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古琴传统文化的人物期刊
论坛现场 程喆/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陆航 实习记者 程喆)古琴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4月24日,陕西社科院宗教研究所联合长安大学哲学所、西安汉楠古琴研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研讨会·终南论坛”在西安市长安区南五台举办。
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古琴历史悠久,它在中国文化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在历代古画中得到完美体现。东晋(317-420)顾恺之《斫琴图》
来源: 中国画. 原标题:这些关于古琴的国画,你都知道吗?. 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 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 从有古琴之物以来,古琴图成为画家作画的对象,在网络上我们通常看到 ...
原标题:邀您一起来“感恩”,向古琴艺术家致礼. 我们知道古琴艺术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能在今天继续得以传承,首应感谢那些在艰苦年代依然坚守,依然对古琴艺术不离不弃的古琴名家;古琴艺术在今天能够重新燃起并成为一种新的潮流,感谢走在古琴 ...
古琴是中国传统乐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西洋乐器的不断引进,给古琴的发展带来一些影响。在高校的建设过程中,有些学生对古琴不熟悉,甚至古琴、古筝分不清。这就让更多传承古典艺术的教育人士意识到了古琴文化保护的紧 …
从生活美学到文化修行 2012年,王鹏提出“生活美学”的概念,希望不只是把古琴当作乐器,而是以古琴为中心建立立体的生活方式,将古琴与当代艺术和生活相结合,打通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之间的关系,建构出古今“无痕”的生活体验。
在中国传统文化"琴、棋、书、画"四者之中,以琴为首。古琴以其特有的音质和品格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清、徵、淡、远的审美意境和艺术精神。琴器、制琴工艺是古琴艺术的组成部分,也是琴文化精神层面的外化表现 …
《图说中国古琴丛书①--高山流水遇知音》一书一曲大型中国传统文化有声读物原创图书关于此曲的人物介绍版本分析文献记载等#古琴#古琴文献#传统文化读物2021-08...
《传统文化古琴》古琴❖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的古琴名列其中。❖2006年5月20日,古琴艺术经国...
古琴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精神命脉,经过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深厚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左琴右书开展加强传统文化自觉性和对社区、人民群众的推...
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汉文化中的瑰宝。它也是唯一一种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乐器。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到了南北朝时期,古琴已经用文字进行记谱。现存最早的琴谱是《碣石调幽兰》。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是南朝梁代丘明据民间曲牌所作的琴曲。北齐(550-577)杨子华《校书图》古琴到...
其“七弦”指的就是古琴,“泠泠”则指的是古琴的音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对古人来说,不但是乐器,也是抒怀寄情之物。古琴...
古琴艺术之所以能独树一帜而备受推崇,除“琴德较优”外,更由于其音乐的特质能顺乎自然,耐人寻味,符合中华传统文化追求意境、崇尚内在和寓意含蓄的特征,“致乐以治心,乐则安,安则久”。
在已有的七方琴社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古琴文化艺术传承基地建设项目相关的社团建设。一是成立古琴传习所,吸引更优秀的古琴爱好者与传习者加入,不断丰富学生业余文...
尚为音视频播放器点击下载:“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古琴知音遍天下为充分运用公益广告这一载体,推进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贯彻,有关部门和媒体大力开展“讲文明树...
书房收集有古琴文化、艺术鉴赏、典籍手册、故宫图册、艺术人文等图书近千册,每本都属精品,好多都是主人从很远的地方辛苦淘来的!当然,这些都会免费供客人阅读欣赏。 文化元素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