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期刊重新找审稿人裁判
万万没有想到,我也有今天!研究生还没有毕业,实验室的椅子还没有坐热,就被拉来审稿了! 实际上是大老板太忙了,这文章本身又是一个国内的一个会议,而且文章也比较水,于是他就把审稿这个伟大的任务托付给了他的一个研究生,但是这个研究生最近也很忙,有其他文章要审,有自己的
2010年底开始逐渐接收到各大杂志社稿件评审邀请。到目前为止已为10多个杂志审稿近50篇SCI文章。所收到邀请审稿的杂志影响因子从0.5到5.0左右不等,这些杂志大多数是美国和欧洲国家主办的,少数是亚洲国家主办的。要成为有些好杂志的审稿人 ...
3)一些审稿人觉得反正我不给你们期刊投稿,今后也不打算给你们期刊投稿,审稿那么麻烦又浪费时间,就不搭理了。 对于学术编辑来说,如果某个版块的稿件总是找不到审稿人,难免也失去耐心,会在初审环节直接 …
3. 如果找审稿人的话,就要给审稿人发邮件。如果有人愿意审理的话,杂志社发的邮件里面一般是给审稿人3-4周进行审稿;如果找的几个人都明确不愿意审稿,或者审稿人不回邮件,editor 1过几天(一般一周左右)会给editor 2发邮件,催促重新找审稿人。 4.
Q1: 三个意见,两个修,一个拒,编辑选择拒,如何申诉能让编辑重新考虑? A1:编辑部会参考审稿意见,最终决定是接受论文还是拒稿,编辑部的工作就是践行期刊的编辑标准。您的情况可能是,编辑部的某个成员…
一般SCI期刊要求收集2个审稿人的意见,就可作出决议。 经过漫长的等候,终于收集到2份审稿意见,可是却有一份是划水的,基本没有参考价值。编辑只得叫声苦!这时候如果马上再补充一个审稿人再做决议,作者在前端并不会知晓。但这么做既 ...
当收到来自审稿人的拒稿信,大多数作者在迷茫的同时,也对编辑给出的”修改重投“或是“另行转投”的建议而困惑。无论重投和转投,都需要在原稿基础上重新费一番大力气,很多作者也担心无法在时间限制内完成,影响职称评定或毕业进度。
如图,前段时间投国内期刊的一篇文章,经历初审、外审和退改之后,把修改后的稿件重新上传后,现在又是外审状态,这是什么情况。还有现在送外审的专家和以前的外审的是一个专家么?之后论文被录用的概率有多大呢?不是有些退改的稿件上传后应该是编辑部复审么?
第一讲学术期刊的审稿标准·社会科学界有个不成文但十分严格的规定:一篇稿件一个人只能评议一次。·已经写到八九成的文章,再多加把劲,可能只需三六个月,就能...
论文小修后是重新找审稿人吗所属栏目:期刊知识发布时间:2021-07-1611:08:55更新时间:2021-07-1611:08:55论文在投稿之后或多或少的都会经过修改,有的是大修有的是小修,当然作者们...
各个期刊的审稿周期都不一样,同一期刊,还要看审稿人的进度。好的刊物接受很快,一般而言不会超过三个月,快的话几个星期就能接受不过也有一些慢的,而且慢的非常离...
接受组里以前一个成员投出去然后被打回来大修的论文,审稿人和编辑各自提了一长串的问题。我接了那片...
姑且不论作者推荐审稿人适当与否,可以肯定的作者掌握的资讯有一定的精确度,他们比期刊编辑更了解谁会给正评谁又会给负评。传统同行评审的双盲或单盲审稿,就是为了避免利益冲突的弊...
科技发展日益加速,自然科学领域的论文发表量日渐上升,顶尖的期刊与会议面对寻找合适审稿人的困境,特别是...
三月前投了韩国的一篇SCI,一位审稿人很快以小修返回意见。可是迟迟不见其他审稿人的意见。经询问后,编辑居然回复一直没找到另一个审稿人。现在正在找。晕呀,这么长时间原来...
姑且不论作者推荐审稿人适当与否,可以肯定的作者掌握的资讯有一定的精确度,他们比期刊编辑更了解谁会给正评谁又会给负评。传统同行评审的双盲或单盲审稿,...
从期刊主编角度看,这算不算“不唯论文”呢?崔老师的MolecularPlant也是一直在尝试一些“非常规”的论文形式和审稿模式。如何处理这些“特别”的文章,我们大家...
因为人性往往经不起考验,所以大部分顶尖国际期刊都不会要求作者推荐审稿人;让球员推荐裁判,让考生推荐考官,让被告推荐法官,不用解释都知道有利益矛盾。其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