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北洋大学创办了多种学术期刊
北洋政府时期存在着大量的独立媒体。据统计,辛亥革命之后到袁世凯称帝前,民间办的报纸有500多份。据叶再生著(中国近现代出版史》统计,1920年全国报刊杂志有1000多种,甚至“每隔两三天就有一种新刊 …
比如:1895年他创办了“北洋西学学堂”,1903年升格为北洋大学,即现在的天津大学;1896年他在上海创办了“南洋公学”,后来发展为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的红十字会也是盛宣怀创办的。他兴办的多种实业,对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也有重大的贡献。
今晚报 2015年7月24日第17版方华灿我1948年入学北洋大学时,正值天津解放前夕。11月底,国民党天津守军进占北洋大学,在校园的北教学大楼顶上架炮,构筑了炮兵阵地。学校被迫停课,学生在平津有家的大多回家了。留校的大部分在学生自治会 ...
北洋大学的很多学生都参加社团活动,社团主要分为学生自治社团、学术社团和文化娱乐社团几种,几乎涵盖了校园生活的全部。面对面访谈:社团里的那些人那些事 现在,我们就与薛长刚老师坐下来聊聊当年北洋大学社团里的名人和趣事。
北京是近代以来中国的学术中心和对外文化交流中心。辛亥革命后,在北京出现了多种英文社科刊物,创办于1916年《中国社会及政治学报》办刊时间前后25年,出版22卷,无论从办刊时长还是出版数量来看,均处于领先地位。
李书田,字耕砚,河北省卢龙县新房子村现已划归为昌黎县人;1900年2月10日,出生于当地的名门世家;1917年考入国立北洋大学预科,1919年升入本科。他在校时的学期成绩、学年成绩、毕业成绩均独占鳌头,在北洋传为佳话。1923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荣膺“中国斐陶斐励学会会员”,并考取了 ...
故他在北大校长任内,就曾将北洋大学 的法科归并于北大,而将北大的工科调入北洋大学,并停办了农科,而只设文理科与法科,意在使“大学”集中力量办好真正的“学”科。北大的学科设置后为不少大学所效仿。而郭秉文则认为,一所综合大学 ...
中国科学社是以发展科学技术为职志的学术组织。1915年10月25日创办于美国,是由美国康乃尔大学等校的中国留学生任鸿隽、胡明复、邹秉文、赵元任、周仁、杨杏佛、过探先等创建的。 1918年包括社长任鸿隽在内的“科学社”主要成员大多学成归国,将 ...
3北平大学科技学术期刊发展始末姚远(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710069,西安;42岁,男,副编审)摘要通过统计分析和期刊文献调阅,对原北平大学从1928~1937年10...
3北平大学科技学术期刊发展始末Ξ姚远(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710069,西安;42岁,男,副编审)摘要通过统计分析和期刊文献调阅,对原北平大学从1928~1937年10...
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创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曾用名包括北洋西学学堂、北洋大学堂、北洋大学、国立北洋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等。1951年正式更... .new-pmd.c-abstractbr{display:none;}更多关于北洋大学创办了多种学术期刊的问题>>
北洋大学初创之时,就以哈佛、耶鲁为蓝本,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师大都来自美国。在丁家立先生任北洋大学堂的首任总教习的11年间,他与盛宣怀草拟了《创办北洋大...
北洋大学堂获准创建这一天也被确立为校庆日这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中国第一张大学文凭北洋大学堂初期教师合影校训的确立者校长赵天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教育家。1904年入北洋大学法...
剩下“教学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任务则需要大学自己来完成。这一时期,北洋大学、交通大学(以南洋公学为主组建)等以工科为主的大学率先进行了尝试。主要有以...
1997Vo(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710069,西安;42岁,副编审)摘要通过统计分析和期刊文献调阅,对原北平大学从1928~1937年10年间的54种学术期刊的发展进行系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BeihangUniversity)简称北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北洋大学创建于1895年10月2日,曾用名包括北洋西学学堂,北洋大学堂,北洋大学,国立北洋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等,1952年北洋大学正式更名为天津大学。北洋大学堂的创...
3.北平大学科技学术期刊发展始末姚远(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710069,西安;42岁,男,副编审)摘要通过统计分析和期刊文献调阅,对原北平大学从19281937年10年间的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