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的传播力建设 初景利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编辑出版中心主任,《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社长兼主编,《知识管理论坛》主编,《智库理论与实践》执行副主编,《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常务副主编,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中国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的引文影响力为6.59,中国作者发表SCI论文引文影响力为12.83,同期全球SCI论文引文影响力为14.11,中国作者发文引文影响力是中国SCI收录期刊引文影响力的1.95倍。《蓝皮书(2020)》可以清晰看到,中国作者论文的数量和质量。
世界文学论文_2020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及. 摘要: 文章摘要:正近日,由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图书馆共同研制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 (人文社会科学)2020版》 (以下简称《年报》)正式发布。. 语言文字领域共有. 文章摘要:<正>近日,由 ...
《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国内影响力统计分析数据库》发布了我国正式出版的近6000种学术期刊的国际、国内评价指标,包含《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年报》、《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个刊影响力统计分析数据库》、《期刊网络传播统计报告》5个报告的数据。
近日,我校法学与社会学学院王生斌博士撰写的论文《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的“企业家精神”:理论模型与案例检验》在《中国农村观察》2021年第5期刊发。《中国农村观察》是“三农”研究领域权威性学术期刊,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20版),在农业经济类51种学术期刊中《中国农村 ...
努力提升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期刊协会会长 吴尚之 近年来,我国学术期刊质量不断提高,数量不断增加,国际影响力得到较大提升。一方面,科技类期刊发展较快。在现有期刊总数中,自然科学、技术类期刊已超过50%。
我国科技论文国际影响力持续上升. 作者:本报记者 张蕾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30日 07版). 2020年12月29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以下简称“中信所”)一年一度的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如约而至。. 自1987年以来,中信所一直承担着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 ...
《中国测试》入选《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学术,科研论文,编委 …
一直觉得我们自己做的研究要辛辛苦苦写成英文发表,然后又用昂贵的价格买回来阅读,这是一件非常不舒服的事情。不过这还是归根于我们没有好的中文期刊可以发表。假如说我们中文期刊也有很高的影响力,那谁还费那么大的劲去发表英文论文呢。
官方发布!2020年医学期刊影响力指数T0P100榜单,学术,医学,期刊,科研论文 2021年8月18日,中国科协正式发布《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0科技版)》(以下简称《WJCI报告》)。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刊,在国内社会科学领域一年能发几篇C刊就属于比较牛的作者了。基本上,科研工作者如果能将论文发表在以上期刊上,那论文的影响力就很不错了。当然,科研工作者发表论...
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在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各学科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为11318篇,占世界的18.4%。其中,受科学基金资助产出的高影响力期刊发表的论文为7574篇...
中国高影响力医学科技论文与核心期刊的相互关系杜云祥;陈建青;王国庆;张晓梅;张莹;刘金玉;肖健【期刊名称】《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年(卷),期】2007(016)...
2019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排名日前,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与清华大学图书馆联合开展研究,以国际化视野,检索了6400多种中国学术期刊被1.4万多种国际学术期刊的引证情况,并且通...
《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国内影响力统计分析数据库》发布了我国正式出版的近6000种学术期刊的国际、国内评价指标,包含《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年报》、《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
近日,中国科学(ScienceBulletin)编委会和编辑部基于文章的创新性、科学影响力、社会影响力等指标评选出“2017年度高影响力论文”6篇,其中我实验室副主任白博峰、沈少华教授团队2篇...
很多国内期刊也是被sci、ssci检索的,国内期刊具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这也可以根据影响因子直观的看出来。现在无论是晋升职称,还是高校学生毕业都要求发表高质量的论文,可以在具有国际...
国外影响力比较大的期刊主要包括:SCI、EI和ISTP,俗称国际三大检索。SCI推出后成为国内判断一个学者学术水平的一个标准,一些大学或科研所,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时候常...
据统计称,中国在高影响力期刊(被引次数超过10万次且影响因子超过30的国际期刊:Nature、Science、Cell、ChemRev、NewEnglJMed、Lancet、JAMA-JAMMED...
为什么中国发表的SCI论文数量已经全球第二,但科研影响力却还远远不够?因为科研的质量还不够高,而诚信则是科研质量和影响力的最基础保障。蒲慕明在科研诚信课上提出,追求真理是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