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期刊外审一个不宜刊发
初审,外审,主编终审速度非常快,到了编辑加工后就慢了,可能是因为投稿数量多的缘故,编辑老师非常好。初次投稿,有幸被中!主要栏目:读物 中级与初级 语法词汇 中学英语教师之友 当代小说笔谈 英语问答 会话
期刊审核都是有三审三校的 什么是三审三校:流程:初审——复审——终审(有的期刊还会在复审环节加外审)。初审——期刊内部编辑老师自审,审文章的格式、方向、作者学历、还有基本的文章质量,这属于第一遍筛查,如果作者的学历不满足本刊要求的话,就会在初审被筛查掉。
2.对待外审修改的意见,积极沟通与对待修改。4.主编终审 外审给予刊发意见的稿件,会送主编终审。大部分核心期刊会有编审会,时间上不好定性这一阶段的时间,因为可快可慢,部分核心期刊会保持一定的退稿率。终审是文章审稿经历的最后一个环节。
审稿周期长说明被录用的可能性大吗?初审外审哪个更容易拒稿?,录用,学术,文章,外审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论文写完需要发表出来,才能在评职时加分 …
外审阶段停留一两个月也是常有的事情,更有期刊设定一篇文章的外审不止一个。因此种种原因,导致核心期刊的审稿周期通常都要2-3个月,如果还要返修,则会更久。等录用以后,刊期很可能也要排到10-12个月左右。因此,核心期刊从投稿到出刊一年半。
关于学报外审审稿流程的说明 各位作者: 为了提高审稿工作的严谨性和规范性,确保刊发文章质量达到应有水平,自 2020年1月1日起,学报采编系统 由 两 位 外审专家进行 两轮外审 审稿。如果第一 轮 外审 结论为 “退稿”,而且审稿意见明确提出文章缺陷及不宜发表的理由,不再安排第二 轮 外审 ...
1. 假设该期刊的投稿总通过率 (接收率)为5%;2. 假设该期刊只有初审、外审两个环节,通过初审既送外审,再通过外审既被接收;3. 假设总投稿中有20%被初审直接毙掉 (当然不存在接收结果了),有80%进入外审,外审通过概率为p 那么,有5% = 20% * 0 + 80% * p 其中 p 即为所求 ...
文章送外审后接收率. 来自:自媒体 2021-08-18. 送外审通过概率多大 - : 1. 假设该期刊的投稿总通过率 (接收率)为5%;2. 假设该期刊只有初审、外审两个环节,通过初审既送外审,再通过外审既被接收;3. 假设总投稿中有20%被初审直接毙掉 (当然不存在接收结果了),有80% ...
外审给予刊发意见后会送去终审,大部分的核心期刊都有编审会,因为不同期刊时间不同,所以不好定性这个阶段的时间。 四、安排刊期 通过审稿后的文章下一步就是进行安排刊期,这个时间不好说,有的刊期可能需要一个月,有的三个月,甚至有些核心刊期都已安排到半年后甚至一年后。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新闻大学》是教育部主管、复旦大学主办的新闻传播学学术理论刊物。. 新闻大学之“大学”语出《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019年第1期起,本刊改为月刊出版 。. 本刊办刊宗旨为“新闻理论研究 ...
1、投刊不能心急核心期刊,只要是那些比较正规的刊物,在学术界有一定的知名度,它们的审稿体系一般都是非常完善的,稿件审理都会按照初审,专家外审,主编终审的步...
终审退稿说不适合该刊,我该怎么办大家一般怎么投递啊?如果是好那退稿的可能性太大如果是一般的收过版面费后就可以发表只要不是人的.一般收取稿费,就会发表的...
内投了4篇文章本人在两个月,3篇收了,有进入外审这3篇均没,间接就给收了都是施行主编,外另,的稿件外审,了40天都没有成果专家外审苦苦期待,编毙掉了最初被主。度也不错见刊速,间别离是...
一篇论文投给《xx研究》,审稿人返回的意见是“不适合刊发”(其实,从审稿意见可以看出,审稿人并不...
一篇论文投给《xx研究》审稿人返回的意见是“不适合刊发”(其实,从审稿意见可以看出,审稿人并不熟悉这篇论文,审稿意见有许多是错误的)。但期刊编辑部小木虫论坛...
第一次投稿被退稿了,意见写着“不适合在本刊发表”,求助第一次投稿被退稿很正常,有两个原因:一、你的稿件风格与刊物风格不同,不适合发表;二就是你的稿件水平有...
之前学校给了一个期刊名录,谁知过了两个月学校网站贴出新的文章期刊名录。现在发出去的文章正在外审...
哎!这编辑找的外审专家!不懂我们领域也给审稿了,而且给的理由让人不信服。我觉得我们国内期刊编辑找的外审专家都存在这个问题,明明是外行,还答应审稿,让人哭笑不得。我给您发的这...
现在国内安排外审的专家有的人数多的高达13个,但外审人数并不是一定的,需要看论文的情况,有的可能小12个、8个、4个等,还要看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内容,以及杂志社的情况,外审专家...
期刊外审的一点疑问..我想问下,期刊外审一般20天过去了,没有消息是不是凉了。。。发的《电子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