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中国社会科学报黄磊

中国社会科学报黄磊

发布时间:

中国社会科学报黄磊

吴愈晓,2013,《教育分流体制与中国的教育分层(1978-2008)》,《社会学研究》2013年第4期。王鹏,吴愈晓,2013,《初婚年龄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GSS2006的研究》,《社会》2013年第3期。吴愈晓,2013,《中国城乡居民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及其演变1978—2008》,《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Kung, James Kai-sing, Xiaogang Wu, Yuxiao Wu. 2012. “Inequality of Land Tenure and Revolutionary Outcome: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China’s Land Reform of 1946-1952.” 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 49: 482-497.吴愈晓,2012,《中国城乡居民教育获得的性别差异研究》,《社会》2012年第4期。吴愈晓,2011,《社会关系、初职获得方式与职业流动》,《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5期。吴愈晓,2011,“劳动力市场分割、职业流动与城市劳动者经济地位获得的二元路径模式”,《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 Wu Yuxiao. 2011.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Job Mobility and the Two-track Model of Chinese Urban Workers' Acquisition of Economic Status.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3)吴愈晓,2010,“影响城镇女性就业的微观因素及其变化,1995年与2002年比较”,《社会》2010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3期转摘)吴愈晓,2010,“家庭传统、体制转型与中国农村精英的代际传承,1978-1996”,《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2期。吴愈晓、吴晓刚,2009,“中国城镇的职业性别隔离与收入分层”,《社会学研究》第4期,88-111页。吴愈晓、吴晓刚,2008,“1982-2000:我国非农职业的性别隔离研究”,《社会》2008年第6期,128-152页。Wu, Yuxiao. “Cultural Capital, the State, and Educat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 1949-1996.”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51: , Paula, Paul Allison, Yuxiao Wu. 2007. “Does Bad Pay Cause Occupations to Feminize, Does Feminization Reduces Pay, and How Can We Tell with Longitudinal Data?”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36:3杨善华,吴愈晓,2003,《我国农村的‘社区情理’与家庭养老现状》,《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2期。吴愈晓,2000,《中国农村养老的几个基本问题》,《宁夏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00年第4期选用)

5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会议评审专家名单:组长:张炯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组长:陆贵山中国人民大学,成员:黄修己中山大学,刘中树吉林大学,王水照复旦大学,曾繁仁山东大学,郎樱(女)中国社会科学院,赵逵夫西北师范大学,王泉根北京师范大学,刘宾新疆文联,詹福瑞国家图书馆,董学文北京大学,陈洪南开大学,赵宪章南京大学,赵敏俐首都师范大学,关爱和河南大学,温儒敏北京大学,董晓萍北京师范大学,季水河湘潭大学,胡亚敏华中师范大学,阿扎提.苏里坦新疆师范大学,蒋述卓暨南大学,廖可斌北京大学,仲呈祥中国文联、中国传媒大学,阎晶明中国作协,孙郁鲁迅博物馆,刘润为程郁缀董晓萍刘石叶舒宪张国星赵稀方陈思和谭帆郑杰文赖大仁丁帆姚文放 王确欧阳友权杜桂萍朱万曙《求是》 杂志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山东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扬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黑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吴承学中山大学中文系,程金城兰州大学,左东岭首都师范大学,乔以钢南开大学,滕云天津日报,舒伟天津理工大学,札格尔内蒙古师范大学,傅璇琮中华书局,傅修延江西师范大学,杨树增曲阜师范大。往年秘书王燕中国人民大学,于雪棠北京师范大学(以上名单还不全,以后要陆续补上)。中国文学大组有57个专家,每5年有2次机会参加评审,一般避免在本省评审,平均分80分以上可以入围。文学理论与比较文学在一个小组,古代文学、近代文学在一组,现当代在一组,民间文学在一组。

1.《西方史学的理论和流派》,姜芄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撰写第12章、第13章。2.《二战后欧美史学的新发展》,陈启能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撰写其中第10章。3.《现代史学分支学科概论》,于沛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撰写其中第5章。 1.《微观史研究与史学的碎化》,载《历史教学》2011年第24期。2.《20世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历史反思——以拉丁美洲和印度为主要对象的分析》,载《世界历史》2011年第3期。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2年第2期转载。2012年4月,被收入张卫良主编的论文集:《“城市的世界”:现代城市及其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书写人民大众的历史——社会史学的研究传统及其范式转换》,载《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11年第9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第4期摘登。4.《欧美史学新动向——实践史学》,《光明日报》对俞金尧等三人的访谈,发表于《光明日报》“理论·史学版”,2011年9月13日。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11年第11期转载。5.《从中国人口史看前工业化时期欧洲婚姻家庭的特征》,钱乘旦、高岱主编:《英国史新探:全球视野与文化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该书的英文版在英国同时出版Chengdan and Miles Taylor, eds., 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Chinese History Conference(Peking University), London: Institute of Historical Research, .《20世纪世界史中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载《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7.《关于全球史上跨文化交流的评估》,载《北方论丛》,2009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9年第2期“学术前沿”栏目摘要刊登。8.《资本主义与近代以来的全球生态环境》,载《学术研究》2009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09年第10期转载。2011年又被收入《环境史: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叙述历史》论文集(田丰、李旭明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9.《“世界历史”与世界史学科定位》,载《史学月刊》2009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10年第1期转载。10.《什么是世界历史及如何构建世界史体系》,载《历史研究》2008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8年第8期转载。11.《“资本主义”与1500年以来的世界历史》,载《学海》2007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21期转载。12.《用唯物史观构建16世纪以来的世界史体系》,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4月26日,受该报访谈。13.《历史上中国已婚低生育率说质疑》,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1期。14.《“反全球化运动”与反资本主义》,载《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7期。《马克思主义文摘》2007年第11期摘登。15.《与时俱进的德国社会史》,载《科学文化评论》2007年第3期。16.《社会史的定义及开放性》,载《世界历史》2005年第6期。17.《现代世界起源研究的方法和理论》,载《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12期。18,《近代早期英国经济增长与煤的使用》,载《科学文化评论》2006年第4期。19.《令人困惑的后现代》,载《学术研究》(广东)2004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4年第13期转载。20.《欧洲历史上家庭概念的演变及其特征》,载《世界历史》2004年第4期。该文于2007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六届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三等奖。21.《中世纪教会婚姻法中的同意原则》,载侯建新主编:《经济-社会史:历史研究的新方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22.《中世纪欧洲寡妇产的起源和演变》,载《世界历史》2001年第5期。23.《儿童史研究及其方法》,载《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24.《儿童史研究四十年》,载《中国学术》第2卷,2001年第4期。后来收入陈启能主编:《二战后欧美史学的新发展》,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5.《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欧洲的寡妇改嫁》,载《历史研究》2000年第5期。该文重印于《历史研究》编辑部编:《〈历史研究〉五十年论文选(社会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01年第2期转载。该文于2002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四届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三等奖。26.《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社会文化基础》,载《历史研究》1996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主办《学术动态》1997年第9期摘登本文。该文于2000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青年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二等奖。27.《英国18世纪人口和发展的学术史回顾》,载《史学理论研究》,1995年第3期。28.《从历史人口学到家庭历史学》,载《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29.《商品化、资本主义化及其他——与黄宗智先生商榷》,载《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第3期。30.《中西方家庭的历史比较:差别及其影响》,载陈启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思想的困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人才培养和理论创新——论世界史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载《人民政协报》2011年11月28日“学术家园”版。2.《从“意见”到“决定”:哲学社会科学面临重大发展机遇》,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3月9日第二版。3.《学术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3月10日。4.《人口研究要注重社会变革作用和历史延续的影响——访赵中维教授》,载《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第4期。5.《最低工资至少应足以养家糊口》,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7月29日“经济学”版。6.《继承和创新明显,发展仍有空间》(评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世界历史》2010年第4期。7.《全球史观下的文明传统与交往》,载《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第2期。8.《妇女的历史是一座值得深挖的富矿——评〈西方妇女史〉》,载《世界历史》2010年第6期。9.《养儿防老:中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基本特征》,载《人民政协报·学术家园》2008年3月10日。10.《访谈英国史学家.里格利》,载《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4期。11.《制度变迁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载《史学理论研究》,1994年第2期。12.《评何兆武<历史理性批判论集>》,载《中国学术》2003年第2期。13.《历史学需要不断创新》,载《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2期。14.《阿里埃斯:<儿童的世纪,家庭 生活的社会史》》,载陈启能主编:《西方历史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15.《斯通:〈英国的家庭、性和婚姻,1500-1800〉》,载陈启能主编:《西方历史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16.《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载《世界历史》2000年第6期。17.《找出一个亚洲来源》,载《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0年3月21日。18.《西方家庭史学的发展》,载《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第4期。19.《国内对欧洲妇女史研究的综述》,载中国社科院世界史所主编:《世界史研究年刊》(1996年),总第二期。20.《传统中国国情的再探索》,《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3期。 1,《探问工业革命》,作者为剑桥大学教授里格利,发表在《世界历史》2006年第2期(4月15日出版)。2,《现代的家庭研究简史》(上、下),译文,作者为哈佛大学教授奥茨曼,分别载于《史学理论研究》1999年第3期和第4期。

中国社会科学报社

《中国社会科知学报》是中国社会科学领域最高学道术类报纸,在很多学校算做一类核心期刊之列。这要看具体学校的规定,受篇幅影响,每篇文章一般不超过3000字。该报纸在国内外影响较大,受到很多答学术机构和学者的重视。

《中国社会科学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全国理论界、学术界的大型理论、学术报纸。

报刊职能

《中国社会科学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扎根学术、服务中国、面向未来,坚持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国际性、悦读性的有机统一,倾力打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精良的报纸。

《中国社会科学报》关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瞩目热点、难点、焦点和前沿问题;坚持理论创新,鼓励学者在坚持科学精神和科学原则的前提下,运用新方法,开辟新领域,提出新观点。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倡坦诚、平等、说理充分的批评与反批评,支持和扶持学派的形成与发展;注重对国内外社会思潮、学术动态的分析和评介,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持弘扬优良的学风和文风,强调实事求是,鼓励严谨治学,提倡深入浅出,注重由博返约。

中国社会科学报009专版是什么意思,中国社会科学报》为国家级—中央级权威报纸,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一报一刊”品牌工程:一刊指《中国社会科学》(NO:1),一报指《中国社会科学报》(人文社科研究领域第一大报)。

如7个工作日内编辑部无人和您联系,您投来的稿件即可自行处理。祝好! 《中国社会科学报》科学与人文版编辑部 已经一个月 ... 最新点评—...

中国社会科学报009专版是什么意思?答:创建于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报指的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并且是面向全国理论界。

中国社会科学网和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是中国社会科学领域最高学术类报纸,在很多学校算做一类核心期刊之列。这要看具体学校的规定,受篇幅影响,每篇文章一般不超过3000字。该报纸在国内外影响较大,受到很多学术机构和学者的重视。

在中国社会科学网发表也算核心期刊,希望这个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1、中国社会科学报指的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并且是面向全国理论界、学术界的大型理论学术报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权威学报。2、中国社会科学报一般很难在报刊亭上找到,不像中国证券报那么热销,但是在图书馆展览里面都是跟热门的经济类报纸摆放陈列在一起的。

中国社会科学网是肖战坤级别的媒体,因为社会科学》杂志,社会科学期刊,社会科学期刊级别,社会科学期刊怎么样.《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简称《社会科学》,主管单位:西南信息。中国社会科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术刊物,是中国顶级的学术期刊 ,是绝对的核心期刊 。

中国社会科学报cssci

当然是核心。国字头大报嘛,全国没有第二家。

如7个工作日内编辑部无人和您联系,您投来的稿件即可自行处理。祝好! 《中国社会科学报》科学与人文版编辑部 已经一个月 ... 最新点评—...

中国社会科学报和光明日报都挺好的。中国社会科学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扎根学术、服务中国、面向未来,坚持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国际性、悦读性的有机统一,倾力打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精良的报纸。光明日报的办报目的是最广泛的团结全国人民及各民主党派爱国人士,建设民主新中国。

《中国社会科知学报》是中国社会科学领域最高学道术类报纸,在很多学校算做一类核心期刊之列。这要看具体学校的规定,受篇幅影响,每篇文章一般不超过3000字。该报纸在国内外影响较大,受到很多答学术机构和学者的重视。

《中国社会科学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全国理论界、学术界的大型理论、学术报纸。

报刊职能

《中国社会科学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扎根学术、服务中国、面向未来,坚持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国际性、悦读性的有机统一,倾力打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精良的报纸。

《中国社会科学报》关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瞩目热点、难点、焦点和前沿问题;坚持理论创新,鼓励学者在坚持科学精神和科学原则的前提下,运用新方法,开辟新领域,提出新观点。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倡坦诚、平等、说理充分的批评与反批评,支持和扶持学派的形成与发展;注重对国内外社会思潮、学术动态的分析和评介,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持弘扬优良的学风和文风,强调实事求是,鼓励严谨治学,提倡深入浅出,注重由博返约。

中国社会科学报是中国日报吗

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行者是: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的报刊出版单位。

首先,《中国社会科学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是中国社会科学领域最高学术类报纸,在很多学校算做一类核心期刊之列。这要看具体学校的规定,受篇幅影响,每篇文章一般不超过3000字。该报纸在国内外影响较大,受到很多学术机构和学者的重视。所以,我们在投稿之前不许遵守报社的投稿须知这一点很重要。当我们在某个领域有针对性的研究,而且成果不凡即可进行投稿,注意信息一定要是正确的哦!我们写好之后,就可以进入官网,联系他们进行投稿,一般审核都不是很快,这点大家要有耐心哦!

  • 索引序列
  • 中国社会科学报黄磊
  • 中国社会科学报社
  • 中国社会科学网和中国社会科学报
  • 中国社会科学报cssci
  • 中国社会科学报是中国日报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