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沟文化遗址是甘肃六大古文化遗址之一。1976年,甘肃省文物考古队在玉门市发掘了一处含有大量彩陶的青铜时代遗址,它就是火烧沟遗址,此遗址距今4000—3800年。
火烧沟遗址缘何41年等不来发掘报告——关注考古发掘报告滞后积压之困---国家文物局在新修订的《考古发掘管理办法》中就规定: 考古发掘报告的编写工作要在发掘结束后的3年内完成。
其中玉门火烧沟和民乐东灰山遗址,为考察四坝文化的渊源与流变提供了翔实材料。 火烧沟是玉门市清泉乡一个古老的地名,位于312国道边,距玉门市区20公里,因其地沟壑纵横,山峦起伏,而山沟山峁又多呈火红色,所以将其地命名为火烧沟。
虽然早在1988年就从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但快30年过去了,它的“出生信息卡”——考古发掘报告仍“犹抱琵琶半遮面”。 考古发掘报告迟迟未到,是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文物的共同命运。如果从1976年第一次发掘算起,这一等已经是41年。
玉门陶埙是火烧沟遗址出现的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距今3800 多年。由于陶埙制作周期长,劳动强度大,年轻人多不愿学习,其技艺濒临后继无人的惨淡局面。为了使玉门陶埙制作技艺得以传承,玉门市政府已投入了一定资金用于玉门陶埙 ...
考古发掘报告迟迟未到,是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文物的共同命运。如果从1976年第一次发掘算起,这一等已经是41年。
陈坤龙 1 王璐 1 王颖琛 1 梅建军 1,2 王辉 3 1.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100083;2. 李约瑟研究所,英国剑桥;3.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50 摘要:本文对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 …
——火烧沟四羊首青铜权杖头 青铜四羊首权杖头 (本文图片由玉门市博物馆提供) 青玉石权杖头 玉门市博物馆馆长 王璞 在上海中心举办的“丝路敦煌·幸福生存”展览中有106件甘肃文物展出,其中有2件来自甘肃最西部的大型遗址——玉门火烧沟遗址。
火烧沟文化遗址是甘肃六大古文化遗址之一。1976年,甘肃省文物考古队在玉门市发掘了一处含有大量彩陶的青铜时代遗址,它就是火烧沟遗址,此遗址距今4000—3800年。它的发掘轰动了考古界,原因是迄今为止,它是我国夏代遗址中,出土青铜器数量最多的
其典型遗址主要有玉门火烧沟 、酒泉干骨崖、山丹四坝滩、民乐东灰山、民乐西灰山、张掖西城驿三期遗存、玉门沙锅梁和安西(今瓜州)鹰窝树等。这些遗址所出器物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石器、骨器、陶器与铜器、金银器共存;但铜制 ...
期刊导航作者导航机构导航期刊评价报告期刊开放获取下载APP登录期刊文献+任意字段题名或关键词题名关键词文摘作者第一作者机构刊名分类号参考文献作者简介基金资助...
古代颜料的科学分析一直是考古学研究和艺术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分析和确定颜料的矿物成分,对于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工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拉曼显微镜...
火烧沟文化属中国早期青铜文化,其年代经14C测定距今3590±100~3340±100年.1976年的发掘中,出土六种块团状和粉末状颜料.经过偏光显微镜等仪器分析确定它们为赭...
期刊文献+任意字段题名或关键词题名关键词文摘作者第一作者机构刊名分类号参考文献作者简介基金资助栏目信息检索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骟马文化铜器的科学分析研究预览被...
火烧沟文化遗址至少向我们展示了这样的事实:中国古代文明,不仅仅在中原大地上产生。在偏远的西部,曾有火烧沟人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古代文化,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甘肃省玉门市火烧沟遗址介绍。数据来源:网络火烧沟遗址介绍蒋永祥2016年1月数字签名者:蒋永祥DN:cn=蒋永祥,o=中国石油,ou=玉门油田分公司,email=jiangyongx@petrochi...
分享于2015-05-2723:49:10.0暂无简介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4页文档大小:227.7K文档热度:文档分类:论文--期刊/会议论文文档标签:甘肃玉门火烧沟...
甘肃省博物馆展出着来自全省各地的精品文物。其中来自玉门火烧沟遗址的文物近30件,分别在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厅、甘肃彩陶展厅展出,格外抢眼。其中彩陶展厅余辉...
据专家介绍,同一墓葬中,石器、陶器、铜器共存现象很多,说明冶炼技术很早就被火烧沟人所掌握。火烧沟文化遗址至少向我们展示了这样的事实:中国古代文明,不仅仅...
过了几天,省文物考古队便派人下来实地查看。得到了情况属实的报告后,省文物考古队便报省文化厅批准,正式组织人力前来玉门发掘。于是,甘肃6大古文化遗址之一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