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南林科大的林学院一篇2016年5月提交的硕士学位论文《耒阳市油茶产业的发展研究》,与它们商学院一篇2015年11月的硕士学位论文《永顺县油茶产业的发展研究》出现了大面积雷同。
应该是其中有一人抄袭或者两人都抄袭了。现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已经依法启动相应程序,会调查清楚这件事的始末。
近日接到网友反映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农业推广类硕士研究生王文绪2016年5月提交的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耒阳市油茶产业的发展研究》,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类硕士研究生龙莉2015年11月提交的硕士学位论文《永顺县油茶产业的发展研究》大面积雷同。
澎湃新闻比对后发现网友反映属实。10月2日,澎湃新闻致电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查实后,学校学术委员会会进行处理,将先记录并向有关部门反映,之后回复记者。
澎湃新闻注意到,王文绪 2016年5月提交的论文《耒阳市油茶产业的发展研究》导师为李志辉、陈永忠,龙莉2015年11月提交的硕士学位论文《永顺县油茶产业的发展研究》导师为方威,两篇论文高度雷同。龙莉的论文提交比王文绪早约5个月。
扩展资料:
学术造假的管理规定
2018年8月10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职称评审管理规定》,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上向社会征求意见。
《规定》明确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申报人员通过弄虚作假、暗箱操作、以权谋私等违纪违规行为取得的职称,予以撤销,记入诚信档案,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参考资料来源:澎湃新闻-同校两硕士学位论文现雷同,中南林科大人员:会记录并反映
论文雷同是指有些段落和已经发表的重复,就是说你有些段落,是抄的,要改成自己的话,保持学术独创性。第一步:初稿一般重复率会比较高(除非你是自己一字一句写的大神),可以采用万方、papertest去检测,然后逐句修改。这个系统是逐句检测的,也就是说你抄的任何一句话都会被检测出来。这种检测算法比较严格,从程序的角度分析这种算法比较简单。因而网上卖的都很便宜,我测的是3万字,感觉还是物美价廉的。(注意:1 这个库不包含你上一届研究生师兄的大论文,修改一定注意. 2 个人建议如果学校是用万方检测,就不要去检测维普之类的 先把论文电子版复制一份,保存一份。看检测结果,其中一份复制的备份论文,把检测出重复的部分能删了先删了,把不能删的,15字以内改一改,最好是加减字符,不要改顺序,改顺序没太大用,参考文献删掉一部分,不能删的话,先改下,英文文献可以15个字符换一个词。把修改过的上交,重新过系统检查。保存的原论文稍做改动上交纸质版。那个系统很麻烦的,很多没看过没应用过的文献都能给你加上,可见中国人抄袭的功夫,都是互相抄,但是为了保证论文的完整性和表述的准确性,不要随意改动,上交的纸质版,一定要斟酌,一般检查完就不会再过检测系统了,所以纸质版的不用担心。第二步:经过修改后,重复率大幅下降了。这时你可以用知网查了,知网查重系统是逐段检测的,比较智能。检测后再做局部修改就基本上大功告成了,我最后在网上用知网查是4%,简单修改后,在学校查是。注意:记住,最忌讳的是为了查重,把论文语句改得语句不通、毫无逻辑,这样是逃不过老师的,哈哈,大家加油!关于知网相关抽查规定:有规定的,可以进行第一次修改,修改之后通过就可以答辩,如果第二次不通过就算结业,在之后4个月内还要交论文或者设计的。这个是在抄袭30%的基础上的。 如果抄袭50%以上的话,直接结业 在之后4个月内还要交论文或者设计的。1.被认定为抄袭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包括与他人已有论文、著作重复总字数比例在30%至50%(含50%)之间的,需经本人修改。修改后经过再次检测合格后,方可参加学院答辩。再次检测后仍不合格的,按结业处理。须在3 个月后提交改写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检测合格后再参加答辩。2.被认定为抄袭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且与他人已有论文、著作重复总字数比例超过50%的,直接按结业处理。须在4 个月后提交改写的毕业设计(论文),检测合格后再参加答辩。知网系统计算标准详细说明:1.看了一下这个系统的介绍,有个疑问,这套系统对于文字复制鉴别还是不错的,但对于其他方面的内容呢,比如数据,图表,能检出来吗?检不出来的话不还是没什么用吗?学术不端的各种行为中,文字复制是最为普遍和严重的,目前本检测系统对文字复制的检测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对于图表、公式、数据的抄袭和篡改等行为的检测,目前正在研发当中,且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欢迎各位继续关注本检测系统的进展并多提批评性及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2.按照这个系统39%以下的都是显示黄色,那么是否意味着在可容忍的限度内呢?最近看到对上海大学某教师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被撤消的消息,原因是其发表的两篇论文有抄袭行为,分别占到25%和30%. 请明示超过多少算是警戒线?百分比只是描述检测文献中重合文字所占的比例大小程度,并不是指该文献的抄袭严重程度。只能这么说,百分比越大,重合字数越多,存在抄袭的可能性越大。是否属于抄袭及抄袭的严重程度需由专家审查后决定。 3.如何防止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成为个人报复的平台?这也是我们在认真考虑的事情,目前这套检测系统还只是在机构一级用户使用。我们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管理流程。同时,在技术上,我们也采取了多种手段来最大可能的防止恶意行为,包括一系列严格的身份认证,日志记录等。 4.最小检测单位是句子,那么在每句话里改动一两个字就检测不出来了么?我们对句子也有相应的处理,有一个句子相似性的算法。并不是句子完全一样才判断为相同。句子有句子级的相似算法,段落有段落级的相似算法,计算一篇文献,一段话是否与其他文献文字相似,是在此基础上综合得出的。 5.如果是从相关书籍上摘下来的原话,但是此话已经被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也抄了进去,也就是说前面的文章也从相关书籍上摘了相同的话,但是我的论文中标注的这段话来自相关的书籍,这个算不算学术抄袭?检测系统不下结论,是不是抄袭最后还有人工审查这一关,所以,如果是您描述的这种情况,专家会有相应判断。我们的系统只是提供各种线索和依据,让人能够快速掌握检测文献的信息。6.知网检测系统的权威性?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并不下结论,即检测系统并不对检测文献定性,只是将检测文献中与其他已发表文献中的雷同部分陈列出来,列出客观事实,而这篇检测文献是否属于学术不端,需专家做最后的审查确认。
可以试着修改论文的关键词,其实也没事,本科论文重点在于查重,不在于题目是否重合,因为本科的毕业论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术基础,不是为了发论文,其学术水平不重要。
如何写论文
《怎样写论文——十二位名教授学术写作纵横谈》收录的十二篇文章,分别由各个学科的著名学者结合自己的亲身经验写成。这些学者有著名语言学家王力、美学家朱光潜、哲学家张岱年、联合国前南国际刑事法庭大法官王铁崖、遗传学家李汝祺、继竺可桢之后最著名的气象学家李宪之等等。
所有这些文章,都不是板起面孔说话的,都不是站在岸上的纸上谈兵,而是工作在学科第一线,并且有丰富学术成果和大量论文写作实践经验的学者的夫子自道,娓娓道来、既有大量的实际例子,也有一般的规律性总结。
不仅有成功的经验,还有失败的教训,生动活泼,具体实用。从这些文章中我们不仅仅可以学到论文写作的一般方法,还可以看到这些大师们是如何做学问的,他们是如何思考的,从而他们的学术经历往往也会展现在我们眼前。
所以,与一般的关于论文写作的书籍不同,《怎样写论文——十二位名教授学术写作纵横谈》更是这些大师如何做学问、如何写文章的一个个案描述,不仅总结出了一般规律,而且还烙印上了个人的鲜明学术风格;而恰恰在这一点上,显示出本书的弥足珍贵之处。
毕业论文不可以撞题,在论文文献中,有任何的跟论文查重系统中相似的内容,并且达到重复标准的,则视为抄袭,按照这个定义来看文章中的标题内容,是满足的,会被标为抄袭。
论文标题有揭示论点的,这类标题直接反应作者对问题的看法;有揭示课题的,这类标题所反应的只是文章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涉及作者对问题的看法。
扩展资料:
如果原来雷同的标题是揭示论点的,就可以把它改成揭示课题的;如果原来雷同的表示是揭示课题的,就可以把它改为揭示论点的。
如果没有做特别说明,我们在查重的时候一般不会把论文题目录入到论文查重系统中,不会对题目查重,所以就算题目一模一样也不会影响查重率。但是也不排除一些学校要求题目也查重的情况,论文题目一般不会超过20个字,所以在整篇论文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就算被计入重复率里面,重复值不会提高很多,所以同学们对此也可以放心。
只要内容不雷同就没有问题。
一模一样 当然不行~~可以参考
应该是其中有一人抄袭或者两人都抄袭了。现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已经依法启动相应程序,会调查清楚这件事的始末。
10月3日上午,澎湃新闻刊发了《同校两硕士学位论文现雷同,中南林科大人员:会记录并反映》一文。当日上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一位工作人员发来该校研究生院对此事的回复。
回复称,学校对此高度重视,已依法依规启动相应程序,会同当事学院、学科专业对这两篇论文进行全面调查,调查结果将及时公布。学校坚持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扩展资料
此前报道:
此前澎湃新闻接到网友反映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农业推广类硕士研究生王文绪2016年5月提交的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耒阳市油茶产业的发展研究》,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类硕士研究生龙莉2015年11月提交的硕士学位论文《永顺县油茶产业的发展研究》大面积雷同。澎湃新闻比对后发现网友反映属实。
王文绪2016年5月提交的论文《耒阳市油茶产业的发展研究》导师为李志辉、陈永忠,龙莉2015年11月提交的硕士学位论文《永顺县油茶产业的发展研究》导师为方威。龙莉的论文提交比王文绪早约5个月。
参考资料来源:澎湃新闻-中南林科大:全面调查两篇雷同论文,调查结果将及时公布
我觉得很有可能是有一个人抄袭了,不然不可能会有雷同的现象,因为每个人的感受和描述是不同的。
是《永顺县油茶产业的发展研究》与《耒阳市油茶产业的发展研究》这两篇论文发生了雷同事件。
首先,澎湃新闻经对比之后发现两篇论文确实有很多雷同的地方。还有就是在时间上有一个先后的关系,《永顺县油茶产业的发展研究》这一篇文章是龙莉的,她是在15年的11月发表的,而另一篇则是王文旭在16年的5月发布的,从前后时间的对比上来看,应该也是后者抄袭了前者的。
其次,这种歪风不可长。虽然说每个人生都需要经历一些事情,写论文也是每个学子必须经历的事,但是这种抄袭的作风还是要不得的,不然以后大学里面全都是抄来抄去,那么在学术研究上还会有什么进步呢?大家只会止步不前如此便会在这一领域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所以说这种歪门邪气的风一定要从根源上去杜绝。
最后,需要花费精力去写论文。虽然很多人在写论文的时候都手足无措,都会去网上借鉴,别人实际上也就是抄袭,甚至有的还会请枪手代劳,但是这样真的好吗?毕竟这种事儿如果不是自己做的话,那么以后在工作上也不会有什么贡献,因为在这一方面大学4年连一篇论文都写不出来的话,还能指望他在工作上能有什么成就吗?再加上这种抄袭论文的这种行为,做他的同事也会担心自己有的时候在工作上的研究成果,什么时候会被他窃取呢?所以要想有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还是需要各界一起来相互监督的。
以上就是对“中南林科大两硕士论文雷同,是哪两篇论文出现了雷同事件?”的看法,或许你有什么其他不同的意见,欢迎写在下面的评论区,咱们大家一起来讨论。
一般情况下是不能查到的。本科毕业论文只有优秀的那部分会放到论文库里,普通的话是不会收录的~
暂时查不到 现在知网只收录硕博论文 不收录本科论文
查重啊,现在论文查重特别的严格的,这个是必须得
一般到了大一下学期,你可以向辅导员领一个关于双学位的说明小册子。双学位不是你想修就修的,必须你的平时成绩达到学校规定的一个分数线,而且不能有不及格,才能申请。这个标准每个学校都会有不同,所以一定要问清楚。修双学位需要另外交一科的学费,不过和正常的学费比就要少得多,也要看学校是怎么规定的,修的学科不同,学费也会不同。修双学位之后学习会比较紧张,考试会比修单独一科的同学多一倍,而且平均分必须达到学校的一个规定,否则可能会被取消资格。最后毕业时要写两篇毕业论文,要参加两次答辩。最终拿到两个学位证,作为双学士毕业。如果不想那么大压力的话,也可以选择辅修,最后不用写毕业论文,只要每门及格就可以拿到辅修证。实在不行的话也可以放弃,把所有学分转成辅修学分。不过学费是不会退的。以上是我们学校对于双学位的规定。修双学位对扩大知识面肯定有用,但是也一定会影响到自己本专业的深入学习。你要考虑清楚。
最近我们国家的很多学术方面的出题可谓是层出不穷啊,为什么这样说嗯?在这一年里,我已经看到了好多关于学术造假的问题的。最近又出了这样的事件。事件主要内容就是中南林科大两硕士论文雷同,那么学校方面也肯定会做出一定的回应。毕竟这样的事并不光彩同时也是有损声誉的事。对此学校给出的回应是,他们已经高度重视这件事,和也会依法处理这件事。
对于学校给出的回应,这也是比较老套和官方。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你要调查吧,那岂不是说最近已经高度重视这件事。也告诉广大网友们,我们会严查这件事。这也比较的有说服力。而对于说依法办事,那就是告诉大家他们不会去包庇自己人。这样的回应字少,简介,同时也会让大家比较信服。不得不说这个学校真老谋深算。
这种论文抄袭事件,在我们国家发生的一点也不少,甚至可以说很多了。就在这一年里面,就我自己看到关于学术抄袭的事件就有不少。而这当中大部分人也有各个领域里面有点声望的人。这不得不引人深思这其中道道。在我看来其实就是对应学术造假的处罚不够以及对于论文查看不认真导致的。同时也不乏有在查看论文时走后门等多种情况。
其实在我们的国家的话,对于学术造假的处罚相对于别的国家来讲是比较轻, 同时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来约束造假的人。这就导致了很多的人有恃无恐继续论文造假。同时我们国家也是一个人情国家吧!走后门这样的事也是不足为奇。只要不被爆出,基本可以相安无事。所以大家都有这样的侥幸心理。所以未来这样的事还会不会再出现,我想只就看国对于学术造假处罚的轻重了。最后我想说的就是诚信作业才是正道。
中南林科大对此事做出了回应,称学校高度重视这件事,并且将全面调查这件事,还表明了学校对这种抄袭行为绝不姑息的态度。
10月3日上午,澎湃新闻刊发了《同校两硕士学位论文现雷同,中南林科大人员:会记录并反映》一文。当日上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一位工作人员发来该校研究生院对此事的回复。
回复称,学校对此高度重视,已依法依规启动相应程序,会同当事学院、学科专业对这两篇论文进行全面调查,调查结果将及时公布。学校坚持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扩展资料
此前报道:
此前澎湃新闻接到网友反映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农业推广类硕士研究生王文绪2016年5月提交的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耒阳市油茶产业的发展研究》,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类硕士研究生龙莉2015年11月提交的硕士学位论文《永顺县油茶产业的发展研究》大面积雷同。澎湃新闻比对后发现网友反映属实。
王文绪2016年5月提交的论文《耒阳市油茶产业的发展研究》导师为李志辉、陈永忠,龙莉2015年11月提交的硕士学位论文《永顺县油茶产业的发展研究》导师为方威。龙莉的论文提交比王文绪早约5个月。
参考资料来源:澎湃新闻-中南林科大:全面调查两篇雷同论文,调查结果将及时公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农业推广类硕士研究生王某某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农村与农村与发展类硕士研究生提交的两篇论文大面积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