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韬奋是我国著名的出版家、政论家,杰出的新闻记者。他主编的《生活》、《大众生活》、《全民抗战》周刊以及《生活日报》等曾经风行海内外,对中华民族的解放和进步文化事业的发展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 …
自《生活》周刊始,邹韬奋便把办杂志、出版图书、为民众提供精神食粮作为一生的事业而奋斗,把新闻出版当作阵地来坚守。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复拉拢劝说,韬奋先生笑称自己是个不识抬举的人,明言“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出版序号从头另起。由邹韬奋、沈钧儒等主编出版。 《抗战》三日刊是抗战全面爆发后创办的大批抗日救亡刊物中的佼佼者,它以宣传抗日救亡为核心,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引领无数爱国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邹韬奋:坚持媒体独立 办为大众做喉舌的刊物 无论受到怎样的外界压力,邹韬奋始终坚持编辑与媒体的独立性。他说:“我的态度是头可杀,而我 ...
出版序号从头另起。由邹韬奋、沈钧儒等主编出版。 《抗战》三日刊是抗战全面爆发后创办的大批抗日救亡刊物中的佼佼者,它以宣传抗日救亡为核心,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引领无数爱国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阎泽川)
邹韬奋出任主编时,创刊一年的《生活》周刊发行量2800份;邹韬奋接办两年,发行量达到4万份,到1931年突破了10万份,1933年达到15.5万份。 1933年12月16日,最后一期《生活》周刊发表了邹韬…
1944年7月24日,我国著名政论家、出版家、新闻记者邹韬奋在上海不幸病逝,毛泽东亲笔题写了挽词:“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这是对邹韬奋一生斗争历程的最高评价。
专访邹韬奋之女邹嘉骊,这位86岁的老人,继承父亲的事业,干了一辈子出版工作,又用半辈子的时间,整理父亲遗著,出版《韬奋全集》。在文字中,她一步步走近父亲,更深地理解了韬奋精神,也读懂了他的毕生追求。
邹韬奋 邹韬奋 简介: “九一八事变”后,邹韬奋坚决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他在上海主编的《生活》周刊以反内战和团结抗敌御辱为根本目标,成为国内媒体抗日救国的一面旗帜。1932 年 7 月成立生活书店,任总经理。 生活书店成立后,团结了一大批进步的作者,短短几年,使其在全国 ...
邹韬奋:出版家与他的时代(2). 邹韬奋先生对自己的定位是要做一个“永远立于大众立场的”新闻记者,他一生都在追求“办一份为大众所爱读、为大众做喉舌的刊物,办一个自由的、不受检查的报纸”。. 他的伙伴徐伯昕后来在纪念文章中写道:“他不是个 ...
邹韬奋先生对自己的定位是要做一个“永远立于大众立场的”新闻记者,他一生都在追求“办一份为大众所爱读、为大众做喉舌的刊物,办一个自由的、不受检查的报纸”。他的伙伴徐伯昕后来...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生活》周刊发表了《我们最近的趋向》等大量进步言论,阐述抗日立场,鼓舞军民斗志。周有光称,这本杂志“唤醒了一代青年”。《生活》周...
邹韬奋(1895~1944)原名邹恩润,是我国著名新闻出版家。他的新闻、出版活动主要集中在20世纪20-40年代,其间主编《生活》周刊,创办《生活日报》、《大众生活》周...
出版名家——邹韬奋来自知网喜欢0阅读量:17摘要:邹韬奋(1895—1944),原名思润,祖籍江西余江。1928年开始正式使用笔名"韬奋",取意"韬光养晦"和"奋斗不懈"。1926年,他...
8月1日,《生活日报》停刊了,停刊以后他把《生活日报》星期刊带回到上海,改成《生活星期刊》在上海出版。《生活星期刊》邹韬奋始终以民众的立志为自己的立场,《生活》周刊许多栏...
他就是茅盾所说的“永远年轻的”邹韬奋——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出版家和报刊政论家。邹韬奋(1895~1944)所创办的“六刊一报”曾风行海内外,成为鼓舞和激励一...
被引量:11发表:0年邹韬奋报刊编辑出版思想的教益他的“最大的愿望是办好一个刊物”。据统计,韬奋一生,主编的报刊9种,参与编辑的刊物(或担任特约撰稿人)有9种.他以...冬春...
1938年7月7日在武汉创刊。由沈钧儒的《全民周刊》和邹韬奋的《抗战》三日刊合并出版。抗战时期在国统区出版的进步报刊。1938年7月7日,《抗战》与沈钧儒、柳湜主编的《全民》(周刊)...
抗战爆发以后,邹韬奋积极参加上海文化界与新闻界的抗日救国运动,并在这时开始酝酿创办《生活日报》,确定该报以“救国救民”为宗旨,将办报刊与民族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出版企业的...
后拟迁回上海,受国民党阻挠停刊。又将《生活日报周刊》迁回上海,改名《生活星期刊》出版,继续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年11月22日,发生了轰动全国的“七君子... .new-pmd.c-abstractbr{display:none;}更多关于邹韬奋期刊出版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