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封面报道:科学家制备出世界上第一个常温超导材料. 自1911年Onnes在4.2K的低温下发现汞的超导电性,一直以来,高温乃至室温超导都是理论和实验物理领域的挑战。. 近些年,高压下富氢材料的高温超导电性被多次报道,也曾有中国科学家预言,H2S可能在 ...
浙大教授在超导研究上取得重要发现-本报杭州1月29日零时讯 (记者 张冬素 通讯员 周炜) 今天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第457卷第7229期...
超导体的直流电阻率在一定的低温下突然消失,被称作零电阻效应。. 导体没有了电阻,电流流经超导体时就不发生热损耗,电流可以毫无阻力地在导线中流大的电流,从而产生超强磁场。. 1933年,荷兰的迈斯纳和奥森菲尔德共同发现了超导体的另一个极为重要 ...
中国期刊网,期刊,杂志,读者服务,电子杂志,论文,文库,期刊网,电子刊 [导读] 超导现象早在1911年就为世人所知。其以优异特性使它从被发现之日起,就向人类展示了诱人的应用前景。
超导体原理之假说 1911年卡末林-昂内斯意外地发现,将汞冷却到-268.98℃时,汞的电阻突然消失;后来他发现许多金属和合金都具有与上述汞相类似的低温下失去电阻的特性,由于它的特殊导电性能,可以称为超导态。经过…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在超导研究领域的发展, 作为我国中文物理类学术期刊中影响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刊物, 《物理学报》组织出版了“超导及其应用”专题. 本专题针对上述超导研究方向, 邀请了相关领域国内有代表性的学者进行专题评论, 很好地梳理了相关方向 ...
近日,世界顶级科技期刊《自然》连刊两文,刊登了麻省理工学院Pablo Jarillo-Herrero教授课题组关于石墨烯超导的重大发现,该研究提出,当两层石墨烯以一个“魔角”扭曲在一起时,就能在零电阻下 …
目前发现的一些典型的超导体及其晶体结构。横轴为发现的年代,纵轴为超导临界温度,插图为几种超导体的晶体结构。1986年以来发现的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在短时间内大大提高了Tc,如同乌龟慢慢爬升的Tc ,在80年代坐上了火箭。
1911 年,荷兰莱顿大学的卡莫林-昂尼斯意外地发现,汞在-268.98°C 时电阻消失的现象;后来又有许多金属和合金被发现都具有与汞相类似的低温下失去电阻的特性,由于它的特殊导电性能,卡莫林-昂尼斯称之为超导态。 卡莫林由于他的这一发现获得了 1913 年诺贝尔奖。
超导现象在 1911 年首次被发现,它赋予了材料两个关键的特性:电阻消失和完全抗磁性。完全抗磁性又称迈斯纳效应,指在磁场强度低于临界值的情况下,磁力线无法穿过超导体,超导体内部磁 …
自从荷兰的昂尼斯发现单质汞可以超导之后,物理学家就把元素周期表翻了个透,到处寻找可能超导的元素单质。结果是令人可喜的:汞的超导电性并不是特例,很多金属单质在低温下都可以超导...
我这位文科生要把这一重大发现解释清楚还请读者原谅我。超导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零电阻效应,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海克·卡曼林·昂尼斯发现把汞冷却到4.2K时(约-2...
分析测试,百科网,新发现:宿醉后的你真得“清醒了”吗?,据《福布斯》杂志报道,许多人可能都知道,酒精会快速地麻痹我们的大脑,并对我们的大脑和身体造成一定的损...
当汞被冷却至接近0K(-273℃)时,电子可以通行无“阻”,从而将能源损耗降到最低,这个“零电阻状态”被称为“超导电性”,这也是人类第一次发现超导体的存在,昂内斯因此获得了诺贝...
Drozdov等人在《自然》杂志上撰文,报告了几个关键结果,这些结果证实,当压缩到超过地球大气压力100万倍的压力时,氢化镧化合物在250K——比任何其他已知材料的温度都高出一个超导温度...
百年超导面临新突破获取原文包量页面导航摘要著录项相似文献摘要1911年4月.位于荷兰Leiden大学低温物理学家HeikeKammerlingh0nnes的实验室,一个令人激动的现象...
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海克·卡末林·昂内斯意外地发现,当温度下降到4.2K(﹣268.95℃)时,汞(水银)的电阻会突然消失,呈超导状态。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超导体的存在!后来,他又相继发...
1986-1987年,全球刮起了高温超导体的研究热潮.所谓高温超导体是指其临界温度Tc高于液氮(77K),电阻为零的超导材料.要知道,从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H.K.昂内斯发现汞的超导电性(4...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1993年8月21日报道,1993年3月一位俄罗斯科学家研制出一种以汞为基的新型高温超导体。不久,一个美国科学家小组发现,在这种高温超导体中,汞高温超导体具...
发现高温超导体的故事金仲辉【期刊名称】《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人教版)》【年(卷),期】2007(000)008【摘要】河南洛阳市东方教育集团第二中学的程瑜博同学问:什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