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期刊撤稿单位会调查吗
五部门通报107篇论文被撤稿:涉521名作者,正甄别处理---这107篇论文共涉及作者521人,其中11人无过错,486人不同程度存在过错(这486人中,102人为主要责任人,70人为次要责任人,314人没有参与造假),其他尚待查实的24人将按程序先纳入 ...
撤稿 是一种提醒科研界某论文的可信度有问题的方法,所以也代表着论文不该被当作研究的有效基础而引用,不过已撤稿的论文即便在声明撤消后,仍持续被引用很长一段时间,根据哥伦比亚密苏里大学信息科学与学习技术学院教授 John M. Budd 的研究指出: 撤稿论文经常被引用,而 …
国际期刊集中撤稿107篇中国论文科技部:正逐一彻查 将“零容忍”. 世界著名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在今年4月发表了一篇撤稿声明,宣布撤回107篇发表在期刊《肿瘤生物学》(该期刊曾是施普林格出版集团旗下期刊)上的论文,而这107篇医 …
结果期刊A的编辑拒绝作者的撤稿要求,原因是同行评审即将完成,撤稿会让审稿工作付之一炬,编辑在信中也提到既然撤稿申请不成功,编辑部会再正式通知投稿结果,而没多久作者收到拒稿通知,收到这个结果作者松了一口气,他认为如果期刊B这时接受他的
最近,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正式宣布一次性撤回70篇中国学者论文,其中绝大部分涉嫌论文买卖。与此同时,一出和国内学者相关的“学术碰瓷”闹剧引发关注:学术打假网站Retraction Watch近日发表主题文章,指出中国学者涉嫌冒用前哈佛副教授名字发表学术论文。
选择一个最好的杂志,其他没有多大名气的杂志就不要管了。不寄回修改稿就算自动撤稿了,没有关系的。千万不要再给两个杂志寄回修改稿了。而且一定要注意投稿的顺序,国家核心期刊的不要随便一稿多投,其他期刊无所谓,只要不同时发表就可以。
谁能撤稿? 做出最终撤稿决定的人是期刊编辑,不过作者跟期刊编辑都能够发起撤稿,很多时候撤稿是作者与期刊编辑联合发出的。期刊编辑会向作者要求撤销有问题的论文,但如果作者拒绝编辑,编辑就会自己撤销稿件。 如果决定撤稿,会怎样?
摘要 2017年8月3日,韩春雨从Nature Biotechnology撤稿的消息占据了各大学术媒体的头条,也在微信朋友圈刷屏。或许,我们好奇,这对韩春雨及其合作者的职业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JASIST上的一篇论文恰 …
一、撤稿行为带来的后果 当前,受职称评定、项目结项[4]、年度考核、投稿零成本[5]、毕业要求[6]、发表时滞[7]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术论文作者在论文发表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稿多投的行为。 此种行为带来的直接后果之一是,稿件被多个学术期刊录用后,依据经济学“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说 ...
交流群的瓜 昨天在交流群里吃了一个瓜: 这里就爆料单位了,有兴趣大家自己去看看。 感觉自己好没文化,难道一稿多投已经成为常规操作了吗? 一次投多个杂志可能发生什么? 好不容易...
关注是用来提醒读者文章可能不可信,这有可能是撤稿的前奏,但也不完全如此。当调查还在进行尚未结案,或是找到的证据无法定论时,就会发布关注。编辑不希望论文的诚信遭受不必要的质疑,...
中国科创新闻网7月31日讯据科技部消息日前,《肿瘤生物学》集中撤稿调查处理情况新闻通气会在科技部召开。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贺德方、教育部科技司副司...
一般来说,一些小的错误,比如通讯地址错误或是作者姓名更正这类的,期刊会采用勘误声明的方式,但是,如果论文存在的错误严重到会让人质疑研究本身是否可信,那么就...
期刊对文章撤稿或更正的处理流程学术不端是科技期刊出版过程中无法避免的问题与挑战,据《PLosOne》2021年5月29日发表的一篇系统综述统计,学术不端行为在世界范围内的...
一般而言,一些小的错误,如通讯作者的错误或者作者姓名更正这些,期刊会采用勘误声明的方式,但是一旦论文存在的错误严重到让人质疑研究的可信度,那么就会要求撤稿...
建议作者与期刊编辑站在同一阵线,在申请国际基金时,诚实提供期刊撤稿声明,基金审核单位就知道你的撤稿是由于真正的人为错误而不是行为不端。最后,持续追求科学,发表高质量研究,...
问下大家,以前投了一家期刊没几天,由于考虑不周,发现一些问题,给杂志去信撤稿了。我现在改好了,...
一般投稿不会存在撤稿的情况,毕竟一开始慎重选择之后才选择给这个期刊投稿。所以,无论编造委婉理由,期刊的编辑大概率都会对你进行标注,以后再投该期刊会很难录...
见刊虽然还没上网其实也算发表,毕竟印出来不可撤回。除非是期刊上网发生问题,否则文章是不可能撤稿的...
如果作者否认该情事并拒绝撤稿将会使状况更严重。这会迫使期刊对作者的回应发表极度负面的反馈,这无疑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