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产业共生视角,分析“国际大循环”战略下中国产业转移实践、产业转移不同模式的特点以及产业转移不同阶段的差异。立足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抉择,通过对产业转移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的双重维度分析,研究了 ...
期刊 学者 订阅 收藏 论文查重 优惠 论文查重 开题分析 单篇购买 文献互助 用户中心 罪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碳排放转稿"及"碳泄漏"实证研穷——基于2002年、2007年区域间投人产出模型的分析 ...
文章在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企业异质性因素,构建"新"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以此来考察转移支付、产业跨区转移和地方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理论研究表明:与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结论相似,转移支付可以引起产业转移,但存在"门槛效应"。同时,由于"排序效应"的存在,转移支付将导致最低 ...
文章基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312家工业上市公司2000-2010年在国内30个省份的投资数据,将地区和企业层面特征综合纳入同一个研究框架,分别使用Logit和Tobit模型从本土企业微观层面揭示了我国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要素成本、市场需求、集聚外部性、对外开放水平、市场发育程度、企业 ...
刊物主旨:精选有关产业经济方面的研究文献,集中展现该学科前沿问题及有价值的学术成果,服务于中国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主要关注工业化进程、产业组织演进、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产业发展战略、政府规制与竞争政策、部门经济发展、地方与国外产业概况,以及有关能源、资源消耗与 ...
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是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标准化产品之一,本平台以《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数据基础,通过对国内出版发行的15000余种科技期刊、7000万篇期刊全文进行内容组织和引文分析,为高校图书馆、情报所、科研机构及企业用户提供一站式文献服务。
摘要: 本文在产业转移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扩散性产业转移和集聚性产业转移两种类别概念,并建构了产业转移测度原理和方法.依照该方法,以八大区域为空间体系,分别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三个方面分析了2000年以来中国制造业转移的动态演变趋势,相对规模和特征.研究发现 ...
中国期刊网,期刊,杂志,读者服务,电子杂志,论文,文库,期刊网,电子刊 [导读] 摘要:素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的美称的安庆产业发展几起几伏,近几年基本形成以石油化工和汽车制造等为主的首位产业体系。
文章以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以国际产业转移为载体的碳泄漏模型,用以分析碳泄漏机制及碳收益-成本估算框架。分析结果表明,碳泄漏是伴随国际产业转移同步产生的,产业承接国的资本投入、能源投入、人均工资水平、工资投入总量、间接和直接碳泄漏系数、产业承接国人均消费 ...
“工业地价上涨、地方政府供地行为 与产业转移”文献出自《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工业用地价格上涨会推动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然而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行为会影响产业转移所需的地
期刊文献+检索高级检索期刊导航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年本)在线阅读下载PDF导出摘要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发布了《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年本...
产业转移疏解,就是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对那些既适合三地定位、产业转型,又有利于产业协同发展、附加值较高的产业,加快向市郊和津冀地区转移。据媒体...
来自维普期刊专业版喜欢0阅读量:203作者:贺灿飞,周沂,张腾摘要:产业转移正在重塑中国的产业地理格局,同时也推动了环境污染的扩散和转移.作者基于污染转移量的估计方...
摘要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共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浪潮。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进入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呈现以中国为中心、中高端制造业和中低端制造业分流同步转出...
目前国内对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此相关的以下几个方面:产业转移的概念及类型、对国外产业转移的理论学习和借鉴、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产业转移的效应、从承接地角度探...
内容提示:国际产业转移的规律性及其对安徽的启示术计永超潘理权程霞珍(舍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安徽经济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59)...
本文首先指出产业转移的概念与两种类型,立足国际国内产业发展的动态和趋势,简要分析了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现状及问题,最后提出承接区域如何抓住机遇...
陈章良说,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一些企业考虑到转移的成本及当地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的问题,转移的积极性不高。希望国家针对产业转移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比如对搬到西部的企业进行减税,或...
近两年来,受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大、中美经贸摩擦升级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我国代工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现加速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的现象;新冠肺炎疫情...
期刊>社会科学II辑承接产业转移的国内外经验及其借鉴——以东部向中西部转移为例李秉强产业实现内部有序转移是我国破除经济发展相对困境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