试框架[J]. 科技传播. 2011(18)

[2] 顾国庆. 移动图书馆的研发与实现[D]. 南昌大学 2015

[3] 高凌琴. 基于STAF的自动化测试框架的研究[J].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4] 王玉蓉. 青南村村务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浙江农林大学 2013

[5] 李斌. 工控软件的层次化设计及应用[D]. 苏州大学 2014

[6] 李首文,何贵兵. 自动技术在软件测试过程中的研究与实施[J]. 科技信息. 2011(15)

[7] 周宁. 移动考勤管理的应用与研究[D]. 南昌大学 2014

[8] 姚砺,束永安. 软件测试自动化关键技术的研究[J].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4)

[9] 张永梅,陈立潮,马礼,郭韶升. 软件测试技术研究[J]. 测试技术学报. 2002(02)

[10] 吕诚昭,孟洛明. 一个软件测试自动化系统:TSBAG[J]. 北京邮电学院学报. 1993(01)

[11] 徐磊. 烟草行业商零物流在途监管信息系统设计[D]. 南昌大学 2014

[12] 黄彪贤,熊建斌,李振坤. 金融软件功能自动化测试的分析及应用[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2(02)

[13] 兰欣. 微信公众平台CMS的设计与实现[D]. 南昌大学 2015

[14] 刘腾. 软件测试技术与自动化测试框架模型的研究与应用[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26)

[15]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南通市分行课题组. 银行软件自动化测试技术的应用[J]. 中国金融电脑. 2009(12)

[16] 郭巍,龚兵,张武光. 基于数据操作的自动化测试技术研究与应用[J]. 飞行器测控学报. 2009(04)

[17] 赵杰,张晶,高继森. 基于XML的测试用例复用[J]. 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9)

[18] 刘星,蔡勉,李燕,郭颖. 基于关键字驱动机制的安全操作系统的测评系统[J]. 计算机安全. 2009(10)

[19] 蒋云,赵佳宝. 自动化测试脚本自动生成技术的研究[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07(07)

优秀嵌入式论文参考文献

网络论文的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参考文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论文的质量。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网络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网络论文参考文献(一) [1]赵启飞.基于WCDMA 无线网络 的优化研究与实践[D].云南:云南大学图书馆,2010:3. [2]中兴公司.2G/3G互操作优化指导书[M/CD.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2009:16-21 [3]中国联通.中国联通2/3G互操作分场景参数设置指导书[M/CD].北京:中国联通移动网络公司运行维护部,2009 [4]刘业辉.WCDMA网络测试与优化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8-9 [5]姜波.WCDMA关键技术详解[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320-324. [6]中兴学院.WCDMARNS培训教材第三册[M/CD].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2009 [7]窦中兆、雷湘.WCDMA系统原理与无线网络优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95-120 [8]王晓龙.WCDMA网络专题优化[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106 [9]张长刚.WCDMAHSDPA无线网络优化原理与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116-119 [10]邬鹏.呼和浩特联通异系统互操作优化[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2011:7-12. [11]黄伟,李腊元,孙强,MANET路由协议DSR的OPNET实现及仿真[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12]李国强,武穆清,基于OPNET多径路由协议的建模与仿真[J],数字通信世界, [13]王振中,关媛,陆建德,陆佰林,基于NSZ仿真平台的Adhoc新路由协议的模拟[J],计算机仿真, [14]策力木格,胡其吐,基于NS的AODV路由协议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 [15]刘小利,使用OPNET仿真MANET路由协议的实现 方法 [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16]王瑜,焦永革,孟涛,林家薇,基于免费软件ns的无线网络仿真[J],无线电工程,第34卷,第一期 [17]张天明,王培康,自助学习路由协议(SL一AoDV)及GloMosim仿真[J],计算机仿真, [18]吴晗星,付宇卓,无线自组网AODV路由协议的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网络论文参考文献(二) [1]孙义明,杨丽萍.信息化战争中的战术数据链[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 [2] 范文 庆,周彬彬,安靖.WindowsAPI开发详解--函数、接口、编程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3]陈敏.OPNET网络编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于全.战术通信理论与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5]FrederickKuhl,RichardWeatherly,JudithDahmann.计算机仿真中的HLA技术[M].付正军,王永红译.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6]陈敏.OPNET网络仿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 [8]刘徐德.战术通信、导航定位和识别综合系统文集(第一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1 [9]罗桂兰,赵志峰,赵海.排队论对嵌入式系统网络性能的测试评估[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1):54-56 [10]张铎.物联网大趋势-Internetofthings[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11]苏仕平.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访问控制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07. [12]张凯,张雯捧.物联网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13]郭萍,张宏,周未,曹雪.基于轻量级CA无线传感器网络双向认证方案[D].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3(3):903-907. [14]李大伟,杨庚.一种基于重复博弈的物联网密钥共享方案[J].通信学报,2010,31(9A):97-103. [15]马巧梅.基于IKEv2的物联网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3(4):45-48. [16]郭萍.无线网络认证体系结构及相关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 [17]张晓辉.基于Diameter的物联网认证协议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 [18]刘宴兵,胡文平,杜江.基于物联网的网络信息安全体系[J].中兴通讯技术.2011(01):96-100. [19]刘姝.基于PKI的CA认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郑州大学.2005. [20]任伟,雷敏,杨榆.ID保护的物联网T2ToI中能量高效的健壮密钥管理方案[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1,32(9):1903-1907. 网络论文参考文献(三) [1]安德森ASP NET高级编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美)Chris Goode,Chris Ullman等康博译ASP NET入门经典——c#编程篇[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秦鑫,朱绍文NET框架数据访问结构[J]计算机系统应用[M]2002,12 [4]张辉鹏基于NET的电子商务系统的研究和设计[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06 [5]廖新彦ASP NET交互式Web数据库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6]Jeffrey Richter Applied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Programming[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Daniel Cazzulino等C#Web应用程序入门经典[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8]蒋秀英SQL Server 2000数据库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9]龚小勇关系数据库与SQL Server 2000[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10]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 教育 出版社,2000 [11]李中华基于NET的模式实现与应用[D]四川:四川大学,2006 [12]任开银,黄东在NET上架构公司级应用程序[J]微型机与应用2003,1 [13]叶春阳基于Web服务的流程协作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14]李琳NET开发平台核心服务的研究与应用[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03 [15]张莉,王强,赵文防,董莉,SQL server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06 猜你喜欢: 1. 计算机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2. 网络安全论文参考文献 3. 最全电子商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4.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软件开发论文参考文献(汇总)

你知道软件开发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软件开发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1]周金陵.张鹏.丛于 CMMI 的软件过程改进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3,2400:60-62.

[2]龚波,于自跃.小型软件企业实施 CMMI 过程改进研究和分析[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21(8):64-67.

[3][美] 施瓦尔贝.IT项目管理[M].王金玉,时郴,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4]刘佰忠.项目管理是 IT 项目灵魂[J].湖南制造业信息化,2004(4): 9-10.

[5]段琳琳.敏捷方法在需求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D].长沙:湖南大学,.

[6]段琳琳.王如龙.极限编程在软件项目开发中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08. 27 (l):127-130.

[7]唐爱国,王如龙.软件项目范围变更流程与过程控制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06. 4(9):71-73.

[8]唐艳.教捷方法在数据库设计中的应用.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 年 02 期.

[9]林锐.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解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10]ROBERT C. MARTIN.敏捷软件开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88.

[11]伯克温.项目管理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342.

[1]陆恩锡,涨慧娟,尹清华.化工过程模拟及相关高新技术[J],化工进展,1999,18(4): 63-64.

[2]王之瑛.改进高效浓密机工艺和设备是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J],湖南有色金属,1995,24-27.

[3]钱学森.关于思维科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3-12.

[4]黄向华.控制系统仿真[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1-5.

[5]刘晓东.沉降槽泥层界面检测仪的应用[J],自动化仪器与仪表,2007(3):52-53.

[6]杨慧,陈述文.0>50m大型浓密机的自动控制[J],金属矿山,2002,318(12):38-40.

[7]杨榛,浦伟光等.化工流程工业计算机的应用技术与进展[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0, 27(2): 139-143.

[8]韩虹,李朝明.关于浓缩池设计的探究[J],新疆化工,2007,20(3):12-14.

[9]孙红先,赵听友,蔡冠梁.化工模拟软件的应用与开发[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7,24(9): 1285-1288.

[10]耿增显,柴天佑,岳恒.浓密机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J],控制工程,2008,19(9): 353-363.

[11]刘学言.多级逆流洗漆系统洗涤动力数的提出及其应用[J],湿法冶金,1993,7(3): 25-31.

[1]陈友洪,G 公司 SAP 质量管理系统应用研究[D],甘肃,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7-9.

[2]栾跃,软件开发项目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20-40.

[3]黄佳,SAP 业务数据传输指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234-238.

[4] 卢俊,SAP 行业解决方案[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5-10.

[5]石坚燕,SAP NetWeaver--SAP 新一代业务平台[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1-37.

[6] 胡险峰,SAP 及 mySAP 商务套件[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12-15.

[7] Raymond McLeond,Jr. George Schell 着,张成洪,顾卓珺等译,管理信息系统(第10 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19-33.

[8]Peter S. Pande et al,Robert P. Neuman,Roland R. Cavanagh,The Six Sigma Way:How GE,Motorola,and Other Top Companies are Honing Their Performance[M],McGraw-Hill,2000,1-67.

[9]David M. Levine,Statistics for Six Sigma Green Belts with Minitab and JMP[M],FT Press,2006,1-22.

[10]王天杨,王斌峰,倪寅凌,左贝合着,SAP 最佳业务实践[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17-19.

[11]Christian Kramer,Sven Ringling,Song Yang,Mastering HR Management with SAP[M],SAP Press,2006,19-22.

[12]Andreas Vogel,Ian Kimbell,mySAP ERP For Dummies[M],For Dummies,2005,1-80.

[1]姜新.嵌入式控制系统软件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3.

[2]向立志,谭杰等.先进控制算法软件的`设计与开发[J],计算机工程,2003,29(18):41-43.

[3]刘x,周建宏,刘宏民.电熔法提纯氧化镁电极的自动控制[J],电气传动自动化,2000,22(1): 18-20.

[4]吴志伟,吴永建,张莉等.一种基于规则推理的电熔镁炉智能控制系统[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版),2009, 30(11): 1526-1529.

[5]吴新军.PLC在电溶镁炉集中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冶金设备,2003,4(2):67-68.

[6]孙鹤旭,林涛.嵌入式控制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4.

[7]齐国超,张卫军.电熔镁电弧炉炉体优化设计[J],冶金能源,2010,29(4):34-36.

[8]吴永建,吴志伟,柴天佑等.电熔镁炉智能优化仿真实验平台[J],系统仿真学报,2011, 23(4):676-680.

[9]倪晓明,孙菲.电熔镁石炉的计算机控制及节能改造[J],冶金能源,2002,21(1): 60-61.

[10]葛伟.基于虚拟仪器的电溶镁炉监测系统[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5.

  • 索引序列
  • 嵌入式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嵌入式系统毕业论文
  • 嵌入式操作系统毕业论文
  • 嵌入式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 优秀嵌入式论文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