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陈独秀主办合办的期刊
1920年,陈独秀将《新青年》编辑部迁回上海。4月26日,陈独秀给北大同人去信,就《新青年》未来征询意见:其一,是否继续办?其二,与群益书社的合同期将满,对新合同有什么要求? 北京这边还没回信,5月7日,陈独秀与陈氏兄弟便发生了争执。
陈独秀请来赛先生的目的并非是为了满足知识分子的个人兴趣,而是始终以人民和国家的利益为重。 除了作为领军人物的陈独秀外,在《新青年》上,直接撰写专门文章参与科学传播的作者主要是王星拱、马君武、李寅恭、吴敬恒、高一涵、任鸿隽等20余人。
1.1【革命时期】社会的变迁和青年群体的集结.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用鸦片加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从此,西方和东方侵略者纷至沓来,几乎所有资本 ...
这一年,陈独秀主编的革命刊物《新青年》在上海创刊。17岁的延年和13岁的乔年收到父亲的信,开始了生命中第一程闯荡。 当时的上海已然被世人称为“远东的商业都市”“世界上最有趣也最国际化的地方”,但两个有骨气的少年并非为了大都市的享乐而来。
”陈翔介绍,“当年陈独秀在这里办《新青年》杂志的时候,房东姓孙,2001年我们来这里访问,就遇到了孙家一位1919年出生的老人,他给我们介绍 ...
陈独秀、《青年》杂志创刊号 杂志于 1916 年 9 月出版的第2 卷起更名《新青年》。1917 年,正是在这本期刊上,胡适以《文学改良刍议》一文首举文学革命的旗帜,自此《新青年》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1914年夏,陈独秀与章士钊合办《甲寅》杂志,第一次用“独秀”的笔名发表《爱国心与自觉心》奇文,向传统思想挑战。 一年以后,《新青年》高扬科学与民主大旗,陈独秀便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近代中国启蒙运动的精神领袖。
主办:半月谈杂志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4004 网站备案: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529号 京ICP备16044242号 客服电话:400-851-5558 编辑信箱:bianji@banyuetan.org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 原名陈庆同,陈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者和主要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并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
《新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创刊,原名为《青年杂志》,1916年9月该刊更名为《新青年》,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 这本经历了100多年,纸张泛黄但保存完好的早期红刊创刊号,首篇是陈独秀撰写的《新青年》,陈独秀号召青年做“新青年”。
他深感宣传教育,唤醒民众,提高民众国民性的重要,于是决定办本杂志。1915年9月,陈独秀亲自主办的《青年杂志》(1916年9月改名为《新青年》)创刊号在上海问世。该刊...
【关键词】五四新文化运动《青年杂志》陈独秀二次革命《新青年》中国共产党北洋军阀《甲寅》【出处】《中国青年》2019年第9期7-7页共1页优质期刊推荐经济研...
网站首页考试题库在线模考资料下载网课试题登录|注册网站首页考试题库模拟考场资料下载网课试题大学试题题库首页每日一练章节练习单项选择题以下为陈独秀创...
摘要陈独秀在创办《新青年》之前,参与编辑《国民日日报》《安徽俗话报》《甲寅》等报刊,这为他创办《新青年》准备了充分的条件。BeforehefoundTheYouthMagazine,Chen...
1917年1月,陈独秀出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随后《新青年》杂志的编辑部迁至北京。除了主编《新青年》外,他还与李大钊共于1918年12月创办并主编政治时事刊物《每周评》。“周评”的创...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青年杂志》为月刊。创刊之处,陈独秀的办刊总目标是改革国人思想,瞄准的读者群是青年,试图把青年当成对话、...
新青年 .new-pmd.c-abstractbr{display:none;}更多关于陈独秀主办合办的期刊的问题>>
20世纪的中国,有一位至今看来仍令人唏嘘的人物——陈独秀。他一生狂浪,风流倜傥。青年时考秀才,去日本留洋;中年时创办《新青年》,执教北大;在风气大变、狂士辈出的民国初期,...
除了作者队伍、思想主张以及社会时代环境之变动外,《新青年》影响的扩大,与陈独秀等人对媒体传播技巧的娴熟运用亦大有关系。《新青年》以前,陈独秀曾独自主办过《安徽俗话报》,又与...
1915年9月15日,从日本回国的陈独秀创办了《青年杂志》,1916年将其改为《新青年》。同年,蔡元培从法国归来任北大校长并致力于改造北大,正式上任后的第8天,蔡即致函教育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