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中日文化中的蛇形象的出版期刊
《中日文学中的蛇形象》是2004年09月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蔡春华。本书主要讲述了蛇形象在中国和日本的多重 ...
中国期刊网,期刊,杂志,读者服务,电子杂志,论文,文库,期刊网,电子刊 [导读] 《斜阳》是太宰治的代表作之一,最早连载于昭和22年7月到昭和23年10月的《新潮》。《斜阳》的故事通过和子的第一人称叙述和弟弟直治的日记与遗书的形式展开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3]王厚宇:考古资料中的蛇和相关神怪[J]. 中国典籍与文化(第37期):114。 [4]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一卷)[M]. 北京:三联书店,1982:26-27。 [5]谢选骏:神话与民族精神——几个文化圈的比较[M].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
试论民间文学中的蛇形象.doc,试论民间文学中的蛇形象 摘要:蛇与人类的祖先从一开始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历朝历代、各个民族的中,都不乏以蛇为对象来进行讲述的民间故事。本文从中国民间文学中典型的民间故事入手,深入探讨“蛇”在民间文学中的所象征的形象,挖掘“蛇”一形象在民间 ...
浅析中日文学中的蛇形象.doc,浅析中日文学中的蛇形象 【摘要】《太平广记》作为最早官修小说类书,被称为中国小说研究的基本资料,有着重要的价值。在《太平广记》500卷92个项目分类中,蛇作为一个单独的动物大类同龙、虎、狐、被分成四话,足以体现出其特殊性。
中日文学中的蛇形象,《中日文学中的蛇形象》是2004年09月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蔡春华。本书主要讲述了蛇形象在中国和日本的多重象征。
蛇作为十二生肖中的一员,可见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那么在西方文化中蛇是什么形象呢,本文将从神话、迷信、图腾和象征意义四方面来分析蛇在中西文化中的涵义。. 无论在哪种文化里,人们对蛇的心态总是又畏又敬。. 首先蛇对人生命的威胁让人不由 ...
渊源流长的蛇文化.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1年第01期. 标签: 文化地理. 中国人对蛇的重视由来已久。. 上古时期,人们既畏蛇又崇蛇,由此产生了很多关于蛇的神话传说。. 地位显赫的神灵如盘古、伏羲、女娲、黄帝等,都曾以半人半蛇的形象出现,有的是 ...
中日文学中的蛇形象,作者:蔡春华著,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欢迎阅读《中日文学中的蛇形象》,读书网|dushu.com 世界的源头曾经有过怎样的景象?是一切都处于沉睡中的万籁寂静,还是山呼海啸、众多奇禽怪兽你争我抢的喧嚣与混杂?
2蔡春华.中日文学中的蛇形象[M].上海:三联书店.被引量:13冯梦龙.警世通言[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被引量:14(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商务印书馆.被引量:15...
中外文学关系中日文学世界性因素中国文学研究视角外国文学影响研究研究领域蛇形象影响比较
大蛇常称“八歧大蛇”,他和“须左之男”经常同时出现。游戏《黄金太阳》中就再现了须左之男消灭大蛇。像《拳皇》,《大蛇无双》里大蛇却又单独出现,形象一般是坏... .new-pmd.c-abstractbr{display:none;}更多关于中日文化中的蛇形象的出版期刊的问题>>
从这一差异点入手,对于之狼中的龙形象进行如下解析。(本文重点参考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日本龙文化研究》一书,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在农耕文明中,特别是日本地理所限,导致其...
西方将在神话和文学中描述的漂亮但会给丈夫带来厄运的女人的故事统称为“拉弥亚故事”,1与之相对应,中国则有“白娘子的故事”,日本有“道成寺传说”等。关于...
2002年至2004年为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后,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近几年主要从事中日文学文化方面的研究,有专著《中日文学中的蛇形象》(上海三联2004版),另发表...蔡春华...
这种观念反映在《太平广记》中便形成了“善”与“恶”二元对立的“蛇形象”。第二,异类婚姻谭中,《太平广记》中的蛇化为成男子,而《日本灵异记》和《今昔物语集》中的蛇大多...
被引量:1发表:2005年为蔡春华的《中日文学中的蛇形象》而序在中外文学关系的研究领域,我曾经提出过一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的研究视角,①这是针对中外文学关系中的影...
基于中日文化中蛇形象的差异,人们便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的白娘子更加地惹人喜爱,而日本的真女儿只能是恶毒的诱惑者角色。三、中日文学中怨女复仇的传统白娘子...
浅析中日文学中的蛇形象.doc,浅析中日文学中的蛇形象【摘要】《太平广记》作为最早官修小说类书,被称为中国小说研究的基本资料,有着重要的价值。在《太平广记》500卷92个项目分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