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标左键选取要添加超链接的文字(比如文章题目),同时按下CTRL+K,或者点鼠标右键,最下面就是“超链接”,点击之后在对话框“地址”栏输入要链接的网址就行
TeX 排版对于中文来说,主要是如何处理新新体,以及现有字库中没有的字。相关的文章之前在网上发现台湾李果正先生有相关的Blog,但好象是由于提供服务的机器硬盘损坏,相关数据在网上消失了。这方面的工作对于中文教育与古籍电子化是非常重要的。但不清楚现在有没有人做这方面的工作。对于CJK宏包的字体安装,主要有几个问题对于中文没有处理的太好,尤其是简体中文。大约十年前,北京大字的张林波搞过一些中文LaTeX排版的模板工作。但这个工作好象在大陆没有后续的有组织的发展。这个问题好比是买新车,新车当然好,但没有后续的运行与维护支持。N年后还是需要重新再来。
Latex中建立到参考文献链接,有利于读者快速定位到参考文献,获致参考文件的信息。
为此需要注意2点:需要引入hyperref宏包;不要用latex-->dvips-->ps2pdf的方式生成pdf文件。在引入宏包的时候,可以用如下语句导入hyperref宏包:\usepackage[colorlinks, citecolor=red]{hyperref}然后用pdflatex命令编译,如此生成的pdf文件中用红色的字体表明参考文件序号,点击该序号,可以链接到文章后面的该篇参考文件处。colorlinks选项表示显示参考文献序号时,采用颜色作为标识,若不用该选项,则采用默认的方框方式显示序号。citecolor选项表示显示参考文献序号的颜色,默认为绿色。这样能确保生成的pdf文件中包含有可以用鼠标进行点击的超链接。但是这样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这些包含超链接的文本周围会出现彩色的方框,这种方框实在有碍观瞻,然后用pdflatex命令编译,如此生成的pdf文件中用红色的字体表明参考文件序号,点击该序号,可以链接到文章后面的该篇参考文件处。尤其是当出现在目录中时,大片的方框非常难看。客服以上问题的方法是,不要使用“hyperref”宏包的默认属性,即使用如下方式引入宏包:“colorlinks”的意思是将超链接以颜色来标识,而并非使用默认的方框来标识。linkcolor, anchorcolor, citecolor分别表示用来标识link, anchor, cite等各种链接的颜色。若正式的文档中不想使用彩色的标识,但又希望具有超链接的功能,则将上例中的各种颜色换成“black”即可。若正式的文档中不想使用彩色的标识,但又希望具有超链接的功能,则将上例中的各种颜色换成“black”即可。
学校定购了不少文献数据库,但是我在Endnote中检索时却无法连接,求教一下高人吧shizijun(站内联系TA)权限问题吧,要不就是你的网络问题 有很多地方可以求助文献yang0502(站内联系TA)有下载的,可以连接中文的,但是格式一般不对,要自己改正一部分,毕竟他是设计为了英文的penghong_c(站内联系TA)我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可以通过网页访问ISI,但是endnote就无法连接,后来是这样解决的:网页登陆数据库,在浏览器中检索,然后将检索结果导入endnote。之后在本地的endnote里面find full text,就可以下载全文了。暂时没有找到其他更好的办法。yang0502(站内联系TA)可以装一个pdf简单的阅读器,那个就几M,非360上的,自己单独下,这样可以读了,我前几天重装后,就这样解决的
_第一步:对参考文献进行编号(是自动生成的,不是自己手动添加的)可通过菜单栏中【开始】>【编号】进行修改(修改时需要选中要修改的文字)。如没有所需要的编号类型,可通过下方【定义新编号格式】来增加我们需要的格式。_第二步:引用参考文献将鼠标的光标放到引用的话的末尾,句号之前。接下来,在菜单栏中点击【引用】>【交叉引用】,弹出交叉引用操作框。 引用类型:编号项。 引用内容:段落编号。 引用哪一个编号项:选择【x】。
使用交叉引用。参考文献以脚注或尾注的形式制作,在需要引用的地方,使用交叉引用,选择脚注类型,再选择具体的脚注即可。
以WPS 2019版为例
1、打开文档
2、选中使用了超链接的区域,鼠标右键,选中“取消超链接”即可~
其实一个比较简单的办法是先贴在notepad里,然后再剪切复制进word。如果你用的是word2003,粘贴后在底下选择仅保留文本就可以了
以WPS 2019版为例
1、打开文档
2、选中使用了超链接的区域,鼠标右键,选中“取消超链接”即可~
点击word上方开始菜单下的编号按键。点击“定义新编号格式”选项,设置编号格式,在“预览”中可以看到所设置的格式。点击确定,这些参考文献自动编号完成。将光标定位在正文中需要插入参考文献上标的地方,点击“插入”选项卡中的“交叉引用”,出现如下界面。其中“引用类型”选择“编号项”,勾选“插入为超链接”选项,选择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例如第一个参考文献,点击插入。然后关闭“交叉引用”窗口。鼠标放在该数字上边会出现“按住Ctrl并单击可访问链接”,说明该数字已链接至正文后边的参考文献。选中“[1]”,按“Ctrl+Shift+=”即可将其转换为上标
1、先把你的参考文献逐条选中,在“插入”中选择“标签”,写上你的标签名称;2、选中文献标号,右击鼠标,选“超链接”,在对话框中找到“标签”按钮,点击选择相应的标签就连上了。
其实一个比较简单的办法是先贴在notepad里,然后再剪切复制进word。如果你用的是word2003,粘贴后在底下选择仅保留文本就可以了
1、先把你的参考文献逐条选中,在“插入”中选择“标签”,写上你的标签名称;2、选中文献标号,右击鼠标,选“超链接”,在对话框中找到“标签”按钮,点击选择相应的标签就连上了。
直接关闭不得了,你链接只是按ctrl+鼠标点击所链接的内容以浏览器方式查看,Word界面又不会变
用alt+tab组合键(窗口切换快捷键)试试看。
word的自动生成目录功能为我们省了很多时间,但是操作不好的话就会适得其反--浪费时间。说实话,过去我不喜欢word的那些自动编号等功能,所以我的word一概关掉那些自动功能。但是自动目录我还是偶尔用一下。但是如果利用word的“样式”中的“标题1”、“标题2”...等就会很麻烦而且在标题的前面有个黑点(我看着非常难受!!!),因此,我摸索一个简单的办法,供大家交流。(以下假设你已经完成了文档的全部输入工作!)一、到文档开头,选中你要设置一级标题的文字内容,设置好字体、字号等格式,然后选择菜单中的“格式”-“段落”-“缩进和间距”选项卡-“大纲级别”设为1级!(关键步骤!)-“确定”。(注意:此过程中,要设为一级标题的文字始终处于被选中状态!呵呵,说的多余了^0^,不过有时候会被忽略的。)这样第一个一级标题就设置好了。用同样的办法可以设置二级、三级....标题,区别就是在“大纲级别”里相应选择2级、3级...等。二、然后就简单了,用刚设置好的一级标题去刷其它一级标题(怎么,格式刷不会吗?问别人去吧!),其它级别标题依此类推。三、光标放到想插入目录的位置(一般放到文档前比较好),点“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格式”(默认的是“来自模板”,但是这时候没有前导符,可以先选择“古典”,然后把“显示页码”和“页码右对齐”都选上,且选择一种“前导符”),右边的“显示级别”选择你前面设置过的最大目录级别(可少但不能多!),最后按“确定”!!OK啦。四、但是,别高兴的太早,你可能发现自动生成的目录与你想象的格式不太一样,例如行距太大啦,字号太小啦等等。这时候可重新设置目录。光标移到目录前面任何位置,重复刚才的“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这时候你会发现“格式”变成了“来自模板”,然后点击右边的“修改”,在弹出的对话框里面,修改“目录1”、“目录2”...等的格式,它们实际上是分别对应你目录里的一级标题、二级标题...的,修改完了,按“确定”,弹出“是否替换所选目录”,选“是”!OK!!!五、至于目录的行距太大或太小,则只能选中全部目录,然后在“格式”-“段落”里设置“行间距”了,与编辑正文的方式一样,不罗嗦了。在生成目录的时候,就对格式进行修改,把所有的缩进都设置为一样的,就不会出现你说的问题了。关于目录的格式修改,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目录--修改,进入后,再选修改,格式--段落,先看一级目录的样式(看段落就行了),选择二级目录,修改格式--段落,跟一级标题一样的缩进,其余不动,三级的同样方法,确定后,再重新生成的目录就是学校规定的格式了。
你是问怎样取消Word文档引用参考文献内容的超链接?在Word文档中引用参考文献时,在引用的文字和超链接之间默认会建立超链接。如果不需要超链接,也可以予以取消。操作如下:1、打开Word文档。2、在文档末尾以自动编号的方式输入文献内容。3、在正文中需要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点击交叉引用。4、在打开的交叉引用窗口中,引用类型选择编号项(参考文献使用的是自动编号),引用内容选择段落编号,再选择一个参考文献,点击插入。5、这样,就把参考文献的自动编号插入到了光标处。而编号默认是建立了超链接。6、按住Ctrl键,点击数字,即可跳转到参考文献中的相应位置。7、如果不需要建立超链接,则在设置交叉引用的时候,取消勾选插入为超链接,其他选项相同设置。这样,新建立的交叉引用得到的序号就与参考文献中的内容之间不会再有连接。
在[格式]中选[样式与格式] 出现右边的一条“样式格式”栏,这里面主要就是用到标题1,标题2,标题3。把标题1,标题2,标题3分别应用到文中各个章节的标题上。例如:文中的“第一章 制冷概论”我们就需要用标题1定义。而“制冷技术的发展历史”就用标题2定义。如果有×××那就用标题3来定义。 用标题1,2,3分别去定义文中的每一章节。定义时很方便,只要把光标点到“第一章 制冷概论”上,然后用鼠标左键点一下右边的标题1,就定义好了;同样方法用标题2,3定义;;依此类推,第二章,第三章也这样定义,直到全文节尾。 当然标题1,标题2,标题3的属性(如字体大小,居中,加粗,等等)可以自行修改的。修改方法:右键点击“标题1”选“修改”,会弹出修改菜单,您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自行修改。 当都定义好后,我们就可以生成目录了。把光标移到文章最开头你要插入目录的空白位置,选[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 选第二个选项卡[目录],然后点右下的确定。就OK了。下图就是自动生成的目录 当你重新修改文章内容后,你需要更新一下目录,方法是:在目录区域内,点右键,选[更新域] 当选[更新域]后,会出现上图的选框,选第二个“更新整个目录”点确定。就OK了。好了,使用Word自动生成目录的操作大致上就是如我上面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