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知名期刊报道罗湖医院医改
罗湖医改5周年特别报道 1 2015年8月20日,罗湖医院集团挂牌成立。 直面“看病难、看病贵”的世纪难题,提出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看好病、少负担”的罗湖医改,正式拉开帷幕。
在罗湖医院集团孙喜琢院长看来,建大医院不等于能解决看病难,更不等同于百姓健康。于是,2015年8月启动医改的时候,罗湖就设定了一个简单朴素的目标: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看好病、少负担。
医生秦成路眼里的医改5年. 2020-08-27 14:40 来源:南方日报. 1995年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后,秦成路就加入了罗湖区人民医院,直至今日整整25年。. 从一名实习医生到三甲医院的妇科主任,秦成路一路成长,见证了罗湖区人民医院从只有一栋楼的小医院 ...
罗湖医改两年,过半常住居民有专属医生. 在近日举行的双周发布会上,罗湖医院集团院长孙喜琢分享了罗湖医改的两年经验。. 南方日报记者 鲁力摄. 老百姓对医疗最大的意见是什么?. 看病难、看病贵。. 为解决这一问题,罗湖正在用实际行动探求最佳的解决 ...
罗湖医改的目的不是做大医院,而是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向“以基层为重点”“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罗湖医院集团院长孙喜琢这样表示。这5年,罗湖医院集团唯一的新基建是10年前就已经立项的罗湖区中医院莲塘院区。
罗湖医改为何被译成6种语言,推向全世界?. 这场大咖议事专场告诉你. “如果(罗湖)有老人得认知障碍没有及早发现,走失了,这是家庭医生的严重失职。. ”. “我们提出,让辖区居民不会到癌症晚期才发现。. 发现早、干预早,可以延长生存期 ...
在罗湖医改奔腾的大潮下,区妇幼保健院“三年磨一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医改贡献了又一个来自罗湖基层医院的生动成果案例。. 本报从今日起陆续推出“罗湖医改大潮下的妇保院巨变”系列报道,聚焦医改三年来罗湖区妇幼保健院在人的观念 ...
很骄傲能见证罗湖医改的变化 这里有广阔舞台. 1米8多的身高,大大的手掌、修长的手指,和分子、细胞打起交道来,却看着一点也不“违和”。. 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年仅33岁的欧铜是罗湖医院集团产前诊断中心副 ...
大国医改的罗湖样本这条路 能走通. 2015年8月20日,罗湖医院集团挂牌成立。. 直面“看病难、看病贵”的世纪难题,提出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看好病、少负担”的罗湖医改,正式拉开帷幕。. 这是一场在中心城市百万人口辖区展开的医改探索——医疗卫生 ...
罗湖医院集团妇产中心主任、区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张帝开就是其中之一。 张帝开从医三十余年,是国家知名妇产科专家、教授。 “我第一次听说罗湖医改,办医理念是一切以老百姓的健康为中心。
这一年,罗湖医改以2个月一个台阶大步迈进。2月,罗湖区公立医院改革被写进罗湖区政府工作报告;4月,罗湖区举行公立医院改革论证会;6月,印发《深圳市罗湖区公立医院...
“重基层,强社康”是罗湖医改的重中之重,将基层的社康做大做强,让家庭医生来到每个辖区居民身边,是罗湖医改的最大成就之一。通过医改,辖区公办医疗机构进行了资源整合和人员下...
郑理光:管好居民健康是罗湖医改的核心现在医院考虑的是如何降低辖区疾病的发病率,保证老百姓少生病、不生病,也就达到了以健康为中心的改革目的,这正是我们最想看到的。近年...
改革试点以来,罗湖医院集团下属社康中心诊疗量增长了62.2%,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象由8.8万人增加至36.6万人。接下来,在完善社康中心“院办院管”模式和医院-社区分工协作、上下联动的...
【深圳商报讯】(通讯员张政记者王斗天)国家卫生计生委体改司梁万年司长一行,6月12-13日来深开展深化医改有关情况调研。昨天下午,梁万年一行在市卫生计生委主任罗乐宣等陪同下,来...
“罗湖医改”,是近年来中国医改中的一个“热词”,同样也是全国基层医改的一个成功“样板”。2015年,深圳市以罗湖区为试点开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成立罗湖医院集团,在医联体打造...
罗湖医改的经验在于,公立医保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通过谈判协商建立了全新的公共契约关系,这种关系的要害在于医保机构采用了总额预算制或按人头服务付费的新的支付体系。罗湖医院集团...
医改幌子下的罪恶在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眼科接受白内障手术失败的十余名患者事后获悉,为谋取高额利益,...
罗湖医改,以人民健康为核心——访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院长兼罗湖区人民医院院长孙喜琢教授主要由潘锋编写,在2018年被《中国当代医药》收录,原文总共3页。
本报从今日起陆续推出“罗湖医改大潮下的妇保院巨变”系列报道,聚焦医改三年来罗湖区妇幼保健院在人的观念、服务、环境、业务等方面的巨大变化,以此再度解读罗湖医改。敬请垂注。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