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科技期刊开放数据有用吗
版权声明:来源(首发):微信公众号《技能Tools》 是不是有的小伙伴论文都发了好几篇了,但对一些期刊的专业术语还云里雾里,这期为大家介绍一些国内外学术期刊的一些基本常识情况,投稿前对一些期刊常 …
在学术论文发表的时候,我们会越来越常遇到所谓的开放获取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很多人对这类期刊一知半解,有着很多的疑惑:开放获取期刊和传统订阅制的期刊有什么区别?是不是开放获取期刊都很水比较容易发表?是不是开放获取期刊就要收APC(文章处理费)?
开放获取期刊目录(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简称 DOAJ)是瑞典隆德大学图书馆2003年5月推出的开放获取期刊的检索系统。 截至 2017年9月7日,该系统可提供9916种期刊的访问,其中7217种支持文章级检索,涉及各个学科领域。
研究显示,《中国工业经济》的开放数据政策显著提高了论文的被引量。平均来说,一篇开放数据的论文当年和次年的被引量可以提高1到4倍。比如以2019年为例,《中国工业经济》发表的论文在发表当年的被引量平均为1.0次,而同类期刊合成的结果是0.4次,数据开放使其被引量整整提高了0.6次。
原标题:科技期刊开放数据会带来学术影响力的提升吗? 最近,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实名举报中国科学院院士裴钢的论文涉嫌造假,引发舆论广泛关注。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
科技期刊,离世界第一方阵有多远. 作为科技成果同行评价、交流、展示的载体,打造国际化、高水平的科技期刊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应有之义 ...
但是,中文期刊在开放数据方面的进展还远远不够,仅有《中国工业经济》、《社会》等少数期刊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与此同时,大量期刊都是鼓励性地要求作者...
这个要看地区,如果没有特别要求不能发表在电子类期刊的话,肯定是没问题的 .new-pmd.c-abstractbr{display:none;}更多关于科技期刊开放数据有用吗的问题>>
但是,中文期刊在开放数据方面的进展还远远不够,仅有《中国工业经济》、《社会》等少数期刊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与此同时,大量期刊都是鼓励性地要求作者...
在大数据时代,推出数字化知识服务出版平台,为科技期刊提供智慧服务。除此之外,还要在国内的科技期刊行业内建立起竞争引领、开放协作的新机制,推动科技期刊出版集团化发展,寻求我国科...
总量攀升固然可喜,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虽然已经基本形成了规模庞大、门类齐全、涵盖各学科的科技期刊体系,跻身期刊大国行列,却远远称不上科技期刊强国。一...
自主创新是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实施后对于我们把握科技前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要作用,所以开放获取期刊必然会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与会专家认为,本次研讨活动瞄准了中国科技期刊在进行国际化竞争中的关键问题,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网络技术的发展给科技期刊编辑出版模式及传播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通过报告嘉宾高端...
【结果】科技期刊与通用数据仓储的结合,是提升开放数据出版水平的有效途径,现阶段可采取"借船出海"和"造船出海"相结合的策略.【结论】短期来看,借船出海是提升我国混合期刊和...
但是,中文期刊在开放数据方面的进展还远远不够,仅有《中国工业经济》、《社会》等少数期刊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与此同时,大量期刊都是鼓励性地要求作者...
但是,中文期刊在开放数据方面的进展还远远不够,仅有《中国工业经济》、《社会》等少数期刊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与此同时,大量期刊都是鼓励性地要求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