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与外交学专业书单. 作者:豆腐 来源:社科文献 时间:2016-09-01. 分享到:. 现代世界体系(精装·四卷本).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 著. 郭方 等 译. 本书作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世界体系理论的创始人,曾被誉为 ...
作者:赵全胜 著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4-00 开本:16开 印刷时间:0000-00-00 页数:300 ISBN:9787501233809 版次:1 ,购买大国政治与外交:美国、日本、中国与大国关系管理等政治相关商品,欢迎您到孔夫子旧书网
属地写“日本”,是因为它的总部在东京。由于该媒体自称“The Diplomat Magazine”,一开始(2011年5月)的译名为“日本《外交学者》杂志”,后来考虑到它只是一个网媒,2014年4月改为“日本外交学者网站”。
大国政治与外交:美国、日本、中国与大国关系管理,作者:赵全胜 著,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欢迎阅读《大国政治与外交:美国、日本、中国与大国关系管理》,读书网|dushu.com
《战后与日本政治与外交》孙晓光,出版于2012-05-05,中图网为您提供正版《战后与日本政治与外交》价格、内容简介、全书目录、读者书评等信息。上中图网,买便宜老版书。100万种正版图书,超低特价优惠!
国际政治研究杂志基础信息: 《国际政治研究》系北京大学主办、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暨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编辑出版的学术性季刊。本刊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宣传党和政府对国际问题的立场观点,推动学科建设,促进学术交流。
战后至今,日本对于二战时期的侵略历史一直没能彻底正视。在国际社会特别是亚洲邻国的压力下,日本政府于战后50周年的1995年发表“村山谈话”,对侵略战争进行了有限的反省和道歉。但此后历届日本政府尽管重申,孟晓旭:日本的二战史观与安倍政权的选择--期刊选粹
韩国的政治文化十分这种人缘、地缘、血缘等情感关系,这与日本政治文化中所体现的共同体板块化式的政治文化有很大的不同。. 从方向上看更注重边际的范围标准的划分,血缘、地缘等关系使具有明显的“近邻性”。. 日本和韩国的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在长期 ...
征稿范围包括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的国际期刊推荐以下两个:. 1、Journal of Innovation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JISSR) ISSN: 2591-6890. 《 创新与社会科学研究杂志》,加拿大期刊…
当然,在2018年中国的日本外交研究成果中也不乏以《中国对日外交战略思想与实践》《日本蓝皮书:日本研究报告 (2018) ———安倍“超长期执政”背景下日本战略走向与中日关系》《东亚地缘政治格局变迁视阈下的中日琉球问题研究 (1854—1894) 》《友邦还是
办理业务请联系杂志社。日本学刊杂志,双月刊,本刊重视学术导向,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刊载内容涉及的栏目:专论、政治、经济等。于1985年经新闻总署批准的正...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1992年02期收藏|投稿|手机打开手机客户端打开本文日本谋求成为政治大国任勉【摘要】:正1989年日本出版了一本小册子,书名叫《敢说“不”...
由于该媒体自称“TheDiplomatMagazine”,一开始(2011年5月)的译名为“日本《外交学者》杂志”,后来...
他曾经在《世界经济与政治》、《欧洲研究》、《当代世界》、JapaneseJournalofPoliticalScience等杂志上发表文章。陈志瑞:外交学院《外交评论》杂志执行主编、编审,曾任中国社...
书中对2017年度日本的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社会文化诸领域做了回顾,特别是围绕第48届众议院选举、安倍“超长期执政”背景下日本内政外交走向等,进行了深入研讨和分析,并收录了该年...
2005年日本政治外交与中日关系2005年,日本右翼势力咄咄逼人的政治与外交进一步增加了中国人民对日本政府的不信任感,使中日政治关系蒙上更加沉重的阴影.本文试从政治文化和外...
同时,兼任中国日本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华日本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淡战后日本政治与外交,已出版个人学术专著《日本自民党“一党优位制”研究》、合著多部,并在《日本学刊》等核心期刊上发表有关...
11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山东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学院,山东大学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研究所济南市山东大学第66信箱(250100)12外交学院学报北京外交学院北京市西城...
早期日本对非外交主要出于经济考虑,并且非洲在日本外交议程中处于边缘位置.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后,非洲在日本能源战略中的地位显著上升.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政治大国战...
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是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标准化产品之一,本平台以《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数据基础,通过对国内出版发行的15000余种科技期刊、7000万篇期刊全文进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