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艺术研究 摘 要:在《儒林外史》中,女子本是陪衬,目前对书中 女性的研究更侧重于那些年轻貌美的女子,对老妪的分析研 究很少,老妪的行为举止、思想意识更能体现出一个女子的 一生,对老妪形象的分析研究,更有利于了解女性的社会生 存状态。
小说到明清两代,具有讽刺意味的作品逐渐成熟,其中以《聊斋志异》中的部分作品和《儒林外史》在这方面造诣最高,《儒林外史》是一部纯粹的讽刺作品,讽刺的是封建科举制度和与之有关的文化思想统治,描写 …
这是我买的第三本《儒林外史》了,字号略大、行距略宽,便于老花眼后随手翻翻。. 头一本是1988年在春熙路购入的,版权页上写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北京初版、1985年湖北第7次印刷。. 有点绕口和费解,但也有趣,毕竟是30年前的事情了,可以连这绕口一并 ...
京东JD.COM图书频道为您提供《儒林外史(中华十大畅销古典小说)》在线选购,本书作者:,出版社:中华书局。买图书,到京东。网购图书,享受最低优惠折扣!
摘要 在中国无时无处不充满着书法文化的气息。 在以儒者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儒林外史》中有大量有关书法的情节,这些情节在小说中起到刻画人物形象、渲染文化氛围等作用。小说在利用书法情节进行讽刺描述方面表现特别突出,小说中所展现的书法情节是活生生的,反映书法文化生存的真实状况。
《儒林外史》是有着思想家气质的文化小说,有着高雅品位的艺术精品。它与通俗小说有不同的文体特征,因而其叙事方法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中国乃至世界近代长篇小说传统的结构方式是由少数主要人物和基本情节为轴心而构成一个首尾连贯的故事格局。
《儒林外史》的现实意义就在于反腐反俗,提倡理想社会,保持优秀的道德品质。《儒林外史》读后感心得600字左右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儒林外史》读后感心得600字左右,欢迎查阅!《儒林外史》读后感心得600
杨宪益戴乃迭英译《儒林外史》研究综述 (2002-2018) 温家琪 邵华. 【摘要】: 该文对中国知网收录的2002-2018年间杨宪益及戴乃迭夫妇英译《儒林外史》相关研究论文进行统计,从论文发表数量、研究主题以及研究所运用的学科理论等三个方面进行概述,期望能引起更 ...
《儒林外史》论文栏目下面包含有约156篇《儒林外史》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或是相关的硕士博士毕业论文。 《儒林外史》语气词计量研究[本文94页] 《儒林外史》不同章回语言差异研究[本文57页] 《儒林外史》“就”“却”类词研究[本文62页] 《儒林外史》介词研究[本文90页]
《儒林外史》算是看了两遍,无奈自己天资有限,还是感觉不能读懂其中滋味。 今天有闲情,碎碎念下其中几个叫我略有感触的人 文偷蘧公孙。 蘧公孙在浙江乌镇偶遇落魄的王惠,巧得高青邱集诗话一部,为一显自己声名,竟缮写成数套,在把高青邱名字写在上面,下面写‘嘉兴蘧来旬先...
对于《儒林外史》的结构,众家评说不一,杨义先生则提出了十分新颖的观点,即《儒林外史》的结构遵循八股文"原、反、正、推"的布局原则,并且对八股文构成反讽意味。这一提法固然...
来自维普期刊专业版喜欢0阅读量:230作者:房日晰摘要:《儒林外史》就回目说,共有四种不同的本子.(一)五十一回抄本.吴敬梓的朋友程晋芳约写于1770——1771年的《文木...
论《儒林外史》所体现的近代理性主义精神,《儒林外史》,小说家,吴敬梓,理性主义。《儒林外史》在中国同类小说中取得了难以超越的成就。鲁迅指出迨该书出,“说部中乃始有足称...
参考资料:1、作品《儒林外史》(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年5月北京第一版)2、《中国小说史漫稿》(李悔吾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7月第一版)3、《明清小说的艺术世界...
【摘要】:一直以来,《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近五年来,学者们的研究热情不减,取得了很多成果,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文章试从文献研究...
【关键词】《儒林外史》,吴敬梓,生存状态,风客,权勿用,鲍廷玺,名士,杨执中,范进,张铁臂【基金】【分类号】I207.41【文献来源】戏剧之家2020年13期【发表时间】2020-05...
1顾鸣塘;论《儒林外史》第五十六回乃吴敬梓原作[J];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04期【二级引证文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前1条1周兴陆,金宰民;《文木山房诗说》三题[J];明清...
[论文作者]王宁[发表期刊]文学教育(中)《儒林外史》沈琼枝/女性/理想人物本文从不同批评对沈琼枝评价差异极大的问题入手,重点分析了沈琼枝形象的争议性和塑造方式,从...
近五年《儒林外史》研究述评张少助【摘要】摘要:《〈儒林外史〉题辞》和其他有关《儒林外史》新研究材料的发现,以及学界不断开拓《儒林外史》的研究视角,使得《儒林外史》...
从《金瓶梅》问世(1610年或1611年)到《儒林外史》成书(约1750年)之间的百余年里,中国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小说.但是,不管这些小说自身优点如何,却没有一部在文体改革及技巧出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