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因胡风主编的文艺期刊
1938年2月3日的家书曾谈到潘汉年他们对他主编的《七月》杂志不满,要他最好离开,他认为没有比这更不讲道理的事情,当然,《七月》还是坚持下来了,并且成为抗战时期一个有深刻影响的文艺期刊。随着时代的剧变,胡风家书中很难再找见这样的文字:“前
胡风事件五十年祭. 周正章. 要开作一枝白色花——. 因为我要这样宣告,我们无罪,. 然后我们凋谢。. ——阿垅. 一. 1955年5月发生的胡风(1902—1985)事件迄今已整整五十年。. 在历史尘埃早已落定的今天,这个事件的主要制造者、参与者和许多受难者大多已 ...
由胡风主编的《七月》杂志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国民党统治区最早创办的进步文艺刊物。1941年10月,《七月》虽然在重庆停刊了,但《七月》的作者和他们的抗战作品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里,在中国抗战文学史上留下了闪光的一页。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无论是从文学创作、文艺理论还是文学运动等哪个角度来讲,胡风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客观存在。然而,纵观胡风的文学生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则是他对文学刊物编辑工作的情有独钟。从中 …
尽管胡风从20世纪30年代就是鲁迅身边有名的左翼文艺批评家,抗战初期创办《七月》杂志,后又在重庆创办《希望》杂志,是周恩来信任与经常联系的“文艺界抗敌协会”的重要工作成员,但在文艺理论和政策方面,党内一些人依然与胡风不断有论争。
一九四五年初在胡风主编的《七月》杂志发表《论主观》一文,影响甚广,后为该刊主要撰稿人之一。 这里所说文章指他一九五二年五月二十五日在《长江日报》发表的《从头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中藉检讨自己《论主观》一文对胡风作了“反戈一击”。
“七月”诗派因胡风主编的文艺期刊《七月》而得名,是抗战后诗坛涌起的一个重要诗歌流派。1938年,庄涌在武汉加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曾任重庆版《大公报》记者。受聘为聂绀弩助...
胡风是“七月诗派”的创始人、重要诗人兼理论家。“七月诗派”的美誉也正是因胡风主编的文艺期刊《七月》而得名。为了活跃桂林的抗战文化运动,胡风在抵桂林不久,就将其抗战初...
而且从胡风已有的文学活动、创作的事实来看,围绕胡风的文学评论、文学创作、文艺争鸣和文艺事件,基本上都与他的编辑活动密不可分。鉴于此,透过胡风“文学与编辑”活动的“同频共振”...
《七月》与主编胡风的文艺思想李小燕【期刊名称】《安徽文学(下半月)》【年(卷),期】2008(000)004【摘要】抗战爆发后,大型文学杂志纷纷停刊,值此胡风携同人共创杂志<七月...
“七月诗派”代表诗人“七月诗派”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很有影响的诗歌流派,因胡风主编的文艺期刊《七月》而得名。它横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历史时期,是...
《七月》与主编胡风的文艺思想抗战爆发后,大型文学杂志纷纷停刊,值此胡风携"同人"共创杂志,履行文学在"意识战线"的启蒙与宣传任务,他独特的编辑思想具有鲜明的现代意识.李...
胡风文艺思想研究综述刘咏娜【摘要】:因"胡风集团案"这一政治因素的影响,关于胡风文艺思想的研究起步较晚。改革开放前绝少有对胡风问题的学理性探讨。本文以改...
由胡风主编的《七月》杂志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统治区最早创办的进步文艺刊物。抗战爆发后,大型文学杂志纷纷停刊,胡风携同人共创杂志《七月》,履行文学在“意...
作为文学评论家、活动家的胡风,曾先后主编编辑过《木屑文丛》、《海燕》、《工作与学习丛刊》、《七月》、《文学报》、《希望》等六种文学期刊。通过这些刊物,团结、影响、培...
“七月诗派”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很有影响的诗歌流派,因胡风主编的文艺期刊《七月》而得名。它横跨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