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软氮化所形成的化合物层厚度大于其他两种软氮化处理者。化合物层的相结构受软氮化方法和钢种的影响。离子软氮化和气体软氮化所形成的化合物层较致密,而盐浴软氮化所形成的化合物层有疏松。经离子软氮化的钢与其他两种软氮化的钢具有相同的耐磨性。
氮化镓和碳化硅材料更大的禁带宽度,更高的临界场强使得基于这两种材料制作的功率半导体具有高耐压,低导通电阻,寄生参数小等优异特性。. 当应用于开关电源领域中,具有损耗小,工作频率高,可靠性高等优点,可以大大提升开关电源的效率,功率密度 ...
2020 年 5 月 14 日的《自然》期刊以封面形式重点报道了刘骏秋所在课题组基于氮化硅技术的激光雷达工作。2021 年 1 月 6 日,《自然》又报道了刘骏秋参与的国际合作项目利用氮化硅光频梳和复杂网络实现的光子卷积神经网络工作。
软氮化方法分为气体软氮化和液体软氮化两大类。目前国内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气体软氮化。气体软氮化是在含有活性碳、氮原子的气氛中进行低温碳、氮共渗,温度常用560~570℃,氮化时间常为2~3小时。气体软氮化目前存在问题是表层中铁氮化合物层厚度
QPQ技术不仅耐磨性比气体软氮化和离子氮化高,抗蚀性更是气体软氮化和离子氮化无法与之相比的。 3、与渗碳和碳氮共渗比较 工件渗碳淬火以后得到的表面渗层组织为淬火回火状态的含碳马氏体,有时含有一定量的Fe3C碳化物。
新型电炉—工频磁场软氮化炉,感应加热,磁场热处理,软氮化。介绍了用工频感应加热并建立磁场的工频磁场软氮化炉的性能和结构特点、技术参数。与通常气体软氮化炉的工艺对比试验表明渗层深度...
二、软氮化和 硬氮化之间的比较: 1.渗层组织: 软氮化后的渗层组织与气体氮化相似,由化合物层和扩散层组成。但由于软氮化表面层中没有ξ相,即渗层中的化合物层不是Fe2N,而是含有一定量碳的Fe3N,这种化合物的脆性较小,故一般软氮化的 ...
软氮化:优势:变形小,耐磨强度高, 缺点:氮化层薄. 硬氮化:优势:深层深 缺点:变形量大,耗时长 硬度相对来说不够均匀. 你的材料是304不锈钢 那你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一定要用软氮化,因为硬氮化做不上硬度。. 304属于奥氏体不锈钢,只有液体氮化可以 ...
软氮化方法分为气体软氮化和液体软氮化两大类。目前国内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气体软氮化。气体软氮化是在含有活性碳、氮原子的气氛中进行低温碳、氮共渗,温度常用560~570℃,氮化时间常为2~3小时。 气体软氮化目前存在问题是表层中铁氮化合物层
辉光离子氮化与气体氮化相比具有氮化时间快、氮化层脆性小、节约氨气用量等优点,但实际生产中也存在着一些经常出现且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辉光离子氮化零件常见的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但当我们问到是氮化或软氮化时,他们就不知到了。因为他们都是机械设计方面的技术人员,对热处理知识了解的不是太多。所以,我们就得耐心的给他们讲解氮化和软氮化...
硬氮化和软氮化的区别概念氮化白亮层硬氮化表面白层不可避免地出现ε多相化合物层(Fe2--3N),脆性大,所以氮化后需将此层磨削去掉软氮化表面的多相化合物白...
摘要:本文介绍了气体氮化和软氮化的原理,气体氮化的两种方式和相应的工艺,针对不同的功用选择不同氮化方法,并对软氮化的几种处理方式进行浅析.根据产品的要求、功能、设备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氮化白亮层硬氮化表面白层不可避免地出现ε多相化合物层(Fe2--3N),脆性大,所以氮化后需将此层磨削去掉软氮化表面的多相化合物...
3、温度不同。软氮化比普通氮化温度略低,因此变形更小,但硬度和氮化层厚度略差,且气体软氮化无毒。4、效果不同。... .new-pmd.c-abstractbr{display:none;}更多关于氮化和软氮化期刊的问题>>
软氮化是指低温碳氮共渗(与硬氮化比脆性低而得名)在渗氮的同时还有少量碳的渗入。与硬氮化比其速度...
赞同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举报金属涂面阳极氧化金属表面处理机械机械工程师非标机械设计还没有评论写下你的评论...发布相关推荐0:43什么...
硬氮化和软氮化工艺等方面的比较我在外工作多年,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客户送来的产品需要氮化处理。但当我们问到是氮化或软氮化时,他们就不知到了。因为他们都...
0.005~0.2%以及Sb:0.0005~0.02%,剩余部分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并且贝氏体相以相对于组织全体的面积率计超过50%,由此在软氮化处理前具有优异的机械加工性,软氮化处理后...
【摘要】:本文介绍了气体氮化和软氮化的原理,气体氮化的两种方式和相应的工艺,针对不同的功用选择不同氮化方法,并对软氮化的几种处理方式进行浅析。根据产品的要求、功能、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