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1911~1949) 数据库介绍: 《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1911~1949)》计划收录民国时期出版的两万五千余种期刊,近一千万篇文献,内容集中反映这一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教育、思想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的 ...
国家图书馆民国图书资源库现推出民国图书15028种全文影像资源,并将不断更新,全文阅读器建议使用Acrobat Reader7.0(中文版)以上版本。 民国期刊 是以馆藏民国期刊的缩微胶片数字化资料为基础建设的数据库,预计将在三年内完成近600万拍缩微胶片的数字转换。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简介(八):历代文史工具书. 所谓文史工具书,是指为方便阅读文史类书籍而提供相关资料的书籍,起着一种阅读工具作用。. 文史工具书的种类很多,下面主要介绍:书目,索引,字典、辞典,年表、图志,典章制度,类书,域外汉籍及研究 ...
民国 的新诗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创新符号,她让唐诗宋词时代走入一个让诗歌更加自由表达内心情感的一个时代,让诗歌走入大众阅读和创作时代。自故诗经男欢女爱,唐诗宋词也有豪放婉约的情诗。后面就是礼教对人性的扭曲,我们只能在 ...
本书收入民国时期以刊发旧体诗词为主的刊物三种:《诗经》(共六期)、《民族诗坛》(共二十九辑)、《雅言》(共四十四期)。其中多为当时诗词名家之作,是研究现代旧体诗词和相关刊物的重要资料。这三种期刊是均由相应诗社编辑,可以视作"清末民国诗词结社文献"系列的一种。
期刊/ 会议论文 > 民国时期中国文学史著述中的《诗经》研究 收稿日期:2014-08-28作者简介:谭 梅(1992-),女,湖南麻阳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2014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文学。 民国时期正处在文学观念的发展变化阶段,中西 ...
《诗经》 1 我们常想,世上真有不少的人,肯掏钱买听那胡言呓语的训诫,而自以为得计,真觉得他们可怜可笑!观内有顺星殿,列有二十八宿和七星像,祭者向已命所属星宿虔诚叩礼,敬献香烛并油钱,能消害致福,确否待考,此种风气,至今未泯。
伊人如月水一方 :《 诗经 》 中的女子情怀. 作者: 王玉洁 著. 出版社: 黄山书社. 出版时间: 2010-09. 印刷时间: 2010-09. 装帧: 平装. 花洲书店. 江苏省南京市. 消失的英雄.
继而从《诗经》课程的特征中挖掘出《诗经》课程的四种取向:知识性取向、技术性取向、个体化取向和社会化取向。 这四种课程取向指引我们走向对《诗经》课程价值的探索,因此,本文追本溯源梳理了从先秦至民国不同历史时期《诗经》突出的课程价值,并将其归纳为个体价值、社会价值、工具价值 ...
风言风语 : 青春者 《 诗经 》 笔记. 青铮著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2004-07 / 平装. 在路上015的书摊. 河南省郑州市. 在路上015. 七五品. ¥8.00. 2015-10-24 上书. 加入购物车.
诗经上中下【民国十九年九月四版】该信息已归档点击查看更多【品种】:民国旧书-民国旧书【属性】:北洋军阀时期(1911年—1928年),,北洋军阀区旧书,,诗歌/文学,,平装书...
作者:谭梅作者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来源:毕节学院学报ISSN:1673-7059年:2014卷:000期:011页码:104-111页数:8中图分类:I206正文语...
《诗经》在中国历朝皆被奉为儒家"经典",到民国时期风气为之一转,陡然由经学向了文学.期间经学的没落与科举制度的废除及现代西方学堂制度的建设有一定的联系,同时也与现代西方...
而作为纯文化期刊,《天下》月刊曾被誉为民国时期最具学术品味的英文杂志,在学界以及读者中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文化影响。在1936年8月16日第23期《宇宙风》上刊有...
【限量】民国时期1930年第3版诗经选译OmbresdeFleurs朱家健TchouKiaKien、AmandGandon合译中法文双语对照版内收上自春秋《诗经》下至中华民国《国歌》等历代经典诗歌60多...
【摘要】:民国时期中国文学史著述开始出现对《诗经》的关注,这些文学史著述对《诗经》的研究风格各异,呈现多样化趋势,不但在《诗经》的收集与整理问题上众说纷...
民国《诗经》研究是《诗经》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探析民国时期中国文学史著述中的《诗经》研究,对深入了解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变化与《诗经》学的发展历程有着重要...
孔夫子曾用三个字概括《诗经》,“思无邪”。根据李泽厚的.理解,思无邪就是“不虚假”。《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初的文字,先民们还没有学会粉饰自己的情感,因此...
民国、中央大学期刊、国风杂志、吴士鉴行状分类:读史启智清故光禄大夫头品顶戴翰林院侍读先考絅斋府君行状吴式洵、吴秉澄、吴承是等先府君讳士鉴,字絅斋,...
奈淖皱棋巫叩矫窆“《诗经》中的文字迤逦走到民国”“《诗经》中的文字迤逦走到民国”何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