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财管类论文题目及参考文献

财管类论文题目及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财管类论文题目及参考文献

财务论文参考文献

财务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呢?财务论文参考文献是论文撰写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我分享的财务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蒋惠凤.财务管理专业统计学教学模式研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7:175-176.

[2]秦红霞.统计学对财务管理学习的`影响[J].统计与管理,2014,07:8-9.

[3]刘杰.企业财务部门统计学调查工作管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22:28.

[4]徐筱艳.浅析统计学对财务管理学习的影响[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3:224-225.

[5]李金昌.关于统计思想若干问题的探讨[J].统计研究.2006,(3).

[6]秦红霞.统计学对财务管理学习的影响[J].统计与管理,2014.

[7]段雪妍.肖智明.《统计学原理》(高职高专系列教材)[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2009

[8]黄显龙.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关系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5

[9]何宇川.论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协同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5

[10]杜华峰.对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分析[J].财会学习,2016

[11]裴卫红.完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财务管理[J].中国粮食经济,2005(03):45~47

[12]周吉.企业集团财务控制初探[J].上海会计,2009(05):15

[13]汤谷良.财务控制新论[D].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学院,2003:103~104

[14]伍中信.企业财务控制和评价[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67~95

[15]张甫国.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财务控制与监督[J].现代会计,2009(06):23~25

[16]罗妙成.温晓英等.财务管理在税收策划问题研究[J].中国农学学报,2014,08:39-41.

[17]张大红.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在税收策划实用运行机制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2):12-15.财税金融经营管理者Manager'Journal

(1)罗列分析。我们是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要写关于财务管理专业的论文,首先我们先静下心来去想。

比如说《管理统计学》、《税收学》、《高级会计学》、《财务信息系统》、《高级财务会计学》、《金融会计学》、《证券投资学》、《中高级财务管理》、《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财务与会计电算化》这些是我们身为是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所学的部分必修课。

然后我们从中找出自己擅长的或者是自己喜欢的,毕竟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驱动力嘛,比如我选择《证券投资学》这个角度下手,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思维的发散了。

首先是百度,360,搜狗,google等各种的搜素引擎去一些和证券市场相关的各种资料,这个时候不要嫌麻烦,把你认为能用的全都搜罗起来。

最后放在一起去做一个统计,根据统计的结果去找到现在在证券领域什么方向是热门的,从里面挑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接着就可以去在海量的文献里去寻找论点了。

(2)阅读文献收集。这种方式比较直截了当,直接去搜索和金融这个专业相关的论文,寻找方向和灵感同时对于论文后期的参考文献选择也提供了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说

[1]曹博涵.泛娱乐视频网站哔哩哔哩的盈利模式分析及其财务评价 [A] . 2020

[2]刘新乐.财务报表分析及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J] .财讯 . 2019,第019期

[3]Chen Keyi .陈珂 中文社交媒体在对外汉语修辞教学中的运用及影响——以微博、微信、哔哩哔哩视频网站为例 [C] .

[4]李加 .加强医院内部审计对促进医院财务管理的意义探讨 [J] .产城(上半月) . 2020,第005期

[5]丁磊 .大数据视阈下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风险重构--以互联网消费信贷信用分析为例 [J]吉林金融研究 . 2016,第008期

财务管理是一个重要内容。加强对公司财务的管理是有效进行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将提高公司工作团队的核心竞争力。我整理了财务管理论文选题,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一)财务基础理论研究方向

1、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

2、公司财务制度设计

3、股利理论与股利政策

4、企业破产若干财务问题研究

5、企业财务竞争力研究

6、网络环境下的财务管理

7、财务杠杆原理及其应用研究

8、企业价值创造的衡量:EVA还是Tobin's Q

9、低碳经济对企业理财环境的影响

10、财务总监的角色定位与素质要求

11、财务管理学科建设问题研究

12、出资者财务论

13、财务管理质量研究

14、财务管理模式创新

15、公司财务治理研究

16、期权定价理论在公司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17、企业财务核心竞争能力的分析与评价

18、公司财务预警系统研究

19、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20、财务管理环境研究

(二)融资理论研究方向

21、公司筹资管理

22、企业适度负债研究

23、公司营运资金管理

24、公司经营的杠杆效应

25、公司资本结构的选择方式

26、公司筹资方式的选择与比较

27、财务杠杆及其在筹资决策中的运用

28、融资管理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29、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30、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研究

31、我国企业融资租赁的现状及创新发展方向

32、企业融资结构的比较分析

33、负债经营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34、再融资方式与成本的比较

35、上市公司融资优序问题研究

36、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

37、公司治理与融资成本实证研究

38、民营企业融资管理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39、供应链融资研究

40、公司债券融资研究

41、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实证研究

42、融资约束与会计欺诈

43、论我国的融资租赁

44、上市公司再融资问题研究

45、上市公司并购融资问题研究

46、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及其对策分析

47、小微企业融资机制研究

48、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研究

49、电子商务与中小企业融资

50、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

(三)投资理论研究方向

51、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及其比较分析

52、上市公司投资绩效研究

53、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研究

54、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

55、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问题研究

56、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以某上市公司为例

57、投资决策、筹资决策与股利政策的关系

58、投资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分析

59、投资者保护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

60、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大股东行为研究

61、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研究

62、上市公司高管涉案的市场反应研究

63、企业并购效应研究

64、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65、风险投资机构对上市公司投融资效率影响研究

66、公司投资时机与投资规模分析

66、公司投资方向与投资区域分析

67、投资组合理论在股票投资中的应用研究

68、我国风险投资问题研究

69、权证投资的风险控制研究

70、项目投资财务问题研究

(四)收益分配理论研究方向

71、股利政策的比较与选择

72、中西方公司股利政策比较研究

73、股票期权与经理人激励

74、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及其形成原因

75、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治理研究

76、股权激励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77、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问题研究

78、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研究

79、盈余管理及其识别研究

80、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文献综述

81、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分析

82、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公司为例

83、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的比较分析

84、自由现金流量对股利政策的影响分析

85、薪酬激励与管理者行为的选择

86、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与股价关系研究

87、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与公司治理研究

88、上市公司股利形式与收益质量研究

89、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

90、企业收益分配过程中的税务筹划

浅析财务管理理论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越来越大,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财务管理人员要熟练掌握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加强财务管理风险意识,防患于未然,避免企业遭受重大损失。

关键词:财务管理 风险 控制

一、财务管理概述

(一)财务管理的含义

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是指基于一定的法律法规,在一定整体目标的指导下,关于企业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财务管理对于改善企业经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表明: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好坏具有重要影响。

(二)财务管理的内容

从组织企业财务活动的角度看,财务管理的内容包括投资管理、筹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分配等。

1、投资管理

财务管理中的投资是广义的概念,它既包括对外投资也包括对内投资。对外投资是指购买其他企业的股票和债券等购买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以及直接对其他企业的投资等;对内投资是指企业内部购置长期资产的投资,如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企业的投资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1)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是指把资金直接投放于生产经营性资产,以便获取利润的投资。间接投资又称证券投资,是指把资金投放于证券等金融性资产,目的是取得股利或利息收入的投资。

(2)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又称资本性投资,是指一年后才可收回的投资。短期投资又称流动性资产投资,是指一年内可收回的投资,如对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有价证券的投资。

2、筹资管理

筹资是指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活动对资金的需要量,采用适当的方式获取资金的行为。企业可以从多种渠道、用多种方式筹集资金。不同来源的资金,其使用时间的长短、附加条款的限制、资金成本的大小以及风险程度等都不相同。筹资管理的目标是,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情况下,以较低的资金成本和较小的筹集风险,筹集到所需要的资金。筹资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取得企业所需要的资金,包括向谁筹集,何时筹集,筹集多少资金等。

可供企业选择的资金来源,也称为资金渠道。按照出资人对企业控制权不同,分为权益资金和借入资金。按照使用期限长短,分为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

3、营运资金管理

营运资金管理是对企业流动资产及流动负债的管理。一个企业要维持正常的运转就必须要拥有适量的营运资金,因此,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搞好营运资金管理,必须解决好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两个营运资金管理方面的问题:

第一,企业应该投资多少在流动资产上,即资金运用的管理。主要包括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存货管理。

第二,企业应该怎样来进行流动资产的融资,即资金筹措的管理。包括银行短期借款的管理和商业信用的管理。

可见,营运资金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对资金运用和资金筹措的管理。

4、利润分配

进行股利决策时要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税法对现金股利和资本利得的不同税率规定,企业未来的投资机会,资金的来源渠道及其成本,股票价格的稳定与否,股东对当前收益和未来收益的偏好等。

(三)财务管理的特点及其重要性

1、灵敏度高。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成为面向市场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企业经营管理目标为经济效益最大化,这是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投入资本实现保值增值所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所决定的。因为,企业要想生存,必须能以收抵支、到期偿债。企业要发展,必须扩大收入。收入增加意味着人、财、物相应增加,都将以资金流动的形式在企业财务上得到全面的反映,并对财务指标的完成发生重大影响。因此,财务管理是一切管理的基础、管理的中心。

2、综合性强。财务管理作为一种价值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强的经济管理活动。正因为是价值管理,所以财务管理通过资金的收付及流动的价值形态,可以及时全面地反映商品物资运行状况,并可以通过价值管理形态进行商品管理。也就是说,财务管理渗透在全部经营活动之中,涉及生产、供应、销售每个环节和人、财、物各个要素,所以抓企业内部管理以财务管理为突破口,通过价值管理来协调、促进、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其它管理,例如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人事管理、物资管理等,都是从某一个方面并大多采用实物计量的方法,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某一个部分实施组织、协调、控制,所产生的管理效果只能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局部起到制约作用,不可能对整个企业的营运实施管理。

3、涉及面广。首先就企业内部而言,财务管理活动涉及到企业生产、供应、销售等各个环节,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与资金不发生联系的现象是不存在的。每个部门也都在合理使用资金、节约资金支出、提高资金使用率上,接受财务的指导,受到财务管理部门的监督和约束。同时,财务管理部门本身为企业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质量管理、人力物资管理等活动提供及时、准确、完整、连续的基础资料。其次,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也涉及到企业外部的各种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市场上进行融资、投资以及收益分配的过程中与各种利益主体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主要包括:企业与其股东之间,企业与其债权人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企业与其供应商之间,企业与其客户之间,企业与其内部职工之间等等。

二、财务管理风险与控制

(一)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定义 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在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时刻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风险与危机。

(二)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控制

无论企业处于生存、发展与盈利的任一阶段,财务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议题,控制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是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前提,因此,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的适应能力

切实做到时刻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积极的制定应急方案,即时调整财务管理方法,加强财务人员的风险观念,提高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的敏感性和准确的职业判断力,最大限度的避免因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2、理顺内部各种财务关系

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职责,并赋予相应的权利,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清晰明了。

3、提高财务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企业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种种因素,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避免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降低财务风险。

4、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是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关系,资本结构失调是影响财务风险各种因素最直观的体现。当企业资本结构最优时,财务杠杆利益最大。除此之外还要考虑以下因素:(1)在整个宏观经济不景气时期,企业应尽可能压缩负债;而在经济复苏、繁荣阶段,企业应增加负债,抓住机遇,迅速发展。(2)谨慎负债,使流动比率不低于1:1,最好保持在2:1的安全区域。流动比率越高,表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流动负债获得清偿能力的机会越大,债权越有保障。

5、制定科学的投资和资金计划

对新项目投资要准确测算项目资金需求,防止项目尚未建成就出现资金缺口。加强现金流量管理,减少库存积压,加速流动资金周转,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同时,企业在年初制定年度预算时,要预测全年现金流量,预算资金缺口,提前准备融资方案,包括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

三、结语

财务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而且深远的影响。为此,企业要牢固树立财务管理的理念,重视财务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保持清醒的头脑,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避免企业遭受重大损失。

参考文献:

[1]《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商管理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第三版 。

[2]2008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财务成本管理》。

财务管理论文定题及参考文献

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下面是由我整理的,谢谢你的阅读。 1. 企业集团财务总监制度研究 2. 物流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研究 3. 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研究 4. 企业内部资金集中管理研究 5. 责任成本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6. 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报告体系构建 7.金融市场与企业筹资 8.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资渠道 9.中西方企业融资结构比较 10.论我国的融资租赁 11.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 12.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 13.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研究 14.负债经营的有关问题研究 15.股利分配政策研究 16.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分析 17.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研究 18.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企业财务管理 19.现代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 20.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22.中国民营企业融资模式――上市公司并购 23.债转股问题研究 24.公司财务战略研究 25.财务公司营运策略研究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企业财务激励与财务管理 摘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兴衰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而财务管理又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企业发展壮大过程,同时也是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和强化的过程。在目前世界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企业财务管理与财务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对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防范和控制风险对企业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财务管理;防范意识;控制风险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 A 提要财务激励一直是企业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激励方式,也备受企业理论界的关注。本文通过说明财务激励的涵义和特征,提出其是现代财务管理的一个新课题;进而从筹资、营运资产的管理、股利分配和预算管理等企业财务活动分析财务管理的激励作用;最后很具体地指出应对企业财务主体涉及的利益关系方进行激励,以更好的发挥财务管理的激励作用。 1.目前企业财务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预算制度缺少硬化约束 目前我国企业的预算控制相对薄弱,预算往往流于形式。一些企业及时制定了预算,也缺少对预算实施过程的监控,甚至部分企业未设定专门的预算管理结构。又无事中控制。至于事后分析,随即与年终考核的需要能得到一定的重视,并在年度利润规划的基础上辅以相关的会计资料,但其有效性也很受影响,预算的执行力大打折扣。 资金管理手段缺乏,使用效率低下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需要和内部多级法人资金分散占用,现实的矛盾已成为现阶段企业财务资金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很多企业集团试图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但因缺乏资讯科技和先进管理模式作支撑,无法解决成员企业资金严重沉淀与闲置,不能将资金集中投放于优势领域等问题。 财务人员受制于行政领导,财务控制和财务监督形同虚设 目前许多企业集团委派会计主管的人事关系,工资报酬,职称评定都有所在单位决定,这些会计主管在日常会计工作和财务监督控制中往往无法保持原则性和独立性,甚至与所在单位融为一体,共同实施财务欺诈行为,共同应对企业集团的监督检查,导致财务收支审查监督失效。 控制,监督,考核不力 由于集团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社会审计易受利益驱使,这使集团企业财务控制中普遍存在“事前控制乏力,事后审计监督走过场”的现象,缺乏可行的考核办法。审计人员多数时候只能按领导意图处理,造成“财务管理跟着会计核算走,会计核算跟着领导意图走”,导致财务管理失控,无序和混乱。 2.加强企业集团管理的对策 理顺母子公司之间有效授权,明确权债,建立集团内部重大经济决策控制制度 首先是资本运营方面,如投资,筹资,对外经济担保,签订经济合同等。资本运营管理影响企业集团的发展方向,母公司应集权管理,但也要给子公司适当的分权,即母公司可赋予子公司一定限额的管理权,超过许可权范围,一律由母公司集体研究决定。同时母公司应建立健全子公司对外投资及筹资的立项、审批、控制、检查的制度,并重视跟踪管理,规范子公司的行为。其次是资金管理方面。为降低资金成本,控制企业的负债规模,改善企业的债务结构,或借助银行网路,对企业资金实行统一集中管理,有利于母公司控制子公司,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降低风险。 建立一套完整的统一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核算制度 针对经营活动中的购入、销售、收款、付款、理财等各环节及有关财产、物资的收发保管和货币资金收支,费用标准等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及相关的操作程式控制。这些控制主要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授权与审批制度,财产的事务控制制度,以及收支管理制度成本费用管理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收入分配管理制度,财务检查与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财务管理及会计基础工作等。它可以使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资讯在真实可靠的基础上,实现横向可比,纵向可分,为从单一的合并会计报表、统一申报纳税、向统一处理财务收支、统一对外经济业务往来、统一盈亏计算等方面扩充套件,为资金、资产、负债集中管理打好基础,也有利于领导层掌握公司财务工作的全域性,充分发挥整体财力的作用。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硬化预算约束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企业通过编制全面预算,对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控制,以实现其既定经营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它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集团可根据自身规模的大小,子公司的组织结构等进行预算控制。当前集团财务预算管理应紧紧抓住效益预算与现金流量预算,不断拓宽财务预算管理的范围,提高预算精度,加大财务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力度,真正使预算起到刚性约束的作用。 3. 财务管理的激励作用主要体现在筹资、营运资产的管理、股利分配和预算管理等企业财务活动之中。 在筹资中,财务激励首先集中体现在激励性融资工具的运用上,例如可转换债券的运用。可转换债券是一种混合证券投资工具,风险投资者可以利用它有效地控制投资风险并获得较高的收益,即通过债券的优先求偿权可以保证其投资的回收,或以企业的良好成长性引导投资者行权从而由债权人变成股东。又如,普通优先股,参与优先股等也是具有典型财务激励意义的筹资方式,其特殊的利益保障合约条款使其成为确保股东利益和增加股票自身吸引力的激励性融资工具。其次,融资产生的货币资本结构对企业管理者的行为会产生强烈的影响,如股东-债务比率的变动对经理层改进业绩的影响,以及债务融资发出的市场讯号的激励作用等等,这些都体现了货币资本融资结构的财务激励功能。 在日常的营运资产管理中,也存在大量的策略性财务激励安排。如在应收账款的管理和存货管理中,信用政策就是一项基于商业信用的财务激励安排,正如在折扣期内付款给予现金折扣这样的财务利益诱导设计就是典型的财务激励的产物。在存货管理中,借助于对业务链上下游的商业伙伴和客户实施充分有效的财务激励,则可以润滑企业与商业伙伴、客户之间的关系,企业因此获得源于财务激励的良好财务关系,可实现持续地获取客户的商业信用,提高资金运动的速度和质量。 在预算编制和执行中,财务预算作为工作任务和绩效评估、奖酬的依据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的行为努力具有很强的财务激励效应,尤其在预算的执行中责任会计很好地体现了财务激励与约束效应。而在预算制度本身就是一项系统的财务激励安排,在企业预算管理中,努力建立以预算管理为基础的激励制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 企业的股利政策也相当程度上借助于财务激励来协调企业与中小股东之间的经济利益,财务激励是企业的股利政策有效作用的重要手段。实际上,不同的股利政策都提供了不同的财务利益诱因,如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等。通过向投资者提供稳定或可增长的财务利益等诱因,实现诱导投资者认同股利政策并维持对公司投资信心的激励目标。如股票股利方式就是以未来企业股东财富的增加为诱因而诱导广大中小股东进行在投资,是一种财务激励策略。 总之:建立一个有效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全面系统地分析风险来源,找出影响企业经济收益的因素进行财务分析。企业可以利用会计报表,市场调查报告等资料,采用科学方法对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以及发展能力等指标进行分析,通过横向的,纵向的比较分析,作出判断和评价,从而发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发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及早地化解财务风险,降低危害程度。 参考文献: [1]朱宇兵.ERP系统的实施对财务会计人员的影响[J].冶金财会,200812. [2]汤从虎.浅析ERP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管理科学,200706. [3]卫源.ERP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经济师, 200706. [4]陈庄,杨立星,刘永梅,毛华扬编著.ERP原理与应用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 1 ] 崔玉敏. 小公司病.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01;[ 2 ] 刘志远. 候青川. 财务管理.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 01;[ 3 ] 袁建国. 财务管理.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07;[ 4 ] 李海波. 财务管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08;[ 5 ] 梁继先. 中小企业如何加强财务管理[ 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报, 2005, ( 03);[ 6 ] 李冬梅. 中小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河北职业技术学院报, 2005, ( 04);[ 7 ] 张树森. 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于对策[ 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报, 2008, ( 01);[ 8 ] 何学红.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J ]中国西部科技,2008, ( 10);[ 9 ] 王沛宁.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J ]甘肃亚盛集团,2008, ( 03);[ 10 ] 曹伟. 我国利润分配会计的几个问题研究[ J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2004, ( 02)

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参考文献

财务管理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以及发展,企业领导者高度的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下面是我分享的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的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1]. 张先治。 现代财务分析程序与方法体系重构[J]. 求是学刊, 2002,(04)。

[2]. 朱晶。 试论企业并购中财务分析及作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13)。

[3]. 倪霞丽。 财务分析应注意啥[J]. 中国统计, 2005,(04)。

[4]. 董玉。 企业财务分析存在问题及其改进[J]. 商业会计,2005,(24)

[5]迟红梅:发挥财务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核心作用的研究[J]. 时代金融(下旬),2011(8).

[6]周?琦: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0(22).

[7]陈 敏:论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电子商务,2011(1).

[8]黄宝来:如何看财务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市场,2010(10).

[1]Antelo,M. Licensing a non-drastic innovation under double informational asymmetry. Rese arch Policy,2003,32(3), 367-390.

[2]Arora, A. Patents,licensing, and market structure in the chemical Policy, 1997,26(4-5), 391-403.

[3]Aoki,R.,& Tauman,Y. Patent licensing with spillovers. Economics Letters,2001,73(1),125-130.

[4]Agarwal, S,& Hauswald, R. Distance and private information in of Financial Studies,2010,23(7),2757-2788.

[5]Brouthers, Hennart, . Boundaries of the firm: insights from international entry mode research.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7,33,395-425.

[6]Anderson, J. E.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gravity equ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7,69(1),106-116.

[7]Barkema,H. G.,Bell,J. H. J.,& Pennings, J. M. Foreign entry,cultural barriers,and learning.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17(2),151-166.

[8]Bass, B.,& Granke, R. Societal influences on student perceptions of how to succeed in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72,56(4),312-318.

[9]Bresman, H.,Birkinshaw, J.,& Nobel, R. Knowledge transfer in international acquisition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99,30(3),439-462.

[10]Chesbrough, H. W.,& Appleyard,M, M. Open innovation and Management Review, 2007,50(1),57-76.

财务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二:

[1]Allport, G. W. Personality: A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New York: Holt,Rinehart & Winston, 1937.

[2]DeVellis, R. Sca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application. London: Sage. 1991.

[3]Anderson,J. R. Methodologies for studying human knowledge. Behavioural and Brain Sciences,1987,10(3),467-505

[4]Aragon-Comea, J. A. Strategic proactivity and firm approach 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8,41(5),556-567.

[5]Bandura,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An agentic perspective.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1,52,1-26.

[6]Barr, P. S,Stimpert,J. L,& Huff,A. S. Cognitive change,strategic a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renewal.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2,13(S1),15-36.

[7]Bourgeois, L. J. On the measurement of organizational slack.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1,6(1),29-39.

[8]Belkin, N. J. Anomalous state of knowledge for information retrieval. Canadi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1980,5(5),133-143.

[9]Bentler,P. M,& Chou C. P. Practical issues in structural equation Methods and Research,1987,16(1),78-117

[10]Atkin, C. K. Instrumental utilities and information seeking. New models for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Oxford,England: Sage,1973.

财务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三:

[1]Adams, M. and Hardwick, P. An Analysis of Corporate Donations: UnitedKingdom Evidence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1998,35 (5): 641-654.

[2]Aronoff,C.,and J Ward. Family-owned Businesses: A Thing of the Past or Model of the Future. [J]. Family Business Review, 1995,8(2); 121-130.

[3]Beckhard,R“Dyer Jr.,. Managing continuity in the family owned business [J].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1983,12 (1): 5-12.

[4Casson, M. The economics of family firms [J]. Scandinavian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1999' 47(1):10 - 23.

[5]Alchian,A.,Demsetz, H. Production, information cost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J]. 1972,62(5): 777-795.

[6]Allen, F,J, Qian and M, J. Qian. Law,Fin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5,77: .

[7]Amato,L. H.,& Amato,C. H. The effects of firm size and industry on corporate giving [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7,72(3): 229-241.

[8]Chrisman, ., Chua,., and Steier, L. P.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family business [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3b, 18(4): 441-448

财管类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围绕利润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这一经营目标,筹集资金、有效投放资金,并监督控制财务的一系列管理活动,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财务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要:利用有限的资金投入取得最佳的社会及经济效应,是政府、企业或业主对建设项目的共同期望。本文从工程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的概念、编制原则及方法的介绍入手,对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进行了系统介绍,并强调进行价值分析是有效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竞争力、优选项目方案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投资估算 价值分析 项目决策

1 项目在决策阶段的投资

一个建设项目从投资意向开始到投资终结的全过程,大体分为四个阶段:项目决策阶段;准备工作阶段;实施阶段;项目总结阶段。项目策划和决策阶段的工作是投资项目的首要环节和重要方面,对投资项目能否取得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起着关键作用。

投资估算是在项目决策阶段,对项目的建设规模、工艺和工程方案、项目进度计划等进行研究并初步确定的基础上,估算项目投入总资金的过程。

按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的划分,项目投入总资金由建设投资(含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两项构成。投资估算时,需对不含建设期利息的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各项内容分别进行估算。投资估算的具体内容包括:建筑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建设期利息及流动资金等。

2 工程投资估算编制的基本原则

投资估算的具体内容

a建筑工程费;b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c安装工程费;d工程建设其他费用;e基本预备费;f建设期利息;g流动资金。

可用公式作如下表示:

不含建设期利息的建设投资=a+b+…+e

建设投资=不含建设期利息的建设投资+f

建设投资=静态投资+动态投资

静态投资=a+b+…+e

动态投资=f

项目投入总资金=建设资金+g

投资估算的深度要求

由于不同阶段工作深度和掌握的资料不同,投资估算的准确度也就不同。随着工作的进展,工程造价会不断深入,准确度会逐步提高,从而对项目投资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项目前期的不同阶段对投资估算的允许误差率如下(如表1):

投资估算编制的依据及重要性

建设投资估算的基础资料与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拟建项目的工程方案及工程量;(2)专门机构发布的工程建设项目估算办法和费用标准,及政府部门发布的物价指数;(3)专业机构发布的建设工程造价费用构成、计算方法、计经指标等。

投资估算的作用可以概括如下:(1)投资估算是投资项目建设前期的重要环节。(2)是满足工程设计招投标及城市建筑方案设计竞选的需要。

3 投资估算编制的基本方法

建设投资简单估算法

(1)比例估算法;(2)生产能力指数法;(3)朗格系数估算法;(4)投资估算指标法。

投资估算指标分为单位工程指标、单项工程指标、项目综合指标三种。建设项目综合指标一般以项目的综合生产能力单位投资表示。单项工程指标一般以单项工程生产能力单位投资表示。单位工程指标按规定应列入能独立设计、施工的工程项目的费用,即建筑安装工程费用。

建设投资分类估算法

分别估算各单项工程的建筑工程费、设备及购置费和安装工程费;在汇总各单项工程费用的基础上,估算工程建设其他费;估算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加和求得建设投资(不含建设期利息)总额;最后再根据项目的资金筹措方案计算建设期利息。以上加总求和即得出项目总投资估算。

其中,建筑工程费的估算方法有单位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法(单位建筑工程量投资*建筑工程总量)、单位实物工程量投资估算法(单位实物工程量投资*实物工程总量)和概算指标投资估算法。前两种方法比较简单,后一种方法要以较为详细的工程资料为基础,工作量较大,可根据具体条件和要求选用。

4 决策阶段投资控制理论探讨

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缩写为VE)又叫价值分析,它要求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工程的必要功能。其表达式为:价值=功能(效用)/成本(费用)或V=F/C 这个定义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1)VE研究要从降低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Life-Cycle Cost,简称LCC)的角度来提高研究对象的价值。VE研究要重视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而不是仅考虑建设成本。价值工程的目的是以研究对象的最低寿命周期成本,来实现使用者所需功能。实施价值工程,可以避免一味的降低工程造价而导致研究对象功能水平偏低的现象,也可以避免一味的提高使用成本而导致功能水平偏高的现象,使工程造价使用成本及建筑产品功能合理匹配,节约社会资源。

(2)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对项目进行功能分析。通过功能分析,删除过剩的功能和不合理的功能要求,加强不足功能,把节约成本放在有效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功能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功能的数量化,把定性指标转化为定量指标。

(3)价值工程是一种依靠集体智慧所进行的有组织的系统工作。进行价值工程研究,要组织各方面人员参加,并提出技术方案,吸取各方面的经验,把方案优选和方案改进结合起来,达到提高价值的目的。

价值工程本质上是以功能为中心来规划某项工作,其目的有以下几方面:

①实现必要功能,剔除多余功能。

②求得必要功能与成本的最佳匹配。

③使各部分的功能寿命大体一致,以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一般来说,提高产品的价值,有以下五种途径:提高功能,成本降低。这是最理想的途径;保持功能不变,降低成本;保持成本不变,提高功能水平;成本稍有增加,但功能水平大幅度提高;功能水平稍有下降,但成本大幅度下降。

5 结语

建设项目一般周期长、投资大、风险也较高,而且建设项目具有不可逆转性,一旦投入资金,工程建起来、设备安装起来了,即使发现错了,也很难更改,这样势必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和浪费。因此,投资估算是投资项目建设前期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编制投资估算、进行价值分析是有效提高建设项目竞争力、优选项目方案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马辉,王雪青.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建设工程项目投资估算方法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25(4):25~29.

[2] 曹甲,葛宏翔,王蕊.工程建设投资估算研究[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9,23(4):343~346.

摘要:受金融期权的启发,人们提出了与金融期权这种虚拟资产相对应的概念——实物期权,开始将期权思想和方法应用于金融期权市场以外的实物资产投资与管理领域,使企业可以在不确定经济环境中做出投资决策,赢得那些传统方法无法得到的战略价值。本文认为,实物期权成为今后企业投资决策的关键管理工具。

关键词:不确定性 实物期权 企业投资决策

实物期权(Real Option)是金融期权理论对实物资产期权的延伸。可以将标的资产为非金融资产的期权称为实物期权。实物期权在资本密集产业特别盛行,对实物期权的积极支持者包括著名的大型企业惠普—康柏(Hp-compaq),波音(BoEing),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等全球500强企业,并在不同行业的企业中得到运用,这不仅是因为实物期权允许决策者在获得新信息后,再选择最有吸引力的备选投资项目,而且实物期权的存在增加了投资机会的价值,特别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这一价值可能是非常大的。因此,企业要想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在决策制定中,必须要考虑和包含这些实物期权的价值。

一、实物期权的概念、核心思想和意义

(一)实务期权的概念“实物期权”一词最初由MIT斯隆管理学院斯图尔特·迈尔斯(Stewart Myers,1984)教授提出。他最先指出,期权分析对公司成长机会的合理估价是重要的,许多公司的实物资产可以看成是一种看涨期权。这种期权价值依附在利润增长的商业业务上。如迈尔斯所讨论的,由于公司在未来一些项目上可能有机会超过竞争性费率的收益,公司的价值可能超过当前所属项目的市场价值。传统资本决策为这样的项目估价所采用的标准方法,是把预期完成日期的价值贴现为当前的净现值。因此,这种方法隐含了一个假定:一旦投资者决定投资就要始终坚持投资直到项目终结。这一标准方法忽略了在完工日之前条件变化的情况下,管理层不再推进该项目的选择权的价值。而且由于财务人员对投资项目的未来利润只能作出不精确的估计,因此考虑到这种约束性条件,考虑相关经营选择权就显得更重要了。迈尔斯还指出,公司资本结构的选择也会极为重要地影响到这些项目的价值。传统资本预算方法不考虑项目经营选择权,也不考虑公司资本结构的灵活性。然而和经营选择一样,财务灵活性也可以用财务选择权的价值来衡量,公司通过资本结构的选择而获得财务选择权。对于包含相当不确定性的长期投资项目来说,财务灵活性和经营灵活性之间的相互影响是相当明显的。迈尔斯强调,实物期权是分析未来决策能如何增加价值的一种方法或研究在将来可以相机而动这种灵活性有多大价值的一种方法。在相关的文献中,与实物期权类似的概念是,“管理期权”,“在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等概念。詹姆斯(James C. Van Horne,1998),给出的管理期权定义是:所谓管理期权是指管理人员进一步作出决策来影响一个项目的预期现金流量,项目寿命或未来是否接受的灵活性。迪克西特(Avinash K. Dixit)和平狄克(Robert Pindyck)1994年提出了“在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这个概念,详细论述了在不确定条件下不可逆投资的基本理论,强调了投资机会中类似于期权的特征,分析了如何能根据从金融市场中发展出来的期权定价方法获得最优投资规则,说明了企业在提供满足未来条件的灵活性程度不同的投资类型间的选择等问题。迪克西特和平狄克还指出,”获得实际资产的机会经常被称做”实物期权”。因此,“管理期权”,“在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这些概念也就是”投资中的实物期权方法”。

(二)实物期权的核心思想 实物期权的核心思想不仅与期权的基本特征相承,而且与实物投资决策的特征有关。(1)实物投资决策的特征。迪克西特和平狄克强调:大多数投资决策有三个重要特征,这三个特征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投资者的最优决策且这种相互作用正是实物期权的核心。一是不能撤销性或不可逆性。 投资的初始成本至少部分是沉没的:如果当你改变主意时,或业务不能成功运营时,不能完全收回投资的初始成本。如开采石油,当钻一座油井后,如果油井的产量小于预期产量,或者油价下降,那么就不能收回已投入的资金。再比如,一个企业营销和广告上的大多数投资都是不能收回的。二是投资未来回报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主要产生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无法进行为获得亟需的信息所需的实验或测试。大多数项目只有在证实可行才能进行投资。投资的这种不确定性与实物期权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一般来讲,投资的不确定性越大,实物期权的价值就越大。三是管理者对投资时机是可以选择的。多数投资选择或投资机会并不是要现在投资或是永远不投资两个选项,投资者在投资时机上有一定的选择空间。投资者可以推迟行动以获得有关未来的更多信息。如对一个产油量不确定的油田,只有逐步的投资策略,打一些油井,试探产量等行为慢慢能减少这种不确定性。因此,逐步地投资会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减少不确定性的差异并修正预期价值。如果实际价值是关于不确定性有利的一面,那就继续投资,如果是关于不确定性的不利的一面,那就停止投资。通常来说,投资者选择的自由度越高,投资选择的价值就越大。(2)与金融看涨期权类似。直观上,一个不可逆的投资机会非常类似于金融看涨期权。在金融的范畴中,一个典型的看涨期权赋予其持有者这样的权利: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支付执行价格以获得具有一定价值的资产。如买入100股普通股期权,若股票的市场价格高于执行价格, 即可在约定期限内按照合约规定的”执行价格”买入该股票,通过执行期权赚取股票市场价格与执行价格的差价;相反,若股票的市场价格最终低于于价格,期权的持有者不会执行期权,此时期权是无价值的,其损失最多不超过最初购买期权的价格。可以用如下模型表示: C=MAX(S-K,0)。其中:C表示看涨期权的价值;S表示到期日的股票价格;K表示执行价格。对一项投资而言,假定其是完全不可逆的,那么适当项目的价值仅仅是它所产生的利润或损失流的预期现值。根据潜在不确定性的观点,这个投资决策仅仅是支付沉没成本的决策,其回报是获得价值会波动的一种资产。这实际上与金融看涨期限权类似,以预选设定的执行价格购买一种价值波动的资产的权利而不是义务。拥有类似投资机会的企业持有现在支出货币或未来支出货币以获得具有一定价值的资产的选择权。执行这种期权是不可逆的,尽管这种资产可以出售给其他投资者,但人们也不能收回其期权或执行该期权所支付的资金。这种投资的价值,部分是由于通过投资获得的资产的未来价值是不确定的。若该资产价值上涨,来自投资的净回报也上涨,若该资产价值下降,企业不必投资,而仅仅损失的是起动该项目时的初始投资。因此,实物期权与金融期权一样,具备一个同样的特征,或是赢得的回报数额大于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数额;或是可以选择停止执行期权从而控制损失。

(三)实物期权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意义将实物期权的理论与方法用于企业投资决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1)能较好地处理不确定性。传统的NPV法在进行企业投资决策评估时隐含的一个假设是:未来以现金流度量的收益是可以预测的,是确定的。如果出现不确定性则会降低这项投资的价值。因此,不确定性越大,投资的价值就越小。但我们处在一个不确定的外界环境中:我们无法判断次贷危机爆发的时间,持续有多久,也不能确定10年以后石油黄金的价格是多少。一些原来预期能够成功的投资项目却失败了,而一些本来看起来希望渺茫的新产品却获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沃顿商学院的道林(Don Doering)和派瑞尔(Roch Parayre)提供的一组调查数据表明:将现有技术渗透进现有市场的成功概率是;如果市场或技术中的一项对公司而言是新的,成功的概率就下降到—;如果公司要靠新技术进入新市场,则成功率仅为—。人们发现,最有价值的机会常常伴随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实物期权方法突破了传统的处理不确定性的方法,即在投资的不可逆性,不确定性及时机选择两两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处理不确定性,而不是把交易不确定性作为一个理论假设。实物期权概念的引入将彻底改变投资者对待风险的态度。不确定性越大,使用期权的机会就越大,从而期权的价值就越大。因此,实物期权能够更好地处理不确定性,更好地解释经济主体的投资行为。即投资者在做项目决策时,不仅仅只计算项目的净现值,而且还要计算隐含在项目中实物期权的价值。(2)建立了公司投资项目分析与公司投资战略之间的联系.在利用实物期权进行企业投资决策时首先是识别和估计战略性投资中的期权,然后是重新设计投资方案,以便更好地利用所具有的期权,最后是通过创立期权,事先积极管理好投资。在实物期权方法的应用中可以研究下面的一些问题,对公司来说什么样的创造价值的投资机会是唯一的。为创造这个价值,公司必须承受多大和什么类型的风险?什么样的风险能分散?预期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和对企业战略实施的影响如何?实物期权方法提供了一个解决这些问题的分析框架,在该构架内,我们可以将投资项目分析和企业战略投资分析联系起来,集中起来管理公司的净风险。同时,实物期权方法的应用使得管理者能够更为深刻的理解项目的不确定性如何影响项目的投资价值,并且如何帮助企业获得额外的战略价值。(3)对传统投资决策方法结果进行了再一次谨慎的测试。传统投资决策方法如:净现值法(NPV)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假设一条结果固定的单一决策路线,以及最初制定的所有决策在以后是不能改变和发展的,而实物期权法则把多重决策路线看作是在选择最优战略高度不确定性与管理层灵活性联系起来的结果,或者是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利用新信息时出现的选择权。也就是说,当未来存在不确定性时,管理层可以灵活地在中途修正战略,与传统的投资决策方法相比,实物期权提供了超过传统分析的额外洞察力,传统投资决策方法计算的净现值为负时应该放弃该投资方案,但可能将来存在较大的战略投资价值,实物期权方法的运用对净现值法等传统投资决策方法的结果进行了再一次谨慎的测试。二﹑实物期权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一)实物期权的分类 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当外部条件变化时公司经常需要做出修改投资计划,放弃已经投资的项目,放弃购买项目的投资权等投资决策。传统的投资决策理论,如净现值分析方法,决策树分析法和模拟分析法认为:要么现在马上进行投资,要么永远放弃投资,而利用实物期权理论,管理者可以依赖于未来事件发展的不确定性做出一些或有决策,而不一定是传统上必须马上投资和永远放弃投资的两项选择,否则投资者有可能失去一些较好的投资机会。而且传统投资决策方法没有考虑到管理者的积极主动进行决策,有关投资项目内外交困信息的不断变化和项目技术的一些不确定性。根据实物期权的特点,大致可以将实物期权分为以下六种:延迟期权(Defer Option)﹑扩张期权(Change Scale Option)﹑收缩期权(Contract Option),放弃期权(Abandon Option),转换期权(Switch Option),增长期权(Growth Option)。

(二)延迟期权的应用在现实生活中,延迟投资决策往往是有成本的。如由于选择等待更多的信息放弃了项目在等待期间可能产生的利润,竞争对手可能利用这段延迟的时间开发竞争性的产品,新的竞争者进入市场等。等待的决策涉及保持灵活性的收益和成本之间的权衡。假如我们已经与某特许经营商签订了开设连锁店的合同,合同规定,或者现在立即开设,或者等待一年后才开设。如果这两种选择都不接受,将失去开设连锁店的机会。那么,不管我们现在还是1年后开设,都将耗资525万。如果现在立即开设,预期在第一年将会产生50万元的自由现金流量。假设预期现金流量将以每年2%的速度增长。与这项投资相适应的资本成本为10%,项目可以永续经营。如果现在投资,估计项目的价值为=625万元。这样,立即投资所实现的净现值为100万元,这意味着这分合同最低值100万元。但是如果考虑延迟1年后再投资带来的灵活性,应该何时投资呢?如果选择等待,那么从现在起1年后,要么选择投资525万元,要么失去投资机会而一无所获。到那时,决策相对容易:如果基于经济状况,顾客品味以及潮流趋势方面的新信息,开设连锁店的价值超过525万元,那么毫无疑问将会选择投资。但如果该行业的发展趋势变化非常快,关于期望现金流量和连锁店的价值是多少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可将延迟投资视为,以连锁店为标的资产,执行价格为525万元的1年期欧式看涨期权。假设无风险利率为7%。通过公开交易的可比公司的报酬率的波动率来估计连锁店价值的波动率,假设波动率为35%。另外,如果选择等待,你将失去若立即投资第1年本该获得的50万元自由现金流量。这一现金流量相当于股票支付的股利,欧式看涨期权的持有者在执行期权前不会收到股利,假设这一成本是延迟投资的唯一成本。应用布莱克—期科尔斯模型对上述延迟投资的欧式看涨期权估值,首先计算不含股利资产的当前价值:S*=S-PV(DIV)=525-50/(万元);其次计算1年后才投资成本的现值。这一现金流量是确定的,以无风险利率折现:PV(K)= 525/(万元);然后计算d1和超过了今天立即投资将获得100万元的净现值。因此,最好延迟投资。如果今天就投资的话,意味着放弃了“离开”的期权。只有在今天投资的净现值超过等待期权的价值时,才会选择在今天投资。若未来的投资价值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等待的期权就越有价值。等待的成本越高,延迟投资期权的吸引力也就越小。

(三)其他实物期权的应用除了延迟期权以外,还有如下实务期权:(1)扩张期权。项目的持有者有权在未来的时间内增加项目的投资规模,即未来时间内,如果项目投资效果好则投资者有权扩张投资项目的投资规模。例如:投资者在投资连锁店后,市场条件变得比较好(产品价格上涨或成本的降低等)则投资者通过扩张投资项目的规模,可以取得比开始预期较好投资收益。对公司来讲,扩张期权能够使公司利用未来的一些增长机会,因此扩张期权具有战略性的重要意义。(2)收缩投资期权。收缩投资权是与上述扩张投资权相对应的实物期权,即项目的持有者有权在未来的时间内减少项目的投资规模,即未来时间内,如果项目投资效果不好,则投资者有权收缩投资规模。例如: 投资者在投资连锁店后,市场条件变坏(产品成本上涨或产品价格下降),则投资者可能通过收缩投资项目的规模,降低投资的风险。(3)放弃期权。放弃期权就是离开项目的选择权。放弃期权可以增加投资项目的价值,如果项目的收益不足以弥补投入的成本或市场条件变坏,则投资者有权放弃对项目的继续投资。例如:我们可以将投资者从研发某一产品致电产品推向市场分成若干个投资阶段,如果市场条件变坏,则投资者有权放弃对项目的继续投资,以控制继续投资的可能损失。这种类型的期权大多存在于研发密集型产业,这些项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开发期长等特点。(4)转换期权。在未来的时间内,项目的持有者有权在多种决策之间进行转换,相应的转换期权蕴涵于项目的初始设计之中,灵活的生产设备允许生产线在产品之间容易地进行转换,转换期权将成为设备成本的一部份。例如:投资者在从事石油治炼的项目设计时,可能设计能够使用多种能源,如:电力,油气等,进行石油冶炼的设备,投资者可以根据这几种能源价格的变化情况,选择合适的能源,以降低成本。(5)增长期权。增长期权能够为公司提供将来的一些投资机会。未来的投资机会可被看作潜在的投资项目的实物看涨期权的集合。虚值看涨期权比实值看涨期权的风险更大,并且因为大多数的增长期权很可能处于虚值状态,所以企业价值中的增长部分的风险,很可能比企业正在经营的资产的风险更大。例如:投资于第一代高技术产品尽管净现值为负值,但是在第一代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基础设施,经验以及潜在的资源是开发高质量的下一代产品的基础,如果公司不做最初的投资,也就不可能获得接下来的产品或其他的投资机会。因为存在增长期权,才使得今天的投资变得可行。企业在进行投资时可以先小规模地实施项目,同时保持以后增长的期权,而不要在最初就投入整个项目,如果证明可行的话,就再执行增长期权。

在实际市场上,公司投资所面临的环境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和竞争性,项目的产生的现金流也不是像投资者所预测的那样,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变化,当投资者获得新的信息时,项目有关的一些不确定性将逐渐得到解决。投资者对投资项目的决策,会面临多种选择,而不是传统分析法下简单地接受或者拒绝项目的投资,而应当将实物期权模型运用到企业投资决策中,甚至在单个项目对于需要多阶段投资的项目,在企业投资决策实施过程中,决策者需要采取多种不同的实物期权组合。

参考文献:

[1]乔纳森·芒:《实物期权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郁洪良:《金融期权与实物期权——比较和应用》,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杨春鹏:《实物期权及其应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乔治·戴等,石莹译:《沃顿论新兴技术管理》,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5]詹姆斯·范霍恩等,郭浩等译:《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6]Myers S.. Finance Theory and Financial Stratery. interfaces, 1984.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其财务有其自身独特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目前为止,我国中小企业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但由于受到大量内外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与其发展相背的情况也层出不穷,导致其经济发展受阻。由此,引起了人们日益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视。本文就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做出了浅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1如今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中国经济中的位置与作用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成为世界性的发展现象。我国中小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据统计,1998年我国工业企业生产总值增长18%,其中大型企业增长率位5%-8%,中小企业增长率则超过30%。由此可见,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大型企业。与此同时,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就会激发市场竞争,从而全面促进经济增长。此外,中小企业较大型企业而言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中小企业在缓解就业压力方面做出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中坚力量。

2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融资困难,资金短缺

首先,资金有效周转是企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技术水平不足,就需要更多资金来协调企业运作,因此便需要通过融资手段来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困境。然而,在企业融资过程中遇到很大阻力。一方面是中小企业本身条件不足以达到投资方的条件;另一方面是,中小企业的自有资金不足,导致其信用等级不高,很难轻易达到贷款水平。最终,由于资金短缺的问题,中小企业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继续发展中的资金问题,从而制约了中小企业的有效发展。

(二)经营规模较小,实力差

中小企业经营规模较小,因此,企业各个部门分工不是十分明确。企业也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设置财务部门。对于未设置财务部门的企业而言,其财务管理状况会产生难以预计的问题。比如:企业对现金等资产管理不善,就会造成资金周转困难,从而使得企业发展受阻,甚至造成企业的信誉问题。

(三)财务管理观念陈旧,财务控制力薄弱

中小企业管理者的财务观念陈旧,在财务人员上多任用有亲缘关系的或血缘关系的人员。或是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忽略成本管理,资金流通等问题。从而缺乏健全有效的财务管理机制,在企业内部控制上缺乏约束力与相互制约力。往往会造成财务信息失真、账目混乱、虚增收入、企业资金转移、偷税漏税等财务管理漏洞。

(四)两权未分离,管理水平不足

由于经营规模较小的特点,中小企业多采用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的经营管理模式。因此便产生了许多的负面影响。尤其在一些个体企业、私营企业中,家族化管理现象严重,使得企业财务核算不健全。同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也不完整,很难保证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这便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漏洞提供了条件。

(五)信息化程度不高,制约发展水平

由于中小企业存在经营规模小、资金短缺、管理水平薄弱等缺点,会更加制约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如今,会计信息化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因而,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程度不高也成为制约发展的因素之一。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处于初级甚至起步阶段,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上的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不仅加大了财务人员的工作强度,也增加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成本,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经营利润。

3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改善管理模式

正确且适合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观念是一个企业有效获取经济效益的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要求中小企业从陈旧的观念转变为创新适宜的财务观念。首先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部门,有效管理企业筹资、投资、营运、分配等一系列财务活动。其次,要顺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不断创新财务管理的目标,使得目标多元化,再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最后,要实现财务分配的公平性。在激励企业成员效力企业的同时,分担的成员的工作负担,成为加快经济效益回收的一大助力。

(二)完善信息化建设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通过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创新能力,是应对财务管理危机的良策之一。选择市场上适合中小企业自身的财务软件,规范合理的使用信息化管理,加快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在完善的信息化结构下,企业有了发展的动力与目标,使得经济发展方向更加明确。

(三)强化专业财务人员的培养

在改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要从企业自身出发,及时建立符合各个企业本身的财务人员团队。在健全的管理模式下,制定财务人员的奖惩制度以及考核制度以规范团队的管理。更重要的是要提供充足的建设成本以提升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有了专业财务人员对企业财务进行管理,将显著提高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四)设立融资机构,扩大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首先,有关部门应积极提供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措施,加速建立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机构,为融资提供有效的条件,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其次,中小企业应从完善自身的角度计划多方位的融资渠道,以减少融资不足带来的资金风险。

参考文献:

[1]贾晓娟.浅议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中国电子商务,2010(5).

[2]蒋晓宁.完善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对策探析[J].民营科技,2010(6).

摘要:综上所述,针对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应当遵循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加强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措施。总而言之,中小企业必须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不断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建设

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应当遵循的原则

根据以上对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其主要问题的分析,结合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应当遵循整体性、弹性、比例、优化等原则,在此基础上有效发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作用。

1.整体性原则

对于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往往从筹集资金到收回货币资金要经历较多的环节。而且以上环节相互作用和联系,具有整体性。同时,中小企业具有资金流动较快的特点,因此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上,应当从财务管理的内外部的联系出发,重视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统一协调。比如,财务管理在实行分权管理中,需要协调各个责任部门的利益,促使整体效益的最优化。

2.弹性原则

弹性原则强调收治平衡,最好是略有结余的实现。由于任何决策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也即存在风险性。对此,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应当确保合理的弹性。当然,该弹性范围受到企业环境、决策可靠性等因素的影响,也要求中小企业科学评估面对的财务风险,从而提高财务管理系统的确定性。

3.比例原则

财务管理不仅规划和控制着绝对量的资金,还必须利用各因素的比例关系,从而找到管理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促使比例合理化。比如,财务管理中经常碰到的负债比率、流动比率等内容。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需要进行比率分析,保持各种比例关系的合理,从而确保企业资金结构的稳定、合理。

4.优化原则

一般来说,最优原则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就是多方案中的最优选择,也即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中选择最优的问题解决方案;其次就是确定最优总量,比如理想现金金额,企业筹资总额等总量的确定;最后就是确认最优比例关系,包括利润分配比例、资本结构比例等。

二、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措施

1.优化财务管理环境

对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必须构建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从而为确保财务管理的质量。为此,首先是掌握企业外部财务管理环境。企业财务人员应当清醒认识到影响财务管理的因素,比如政治、经济、法律制度、市场状况等,对搜集的相关资料全面分析研究。其次,中小企业应当增强企业管理层对财务管理的认识程度,提升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另外,企业应当保证财务管理的独立性,确保审计工作和财务监督工作得到切实执行,从而为企业管理层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信息,促使企业决策科学性、合理性。

2.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财务人员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主体,也是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者。只要充分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财务人员责任意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才能不断提高。对此,企业需要增强财务人员的培训教育力度,尤其是重视在岗培训,促使财务人员了解企业自身的特点,并掌握企业财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进而根据各自的岗位需求,开展做很对性的培训工作。同时,中小企业还需要加大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力度,严把财务人员的用人关。另外,通过科学的激励约束体制的建设,增强财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培养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通过高素质的财务人员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上的不足,进而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3.完善财务管理体制,明确财务管理职责与权限

结合某国有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该公司财务管理基本任务包括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财务监督机制,规范企业财务行为,提高财务运行效率,明确母子公司财务管理职责,有效利用资源,以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为目的,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其次,在财务管理体制建设上,公司财务管理体制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制。各级单位须按照国家有关财经法规,独立从事经营活动,独立纳税,规范会计核算,加强财务管理,独立承担民事及经济责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保证出资人、投资者、债权人权益不受侵犯,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另外,财务部分的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会计核算的职责。遵循会计核算原则,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对企业日常经营收支状况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资金、成本、费用、利润预算,编报月、年度财务报告,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二是财务监督的职责。规范企业的日常财务收支行为,对本企业的日常财务收支活动进行监督,杜绝和纠正企业经营中违规和违纪财务事项。如发现企业经营中违规违纪甚至违法行为的,应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三是参与经营管理的职责。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重大经营决策。按照有关规定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有效降低和控制成本费用增长。四是财务信息管理的职责。利用会计信息,分析、预测、控制、评价和考核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揭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增收节支的措施和建议。

三、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应当遵循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加强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措施。总而言之,中小企业必须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不断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王革;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05-25

财务管理目标作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导向性因素,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和重大意义,这也更为凸显财务管理目标合理选择和定位的重要性。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财务管理目标论文优秀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财务管理目标选择

[摘 要] 由中海油和美国康菲石油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渤海湾蓬莱19-3油田,相继发生两次溢油事故,企业社会责任事故频频发生,追究到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进而由人类价值观延伸到企业价值观,企业的财务目标选择。说明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可行性,最终得出目前我们财务评价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选择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同时平衡利益相关者利益比较合适。

[关键词] 企业价值观;社会责任;财务目标;价值最大化

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事故频频发生,引起了政府及社会公众的极大关注。这些社会责任事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环境责任,另一个是安全责任。2011年6月,由中海油和美国康菲石油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渤海湾蓬莱 19-3油田,相继发生两次溢油事故后,康菲公司并没有对溢油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作出正面回应,更没有对受此影响的渔民及时给予相应的赔偿,其所作所为明显地表现出了社会责任的缺失。而由三鹿等中国知名公司婴幼儿奶粉中查出含有严重损害婴儿健康的三聚氰胺的国产奶粉危机等诸多事件,更是令举国哗然,也再一次引起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对中国商品品质安全的疑问与担忧。另外,所谓的绿色蔬菜,很多都是人们通过各种药物培植出来的。

那么这些环境污染、食品污染的根源是什么呢?本文认为这是整个社会的财务目标发生病变。正因为大家都是以自身短期利益为主要目标,从而忽视了对社会责任的关注与承担。作为个体的农民是这样,企业也是如此。由此可知,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对其社会责任的承担有重大影响。如果企业只是将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作为其财务目标,一味追求自身利益、短期收益,而忽视其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将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必然会使企业走向灭亡。

2 相关理论

所谓财务目标,是指企业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中,通过组织财务活动和协调财务关系所期望达到的目标,它决定着企业利益协调的基本方向。理论界关于财务目标的研究先后出现了以下4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

短期来看,承担社会责任会减少股东财富,而选择逃避社会责任,甚至伤害社会利益,可使企业的业绩提高。但长此以往,企业不顾及社会责任,污染环境而不治理,不顾社会其他相关者利益,最终一定会受到制裁。反之,承担起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顾及相关者利益,才能使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3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提出及其可行性

根据社会责任理论,公司并不只是为股东所有,而是由不同利益主体通过契约形成的一个契约联合体,这些主体都对公司投入了相应的资产,如债权人、职工等;同时,企业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紧密相关的。因此,很多研究认为,公司在进行决策时,其管理者的服务对象应从股东转向更广泛的不同利益主体,也就是说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变为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

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提出,为企业追求价值最大化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同时进行提供了理论支持,一旦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并有效实施,就会使企业与社会共同发展,企业进入发展的良性循环之中。但是,目前将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还是缺乏可行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首先,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造成企业目标无法单一。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不同于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最终目标主体只有一个,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服务对象有多个,且这些主体价值的衡量原则不同,使得企业目标无法成为单一的,衡量难度较大。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对企业目标来说是一个完整的描述,若能很好地应用,将会使企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但是,这个多重目标,没有实质性的内容,衡量困难,没有清晰的表述,这将会使公司管理混乱,甚至导致企业经营失败。

其次,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会使得企业理财混乱。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可以使公司运营中各项投资和融资决策是否科学非常清晰,通过分析计算很容易决定。然而,以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将会使决策造成的后果牵涉的方面复杂化、多元化,并且很多方面没有明确的分析数据,只能主观判断,这就使得决策过程中出现很多不确定因素,使企业理财决策难以有统一的标准,从而造成理财混乱。

基于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以上两个方面的缺点,如果贸然以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将会造成企业管理混乱,理财决策困难,最终使企业难以有效运行直至破产,这就有悖于企业的初衷。因此,我们必须慎重选择财务管理的目标,而不能因为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目标好,就不顾现实条件选择这一目标。

4 结 语

综上所述,虽然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能够较好地体现企业社会责任,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但是,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难以为公司经营提供准确的财务目标,会造成公司理财混乱,反而会损害利益相关者利益。因此,目前在财务衡量不完善的情况下,单纯地以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目标是不明智的,而应当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财务目标,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辅助考核因素,这样才能使企业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徐勇.浅析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J].会计师,2010(5).

[2]罗欣.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J]. 财会研究,2010(10).

论财务管理目标

【摘 要】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中具有代表性的模式也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有效的标准。目前,我国企业理财的目标有很多种,其中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确立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管理目标;理论分析;目标选择

企业的目标就是创造价值。一般而言,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为企业创造价值服务。鉴于财务主要是从价值方面对企业的商品或者服务提供过程实施管理,因而财务管理可为企业的价值创造发挥重要作用。

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中具有代表性的模式

(一)利润最大化目标

利润最大化就是假定企业财务管理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人类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更多的剩余产品,在市场经济谈条件下,剩余产品的多少可以用利润这个指标来衡量;二是在自由竞争的资本市场中,资本的使用权最终属于获利最多的企业;三是只有每个企业都最大限度地创造利润,整个社会的财富才可能实现最大化,从而带来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1.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主要优点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就必须讲求经济核算,加强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这些措施都有利于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2.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存在的缺陷

(1)没有考虑利润实现时间和资金时间价值。比如,今年100万元的利润和10年以后同等数量的利润其实际价值是不一样的,10年间还会有时间价值的增加,而且这一数值会随着贴现率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2)没有考虑风险问题。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风险,同等利润值在不同行业中的意义也不相同,比如,风险比较高的高科技企业和风险相对较小的制造业企业无法简单比较。

(3)没有反映创造的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

(4)可能导致企业短期财务决策倾向,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由于利润指标通常按年计算,因此,企业决策也往往会服务于年度指标的完成或实现。

(二)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企业财务管理以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在上市公司,股东财富是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决定的。在股票数量一定时,股票价格达到最高,股东财富也就达到最大。

1.与利润最大化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主要优点

(1)考虑了风险因素,因为通常股价会对风险作出较敏感的反应。

(2)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企业短期行为,因为不仅目前的利润会影响股票价格,与其未来的利润同样会对股价产生重要影响。

(3)对上市公司而言,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比较容易量化,便于考核和奖惩。

2.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也存在以下缺点

(1)通常只适用于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难于应用,因为非上市公司无法像上市公司一样随时准确获得公司股价。

(2)股价受众多因素影响,特别是企业外部的因素,有些还可能是非正常因素。股价不能完全准确反应企业财务管理状况,如有的上市公司处于破产的边缘,但由于可能存在某些机会,其股票市价可能还在走高。

(3)它强调得更多的是股东利益,而对其他相关者的利益重视不够。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指企业财务管理以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企业价值可以理解为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市场价值,或者是企业所能创造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可以反映企业潜在的或预期的获利能力和成长能力。未来现金流量这一概念,包含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两个方面的因素。因为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包含了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而现金流量的现值是以资金的时间价值为基础对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计算得出的。

1.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的优点

(1)该目标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有利于统筹安排长短期规划、合理选择投资方案、有效筹措资金、合理制订股利政策等。

(2)该目标反映了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

(3)该目标将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和持续的获利能力放在首位,有效地规避了企业的短期行为。

(4)用价值代替价格,克服了过多外界市场因素的干扰,有利于克服管理上的片面性。

(5)该目标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社会资金通常流向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企业或行业,有利于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2.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存在的问题

(1)企业的价值过于理论化,不易操作。尽管对于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企业价值的变化,但是股价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在资本市场效率低下的情况下,股票价格很难反映企业的价值。

(2)对于非上市公司,只有对企业进行专门的评估才能确定其价值,而在评估企业的资产时,由于受评估标准和评估方式的影响,这种估价不易做到客观和准确,这也导致企业价值确定的困难。

(四)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

现代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股东作为企业所有者,在企业中承担着最大的权力、义务、风险和报酬,地位当然也最高,但是债权人、职工、客户、供应商和政府也因为企业而承担了相当的风险。

在确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时,不能忽视这些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否则的话,忽视了哪一方的利益,都可能会对企业带来危害,不仅不会带来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甚至对企业产生致命的伤害。因此,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基本思想就是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强调在企业价值增值中满足以股东为首的各利益群体的利益。

二、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的分析及选择

以上几种观点都有其科学合理的一面,但在企业实际经营活动中不足之处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同时也是财务管理追求的目标。但“利润最大化”目标在长期的实践中已暴露出其不足,如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风险价值、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可能导致企业财务决策带有短期行为等。

其次,股东财富最大化不符合我国国情。股东财富最大化优点是目标易量化,易于考核。但是,股东财富最大化的明显缺陷是:股票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非都是公司所能控制的,把不可控因素引入理财目标是不合理的。

最后,资本配置最优化过于抽象。这个财务管理目标是在新经济条件下提出的。所以资本配置最优化的概念本身并不明确,过于抽象,在企业具体经营中无法应用。

三、财务管理目标的协调

(一)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矛盾与协调

经营者和所有者的主要矛盾在于,经营者希望在提高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的同时,能更多地增加享受成本;而所有者或股东则希望经营者以较小的享受成本带来更高的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

为了协调这一矛盾,通常可以采用解聘、接收、激励等措施。

解聘是一种通过所有者约束经营者的办法。所有者对经营者予以监督,如果经营者未能使企业价值达最大,就解聘经营者。为此,经营者会因为害怕被解聘而努力实现财务管理目标。

接收是一种通过市场约束经营者的办法。(下转第108页)(上接第106页)如果经营者经营决策失误、经营不力,未能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使企业价值提高,该公司就可能被其他公司强行接收或吞并,相应经营者也会被解聘。为此,经营者为了避免这种接收,必须采取一切措施提高股票市价。

激励是指将经营者的报酬与其绩效挂钩,以使经营者自觉采取能满足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措施。

(二)所有者与债权人的矛盾与协调

所有者与债权人的矛盾主要表现在:

1.所有者可能未经债权人同意,要求经营者投资于比债权人约定的风险高的项目,这会增大偿债的风险。

2.所有者或股东未征得现有债权人同意,而要求经营者发行新债券或举借新债,致使旧债券或老债的价值降低。

为协调所有者与债权人的上述矛盾,通常可采用的方式有:限制性借债、收回借款或停止借款等。

限制性借债是指在借款合同中加入某些限制性条款,如规定借款的用途、借款的担保条款和借款的信用条件等。

收回借款或停止借款是指当债权人发现公司有侵蚀其债权价值的意图时,采取收回债仅和不给予公司增加放款,从而保护自身的权益。

四、我国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

对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一直是国外财务学者关注的焦点内容之一,近些年我国财务学者也尽力探讨,力求找到既能符合财务活动的内在要求,又能衔接国家财务管理目标,并能满足企业各经济当事人经济利益的要求,实现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居主导地位,国有企业作为全民所有制经济的一部分,其目标是使全社会财富增长。不仅要有经济利益,而且要有社会效益;在发展企业本身的同时,考虑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的影响;有时甚至为了国家利益需要牺牲部分企业利益。并且,我国证券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标准来确定“股东权益”。把“股东权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既不合理,也缺乏现实可能性。而把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则显得更为科学。

但是,用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如何计量便成了问题。为此,现在通行的说法有若干,其中,以“未来企业价值报酬贴现值”和“资产评估值”具有代表性,这两种方法有其科学性,但是其概念是基于对企业价值的一种较为狭隘的理解上的。企业是社会的,社会是由各个不同的人构成的,企业的价值不仅表现在对企业本身增值的作用上,而且表现在对社会的贡献上,表现在对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的贡献一。所以企业财务目标的制订,既要符合企业财务活动的客观规律,又要充分考虑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使之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那么,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衡量指标应该以相关者的利益为出发点。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在美国、英国等长期奉行外部控制型公司治理模式的国家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与传统的股东至上的企业理论主要区别在于,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比如股东、政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甚至是社区居民,企业不仅要为股东利益服务,同时也要保护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上述种种分析表明,现阶段我国财务管理目标仍以“利润最大化”为宜,它最符合我国目前的现实经济情况。对处于市场竞争中的企业来讲,利润目标最能反映企业的本性,追求利润是避免淘汰、维系生存和寻求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是企业行为的“原动力”。我们不能以利润目标的某些负面影响或其他理由而否定企业正常的利润追求。当然,,正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样,“利润最大化”并不一定要涵盖所有企业,涵盖所有时期的目标追求。根据不同的现实情况和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财务目标,保持财务目标的多元化、层次化,也同样是一种客观必然。

此外,还要特别指出,企业要正确处理提高经济效益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关系。企业在谋求自身的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必须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不能以不正当手段追求企业的利润,要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不能以破坏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谋求企业的效益。另外,企业承担不定期的社会义务,出资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企业管理阶层要加强企业管理并促进财务管理具体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企业理财目标新探.财会月刊.程干祥。

[2]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系统思辩.财会月刊.赵华。

[3]杨超,何进日.新经济下企业财务目标浅论.财会月刊.

[4]新编财务管理学教程.韩良智主编,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

[5]财务管理.刘婵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

论文财管类题目

毕业 论文是对 财务管理 专业学生的学术的考核、 总结 所学知识的一项重要环节,然而选题是财务管理论文开始的首要环节,是影响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选题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企 业财 务管 理毕 业论 文✍

¥¥¥✎~~企 业财 务管 理目 标论 文 ✍

¥¥¥✎~~财 务管 理毕 业论 文文 献✍

¥¥¥✎~~财 务管 理论 文参 考题 目✍

1.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及其比较分析

2.上市公司投资绩效研究

3.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研究

4.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

5.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问题研究

6.企业价值评估 方法 研究-----以某上市公司为例

7.投资决策、筹资决策与股利政策的关系

8.投资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分析

9.投资者保护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

10.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大股东行为研究

11.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研究

12.上市公司高管涉案的市场反应研究

13.企业并购效应研究

14.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15.风险投资机构对上市公司投融资效率影响研究

16.公司投资时机与投资规模分析

17.公司投资方向与投资区域分析

18.投资组合理论在股票投资中的应用研究

19.我国风险投资问题研究

20.权证投资的风险控制研究

1.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

2.公司财务制度设计

3.股利理论与股利政策

4.企业破产若干财务问题研究

5.企业财务竞争力研究

6.网络环境下的财务管理

7.财务杠杆原理及其应用研究

8.企业价值创造的衡量:EVA还是Tobin's Q

9.低碳经济对企业理财环境的影响

10.财务总监的角色定位与素质要求

11.财务管理学科建设问题研究

12.出资者财务论

13.财务管理质量研究

14.财务管理模式创新

15.公司财务治理研究

16.期权定价理论在公司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17.企业财务核心竞争能力的分析与评价

18.公司财务预警系统研究

19.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20.财务管理环境研究

1.股利政策的比较与选择

2.中西方公司股利政策比较研究

3.股票期权与经理人激励

4.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及其形成原因

5.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治理研究

6.股权激励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7.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问题研究

8.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研究

9.盈余管理及其识别研究

10.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文献综述

11.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分析

12.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公司为例

13.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的比较分析

14.自由现金流量对股利政策的影响分析

15.薪酬激励与管理者行为的选择

16.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与股价关系研究

17.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与公司治理研究

18.上市公司股利形式与收益质量研究

19.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

20.企业收益分配过程中的税务筹划

1.公司筹资管理

2.企业适度负债研究

3.公司营运资金管理

4.公司经营的杠杆效应

5.公司资本结构的选择方式

6.公司筹资方式的选择与比较

7.财务杠杆及其在筹资决策中的运用

8.融资管理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9.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10.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研究

11.我国企业融资租赁的现状及创新发展方向

12.企业融资结构的比较分析

13.负债经营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14.再融资方式与成本的比较

15.上市公司融资优序问题研究

16.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

17.公司治理与融资成本实证研究

18.民营企业融资管理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19.供应链融资研究

20.公司债券融资研究

猜你喜欢:

1. 财务管理方向论文选题

2.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选题

3. 有关会计电算化论文选题

4. 财务管理论文题目大全

5. 本科财务管理论文题目大全

财务管理 是伴随人们对生产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财务管理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财务管理 毕业 论文题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财务管理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1、汽车经销商集团财务共享中心问题研究

2、水利项目财务风险治理研究

3、影院公司内部控制研究

4、新三板 教育 行业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

5、财务视角下的风电基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6、 保险 公司财务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7、混合并购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8、ZY 油田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研究

9、SH 石油工程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研究

10、S 高校校院两级预算管理模式研究

11、Z 油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与运行研究

12、作业基础预算在 MA 钻井公司生产预算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13、X 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评价及控制研究

14、陕八建 A 项目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15、K 医院预算管理优化研究

16、PG 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研究

17、GS 合成钛业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18、财务共享模式下费用报销管理的研究

19、我国县级公立医院预算目标制定、行为影响及后果

20、基于全生命周期的 Y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优化研究

21、战略预算管理在 H 公司的应用研究

22、暴风集团财务风险及其控制问题的探讨

23、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财务集中核算管理研究

24、基于财务共享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25、LSX 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构建研究

26、郑州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27、D 博物馆内部控制案例研究

28、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的财务风险研究

29、SZ 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内部控制案例研究

30、基于共享服务的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31、基于博弈论的 JTL 建筑公司纳税筹划分析

32、M 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的研究

33、XJ 集团预算松弛问题研究

34、基于作业成本法的 A 煤炭公司成本管理研究

35、风帆公司并购 Q 集团财务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

36、兴宏建筑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37、尤洛卡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38、H 保险公司的集团财务共享管理模式构建研究

39、D 公司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研究

40、GX 证券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研究

41、HG 酒店战略预算管理研究

42、Z 公立医院绩效预算管理研究

43、C 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与实施研究

44、财务共享服务在中国国旅的应用研究

45、S 公司纳税筹划问题研究

46、W 公司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47、绵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现状与财务绩效研究

48、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招生财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9、湖南省 儿童 医院预算管理改进研究

50、美容品牌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1、基于 ERP 环境下 S 集团的财务风险管控研究

52、基于 的财务业务外包支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3、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研究

54、平衡计分卡在高校预算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55、基于财务视角下 M 电业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56、基于财务共享模式下 B 集团成本控制问题研究

57、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

58、W 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59、蒙东协合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60、信息技术企业的融资策略研究

61、利宇新能源集团财务战略研究

62、H 公司内部财务控制问题及改进研究

63、基于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在 L 化工企业的应用研究

64、苏里格气田 D 区天然气产量预测与作业预算 方法 研究

65、新疆油田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研究

66、林木资源可持续利用视阈下的企业财务风险及成因研究

67、基于 WEB 的高校上网认证计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8、商业银行财务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69、书店财务会计报表系统设计与实现

70、公路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 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 企业内部控制与管理者代理问题研究

3、 基于城市视角的地下城市综合体设计研究

4、 国有企业财务治理问题研究

5、 企业预算管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6、 政府干预下企业过度投资形成机理研究

7、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防范问题研究

8、 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机理研究

9、 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体型设计参数与建筑节能的定量关系研究

10、 近代岭南建筑装饰研究

11、 公司治理、多元化战略与财务绩效的关系

12、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研究

13、 基于财务决策视角的企业内在价值评价方法研究

14、 中国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

15、 中国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16、 基于治理导向观的企业集团预算研究

17、 基于融资结构理论的我国采矿业融资问题研究

18、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

19、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20、 我国电信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21、 制度环境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决策的影响研究

22、 战略性新兴产业初期融资模式及其效率评价

23、 国有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研究

24、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研究

25、 石油企业纳税筹划研究

26、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监督体制研究

27、 中国上市公司会计盈利状况及与股价变动关系统计分析

28、 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大股东与高管减持行为实证研究

29、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制度创新研究

30、 组织合法性视角下的企业自愿性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财务会计毕业论文选题

[1]浅析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融合方式与对策

[2]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思考

[3]浅议人工智能时代中小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

[4]关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研究

[5]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融合途径

[6]新形势下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7]管理会计的应用研究

[8]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探究

[9]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探究

[10]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1]现代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分析

[1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13]新形势下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思考与分析

[14]论新形势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

[15]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在 企业管理 中的实践融合

[16]略论如何促进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17]浅议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策略

[18]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思考

[19]新时期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思考

[20]试论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21]浅议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

[22]现代财务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探究

[2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24]大数据视域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

[25]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发展

[26]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探究

[27]关于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应用比较

[28]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会计核算的影响

[29]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探讨

[30]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问题与举措探析

[31]“大智移云”时代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研究——基于财务共享视角

[32]“互联网+”背景下财务会计发展策略研究

[33]财务会计工作中审计方法的有效应用分析

[34]关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思考与对策

[35]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刍议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题目相关 文章 :

★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题目大全选题

★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题目大全选题(2)

★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题目

★ 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集锦

★ 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 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 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选题

★ 财务管理论文题目哪个好写

★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选题

★ 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集锦(2)

毕业论文的题目各种各样,那么我们要怎么选择合适的论文题目呢?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蒐集的一些关于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的相关题目,欢迎大家阅读! 1. 会计方法演变与会计准则 2. 企业会计制度的设计 3.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及其判断 4. 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研究 5. 财务分析方法及其运用 6. 企业管理中的学习型会计行为 7.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及其规范 8. 公允价值会计审计问题研究 9. 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体系研究 10. 会计准则国际比较研究 11. 中西方会计理论比较研究 12.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资讯质量与监管研究 13. 我国财务会计理论结构问题研究 14. 实证会计理论与规范会计理论的比较研究 15. 环境会计若干问题研究 16.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法律责任的研究 17. 资本成本会计若干理论问题研究 18. 有效市场假说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资讯披露差异分析 19. 公司财务治理问题研究 20. 我国企业资本运营的理论与实务研究 21. 我国会计资讯化问题研究 22. 现代企业财务制度设计有关问题研究 23. 企业融投资中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 24. 企业会计监督相关问题研究 25. 会计主体行为与会计资讯质量关系问题研究 26. 关联方关系与交易的会计税务问题研究 27. 新经济环境下的财务与会计变革 28. 公司治理与会计资讯价值的实证研究 29. 资本市场背景下独立审计相关问题的实证研究 30.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资讯质量研究 31. 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模式 32. 防范企业会计资讯舞弊的综合对策研究 33. 会计职业判断与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 34. 财务报告体系研究 35. 标杆管理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探讨 36. 公司财务管理目标探讨 37. 股利理论与股利政策研究 38. 全面预算管理研究 39. 面向价值最大化的成本管理体系 40.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41. 企业经营风险控制研究 42. 基于价值管理的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43.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研究 44. 财务报表分析若干问题探究 45. 法务会计研究综述 46. EVA激励报酬体系研究 47. 制造业成本管理国际比较与创新 48.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粉饰及其应对措施 49. 事项会计研究 50. 企业债务融资结构研究 51. 公司治理对公司绩效影响机制 52.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研究 53.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经济学分析 54. 企业集团预算控制模式研究 55. 反倾销会计研究 56. 嵌入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 57. 基于企业流程的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58. 对我国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再思考 59. 新形势下管理会计框架重建的思考 60. 资产减值会计计量问题的思考 61. 《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的比较研究 62. 我国发票市场若干问题研究 63. 管理会计准则相关问题研究 64. 浅议商业伦理与会计缺信 65. 防范会计资讯舞弊的对策研究 66. 电子商务会计研究 67. 知识经济下的若干会计问题研究 68. 内部会计控制与会计资讯质量研究 69. 企业环境会计研究 70. 证券市场会计监管问题研究 71. 证券市场资讯不对称研究 72. 国有股流通问题研究 73.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制定研究 74. 所得税会计问题研究 75. 审计与经济安全研究 76. 折旧会计问题研究 77. 中外 *** 财务报告的比较研究 78. 宗教组织会计研究 79. 会计政策及其选择研究 80. 中外租赁会计的比较研究 81. 基金会计研究 82. 上市公司会计资讯的披露 83. 关于会计职业判断的探讨 84. 绿色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问题 85. 会计伦理的初步研究 86. 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研究 87. 会计资讯特点及其完善 88. 会计政策及其选择研究 89. 降低企业成本途径的探讨 90. 关于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 91. 关于无形资产的研究 92. 论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的选择 93. 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 94. 我国会计准则评价机制构建初探 95. 会计准则执行框架构建 96. 中外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97. 试论我国内部控制资讯披露及其发展 98. 内部控制与会计资讯质量控制 99. 内部控制若干问题探讨 100. 论会计资讯市场及其监督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101. 公允价值会计-理论基础与现实选择 102. 对会计计量模式革新的探讨 103. 企业集团财务总监委派制研究 104. 企业并构的财务问题研究 105.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分析 106. 企业/企业集团存量资产重组研究 107. 企业配股财务标准研究 108. 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探讨 109.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 110. 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111. 审计独立性的现状及解决对策 112. 加强网路会计的舞弊防治 113. 注册会计师如何防范财务报告审计中的舞弊风险 114. 论会计与审计的关系 115.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对审计的影响 116. 当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低下的原因及对策 117. 审计人员行为的经济分析 118. 如何加强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

财务管理论文英文类参考文献

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参考文献

财务管理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以及发展,企业领导者高度的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下面是我分享的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的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1]. 张先治。 现代财务分析程序与方法体系重构[J]. 求是学刊, 2002,(04)。

[2]. 朱晶。 试论企业并购中财务分析及作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13)。

[3]. 倪霞丽。 财务分析应注意啥[J]. 中国统计, 2005,(04)。

[4]. 董玉。 企业财务分析存在问题及其改进[J]. 商业会计,2005,(24)

[5]迟红梅:发挥财务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核心作用的研究[J]. 时代金融(下旬),2011(8).

[6]周?琦: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0(22).

[7]陈 敏:论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电子商务,2011(1).

[8]黄宝来:如何看财务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市场,2010(10).

[1]Antelo,M. Licensing a non-drastic innovation under double informational asymmetry. Rese arch Policy,2003,32(3), 367-390.

[2]Arora, A. Patents,licensing, and market structure in the chemical Policy, 1997,26(4-5), 391-403.

[3]Aoki,R.,& Tauman,Y. Patent licensing with spillovers. Economics Letters,2001,73(1),125-130.

[4]Agarwal, S,& Hauswald, R. Distance and private information in of Financial Studies,2010,23(7),2757-2788.

[5]Brouthers, Hennart, . Boundaries of the firm: insights from international entry mode research.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7,33,395-425.

[6]Anderson, J. E.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gravity equ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7,69(1),106-116.

[7]Barkema,H. G.,Bell,J. H. J.,& Pennings, J. M. Foreign entry,cultural barriers,and learning.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17(2),151-166.

[8]Bass, B.,& Granke, R. Societal influences on student perceptions of how to succeed in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72,56(4),312-318.

[9]Bresman, H.,Birkinshaw, J.,& Nobel, R. Knowledge transfer in international acquisition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99,30(3),439-462.

[10]Chesbrough, H. W.,& Appleyard,M, M. Open innovation and Management Review, 2007,50(1),57-76.

财务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二:

[1]Allport, G. W. Personality: A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New York: Holt,Rinehart & Winston, 1937.

[2]DeVellis, R. Sca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application. London: Sage. 1991.

[3]Anderson,J. R. Methodologies for studying human knowledge. Behavioural and Brain Sciences,1987,10(3),467-505

[4]Aragon-Comea, J. A. Strategic proactivity and firm approach 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8,41(5),556-567.

[5]Bandura,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An agentic perspective.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1,52,1-26.

[6]Barr, P. S,Stimpert,J. L,& Huff,A. S. Cognitive change,strategic a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renewal.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2,13(S1),15-36.

[7]Bourgeois, L. J. On the measurement of organizational slack.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1,6(1),29-39.

[8]Belkin, N. J. Anomalous state of knowledge for information retrieval. Canadi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1980,5(5),133-143.

[9]Bentler,P. M,& Chou C. P. Practical issues in structural equation Methods and Research,1987,16(1),78-117

[10]Atkin, C. K. Instrumental utilities and information seeking. New models for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Oxford,England: Sage,1973.

财务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三:

[1]Adams, M. and Hardwick, P. An Analysis of Corporate Donations: UnitedKingdom Evidence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1998,35 (5): 641-654.

[2]Aronoff,C.,and J Ward. Family-owned Businesses: A Thing of the Past or Model of the Future. [J]. Family Business Review, 1995,8(2); 121-130.

[3]Beckhard,R“Dyer Jr.,. Managing continuity in the family owned business [J].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1983,12 (1): 5-12.

[4Casson, M. The economics of family firms [J]. Scandinavian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1999' 47(1):10 - 23.

[5]Alchian,A.,Demsetz, H. Production, information cost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J]. 1972,62(5): 777-795.

[6]Allen, F,J, Qian and M, J. Qian. Law,Fin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5,77: .

[7]Amato,L. H.,& Amato,C. H. The effects of firm size and industry on corporate giving [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7,72(3): 229-241.

[8]Chrisman, ., Chua,., and Steier, L. P.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family business [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3b, 18(4): 441-448

财务管理论文参考文献怎么写

参考文献规范格式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 Heider, .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67.

2.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4] 葛家 澍 ,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

4.论文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8] 伍 蠡 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

[10] Almarza, .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and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

5.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

6.研究报告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

7.条例

【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举例】[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

8.译著

【格式】[序号]原著作者. 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三、注释

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注释前面用圈码①、②、③等标识。

四、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与文中注(王小龙,2005)对应。标号在标点符号内。多个都需要标注出来,而不是1-6等等 ,并列写出来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精选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呢?财务管理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财务是企业可以运转的有力保障。下面是我分享的财务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1]Lee M,Wang transmission between[J].Joumal of Banking &Finance,2004,(28):1637-1670

[2]Federer Rise of Over-the-Counter market [R].Working paper,2006

[3]Hautsch N, Huang . Limit Order Flow,Market Impact and Optimal Order Sizes: Evidenee fromNASDAQ TotalView-ITCH Data [R].SFB 649 Discussion Paper,2011

[4]Chen Y,. Game analysis of commercial bank credit[J]. Studies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2001,(4): 23-28.

[5]Berger,Allen N,Nathan Miller,Mitchell Petersen,Raghuram Rajan,Jeremy Function FollowOrganizational Form Evidence from the Lending Practices of Large and Small Banks[R]. NBER WorkingPaper,2002

[6]William chen:Creating Government Financing Programs for Small and Medium sizedEnterprises in China[J].Chain & World Economy,2004,(3):3-4

[7]Stiglitz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J]. American EconomicReview,1981,(73):15-20

[8]Kreps M. R,Wilson and imperfect information[J]. Economic Theory,1982,(11): 253-279.

[9]Berger, Business Credit Availability and Relationship Lending:The Importance of BankOrganizational Structure[J].Economic Journal,2002,(447):32-53

[10]Bemanke . SME research on asymmetric information[J].Journal of EconomicPerspectives,2011,(9):27-30

[11]Susan Teo,Serene Finance and Management[J].Journal of EnterprisingCulture[J].200l,(6):28-3l

[12]Beck, and medium — sized enterprises:Access to finance as a growthconstraint[J].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2006,(11): 11-13

[13]Charles,Haynes of Additional Equity Capital by Small Firms Findings from theNational Survey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s[J].Smal1 Business Economics,2006,(6):52-53

[14]周茂清.场外交易市场运行机制探析[J]. 财贸经济,2005,(11):34-36

[15]戴坚.我国三板市场法律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16] 蔡双立 , 张元萍 . 基于资本市场多层次框架下 OTC 市场构建研究 [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4):57-60

[17]韩莉侠,戴学来.OTC 市场的比较研究——兼论全国性 OTC 市场的设计模型[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9

[18]邹德文,张家峰,陈要军.中国资本市场的.多层次选择与创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9]厥紫康.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理论和经验[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0]周茂清,尹中立.新三板市场的形成和功能及其发展趋势[J].当代经济管理,2011, (2):75-77

[21]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l0-18

[22]林毅夫,李永军.中小企业融资根本出路在何方[J].证券时报,2004,(4):23-25

[23]周兆生.中小企业融资的制度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3,(5):27-32

[1]埃里克·赫尔弗特.财务分析技术一价值创造指南(第11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2]宋常.财务分析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5-45.

[3]张先治.财务分析(第三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30-50.

[4]鲁爱民.财务分析(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0-40.

[5]希金斯.财务管理分析(第八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0-50.

[6]黄小玉.上市公司财务分析.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15-40.

[7]何韧.财务报表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 23-45.

[8]苏布拉马尼亚姆.财务报表分析.(第十版)(英文版)中国人民出版社.2010: 34-56.

[9]彭曼.财务报表分析与证券价值评估(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5-55.

[10]朱传华.财务分析精要.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14-35.

[11]史蒂斯,史蒂斯,戴蒙德.财务会计:报告与分析(第六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20-45.

[12]刘玉梅.财务分析(第三版).大连出版社.2010: 24-40.

[13]张涛.财务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13-36.

[ 14]邓德军,谢振莲.财务分析学.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22-40.

[15]苗润生,陈洁.财务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 23-50.

[16] Hall, Matthew.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managerial work. 2010

[18]赵莎.中国IP0市场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选择行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19]赵宇龙.会计盈余披露的信息含量一一来自上海股市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1998,(07):41-49.

[20]周敏慧.我国创业板IP0抑价问题[D].长沙理工大学,2012.

[21]陈工孟,高宁.中国股票一级市场发行抑价的程度与原因[J].金融研究,2000b,(8):1-12.

[22]陈共荣,李琳.IPO前盈余管理与抑价现象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06,24(9):74-80.

[23]杜莘,梁洪的,宋逢明.中国A股市场首日收益率研究[J],管理科学报,2001,[4]:55-61.

[24]韩德宗,陈静.中国IPO定价偏低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1,(4):29-35.

[25]黄新建.影响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抑价的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4):34—36.

[26]蒋顺才,胡国柳,胡琉.主承销商声誉与IPO抑价率一一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证据[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259-264.

[27]靳云汇,杨云.新股抑价现象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3,(3):29-53.

  • 索引序列
  • 财管类论文题目及参考文献
  • 财务管理论文定题及参考文献
  • 财管类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 论文财管类题目
  • 财务管理论文英文类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