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广东论文查重官网

广东论文查重官网

发布时间:

广东论文查重官网

paperrater论文查重,首次使用可以免费5000字,操作步骤如下:首次进行paperrater论文查重官网,然后注册成为网站会员,注册完成以后,进入系统内参加微信关注和微信分享两个免费活动,完了系统会送5000字的免费论文查重。

paperrater 首次使用免费两万字

paperfree首次查重是免费,免费字符大概在2万字左右,可以试一下。但是建议论文查重的时候还是要和学校使用一样的查重工具,这样查重结果有参考性。如果和学校使用不同的查重工具,查重结果是不能相互对比的。

论文查重的网站有特别多种,常用的就是知网,是目前为止覆盖率最广的查重平台,和百分九十的高校都是有合作的,比重小点的还有维普、万方。在提交论文前期我们还会自己进行查重,用的比较多,参考性价比偏高的有paperbye、paperpass、paperfree等,大部分会选择在初稿使用这三个系统。

广东文艺期刊官网

《广东文学》是省级文学期刊,由广东省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办,每月出版一期。《花城》也是广东省文联主办的省级文学期刊,但属于大型文学双月刊。省级文学期刊与直辖市文联主办的文学期刋同级,比市级文学期刊级别高。例如,《山东文学》高于《青岛文学》。省级作家协会对会员创作数量的统计,不包括在市级文学期刊发表的作品。

这个要看你的水平了。一般就不要投稿了。不是打击人的,

一般现在的杂志基本都是签约的。

直接投报纸吧,发了一些之后在去投杂志

1、广东教育杂志社的网站地址为:;

2、广东教育杂志社于1978年10月7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小北路155号注册成立,主要经营《广东教育 》, 《广东第二课堂 》期刊的编辑、出版和发行;

3、杂志社具体位置如图。

希望可以帮助您!

广东教育期刊官网

希望可以帮助您!

1、广东教育杂志社的网站地址为:;

2、广东教育杂志社于1978年10月7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小北路155号注册成立,主要经营《广东教育 》, 《广东第二课堂 》期刊的编辑、出版和发行;

3、杂志社具体位置如图。

在这里,我只想从科学客观的角度去分析这个问题,因为我也是咨询了多方意见的。

一、广东教育厅关于职业评定中的论文要求,是如下规定的(来源教育厅网站)。

可以在教育厅网站搜索--《广东省教育厅关于2017年中职学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

说明:注意了,文件里说的是“刊物”,这个刊物没有特定指是“期刊”,也就是说学术性的报纸也是可以的。

二、我们将《中国教师报》与《广东教学报》来对比,《中国教师报》同样属于统一刊号的报纸,它上面发表的论文可是全国各地教育系统都是认定的啊!那同样属于教育主管部门主管的学术性报纸,为什么《广东教学报》就不能在评职称中认定是论文呢?

三、而在经验中,这么多年来,在广东省各地市教育局中,评职称中,在《广东教学报》发表的教学教研的论文,都是被认可的。所以,教师们大可放心哈。

哎呀,好久没有做这样的分析了,码字好辛苦!大家点赞啊!谢谢!

杂志社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锐意进取,奋发图强,优质高效地做好教育宣传工作,使所办期刊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广东第二课堂》月发行量最高时达430多万份,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期刊,获全国优秀少儿期刊金奖;《高教探索》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是“双核心期刊”。《广东教育·综合》(月刊)主要面向全国中小学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在半个世纪的办刊历史中,从办刊观念到办刊模式到办刊手段都在不断突破。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教育》既保持和发扬原有的风格,又不断超越自我,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努力把握和满足读者的需求,更新办刊理念,调整内容结构,革新版式设计,改革管理体制,探索并逐步形成现代机关刊的新模式。在内容上,注重传播教育发展新理念,追踪教育改革新走向,关注教育改革新热点,探索教育发展新路子,展示教育改革发展新成果,形成理念高地、实践原野和教海探珠三个板块相得益彰的教育风景。在形式上,求新,求变,求活,求美。在全国教育期刊三大模式中,《广东教育》被称为是“教育教学并举”模式的代表。《广东教育·高中》(月刊)创办于2005年,是专为广东省高中师生服务的教学、备考期刊,是广大高中师生的知心朋友,特别是高三师生高考备考的得力助手。她以及时传递最新高考信息为己任,是全面、权威的“高考内参”。《广东教育·职教》(月刊)2008年试刊2期,2009年创办。她以“传播职业教育前沿理念,推广职业教育鲜活经验;追踪职业教育发展态势,打造职业教育广东品牌”为宗旨,开设有本职观点、职教时评、高端访谈、深层报道、科研平台、前沿理念、技能实操、专业建设、职教方略、就业指导、校企合作等栏目。《广东第二课堂》(月刊)创办于1985年。该刊根据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确立了引导立志向上,指导课外活动,丰富课余生活,促进素质提高的办刊宗旨,以其高品位赢得喝彩。《广东第二课堂》既注重培育品牌栏目,又顺应潮流,因时而变,精心策划。《广东第二课堂》连续多年举行读者、作者与编者联谊会,邀请知名作者和小读者代表聚会,献计献策,共同谋求刊物的发展;举办了多届《广东第二课堂》小记者夏令营。这些活动扩大了刊物的影响,缩短了编者与读者、作者间的距离,使刊物不断增强可亲性、可读性、可行性,成为对中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好读物。《师道》(月刊)自1990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学校、面向教师的办刊方向,刊物内容丰富,指导性强。2002年,《师道》杂志全新改版,刊物直面中国教育现实,关注教师生存发展,弘扬校园人文情怀。一份以承载教师情感和智慧为主体的新刊物深受教师的欢迎。《高教探索》(双月刊)是一份全国公开发行的高等教育研究的综合性期刊,它热诚为广大读者提供广东及全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信息。1992、1995、2000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该刊设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管理研究、发展战略研究、教育创新、课程与教学改革、比较教育、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研究生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人文教育、高校简介、高等教育学术动态等栏目。《广东教育年鉴》是由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编纂的逐年反映广东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文献资料性工具书,是社会各界了解教育基本情况和各级教育部门交流经验的平台,是展示教育风采的重要窗口。自2007年起每年出版一卷。2007年年鉴分为“法规文件”“概况”“各级各类教育”“教育综合管理”“市域教育”“教育统计”等类目。在不断的改革中,广东教育杂志社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被广州市地税局、国税局评为信用A纳税人,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

山东论文查重官网

论文查重的网站有:万方、知网、paperpass、paperfree等。

1、万方数据文献相似性检测服务采用科学先进的检测技术,实现海量学术文献数据全文比对,秉持客观、公正、精准、全面的服务原则,为用户提供精准详实的相似性检测结果,呈现多版本、多维度的检测报告。

2、知网一般指中国知网。中国知网,始建于1999年6月,是中国核工业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控股的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学术平台。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NKI)的概念,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

3、PaperPass是全球首个中文文献相似度比对系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中文原创性检查和预防剽窃的在线网站。一直致力于学术论文的检测。PaperPass诞生于2007年。

4、PaperFree论文查重软件通过海量数据库对提交论文进行对比分析,准确地查到论文中的潜在抄袭和不当引用,实现了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检测服务。

1、知网查重(本科使用知网pmlc,研究生使用知网vip)

该查重系统是目前国内最为权威的查重系统,个人无法申请账号提交查重,只能到图书馆,或者知网自助查重网站。知网自助查重网站比较方便,快捷,但是假货甚多,注意甄别。

2、万方查重(本科使用本科版,研究生使用硕博版)

该查重系统是国内比较权威的查重系统之一,最早以查重速度出名,部分本科和研究生高校都在使用!查重价格比较实惠。

3、维普查重 (本科使用大学生版,研究生使用研究生版)

该查重系统主要收录的是学术期刊,依托于维普期刊网,维普查重的官网很难找到!最近维普系统更新确实比较坑,之前重复率很低的,现在重复率很高!维普查重官方价格甚高,第三方官方直连查重网站更为实惠!

4、PaperPass (曾用名“论文通行证”,曾经和知网查重系统最接近!)

PaperPass是较为流行的个人查重系统,主要和网络资源对比,非常严格,支持免费使用,注册验证后可免费使用3000字。

5、Turnitin查重软件 (最流行的外文论文查重系统,国外投稿和英国留学生论文专用)

Turnitin是全球最权威的英文论文检测系统,包含turnitin国际版和uk版,适用于毕业论文、留学生Essay、外文投稿、sci英文论文期刊发表、EI会议论文等文章抄袭率检测,学生无需注册账号即可免费登录使用!

以上就是关于论文查重网站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在本平台查看!

大多数学校采用的是知网的论文检测,你可以去问一下这个学校的老师。

现在我们打开网页搜索查重网站,肯定会弹出一大堆查重软件,其中有安全的,也有不安全的。如果使用了不安全的查重网站可能会泄露我们的个人隐私,也可能会泄露我们的论文。今天,小编将给大家推荐一些好用的论文查重网站。

1、论文查重网站有哪些?

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查重网站是知网、维普、万方。其中大家提到的知网,应该是最权威的查重系统,很多大学和知网也有合作。维普应该是知网之外第二权威的论文查重系统,部分高校也选择使用我系统进行最终的论文查重。万方查重24小时开放,检测速度非常快。除了这三个最常见的查重网站之外,还有一些初稿查重系统。他们只是没有知网那么有名,但肯定是正规的,比如:paperfree、papertime等查重系统

2、如何选择合适的查重软件

很多学校以知网的查重结果为准,不认可其他网站的查重结果。但是我们都知道知网需要付费查重,所以查重的次数可能会比较多。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每次都使用知网来进行查重,可以先利用paperfree、papertime等查重软件进行检测。

广东医学院学报官网

广东医科大学并不是985大学,只能是一所211工程大学

广东医科大学的代码是10571。广东医科大学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并在东莞设立校区,是一所以医学为主要办学特色的涵盖医、理、管理、法、工、文、经济学等7个学科门类的省属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10571是广东医科大学院校的代码,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学校简介

广州医科大学(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一所以医学为优势和特色的广州市属重点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为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广东省本科教育国际化办学改革试点单位、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任务院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成员高校,是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的学校。

学校于1958年6月经广州市人民委员会批准设立,原名广州医学院。1970年12月,更名为广州市医科学校。1973年6月,恢复广州医学院名称。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州医科大学。

根据2021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番禺、越秀两个校区,占地面积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万平方米;下设22个学院,7所直属医院和1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8个研究机构;拥有省级试点学院3个、省级产业学院1个;有教职工7789人(其中校本部908人);有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12602人,在校留学生285人;拥有1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74个省(部)级重点专科,32个市(厅)级重点学科;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独立二级学科硕士点;开设本科招生专业21个。

历史沿革

广州医学院

1951年,广州市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医士学校创建。

1953年,广州市第一、二、三、四医士学校合并组建广州医士学校。

1958年6月,经广州市人民委员会批准设立,广州医士学校升格为广州医学院。

1970年12月,广州医学院改建广州医科学校。

1972年,广州医科学校升格为(复校)广州医学院。

1973年10月29日,广州市委决定将市第四人民医院作为广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1979年6月10日,广州市编制委员会发出通知,同意在广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新医科基础上成立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1984年9月21日,教育部批准学校内科学(呼吸)、药理学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5年9月4日,首批呼吸内科、药理学硕士研究生正式开学。

2001年1月2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内科学(呼吸系病)成为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2003年7月18日,教育部批准广州医学院内科学(呼吸系病)为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获准设立临床医学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4年,羊城铁路医院并入广州医学院。

2005年,广州护士学校、广州卫生学校并入广州医学院。

2006年11月21日,经广州市政府正式批准立项,广州医学院将在番禺建立新校区。

2007年4月2日,广州医学院呼吸疾病实验室被科技部正式批准纳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名单,成为广东地方高校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0年2月至8月,学校先后获得招收外国来华留学生资格和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同年,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

2011年3月22日,学校临床医学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等3个学科成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后又批准学校护理学科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年底,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2012年,经教育部和卫生部批准,入选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广州医科大学

2013年4月,广州医学院通过教育部验收,教育部发文,正式批准广州医学院更名为广州医科大学。5月,广州医科大学金域检验学院成立。同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对接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来华留学生的高等院校进行的专项检查与评估。

2014年1月,学校成为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培养任务院校。7月,学校正式加入中俄医科大学联盟。

2015年1月,学校加入广州大学城高校联盟。5月11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广州医科大学联合生命科学学院在广州举行揭牌仪式。5月27日,广东省教育厅审议通过《广州医科大学章程》,核准发布。

2018年11月,入选广东省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中的“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院系设置

根据2021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下设22个学院,7所直属附属医院和1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开设本科招生专业21个。

2022年2月,学校新增基础医学专业。

师资力量

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名,国家杰青1名,教育部国家级人才2名,海外高端人才1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全国优秀教师4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3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名,广东省珠江学者19名,广东省教学名师4名,高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2名、省级培养对象20名;博士研究生导师41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044人。另外还聘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等一批国际知名学者为学校特聘教授。

质量工程

截至2020年7月,学校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2个,国家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广东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广东省级名牌专业3个,广东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广东省特色专业1个,广东省级重点专业2个,广州市名牌专业4个,广州市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精品类课程4门、省级精品类课程60门;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广东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广东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广州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药学、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临床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护理学

国家特色建设专业:临床医学、医学检验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西医临床医学、儿科学、公共事业管理

广东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护理学

广东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预防医学、药学、公共事业管理、口腔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临床医学

广东省名牌专业: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

广东省重点专业:临床医学

广东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科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护理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临床技能实验中心、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基于校企协同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应用型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麻醉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应用型本科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开放性多样式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广州市名牌专业: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护理学

广州市特色专业:医学影像学、护理学、预防医学、药学、公共事业管理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11月,广州医科大学拥有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6个。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2个市(厅)级重点学科。

学科目录

博士后流动站:临床医学

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护理学、公共管理、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药学

重点学科

内科学(呼吸系病)、中西医结合临床、临床医学、全科医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卫生毒理学、重症医学、妇产科学、内科学(心血管病与心血管药理)、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卫生毒理与流行病学、肿瘤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急诊医学科、临床医学(呼吸病学)

科研机构

截至2020年3月,学校拥有1个国家医学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基地、24个市(厅)级重点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呼吸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神经遗传与离子通道病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呼吸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神经科学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泌尿外科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产科重大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骨科矫形技术及植入材料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过敏反应与免疫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蛋白质修饰与降解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协同创新平台:呼吸疾病防治协同创新中心、产科重大疾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

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省呼吸医学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广东省工程实验室:广东省呼吸医学工程实验室

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校神经科学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校生殖与遗传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校分子临床药理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校蛋白质修饰与降解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卫生厅医学重点实验室:环境致癌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泌尿外科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神经科学疾病研究实验室、产科重大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市医学伦理学重点研究基地

广州市重点实验室: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神经科学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医科大学儿科血液病研究实验室、广州市生殖与遗传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市生物毒素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市心血管重疾病重点实验室、广州医学化学致癌重点实验室、广州市泌尿外科重点实验室、广州市过敏反应与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骨科矫形技术及植入材料重点实验室

科研成果

2010-2016年,学校共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立项3744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1项、重大研究计划3项、主任项目4项、合作项目11项、联合基金4项、面上项目221项、青年项目295项、应急管理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4项、团队项目1项、重点项目12项。

2022年,广州医科大学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临床诊治及机制研究”入选202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名单。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根据2017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广州医科大学图书馆由番禺校区总馆和越秀校区分馆组成,馆藏纸质图书101万册,订有专业数据库23个,电子图书200余万册,电子期刊万种,纸质报刊1700余种,中外文资源对学校学科专业的覆盖面达到100%。

学术期刊

根据2017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主办的学术刊物有《广州医科大学学报》、《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血栓与止血学杂志》、《胸部疾病杂志》(英文版)、《转化医学年鉴》(英文版)6种。其中《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中华关节外科杂志》、《血栓与止血学》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胸部疾病杂志》(英文版)、《转化医学年鉴》(英文版)分别被SCI、PubMed收录。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为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万方数据库等多家国内重要数据库收录。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广州医科大学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以中国标准出版物号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首份专注于关节外科学高级学术研究的医学专科期刊。

合作交流

根据2017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州立大学、马里兰大学、新英格兰医学中心、美国国家毒理学研究中心,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法国西布列塔尼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伯明翰大学、胡弗汉顿大学,韩国延世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台湾义守大学、台湾中山医学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研究部门开展合作办学和学术交流活动。

根据2017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瑞典Karolinska研究所,香港大学等科研院所及辉瑞公司等全球知名跨国医药公司开展深度科研合作,承担国际合作研究课题多项,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合作共建"中美肺癌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展肺癌的疾病诊断与治疗研究等;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建立中加联合共建实验室;与香港中文大学妇产科系合作成立染色体芯片分析(CMA)产前诊断联合实验室。

  • 索引序列
  • 广东论文查重官网
  • 广东文艺期刊官网
  • 广东教育期刊官网
  • 山东论文查重官网
  • 广东医学院学报官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