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跻身世界一流阵营的科技期刊数量明显增加,科技期刊的学术组织力、人才凝聚力、创新引领力、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前瞻布局一批新兴交叉和战略前沿领域新刊,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优化提升中文科技期刊,繁荣发展科普期刊。
如果仅以数量为标尺,中国足以担得起“科技期刊大国”之名。若以质量评判,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不仅难及欧美等国,也与自身的科技发展水平与国际地位不相适应。中国科学院院士金振民呼吁,要改革旧有的奖励和职
多数Sage期刊的论文处理费是3000美元左右。Sage目前拥有205本完全OA期刊。Taylor & Francis Group(泰勒弗朗西斯集团) 它成立于1798年,目前拥有4623本期刊,其中包括190本完全OA期刊。大约一半数量的订阅获取期刊具有OA选项。论文作者常用的知识
改变唯数量的评价标准激励高质量创新性学术实绩 复旦“代表作也可论英雄”九年间. 高校教师要评职称,发表论文数是“硬门槛”:升副教授需4-6 ...
最终,与2015年相比,我们的期刊数量大概减少了一半,但论文平均发表量却几乎翻了一番,平均被引次数也提高了一倍。我们的重心始终是成功开发自己以及合作伙伴的期刊,从而确保这些期刊在各自所在的研究领域发挥应有的影响力和实用价值。
打破陈规, 这些“牛”期刊是怎么做到的?. 阅读提示:从这几份期刊的成长经历可以看到,突破陈规,是他们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旧的办刊理念、机制和方式,曾严重限制中国科学期刊的发展,这些“试吃螃蟹的人”的经验可以为我们带来启示。. 散、乱、杂 ...
科技学术期刊编辑出版模式的变化及未来发展走向 崔瑞琴 廖玉荣 2014年11月26日14:28 来源:传媒 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分享 推荐
6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科技期刊界专家学者与部分国际著名科技期刊组织代表,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科技期刊发展路径”的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与会者说,目前我国期刊和国际论文数量均居世界第二,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科技成果与信息传播质量还有不少差距。
从期刊学术影响力来看,2014年中国大陆Q1、Q2区期刊数量占比约36%,到2019年Q1、Q2区期刊数量占比已经超过50% 。除此之外,2014-2019年,JCR中国大陆期刊平均年总被引、平均年影响因子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平均年载文量却呈现持续 ...
DM 杂志的优势 一本在当地城市发行 2 万的 DM 杂志(一本成熟的 DM 杂志它在一个地区的发行量不 会低于 1 万),同样以 1:5 的阅读率,影响人群将是 10 万以上。 DM 杂志的效果和影响力还表现在 DM 杂志与报纸相比较,具有可存性特点。
科技期刊是科技创新成果交流传播的重要载体,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园地,争夺国际科技创新话语权和知识产权的主要平台。为做大做强我国科技期刊,专家们在论坛...
我国科技期刊数量已居世界第三,但质量仍不够高,影响力不够强科技期刊亟待“强身健体”科技期刊是科研成果交流和展示的载体,也是一国科技竞争力与文化软实力的...
我国科技期刊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建设一流科技期刊有哪些好的对策?今天起本版推出“科技期刊如何做大做强”上下篇,敬请关注。——编者科技期刊发展待加...
中国科技期刊数量世界第三质量不够如何做强?我国科技期刊数量已居世界第三,但质量仍不够高,影响力不够强科技期刊亟待“强身健体”科技期刊是科研成果交流和...
我国科技期刊数量已居世界第三,但质量仍不够高,影响力不够强科技期刊亟待“强身健体”科技期刊是科研成果交流和展示的载体,也是一国科技竞争力与文化软实力的重...
有多少杂志还在强撑硬扛?在我国有不少冠着“中国”二字的高端品牌杂志,这些杂志社(编辑部)躺在“金山”“银山”上,如金融、石油、化工、矿业、教育、医药、卫...
近日,我院郗强副教授作为第一作者撰写的论文《Mode-dependentimpulsivecontrolofpositiveswitchedsystems:StabilityandL1-gainanalysis》在期刊《Chao...
来源:人民日报如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受访专家普遍认为,我国正加速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要建成世界科技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就必...
摘要通过对832名科技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并经过网络搜索、归纳总结之后,最终认为国内SCI期刊数量严重偏少、中国学者忽视国内期刊、贡献给国外的出版费用过高等问题。同时,基于...
他说,为了减轻审稿人的压力,国际上一些期刊都有不同的措施限制投稿数量。SSCI经济学顶级期刊大部分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