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现代结构理论学科
2、岩土工程学科
3、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
4、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学科
1.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教育部科技司主管、华南理工大学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月刊),国际刊号为ISSN 1000- 565X,国内统一刊号为CN 44-1251/T,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为46-174,国内定价...
2.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99年,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华南理工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政治理论、哲学历史、经济管理、法律、语言文学、文化艺术、高...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核心期刊;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 ISSN: 1000-565XCN: 44-1251/T创刊时间:1957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不是核心期刊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 ISSN: 1009-055XCN: 44-1443/C创刊时间:1998
光化学的定义有不同的表述。C. H. Wells认为,光化学研究的是“吸收了紫外光或可见光的分子所经历的化学行为和物理过程”。N. J. Turro则认为“光化学研究的是电子激发态分子的化学行为和物理过程”。由于电子激发态通常由分子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形成,所以上述两种定义的实质是一样的。光化学是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永久性化学效应的化学分支学科。由于历史的和实验技术方面的原因,光化学所涉及的光的波长范围为 100~1000纳米,即由紫外至近红外波段。比紫外波长更短的电磁辐射,如X或γ射线所引起的光电离和有关化学属于辐射化学的范畴。至于远红外或波长更长的电磁波,一般认为其光子能量不足以引起光化学过程,因此不属于光化学的研究范畴。观察到有些化学反应可以由高功率的红外激光所引发,但将其归属于红外激光化学的范畴。影像是人对视觉感知的物质再现。影像可以由光学设备获取,如照相机、镜子、望远镜及显微镜等;也可以人为创作,如手工绘画图像等。影像也是一种视觉符号。通过专业设计的影像,可以发展成人与人沟通的视觉语言,也可以了解世界美术中大量的平面绘画、立体雕塑与建筑。
不是。RCCSE(A-)(2020第六版), 维普收录,万方收录,知网收录,超星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2001年,是由华北理工大学主办的社会科学理论刊物,以理论结合实际为特色坚持学术质量标准。
是的,在统计源核心期刊目录里,如帮到你,望采纳!
老大不复制谁记得那么多啊?高校 ( 非核心)序号 刊物名称(以期刊名称的拼音为序) 总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1 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399 0.3202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76 0.2083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1072 0.8054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197 0.2025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195 0.1446 华北工学院学报 136 0.2487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 56 0.1018 上海大学学报 (英文版) 156 0.1509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85 0.11710 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472 0.24211 武汉大学学报 (英文版) 12 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 554 0.46213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185 0.20214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79 0.36315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84 0.23116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15 0.21517 浙江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521 0.30418 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487 0.23119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154 0.216非高校 ( 非核心)序号 刊物名称(以期刊名称的拼音为序) 总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1 半导体光电 131 0.1152 兵工学报 133 0.1063 电工技术学报 315 0.3394 电子与信息学报 255 0.1235 光电工程 192 0.2846 光学技术 287 0.2577 光学学报 1103 0.4728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304 0.3979 机器人 483 0.75510 计量学报 140 0.22111 数据采集与处理 185 0.18712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499 0.22713 仪器仪表学报 489 0.47214 振动测试与诊断 190 0.520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类核心期刊表1、软件学报 2、计算机学报 3、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4、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5、自动化学报 6、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7、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8、系统仿真学报 9、计算机工程 10、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11、控制与决策 12、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13、控制理论与应用 14、计算机应用研究 15、机器人16、中文信息学报 17、计算机应用 18、信息与控制 19、计算机科学 20、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1、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22、计算机仿真 23、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4、遥感技术与应用 25、传感器技术(改名为:传感器与微系统) 26、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7、测控技术 28、传感技术学报 29、控制工程 30、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31、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综合性农业核心期刊中国农业科学农业生物技术学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华北农学报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江苏农业学报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扬州大学学报(农业和生命科学版)福建农林大学学报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南农业学报河南农业大学学报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农业学报中国农业杂志(学术版)沈阳农业大学学报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浙江农业学报江苏农业科学福建农业学报云南农业大学学报中国农业科技杂志(学术版)四川农业大学学报中国农学通报新疆农业科学中国农业科技导报生物技术通报河南农业科学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广东农业科学农学与农作物类作物学报中国水稻科学麦类作物学报茶叶科学棉花学报杂交水稻玉米科学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大豆科学中国棉花作物杂志中国稻米中国烟草科学种子热带作物学报园艺类园艺学报果树学报中国蔬菜中国食用菌北方园艺食用菌学报中国果树中国南方果树食用菌植物保护类植物病理学报植物保护学报中国生物防治植物保护农药植物检疫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类土壤学报水土保持学报土壤通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土壤水土保持通报干旱区资源与环境中国土壤肥料(原土壤肥料)水土保持研究农业环境与发展生态环境中国农业气象农业工程与农机类农业工程学报农业机械学报灌溉排水学报节水灌溉中国沼气中国农村水利水电食品科技类中国粮油学报粮油食品科技中国食物与营养林业类林业科学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林业科学研究世界林业研究福建林学院学报南京林业大学学报林产化学与工业西北林学院学报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浙江林学院学报中南林学院学报林业资源管理竹子研究汇刊林产工业木材工业林业科技开发林产化工通讯畜牧兽医类草业学报畜牧兽医学报中国兽医学报中国预防兽医学报蚕业科学中国兽医科技中国饲料中国草地中国兽医杂志饲料工业饲料研究草业科学中国畜牧杂志中国畜牧兽医畜牧与兽医中国家禽动物营养学报草地学报动物医学进展黑龙江畜牧兽医草原与草坪养猪中兽医医药杂志中国草食动物水产渔业类水产学报中国水产科学淡水渔业水产科技情报水产科学上海水产大学学报水产养殖水利渔业大连水产学院学报海洋水产研究农业经济与综合指导类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农业现代化研究中国土地科学世界农业地域研究与开发农业技术经济农业经济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本表核心期刊名称若有与印刷版不一致之处,当以印刷版为准)
核心期刊,几个主要大学的学报,《中国蔬菜》《长江蔬菜》好像就这二个。农业类核心期刊(2008年):1.中国农业科学 2.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3.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4.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5.福建林学院学报 6.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7.西北农业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华北农学报 9.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10.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1.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2.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3.福建农业大学学报(改名为:福建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4.江苏农业科学 15.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6.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7.江苏农业研究(改名为: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 18.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19.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浙江林学院学报 21.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2.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3.安徽农业科学 24.河南农业科学 25.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改名为: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6.西北农业学报 27.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8.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9.湖北农业科学 30.江苏农业学报 园艺类核心期刊(2008):1.园艺学报 2.果树学报 3.中国蔬菜 4.中国果树 5.北方园艺 6.中国南方果树 7.长江蔬菜 8.食用菌
《吉林农业》《北京农业》《安徽农业科学》等期刊我都可以发见我的用户名,163的邮箱。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1674-0475]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2009-2010)提示: CSCD核心库(C)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库(2013-2014)提示: CSCD核心库(C)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核心库(2011-2012)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0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0年版影响因子: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1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1年版影响因子: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2年版)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3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3年版影响因子: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提示: 排序:化学、晶体学 - 第24位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提示: 排序:化学,晶体学类 - 第21位主题分类:O6,O7:化学,晶体学: O6,O7:化学,晶体学该刊物不属于EI检索,谢谢。
可以登录ei 中国网站查询最新的收录名录,2013年删除了好多期刊,包括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等好几个大学学报都给取消收录了,同时也新增了一些收录,比如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不是。RCCSE(A-)(2020第六版), 维普收录,万方收录,知网收录,超星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2001年,是由华北理工大学主办的社会科学理论刊物,以理论结合实际为特色坚持学术质量标准。
登陆EI,侧面有分类情况,罗列所有不同级别的期刊名录。
1、参与科研项目l 砂岩型铀矿…,参与,国防基础科研,2008-2010;l 铀矿资源三维电阻率…,参与,国际科技合作,2007-2009;l 九瑞矿集区重要靶区地球物理勘探和深部找矿预测,参与,科技部科技计划项目,2011-至今l 江西省德兴张家坂-先告山地区铜金矿远景调查V8频谱激电(SIP)测量,主持,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20112、发表的论文[1]探地雷达空气中介质回波问题讨论[A],国际电磁会议[C],2009:250-253[2]直流电阻率三维观测方式分析[A],地震出版社[C],地震出版社,2010:683[3]探地雷达空气中回波的f-k域处理技术[A],吉林大学出版社[C],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647[4] 用神经网络法预测砂岩型铀矿体的深度[J],铀矿冶,2009(1)[5] 探地雷达空气回波特点及识别方法[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9(5)[6] 探地雷达空气回波特点与处理方法[J],世界核地质科学,2009(3)[7] 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自然电位二维正演计算[J],铀矿冶,2009(4)[8]砂岩型铀矿地表物探测量的模糊聚类分析[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6(1)[9] 探地雷达复信号分析的几点讨论[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6(2)[10]探地雷达数据可视化方法[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6(4)[11]探地雷达谱白化法[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3、软件著作权l GPRPro 探地雷达数据处理解释,登记号:2008SR38835;l ResInv2D 直流电阻率点源二维正反演,登记号:2010SR052047;l ResInv3D 直流电阻率点源三维正反演,登记号:2011SR026474。
不是核心期刊,中文核心 和 科技核心期刊目录里面都没有
核心期刊分二种,一种是北大核心,也叫中文核心;另一种是科技核心,也叫统计源期刊;我查询了目录在目录中没有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所以目前不是核心期刊,如果在新的核心期刊目录中有,你需要向杂志社求证。
刘林冯伟宋宪生宋哲李卫陈擎
(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陕西咸阳712000)
[摘要]介绍了查查香卡铀矿床勘查过程和矿区地质特征,系统总结了该矿床铀资源调查评价中取得的主要成果,提出了区域性北西西向断裂构造破碎带+奥陶-志留系滩涧山群变质火山岩+华力西-印支期中酸性岩浆-热液活动的“三位一体”成矿机理,认为查查香卡铀矿床具有形成铀多金属矿的良好前景。
[关键词]查查香卡铀矿床;成矿机理;铀多金属;潜力
查查香卡铀矿床属青海省乌兰县赛什克乡南柯柯村管辖,位于乌兰县城南的南坡,海拔4000~4200m。矿床南部有109国道,由398km里程碑向西北方向进入县级公路到达查查香卡农场,行程24km。由查查香卡农场北东有汽车便道行驶20km可直达矿床(图1)。矿床的西部及西北部从乌兰县或德令哈横穿牦牛山,到达查查香卡农场。
图1 查查香卡铀矿床交通位置图
1—城镇;2—铁路;3—国道;4—县级公路;5—河流;6—湖泊;7—查查看卡铀矿床
1发现和勘查过程
(1)第一阶段:矿床发现与初期勘查(1969~1971)
1969~1971年二机部西北一八二队对查查香卡地区进行了初步勘查。
1969年由二机部西北一八二队第三分队在1∶万伽马普查中发现了17、18两条异常带,从而为查查香卡铀矿床(原324小型矿床)的发现提供了重要线索[1]。
1970年通过1∶10000伽马详查、1∶2000伽马详测、槽探系统控制长2000m,手掘硐探4个,确定324地区中段为主要矿化段[1]。
1971年机掘硐探1个,手掘2个,钻孔3个,控制深度200m,控制长度500m,了解了324地区中段深部矿化,发现1个工业矿孔。
1969~1971年完成的工作量见表1[2]。发现工业矿体13个,单个长35~70m,厚~,品位~,平均长,平均品位,埋深0~50m;后备矿体26个,单个长35~210m,厚~,品位~,平均长,平均厚,平均品位,埋深0~100m。
表1 1969~1971年完成的工作量统计
(2)第二阶段:停滞期(1972~2008)
根据核工业部三局南昌会议精神,遵照“富、近、浅、易”原则,结合324小型矿床的具体情况,经青海652大队研究,核工业部三局批准,1972年撤出324地区。
(3)第三阶段:评价期(2009~2012)
2009~2012年中国核工业地质局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在本区开展了铀矿调查评价工作。
2009年在查查香卡324地区中段施工探槽10个,长度,发现4个地表工业矿体。
2010年在324地区中段施工了4条勘探线,5个钻孔,完成工作量。发现2个工业铀矿孔,2个铀矿化孔。
2011年在查查香卡324地区完成实测地质剖面12条,约,发现4~5条铀异常带;完成1∶2000地面伽马能谱测量11条、面积12km2;施工钻孔10个,完成工作量,发现1个工业铀矿孔,1个异常孔。
2012年在查查香卡地区完成1∶2000地质剖面4条,长度,发现Cu、Au等金属矿化;1∶1万激电测量60个点3条激电测深剖面,显示可能为两条金属硫化物异常带。表层矿化较弱,向深部500 m左右可能有较好多金属矿化;施工5个钻孔,完成,发现1个工业铀矿孔、1个异常孔,在C76钻孔中见到两层黄铁矿化层(~)。初步确定查查香卡矿化带为铀、多金属矿化带。
根据地表槽探圈定了4个工业铀矿体,钻孔在矿化带中部查证发现了4个工业铀矿孔、2个铀矿化孔,铀矿体5~7层,累计厚度~,品位~。同时发现了该区铌、稀土等多金属矿化,且与铀呈正相关关系。在铀矿体周围发现铌矿体3个、矿化体11个,控制矿体长200~357m,厚2m左右,品位~。还发现有稀土矿化,圈定矿化体5个,主要为铈、镧、钇等矿化。
2矿床基本特征
矿床位于丁字口-埃姆尼克山-牦牛山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岩浆弧带与赛什腾-锡铁山-哇洪山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缝合带的结合部,夹持于泽日肯和陶力古隆起之间托莫尔日特蛇绿混杂岩带中。
矿区地质
查查香卡铀矿床属赛什腾山-阿尔茨托山铀成矿带乌兰南山铀成矿亚带。位于柴达木北缘残山断褶带东段,华力西期下义山花岗闪长岩体外接触带中(图2),矿化赋存在奥陶-志留系滩涧山群(OST)变质火山岩中,受北西向挤压破碎带控制,长约9km,宽约2km。
矿床内主要矿化围岩为奥陶-志留系滩涧山群变质火山岩,主要以各类绿片岩为主,夹云母石英片岩及大理岩。地层产状北西西向。岩浆岩主要有华力西期中粗粒花岗闪长岩、条纹状混杂岩、中细粒闪长岩、条带状闪长岩等;脉岩有中细粒石英闪长岩脉、闪长斑岩脉、辉长岩脉、斑状角闪正长岩脉、石英脉等。
矿化赋存于北西向斜长角闪片岩挤压构造破碎带中,其中富矿地段复合于斜长角闪片岩之早期北西向构造带上,长2km,宽数米至百余米,倾向北东,倾角65°;矿后局部有北东向构造叠加,石英脉沿晚期北东向构造充填。该区伽马异常带断续长9km,呈北西向展布,在其中2km长的范围内,铀、钍矿化较好,矿化断续长几十米至几百米,宽几十厘米至十几米;该矿床同时为多种稀土元素的成矿区,主要有铌、铈、镧、铱等矿化[2,3]。
图2 查查香卡铀矿床矿体平面展布图
含矿岩石岩性特征
查查香卡矿床围岩为碎裂斜长角闪片岩等(图3),近矿围岩蚀变强烈,主要有钠长石化、赤铁矿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铀含量较高,坑道口碎石一般为(200~300)×10-6,最高达878×10-。6 矿化岩石为灰黑色碎裂闪长岩,灰黑色,块状,主要成分为角闪石,镜下鉴定为斜长角闪片岩,岩石呈纤维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说明矿石经过了一定的动力构造变质作用,片理化发育,岩石较破碎;矿石主要成分为角闪石(70%)、斜长石(20%),少量黑云母(3%)、石英(3%)、方解石(4%),此外还有微量的绢云母、阳起石和绿帘石等;岩石中大量角闪石呈不规则纤柱状晶体,彼此嵌连而平行排列,大小为(~)mm×,组成较为密集的条带,角闪石不同程度遭受阳起石化蚀变;斜长石双晶不明显,局部有挤压破碎,具绿帘石化、绢云母化现象。
铀矿化带特征
查查香卡铀矿床可以划分为西、中、东3段[2]。西段有3条异常带,长500~900m,宽2~10m,一般为(100~200)×,最高大于1000×;中段异常断续长200m,宽几十米至百余米(由多条带组成),一般(100~300)×,最高大于1000×(图4);东段异常断续长3000m,一般(50~150)×,最高大于1000×。
铀矿化主要分布于含矿构造带闪长碎裂岩(或糜棱岩)及碎裂闪长岩中,富矿地段为碎裂岩或糜棱岩,岩石破碎强烈、弱硅化、片理发育;碳酸盐呈细脉或星点状分布多的地段矿化比较好,其他多为贫矿化地段。
镜下见沥青铀矿充填交代黄铁矿现象,铀矿化以浸染分散状或吸附形式存在于含矿岩石中。矿化基本有3种表现形式:碳酸盐成细脉状沿岩石片理充填成条状构造或呈星点状分布于含矿岩石中,一般矿化较富;白色长石-石英-碳酸盐脉成细脉状沿片理分布于含矿岩石中;岩石片理化发育,为黑绿色或紫色,肉眼看不到脉体,但矿化较好。对所采集的查查香卡矿床矿石、含矿岩石和围岩进行的铀钍、U4+和U6+分析表明,查查香卡矿床铀矿化蚀变碎裂岩的铀含量为~,而围岩斜长角闪片岩的铀含量较低,为(15~18)×10-6;微量钍分析表明,矿化岩石中钍含量比较高,为(2916~659)×10-6,而围岩的钍含量较低,只有116×10-6,矿床中铀以原始富集为主。另外通过矿化岩石U4+和U6+含量的对比也可以看出铀的富集特征,矿化岩石 U4+的含量分别为和124×10-6,而U6+含量分别为和9310×10-6, U4+相对U6+含量要高,U4+/U6+比值分别为1∶和1∶,铀以U4+为主,U6+含量较低。对矿化岩石和非矿岩石的化学全分析表明,矿化岩石碱性元素中的Na2O含量为11 89%~2139%,非矿岩石Na2O 为, Na2O富集程度达2155~3123倍,说明查查香卡矿床有钠交代铀矿床的一些特征,可以与北祁连冷龙岭碱交代铀成矿带进行对比,显示了成矿特征的相似性[4]。
图3 查查香卡铀矿床纵剖面图
1—碎裂闪长岩;2—闪长岩;3—正长岩;4—斜长角闪片岩;5—碎裂斜长角闪片岩;6—斜长角闪岩;7—碎裂斜长角闪岩;8—角闪岩;9—碎裂角闪岩;10—辉绿岩;11—铀矿体;12—块段编号
图4 查查香卡铀矿床8号勘探线剖面图
3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查查香卡铀矿床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勘查,即1969~1971年的初步勘查和2008~2012年的调查评价。前一阶段主要为地表调查和槽探揭露,认为:①矿化主要分布于构造挤压破碎带闪长碎裂岩及碎裂闪长岩中,富矿地段为碎裂岩或糜棱岩,岩石破碎强烈,片理化发育,肉红色长石和碳酸盐呈细脉或星点状,其分布多的地段矿化最好;②岩石蚀变较强,主要有绿泥石化、绿帘石化、阳起石化、碳酸盐化、钠黝帘石化、钠长石化和弱硅化等;③区内成矿构造主要表现为片理化、碎裂岩化及糜棱岩化带,走向为NW W,倾向NNE;④由地表到深部钍矿化逐渐变贫,而铀矿化则相反,由地表到深部逐渐矿化增强;⑤根据伴生元素分析结果认为324地区属多种稀有金属成矿区,铀、钍、铌、铈、镧在矿化岩石中的含量明显高于非矿化岩石。
2008年以来,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通过在柴达木地区实施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和中国地质调查局铀矿调查评价项目,对查查香卡铀矿床进行了调查评价和研究,主要成果如下:
通过对查查香卡异常带中段槽探揭露和钻探查证,圈定了铀、铌、稀土矿(化)体,初步估算3341铀、铌资源量
根据槽探圈定了4个工业铀矿体、6个矿化体,钻孔在矿化带中部查证发现了4个工业铀矿孔、2个铀矿化孔,矿床接近中型规模。
在铀矿体及周围发现铌矿体3个、矿化体11个。发现了该区铌、稀土等多金属矿化,且与铀呈正相关关系(图5),铀与铌、稀土元素伴生。按铀矿床伴生组分综合利用,圈定了13个矿体,圈定5个稀土矿化体(主要为铈、镧、钇等)[5]。
图5 查查香卡铀矿床铀、铌、稀土元素含量关系
大致查明查查香卡铀矿床区域构造位置,属于古隆起与蛇绿混杂岩带的结合部,为断裂破碎带与多期次岩浆活动区
矿床处于丁字口-埃姆尼克山-牦牛山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岩浆弧带与赛什腾-锡铁山-哇洪山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缝合带的结合部,夹持于泽日肯和陶力古隆起之间托莫尔日特蛇绿混杂岩带中。
异常带位于泽日肯隆起与托莫尔日特蛇绿混杂岩带之间,受加里东—印支多期次中酸性岩浆活动和北西西向断裂构造破碎带控制[5]。长约9km,宽约2km。
大致查明查查香卡铀矿床的含铀建造奥陶-志留系滩涧山群为一套蛇绿混杂岩,具有轻稀土元素富集特征
奥陶-志留系滩涧山群以各类绿片岩为主,部分为角闪片岩类,少量为变余中基—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云母石英片岩、大理岩,局部夹含放射虫硅质岩、海绿石砂岩及细碧岩等。绿片岩、角闪片岩恢复原岩为一套海相喷发沉积的中基—基性火山碎屑岩。总体上该层位为一套蛇绿混杂岩。
滩涧山群斜长角闪片岩稀土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图6):在完整岩石中,稀土配分型式为右倾型,富轻稀土,∑Ce>∑Y;稀土元素总量与铀矿化程度成正比,即稀土元素总量越大,铀矿化强度越大[4]。
图6 查查香卡地区斜长角闪片岩稀土元素配分型式
大致查明查查香卡地区构造-岩浆活动具多旋回特征,铀矿化主要受印支—燕山期岩浆热液活动控制
区内可划分出吕梁、四堡-晋宁、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等6个构造-岩浆活动旋回(表2)。断裂破碎带及华力西期、印支-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为区内Cu、Au等多金属、U等矿化提供了空间和物质来源,其中印支-燕山期是铀矿化的重要阶段。
发现了查查香卡地区有铜、金多金属矿找矿线索
地表调查中,在查查香卡地区含铀异常破碎带中发现了Cu、Au等金属矿化,见有孔雀石、铜蓝和明金[5],Cu含量, Au含量560×10-9。矿化与石英脉、强褐铁矿化蚀变带关系密切。激电测深剖面发现了2~3条激电异常,与地表发现的控矿构造蚀变带相吻合,向深部500m左右可能有较好的金属矿化。钻孔中发现了2层黄铁矿化层,埋深在~、~之间,厚度分别为、。
表2 查查香卡地区构造、岩浆作用、变质作用与成矿作用一览表
总结提出了查查香卡铀矿床“三位一体”成矿模式
综上所述,查查香卡铀矿床位于托莫尔日特蛇绿混杂岩带与由达肯达坂群和吕梁-印支期基性-中酸性岩浆岩组成的泽日肯隆起的结合部位,赋存于奥陶-志留系滩涧山群变质火山岩,受北西西向的区域断裂构造破碎带控制。印支-燕山期的酸、碱性岩浆-热液活动是区内重要的铀成矿作用。
控制查查香卡铀矿床的断裂破碎带是区域性长期活动的断裂带,发育于奥陶-志留系滩涧山群中,形成于加里东末期,于华力西期又有活动。断裂带内基性、中性和酸性脉体发育,铀矿化与正长岩脉、石英脉等关系密切,反映出该断裂带既是铀成矿溶液的导矿构造,亦是铀成矿的容矿构造。与成矿构造相邻的达肯达坂群(铀含量(30~40)×10-6)和滩涧山群(铀含量(15~18)×10-6),在华力西期—印支期中酸性岩浆活动中,地层中的铀不断活化向断裂带中迁移、富集,多期次的岩浆-热液活动的叠加形成了铀矿床。
综合分析认为,查查香卡铀矿床形成于区域北西西向断裂构造破碎带、奥陶-志留系滩涧山群变质火山岩与华力西-印支期岩浆-热液联合控制的“三位一体”[5,6]成矿模式,具备形成铀多金属矿床的条件。
4结束语
已有的地质调查表明,查查香卡伽马异常带断续长9km,经对中段2km长的范围内铀资源评价,铀资源量接近中型规模,铌资源量(按铀伴生铌的资源量)。铀矿体呈扁豆体产出,往深部有钍变贫、铀变富的趋势;平衡系数1~117,地表偏镭,地下基本平衡。初显良好的找矿潜力。
查查香卡矿化带尚发现有较好铜、金等矿化线索,其北侧有与之相平行的已发现赛坝沟、托莫尔日特金矿床的托莫尔日特构造带,因此查查香卡铀矿床具有形成铀多金属综合矿床的可能。
因此,查查香卡铀多金属矿有待开展预查和综合研究等工作,可望达到大型铀多金属矿床规模。
参考文献
[1]核工业西北182队第三分队.324地区1971年地质工作总结[R],1971.
[2]核工业西北182队第三分队.324地区1972年工作设计专题报告[R],1972.
[3]孙圭,赵致和.中国北西部铀矿地质[M].核工业西北地质局,1998.
[4]傅成铭,权志高,周伟.青海查查香卡矿床铀、稀土元素矿化特征及成矿潜力分析[J].铀矿地质,2011,27(2):103-107.
[5]刘林,宋宪生,冯伟,等.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查查香卡地区1∶25万铀资源区域评价[R],2010.
[6]刘林,冯伟,陈擎,等.柴达木东北缘铀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远景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我国铀矿勘查的重大进展和突破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发现和探明的铀矿床实例
[作者简介]刘林,男,1964年生。1987年7月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现任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青海地质勘查院院长。1987年至今在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工作,长期从事铀矿地质工作,近期主要承担柴达木盆地北缘预测评价及查查香卡铀矿床勘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